第十章 土地纠纷
宋太丘社崩,徐鼎失的消息不仅在宋国国内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其在宋国国外也是惊呼声一片。各国的史官纷纷记录下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各国都开始怀疑起了周的天命,临近的大国也开始觊觎起宋的国土,其后续引发的震动将长期持续。 然而这一切却暂时与在丰邑的戴言毫无关联,因为太丘社崩塌以后,延绵多日的大雨也终于停了,而肆虐丰邑的洪水也终于开始退去了。没有了大雨,丰邑的百姓也要开始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了,而戴言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了。 若说洪水褪去,百姓们最忙碌的是什么?那必然就是争地了。 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皆起源于大河两岸,然而却并不是所有的大河都能够产生发达的文明。就像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然而为何古代中国的文明没有起源于长江和珠江呢?像黄河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一次洪水,这种毁灭性的灾害使得人们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论理说温驯的长江和珠江应当有更多的积累,也应当最先进化出文明出来,何以到了商周时代,长江和珠江流域依旧是一片蛮荒? 其实这就和洪水有关了。大洪水固然会毁灭房屋,村社,然而它也能够带来松软的河底泥沙,这些泥沙就是丰富的肥料,它使得农耕所得的成果大大增加,从而能够真正的进化出农业文明。历史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这四大文明的所有传说中均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如果具体到地方的家族和个人身上,那事情可就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了。丰邑的洪水一退去,百姓们就开始争抢着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上庄稼了,然而关于土地的纠纷却使得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 “公子,出大事了。”这天戴言正在邑大夫府邸内练剑时,唐鞅慌慌张张的进来禀告道。 “有何急事,不要急,慢慢说。”戴言将剑收回剑鞘,慢慢言道。 “公子,乐氏和穆氏双方因为争地起了纠纷,现在已经快要打起来了。虽然小人已经叫人劝住他们,但是小人估计乐氏和穆氏的族长很快就会出动了,到时候小人可不敢保证他们不会打起来啊。”唐鞅满脸担忧的说道。 “既然是争地,那么之前必然是留存有地界的,按照地界划分不就好了吗,为何会有如此纠纷?”戴言好奇道。 “公子,这就是您有所不知了,现在各里乃至于各家族间确实都是划分有地界的,那些地界小部分是大了地桩的,而大部分则是依靠田与田之间的田埂隔开的,然而洪水一来,不说田埂被淹没得无法看清了,就是地桩被洪水毁去的也是比比皆是,因而才会产生纠纷。现在不仅仅是各里与各里之间有纠纷,就连各家族内部都是矛盾频起。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百姓为此一寸一尺之地纵然拼上性命也是有的,这叫小人如何能不急呢?”唐鞅答道。 “那好,我们就赶紧去看看吧,也免得事情闹得太大了。”戴言也感觉像这样的事情不算小事,必须要谨慎处理。 泗水岸边,有两帮人围着一块田地正在对峙,周边则有着大量的围观者。 “乐辛,你们乐氏族人聚集在此,阻止我们穆氏人耕种,这却是为何?”对峙中领头的一人率先发话了,却是被戴言新任命为丰邑司空的穆氏族长穆诸。 “这里的土地本来就是我乐氏子弟的,你们穆氏族人竟然敢强词夺理,强抢我乐氏的土地?”此地的土地是乐氏所有的两个里之一的上乐里,如今乐氏子弟与穆氏子弟之间有了矛盾,乐辛自然也得帮其出头了。 “这块土地哪里可能是你们乐氏的?一直以来我等穆氏与你们乐氏的土地都是以河边之树为界,然而如今洪水到来,原本河边之树也被水冲走了,自然无法判断你我两家原本的地界了。然而我穆氏子弟的土地原为方田100亩,今为斜田(梯形)100亩,我穆氏子弟之田东向100步复为我穆氏另子弟之田,如此清楚明白之事,尔等乐氏为何要无理取闹?” “我们乐氏无理取闹?我乐氏子弟原本之田为150亩方田,而今被水淹没之处尽为坑洼,其形多不规整,也无法知道其大小了。然而若按照你们穆氏之划界之法分田,我乐氏子弟之田当不足120亩,如此我乐氏损失岂不大矣?洪水淹田乃是天意,然而你们穆氏却只想要我们乐氏承受损失,事情哪里能如此罢了?”乐辛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