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聘贤士归途遇伏
重生三国当二爷正文卷第256章聘贤士归途遇伏刘备和众谋士虽然早已经图谋关中,但是以前周围诸侯林立不得其便。如今曹cao、孙权、刘表各有掣肘,正是奋力进取的大好时机。到时迁移部分卫民到关中,正好能解决那里荒无人烟的窘境。 可以说今日只收获这一张地图,就是不虚此行。 至于不忍夺取刘表、刘璋基业之类的想法,虽然让刘备有些犹豫,但是如今他也执掌大权多年,早已经看得开了。觉得到时候多照顾他们一些,给他们高官厚禄就是了。反正荆州、益州本就是汉室的疆土,又不是他们个人私有的。 诸葛亮说完之后又坐了回去,他拿起茶壶就准备为诸人斟茶。 这时刘备离席而起,到他面前拜谢道:“适才听闻先生之言,真是令备茅塞顿开。备德行浅薄、才疏学浅,愿先生不弃鲁钝,同回平舆为备出谋划策,此乃天下生民之幸矣。” “亮安敢当大将军如此?”诸葛亮握着扇子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只是在下并非良才,文不可安邦,武不足定国,实在是有负大将军的美意。如今大将军身边良才美玉无数,却反来请在下这山野粗鄙之人,岂不是买椟还珠乎?” 诸葛亮说完之后,刘备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他现在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诸侯,自然不会长跪不起、哀声苦求。 关羽一时间也没有办法,他想到陈宫口才不错,就赶紧的向他使眼色求救。 陈宫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他稍一沉思接着说道:“先生不必过谦,我家主公为了表达心中的敬意,特地熏沐更衣专诚前来拜谒先生,以求聘请卧龙先生出山共谋大事。如今天下大乱,民生疾苦,我家主公日夜忧思,不得安寐。久闻先生乃大贤之士,何苦将这满腹之经纶隐匿于胸中而不外露分毫?还请先生念及百姓的孤苦,一展胸中之绪余,同我等共同辅佐明主。则真是吾之幸甚!天下生民之幸甚!” 虽然与陈宫素未谋面,但是诸葛亮也很佩服他的人品学识。如今听他这么说了,他觉得自己要是再推三阻四的,就有点太让人看过不去了。再者他早已知道,刘备为了来隆中不惜到襄阳以身犯险,他对此也感佩万分。 于是诸葛亮向刘备叩拜道:“为辅大将军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下愿效犬马之劳。亮拜见主公!” 见他答应了,许褚赶紧走出草堂,令军士把那些聘礼搬了进来,然后在草堂内一一摆开。 好在这里还算空旷,摆了这么多的东西也不显得拥挤。 诸葛亮见了固辞不受。 此时刘备早已将诸葛亮扶起,他执着诸葛亮的手说道:“先生不必推辞,这些算不上是聘请大贤之礼,只能聊表备之寸心耳。” 诸葛亮见刘备说得十分恳切,才收下了他的礼物。随后就留众人在草堂之内闲谈。 此时刘备和他的主臣名分已经定下,众人又见他极力挽留,于是都没有急着回去。 聊了一会之后,大家都有些熟络了。诸葛亮才摇着羽扇向关羽问道:“早先亮听闻将军吟诵的那篇,觉得此文以仙龙点睛山水,实在是构思妙绝,真可谓是匠心独具。但不知怎得,亮总是感到最后一句来得太过突兀,还请将军为在下解惑。” 此时关羽正在品着这炭烤茶,从蒸腾的热气中,能闻到了一丝掺杂着焦糊味道的香气。 听诸葛亮提起此事,关羽搁下茶杯后说道:“关某当时看到这处茅舍,想到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忽然又觉得这杨子云大节有亏,不堪和卧龙先生所比较,因此就将这句给抹去了。” “好!抹的好!” 果然,诸葛亮听后大喜,顿时对关羽生出一种知己之感。 他一边拿着扇子比划,一边满脸鄙夷的说道:“杨雄虽然学问精深,但是他屈身事贼,此乃小人之儒也!就算是他真能日赋万言,又有何足道哉?” “好!孔明说得好!此言甚和吾意啊!这等无父无君的篡逆,当真是不值得一提!” 诸葛亮的话刚说完,陈宫也跟着起了高腔。两人就着这个话题高谈阔论,对杨雄冷嘲热讽起来。 也难怪他们会这样。 当初杨雄拒绝了西汉朝廷的多次征辟。后来他随侍汉成帝左右,作讽刺成帝铺张浪费,后来又连续做、继续对成帝的奢侈生活进行讽刺批评。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但是等王莽篡位之后,他不但没有弃官回乡,反而在新朝里任起了高职。 恐怕他当时也没有想到,被篡夺的大汉朝,又再一次的复辟了。这一下杨雄的地位就尴尬了,在汉朝子民的眼里他不但没有成为敢于直谏的忠臣,反而成了无父无君的乱臣贼子。 汉朝的文人士子最讲究风骨,杨雄在有些大汉士子的眼中,不是小人又能算什么? 关羽正是因为突然想到这点,才决定把那句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