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虎痴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传檄天下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传檄天下

    荀彧泣声道:“长安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董卓,实不相瞒,公达已经来信跟我说过,他向陛下奏请送司空灵柩还乡,未得回应,又去尚书令王公府中相求,王公亦无办法。”

    尚书令王公即是王允王子师。

    董卓入朝执掌朝政后,士人们大抵分成三拨,一拨对董卓嗤之以鼻,采取不合作甚至辞官的态度,比如北海相孔融;一部分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投到董卓身边以为心腹,比如丞相府长史刘艾。

    但最聪明的做法,却是一面对董卓虚与委蛇,一面留在朝中伺机而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干的最漂亮的当是王允了。王允曾被张让迫害,在党人中地位很高,何进败亡前后那段时间里,他担任河南尹,职权很大,因而董卓在洛阳立足后,就延揽王允,王允也顺水推舟地来到董卓身边。在表面上,王允一味地听从董卓,不管是废立天子,亦或是对公卿大臣的任免,他始终与董卓站在一条线上,于是董卓就把王允当成是他的心腹,信任、重用之。

    所以在国都迁至长安,而董卓为了对付关东诸侯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他便将朝政尽数交托给王允管理,王允不但是尚书令,还代替了杨彪,成为三公之一的司徒。

    连王允都自认为搞不掂这件事,遑论其他人了。

    戏忠于是叹道:“可惜司空名高于世,竟不能灵柩返乡,入土为安文若,我来之前,许侯也写信给了董卓,跟董卓说了这件事,希望能有所帮助,现在看来,亦是无用功了。”

    荀彧感慨道:“仲康对我荀家情深义重,屡次施以援手,真不知如何报答。”

    戏忠笑了笑,由衷而道:“文若,许侯以微末之身,能走到今日,有时运之故,却也非全然依靠时运。以前你常说我是个有远见的人,可伴随许侯日久,我却知道,如论‘远见’,很多时候不论是我,还是郭奉孝,哪怕是你荀文若,也未必及得上许侯许侯又是个重情义、明是非的人,这一点,想必文若也很清楚。罢了,不说这些,你还是好好休息吧,留得有用之身,日后才能报国恩,雪家恨。”

    戏忠点到为止,告辞离去,留下荀彧独自在屋中,怔怔而坐,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荀爽的灵柩不得返乡,荀氏宗族还是决定要举行一个简单的葬礼,仪式性地下葬些荀爽以前穿过的衣服,置办衣冠冢。战乱之时,道路不平,但前来吊唁的各地士人仍有很多,约有数千人。数千人看似很多,然比起当年荀淑、陈寔等老牌名士的葬礼,因为各种原因,隆重性差距很大,只说吊唁的人数,荀淑、陈寔等人去世时,各地来吊唁的人有好几万,可说是天下为之侧目。

    参加葬礼的有颍川本土士人,有周边各郡国的士人,更因为荀爽病故的时候位列三公,还有许多地方的州、郡、县各级官吏或亲自前来,或派代表过来吊唁。

    豫州一州里,曹cao与许褚自然是亲自过来了,孔伷作为豫州刺史,按道理他是要亲自来的,可因了身体不好,以及不愿与许褚、曹cao等人相见的缘故,遂派了从事武悌代表参加。

    其他州郡,袁绍、袁术、张邈等等都是派了代表过来,令许褚意外的是,徐州刺史陶谦、扬州刺史陈温、青州刺史焦和等大吏也派了儿子、心腹等过来了。

    葬礼进行的时候,许褚带着一干重要文武到来,受到了荀氏的隆重接待,前来吊唁的士人皆感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