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在70年代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三章 闺女(3)

第二百五十三章 闺女(3)

    张兴明就明白了,“哦,那行,我让丫蛋爸过你那,看看能不能再找些个来。你那看着不能用的就算了,你整理个名单,明儿个让他们跟着大哥去吧,正好那头缺人手。行,几点回来?嗯,行吧,挂了。”

    放下电话,笑着对大胜哥说:“我姐这现在真像个店长了,嫌送货的体格小没劲,不要人家了,明天你把那几个接过来吧,先跟着你跑,省得你没人用。”

    大胜哥挠了挠脑袋,说:“来呗,我这啥样都能用,明天我过去领吧,这会没开建呢,上哪办公啊?”

    兰姐说:“革新呗,上哪,那边从头建,跑腿的事多了。”

    大胜哥恍然,点点头,说:“对对,革新,我光想着自行车厂了,行,让他们先给鸡场做点贡献。”

    张兴明说:“你们厂建起来,第一批要产三轮,专门给咱们商场送货产一批,要结实实用,加个小型发动机在上面,上坡可以加点助力那种。”

    大胜哥说:“烧油啊?那不就是摩托了吗?那发动机可不小啊。”这会儿东北路面上跑的摩托全是重车,最小都是250,750最多,都是警察或者部队的。

    轻型摩托要到90年以后才多起来,这会儿嘉陵还没起来呢。

    张兴明说:“用电,上坡能省点劲,还是得蹬。

    大胜哥说:“你说咋弄就咋弄吧,我还没见过你说那玩艺呢,行,有图纸就行。”

    电动助力车在国内其实出现的挺早的,79年就有了,但是并不被欢迎,甚至国内大部分省份都不准这种车上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一直到90年代末,才渐渐多起来,但那时候轻便摩托已经火起来了。

    我个人分析,主要是那时候自行车厂太多了,各个地方都有,电动自行车严重影响了自行车的市场,所以各地为了保护自己的自行车厂就禁止电动车上路了。

    就算轻骑摩托刚开始的时候,在不少地区也遭受过这种行政性的压制。

    国人的竟争意识是很奇葩的,不是研究技术和精化质量战胜你,而是利用行政力量强制压倒你。结果就是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烂,结果后面一入世贸,全国的各种厂一下子就全倒了。

    其实一直到今天,国内的商业竞争用的最多的手段其实还是类似这样的,挖空心思坏对方,拉拢一切利益方压制对方,宁可把钱花在歪门邪道上,也不去研究一下技术,更别提质量了。

    这就是国货为啥一遇到老外就丢盔卸甲的原因。

    斜门歪道走习惯了,反而变成主路了。

    ……

    张兴明对杨智权说:“那就这样吧,你就去店里上班,有力气的再帮着找一些,不怕多。你家杨婶明天开始就去鸡场这边报道,跟着跑跑腿,你们那边人头熟点,有些事好弄些。”

    杨智权点点头,说:“能行,明天一早我就叫她过去,那地方我知道,离家也不远。”

    张兴明说:“你平时是骑车还是坐公交车?”

    杨智权说:“走路。远点就坐大客,不会骑那玩艺,再说了,太贵,也买不起。”

    85年一辆自行车便宜点的也得120块,像飞鸽永久金鹿这些名牌都得200多块了,到88年一辆飞鸽26型的要350多,真不是丫蛋家这样的家庭能买得起的。

    张兴明就说:“那行,你和刘店长说一下地址,然后以后你就坐公交车上下班,把车票都留着,按月给你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