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一亩三分地
“猫猫向咱简述了去隐私化的必要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信息闭塞与信息开放渠道稀缺使得这一不对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浓重;而纠正这一病态发展的根本方法,就是要求或者迫使不对称信息存储方开放所有的信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 “第一步是用户接受信息开放这一基本概念,这一步在原本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大量的网络社群、问答社区、评测网站,以及用户的朋友圈、社交软件等,都是在向公众开放他们的个人信息,逐步的消除他们的私人领域。” “但很明显,用户开放了信息,这些信息却被收集到了不对称信息存储方那里,主要是咨询公司、数据挖掘企业以及各种增值服务提供商。用户在分享信息时获得了乐趣,但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隐患与麻烦。不断打来的各种推销、sao扰、诈骗电话,不停发来的带毒邮件和短信,以及总是有陌生人申请添加好友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出去的信息,并不是用户全部的个人隐私信息。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用户们开始变得聪明起来,都会用各种方式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不遭到泄露——而这就是使得好不容易让大家接受的去隐私化的第一步,又开始变得举步维艰。” “让用户自愿主动的开放个人信息,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若是用户不愿意继续开放信息出来,那要消除这种发展的根深蒂固的弊端,必然是难上加难的。因此,猫猫向咱介绍了‘平台’用户资料信息管理功能——能够主动扫描用户身边的一切,使管理层能够看到用户所有信息的功能。” “换句话说,在管理层面前,用户的一切信息都是透明的,不管是用户愿意还是不愿意、主动还是被动、是否用‘平台’进行了扫描的、亦或是设置了自定义隐私项的信息,都无法回避开这个信息查看功能的透视——那个所谓的自定义隐私项在这一功能面前完全成了一个笑话,用户专门设置的隐私项标签反而成了他们信息价值高低评判的切入点和标准。” “当然,咱会产生争论,倒不是因为这个功能本身。毕竟作为网络时代的一员,咱很早就明白自身所有的信息都不是真正保密的,身份信息是联网的,体重、升高以及健康信息也是联网可查的,喜好、爱好、嗜好基本都是公开给社交网络的。也就是除了你心中所想的事情外,没有么么真正的个人隐私存在。那么能够看到用户的隐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知道了用户的生活,也方便咱进行定向推广——知道了某个用户身边有相当多的朋友,平常接触的人很多,咱就可以找机会结识他,把他忽悠成咱的义务宣传员之类的。” “争论产生的原因在于:管理层的个人隐私向谁公开的问题。既然想要用户全盘接受去隐私化这个概念,前提就是咱自己要完全接受,并且实际的做到隐私公开这件事情。可问题是,个人隐私不仅仅包括你自己的信息,还包括你的身边人,或者说你的家人、你的另一半的相关信息。这就于咱圈子里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相冲突了:无论任何事情,皆不涉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