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贾志刚说春秋在线阅读 - 第219节

第219节

    先下手为强。【】问题是,缺少了鲁昭公和公子慭,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自己动季孙家,另外两家肯定会联手对付自己,这样自己就成了全民公敌。可是,要等鲁昭公和公子慭,基本上就等于等死,何况那两个回来又能怎么样

    到了这个时候,南蒯很后悔,可是,后悔有什么用现在只能想办法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南蒯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回到自己的封地费地,带领费地投靠齐国,寻求保护。

    说起来,费地还是季孙家封给他的。

    错过战争

    南蒯带着费地投奔了齐国,而公子慭在听说之后,不敢回到鲁国,也去齐国政治避难了。

    季孙意如很愤怒,现在他知道当初叔仲小挑拨自己与叔孙昭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目的了。如今南蒯和公子慭都跑了,季孙意如觉得不应该放过叔仲小。

    “我建议驱逐叔仲小。”李平子向叔孙婼建议,他觉得叔孙婼会赞成。

    “不,冤冤相报何时了何必得罪这个人呢”叔孙婼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专门派人去找叔仲小,说自己原谅了他。

    季孙意如很恼火,这下坏人都是自己做了。

    “攻打费地。”季孙意如发布了命令。

    季孙家进行紧急动员。

    所有季孙家的雇员都在紧急动员之列,包括孔丘。

    孔丘有生以来头一次正式穿上了皮甲,登上了战车,开始作战训练。

    从一开始,大家认为孔丘既然是叔梁纥的儿子,而且这么高大,一定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所以适合充当车右。不过很快发现孔丘好像不具备打仗的天分,射箭似乎也不太灵,没办法,只好让他当御者。

    御者是个技术活,孔丘学过,可是实习的机会不多,所以技术很一般,再加上因为高大而体重比较重,他当御者马比较累。

    弄来弄去,孔丘似乎什么也不适合。出兵的时候,孔丘被留在曲阜了。

    孔丘唯一的一次战斗机会,就这样失去了。实际上,孔丘很愿意参战,因为这是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

    事实证明,落选是幸运的。

    季孙意如派叔弓领军攻打费地,结果,反而被南蒯率领费地击败了。叔弓,就是公孙婴齐,是弓姓的得姓始祖。

    季孙意如非常愤怒,下令看见费地人就抓起来。

    “不能这样啊,这样就等于逼着费地人跟着南蒯了。我们应该做的是收买费地的人心,看见费地人,缺吃的给吃的,缺穿的给穿的,费地人自然就会抛弃南蒯,重新投入祖国的怀抱。”一个叫做冶区夫的家臣急忙阻止他,提出一个截然相反的建议。

    “哎,是啊。”季孙意如觉得有道理。

    在季孙意如的和平演变之下,两年之后,果然费地人赶走了南蒯,重新投入祖国的怀抱。南蒯则逃奔齐国。不过,在齐国,南蒯的日子过得很糟糕,因为齐景公很不喜欢他。

    “叛夫。”齐景公这样称呼他,显示对他的蔑视。

    “主公,我不是叛徒啊,我只是想帮鲁国国君对付季孙家啊,我是为国尽忠啊。”南蒯急忙为自己辩解。

    “啊呸,”齐景公没有骂他,齐国大臣子韩皙插了一嘴,“你是季孙的家臣,却帮着国君对付季孙,你罪莫大焉。”

    看来,忠君爱国是需要资格的。或者说,在忠君爱国的问题上,也是不可以越级的。

    第二四六章私立学校

    “乱,太乱了。”孔丘很是感慨,鲁国的乱让他思绪万千,常常晚上一个人在月亮下思索。季孙意如本来是鲁昭公的臣下,可是他不买鲁昭公的账;南蒯本是季孙家的家臣,却要除掉季孙家族;而费地的人民本是南蒯的属下,却把南蒯赶到了齐国。

    整个乱成了一锅粥,而乱成一锅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大家都不遵从周礼了,是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了。这样的话,国家就失去了秩序,还成其为什么国家

    那么,如果大家都遵从周礼呢

    研究周礼

    孔丘开始潜心研究周礼,越是研究,就越是感觉周礼是个好东西。

    “那些没用的东西,你研究它们干什么咱们小老百姓,想办法挣几个钱养老婆孩子是正路,整天整那些公卿大夫们才整的东西干什么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哼。”孔丘的老婆丌官氏一肚子火发向了孔丘。这也难怪,在生了孔鲤之后,丌官氏又为孔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这一次国君送来了一个麻雀作为贺礼,女儿的名字就叫孔雀。本来家里就不富裕,如今再添一口,生活就紧张起来。丌官氏原本就觉得自己是被骗来的,如今看见老公不好好挣钱,反而整天研究些没用的东西,自然怒火中烧。

    “老婆,你没看这个国家一天天衰败下去吗如果有一天国家完蛋了,咱们都是亡国奴啊,那时候就惨大了。我研究这些,就是要保证国家富强起来,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安稳了。再说了,我研究这套要是被国君看中了,我也能当卿大夫啊。老婆,好日子就在前头了。”面对老婆的抱怨,孔丘耐心解释着。

    由于不能给老婆富裕的生活,孔丘对老婆一直有一种愧疚之心,除了平时体贴入微之外,老婆发脾气的时候,孔丘也都忍让着。可是,越是这样,老婆的脾气就越大。刚嫁过来的时候,丌官氏虽然也有不满,可是毕竟远道而来,举目无亲,老公对自己也很体贴,也就认了。可是后来生了孔鲤,孔丘得到了一条鲤鱼,以为是国君亲自送的,因此难免野心膨胀,在床头给老婆描绘了美好明天。谁知,美好明天很快成了泡影,丌官氏被吊起来的胃口却怎么也消不下去了,她盼望美好生活,可是孔丘不能给她,于是她开始发脾气,孔丘一再的忍让让她的脾气越来越大。

    “好日子别做梦了,跟着你,能不出去讨米就算老天开眼了。”丌官氏恨恨地说,之后越想越伤心,竟然掉下了眼泪:“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怎么就嫁给了你这么个窝囊废呢呜呜呜呜”

    孔丘不说话了,他忍着。

    丌官氏哭着走开了。

    而孔丘一天的情绪都不好,第二天他拼命调整情绪,继续研究周礼。

    鲁昭公十五年前527年,这一年孔丘二十五岁。

    春天的时候,鲁昭公决定祭祀鲁武公,祭祀仪式由叔弓主持。可是仪式刚刚开始,叔弓突然心脏病发作,死在祭祀现场。

    “怎么办”孔丘去围观了祭祀活动,这是他学习周礼的最佳时机了。祭祀的时候遇上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孔丘很好奇,他确实不知道。

    现场的做法是把叔弓的尸体抬了下去,然后换人主持,祭祀活动继续进行,不过把音乐歌舞的部分取消了。

    后来孔丘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合乎周礼的。不过,孔丘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对周礼的研究远远不够,特别是涉及诸侯这个级别的部分。问题是,如果要引起国君的关注和重视,恰恰是这个部分的周礼最为重要。

    怎么才能学习诸侯这个级别的周礼呢孔丘一时还没有想到办法。

    鲁昭公十七年六月一日,鲁国发生日食。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孔丘来了兴趣,按照周礼,应该怎样应对。

    日食也算是件大事,因此卿大夫们都上朝讨论。负责祭祀的祝史前来请示,问需要什么样的祭品,以及该祭祀谁。

    “按照周礼,发生了日食,天子就应该减少自己菜肴的数量,并在土地庙击鼓驱邪;诸侯则在土地庙祭祀,向土地神献上供品,同时也要击鼓驱邪。”叔孙婼给了答案,他对周礼比较有研究。

    祝史正要按照叔孙婼的说法去做,季孙意如说话了。

    “不能这么做,据我所知,只有在正月一日发生了日食才这么做,其他时间发生日食什么都不用做。”季孙意如反对。

    这下,大家都有些傻眼,上卿和次卿意见不一样,该听谁的这时候,太史说话了,在这类问题上,太史是权威人士。

    “叔孙说得对,季孙说得不对。”太史终于发话了,他支持叔孙婼。“恰恰是这个月发生了日食才这么做。这个时候日月星互相侵犯,因此才发生了日食。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官都要脱下朝服穿上便服,君主减少菜肴,搬出正寝,要派人击鼓驱邪,在土地庙祭祀并且献上祭品。这个月是夏历的四月,因此叫做孟夏。”

    季孙意如的脸色很难看,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丢面子真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不对,你说得不对,我说了,什么都不用干。就这样了,散朝了。”季孙意如决定来个不讲理,管你对不对,反正我来决定。

    季孙意如发了话,谁也不能反对,于是一哄而散。

    孔子知道了这个事情,又长了见识。不过他又感慨自己的知识不够用,还要好好学习。

    终于,秋天的时候,孔丘有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秋天,郯音谈国国君来国事访问了,因为属于东夷国家,没有爵位,因此就称为郯子。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郯国的祖先是东夷族的少昊氏,嬴姓。话说如今郯国有一棵古老银杏树已有三千岁高龄,高四十二米,树围八米,直径二点六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现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郯子来到,鲁昭公亲自设宴招待,叔孙婼作陪。

    叔孙婼是个很好学的人,他问了郯子一个问题:“我想请教,当初少昊氏的官名都以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

    “少昊氏是我们的祖先,所以这个我倒知道。”郯子很得意,毕竟有人向自己请教。“从前黄帝以云来记事,因此他的官名都是云;炎帝以火记事,因此以火来命名他的百官;共工以水记事,因此以水来命名百官。太昊氏以龙记事,因此用龙命名百官。我们祖先少昊继位的时候恰好有凤鸟飞来,于是就用鸟来命名百官了。”

    之后,郯子把当时用鸟命名的官名和现在的官名对应着说了一遍。最后,郯子说道:“自从颛顼继位以后,就改变了这些做法,因为百官实际上都是管理百姓的,所以都用百姓的事情来命名了,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于上古的官名,就都被忘记了。”

    叔孙婼非常高兴,再三道谢。

    孔丘听说这件事情之后,专门去求见郯子,向他请教。

    “我听说,天子失去了古时百官的制度,可是这些学问却保存在四周的蛮夷小国,看来真是这样了。”孔丘从郯子那里出来,逢人就说。

    说起来,这是孔丘第一次与一国国君面对面交谈,而郯子也就成为有文字记载的孔子的第一个老师。

    三十而立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丘作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孔丘决定辞去季孙家的工作,自己开设一所学校。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孔丘不是一个能说会道、讨人喜欢的人,在季孙家中他的工作成绩不错,可是因为不懂得怎样讨好上司,因此看不到前景。说起来有些巧合,他的上司恰恰就是阳虎。阳虎对他还算不错,也曾经对当年驱赶他表达了歉意。不过,阳虎也并不是太喜欢他。换句话说,孔丘没有在阳虎的圈子里,因此也就根本没有进入上升通道。

    其次,世界和鲁国都在急剧变化,士农工商四种人之间的转化越来越多,很多农工商的人希望学习知识,却没有地方去学习。还有大量的野人获得土地,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融入主流社会。如果自己开设私校,这些人就可以来学习,而自己靠收取学费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再次,由于三桓瓜分了鲁国,国君只能靠三桓的进贡生活,那么,原有的国家机构都面临生存危机,包括公立学校,多数名存实亡,大量的士也无法受到教育。

    孔丘下定了决心,于是从季孙家辞职出来,开始招生讲学。

    在鲁国历史上,此前曾经开设学校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展禽。不过严格说来,展禽算不上开设学校,因为那时候展禽年事已高,就在自家门前的大柳树下讲课,听者来去自由,也不需要交纳学费。说起来,类似公开讲座。

    因此,孔丘算得上是鲁国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私学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私学的人。所以说,孔丘是中国私人教育的祖师爷。

    这一年,孔丘三十岁。

    在三十岁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孔丘自立了。

    按论语。子曰:“吾三十而立。”

    从这里开始,我们要改称孔丘为孔子了,因为他已经是孔老师了。

    孔子兴办私校的事情在整个鲁国引起轰动,因为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事情。从前,学校都是公立,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孔子开设私校,等于向所有人开放了受教育的权利。

    这符合周礼吗周礼中对此没有规定。不过,从周礼的精神来推论,这是违背周礼的。

    所以,孔子从一开始就是用反周礼的方式来教授周礼,以周礼叛逆者的身份来鼓吹周礼。

    从一开始,孔子就是一个矛盾体。

    还好,礼崩乐坏的鲁国已经开始无视孔子对周礼的破坏了,已经可以包容孔子这样的挑战周礼的行为了。没有人对孔子的做法提出质疑,大家都怀着好奇心来看这个年轻人要做出些什么。

    孔子开设的课程为六艺中的书、数、礼、乐,射和御没有开设,一来办学条件不具备,二来这两门学科有些忌讳,三来这两项技艺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实用。

    孔子私学的收费为十根腊rou,包含整个课程。走读,因为孔子家中不具备寄宿条件。

    按论语。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办私学虽然引起轰动,但是看热闹的多,真正报名的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学费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家心存疑虑,认为自己这个阶层就不应该有学问,就应该受剥削被管制。所以,即便有的人财力足够,也不来上学。

    招生一个月,孔子私校也只招来了不到十名学生,其中有秦商、曾点、颜繇、冉耕,这些人中只有少数是士。

    孔子很失望,他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样。

    然而,比他更失望的是老婆丌官氏,丌官氏原本以为孔子找到了一条发财的捷径,今后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当上了贵妇人。可是,无情的现实破灭了她的美梦。

    “当初叫你别辞职别辞职,你不听,这下好了,全家喝西北风吧,哼。说什么自己创业,创你个头啊。说什么下海,淹死你吧。你看人家叔衡,人家跟你一块去季孙家打工,人家都混成副总管了,再看看你,你就是个窝囊废。”丌官氏喋喋不休,很多天阴沉着脸。

    孔子的心情本来就不好,丌官氏这个时候还风言冷语,让孔子感到阵阵心寒。

    “你嫌我穷,你说我窝囊废,那你可以改嫁啊。”孔子实在忍不住了,第一次发起了反击。

    “什么你要赶我走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以为天下就你一个男人,啊呸”丌官氏发起了更猛烈的反击。

    孔子没有再说什么,他对眼前这个女人实在已经厌倦了,他转身走了,任凭身后的丌官氏怎样哭骂。

    尽管家庭生活很郁闷,孔子在教学上还是很尽心尽力,学生们都感觉十条腊rou交得值。孔子因材施教,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让每个人都有收获。

    中间,有人入学,也有人退学,孔子的学生数量基本上在十个人左右,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不管怎样,孔子的名声逐渐打了出去,特别是他对周礼的理解受到多方的称赞,有时也有贵族专门来请教周礼的内容。

    第二年的春天,孔子招收了一名学生,这一名学生的到来改变了孔子的命运。

    这个学生是谁南宫敬叔。

    南宫敬叔是谁这要从一段风流韵事说起了。

    送上门的美女

    孟孙家传到了孟僖子这一辈,孟僖子这人平时大大咧咧,不学无术,这也就算了,最糟糕的是,不会生儿子。孟僖子娶了几个妻妾,结果女儿生了一大堆,儿子一个也没有,把孟僖子给急得要命。

    整个鲁国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笑谈,可是,有一个女子从中看到了机会。所以,在别人看笑话的时候,谁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发现机会,这样的人一定能够成功。

    一个泉丘今山东宁阳的女子,家里很穷并且连士也算不上,但是人长得很漂亮并且非常聪明。她一直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她看到了机会。

    “想过上好日子吗”泉丘女问她的闺密,邻居家的女儿,这个女儿也长得很漂亮。

    “做梦都想啊。”邻家女不假思索地说。

    “有一个机会,愿不愿意搏一搏”泉丘女问。

    “愿意。”

    “那好,明天一大早跟我走。”

    “去哪里”

    “别问那么多,跟我走就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泉丘女和邻家女上路了,目标直奔曲阜。来到曲阜,直奔孟孙家,求见孟僖子。

    美女求见,孟僖子照例是要见的,孟家世世代代有一个传统,那就是风流倜傥。

    “两位美女,找我有什么事”孟僖子问。看见美女,心情爽朗很多。

    “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家的帷幕挂在孟家的宗庙上了。一个神人在梦里对我说,孟家的后代就在我的肚子里。所以,我一大早就赶来了,我要嫁给你。”泉丘女直奔主题而来,不过编了一个做梦的故事。

    “真有这事”孟僖子有些将信将疑,难道自己生不出儿子,就是因为老天注定要让这个女子为自己生

    “如果我骗你,生小孩没屁眼。”

    “那,找地方盟誓。”孟僖子决定试试,反正自己不吃亏。

    于是,孟僖子跟泉丘女和邻家女来到了土地庙盟誓。盟誓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不能为孟僖子生儿子,泉丘女后果自负,自己回家并不得索要青春损失费;如果泉丘女生了儿子,孟僖子就不能抛弃她。

    最后,泉丘女提了个附加条件:我这闺密跟我一块来了,反正多一个不多,算我买一送一。如果生了儿子,我们两个都跟定你了。

    孟僖子立即答应了,确实是多一个不多,万一这邻家女能生儿子不是也挺好

    泉丘女为什么拉上邻家女呢因为人多力量大,两个人生儿子的概率就提高了一倍,一旦生了儿子,两人的后半辈子就都有依靠了。

    之后,孟僖子在郊外安置了二人,孟僖子搬过去跟她们同住,结果泉丘女果然厉害,不仅生了儿子,而且一生就是两个,没办法,双胞胎。大儿子自己养,小儿子给邻家女养。于是,两人都名正言顺进入了孟孙家,过上了好日子。

    这大儿子名叫仲孙何忌,后来接掌孟孙家,就是孟懿子;小儿子名叫仲孙阅,因为后来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