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 经略南洋
苏门答腊群岛以及马来亚半岛上面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华人的,这里的华人和当初吕宋岛上的华人一样,都是明末甚至是宋朝末期为了躲避战乱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的,他们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在当地顺利的落地生根,并且华人凭借着一贯的勤劳朴实,甚至能够积累起来不小的财富,即使在受到西方列强的一再打压之下,华人依然十分顽强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
这个时候随着欧洲人的入侵,之前一直存在的华人和当地原始的居民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升级,时常发生华人商户被土著人抢劫甚至是流血冲突的事件的发生,但是欧洲殖民者显然对这样的事十分的乐见,他们几乎都是抱着一样的观点,那就是“适当”的引导当地人的情绪,让他们将矛头从自己的身上转到这些华人的身上,这样一来欧洲的殖民者就能够更加稳固的统制和管理自己的殖民地。
但是这样的政策却对华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海外华人不仅财产安全无法保证,有时候甚至会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这个时候中华军占领了吕宋岛已经有超过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南洋一带的华人纷纷将自己的资产从其他地方转移到吕宋岛上去,毕竟这是一个华人自己的国家,怎么样也会比在洋人的统制下面没权没势的要强。
不过依然还有很多人在持观望的态度,他们大多是迁移过来定居的时间比较长的,对于这片土地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再加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和田地也都在这一带,他们对于之前的朝廷的印象十分深刻,那种苛捐杂税和层层贪腐的情况也让他们怀有戒心。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少说,大部分的南洋华人还是拖家带口跑到了吕宋,只在最开始的半年的时间里面,从南洋各地来到吕宋的华人的数量就超过了十万人,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携带了大量的资产。他们的到来使得项玉又惊又喜,惊得是他虽然想到过有这种局面,但是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人,喜得的是这么多的人口而且还是携带者自己的主要资产前来定居。将会极大的推动吕宋的发展建设,吕宋甚至有条件超过台湾的发展,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新的亮点。
不过稍稍冷静下来之后,他却又看到了另外的一个隐含的信息,那就是这些海外的华人对于自己的祖国还是怀着深深的感情的。不然他们不会对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仅仅是因为她是华人建立的国家,就怀有这么大的向往之情,而且还反应出南洋各地的华人在当地的境遇确实是不尽如人意。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中华军最终才决定提前发动对马六甲海峡的行动,在原本的计划之中,这个行动至少要等到1665年英荷第二次海战爆发至少半年前才能够发动,那个时候绝对不会遭遇到荷兰人的反扑,因为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荷兰人也来不及有所动作。
王佐才在马来亚半岛上面建立的这个据点被命令为三宝城,为了纪念之间七次下西洋的三宝和尚。而且中华军这一次出动的大军足足有三千余人,这些人口全部都驻扎在新加坡的话显然不太合适的,主要是城堡本身就已经够坚固了,不需要这么多的士兵驻扎,而且新加坡城这个时候的供给全部都要依靠外面的支持,人数太多也是一个负担。
于是王佐才便分出了一千五百人驻扎在城外,剩余的一千五百人则驻扎在城堡之中,跟着海军一起守卫海峡来来往往的船只,这一代主要是跑果阿航线的,也有来往于澳门和欧洲的船只。这些都是一些四桅甚至是五桅的大船,船速并不快,只有三到五节的速度,按照这个速度往返一次需要至少十个月的时间。这还不考虑海上的恶劣条件的影响,以及海盗的袭击和sao扰甚至是海上疾病的蔓延,实际上早期的远距离航海是一项相当危险的行动,折损率还是比较高的。
王佐才在建立了三宝城之后,就开始让军队在当地屯田开垦,中华军初来乍到。也不好到当地却整套粮食,以免引起暹罗和缅甸这两个国家的警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个时候中华军铺的面其实已经比较宽了,在这个情况之下,形成了一种外围作战部队多,内部防御空虚的情况,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敌人或者卷入了意料之外的冲突的话,实际上对中华军的整体战略来说是有很大不利影响。
而王佐才显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尽量的控制住军队的活动范围,只在马来亚半岛靠近马六甲海峡一带的地区活动,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持马六甲海峡的稳定,至于苏门答腊岛和巴厘岛之间的龙目海峡,这个时候中华军还无力涉及。
实际上吕宋岛上这个时候大局招兵,一来是为了支援中华军对清廷的作战行动,二来就是准备接下来出兵加里曼丹岛和米纳哈萨半岛做准备,东南亚一带的岛屿众多,物产丰富,各种矿产也都是中华军所稀缺的资源,占领这些地方不仅可以扩大中华帝国的领土版图,而且还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人口的数量,就算是这些地方的华人的数量不多,也还有大量的土著士兵可以招募。
说道土著士兵,就不得不再提一下这个时候李云聪在马尼拉的行动了,因为当地的华人毕竟没有土人的数量多,而且为了减少动荡的风险,就势必要让华人或者土著人融入到对方中去,考虑到华人的利益至上,所以李云聪在吕宋施行的是一种想华人靠齐的政策,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改造岛上的土著人。
菲律宾的土著人因为受到西班牙统制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相对于东南亚其他地方来说,更加容易管理一些,并且他们的人口也不是特别多,华人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些都给李云聪的政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个时候随着欧洲人的入侵,之前一直存在的华人和当地原始的居民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升级,时常发生华人商户被土著人抢劫甚至是流血冲突的事件的发生,但是欧洲殖民者显然对这样的事十分的乐见,他们几乎都是抱着一样的观点,那就是“适当”的引导当地人的情绪,让他们将矛头从自己的身上转到这些华人的身上,这样一来欧洲的殖民者就能够更加稳固的统制和管理自己的殖民地。
但是这样的政策却对华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海外华人不仅财产安全无法保证,有时候甚至会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这个时候中华军占领了吕宋岛已经有超过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南洋一带的华人纷纷将自己的资产从其他地方转移到吕宋岛上去,毕竟这是一个华人自己的国家,怎么样也会比在洋人的统制下面没权没势的要强。
不过依然还有很多人在持观望的态度,他们大多是迁移过来定居的时间比较长的,对于这片土地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再加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和田地也都在这一带,他们对于之前的朝廷的印象十分深刻,那种苛捐杂税和层层贪腐的情况也让他们怀有戒心。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少说,大部分的南洋华人还是拖家带口跑到了吕宋,只在最开始的半年的时间里面,从南洋各地来到吕宋的华人的数量就超过了十万人,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携带了大量的资产。他们的到来使得项玉又惊又喜,惊得是他虽然想到过有这种局面,但是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人,喜得的是这么多的人口而且还是携带者自己的主要资产前来定居。将会极大的推动吕宋的发展建设,吕宋甚至有条件超过台湾的发展,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新的亮点。
不过稍稍冷静下来之后,他却又看到了另外的一个隐含的信息,那就是这些海外的华人对于自己的祖国还是怀着深深的感情的。不然他们不会对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仅仅是因为她是华人建立的国家,就怀有这么大的向往之情,而且还反应出南洋各地的华人在当地的境遇确实是不尽如人意。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中华军最终才决定提前发动对马六甲海峡的行动,在原本的计划之中,这个行动至少要等到1665年英荷第二次海战爆发至少半年前才能够发动,那个时候绝对不会遭遇到荷兰人的反扑,因为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荷兰人也来不及有所动作。
王佐才在马来亚半岛上面建立的这个据点被命令为三宝城,为了纪念之间七次下西洋的三宝和尚。而且中华军这一次出动的大军足足有三千余人,这些人口全部都驻扎在新加坡的话显然不太合适的,主要是城堡本身就已经够坚固了,不需要这么多的士兵驻扎,而且新加坡城这个时候的供给全部都要依靠外面的支持,人数太多也是一个负担。
于是王佐才便分出了一千五百人驻扎在城外,剩余的一千五百人则驻扎在城堡之中,跟着海军一起守卫海峡来来往往的船只,这一代主要是跑果阿航线的,也有来往于澳门和欧洲的船只。这些都是一些四桅甚至是五桅的大船,船速并不快,只有三到五节的速度,按照这个速度往返一次需要至少十个月的时间。这还不考虑海上的恶劣条件的影响,以及海盗的袭击和sao扰甚至是海上疾病的蔓延,实际上早期的远距离航海是一项相当危险的行动,折损率还是比较高的。
王佐才在建立了三宝城之后,就开始让军队在当地屯田开垦,中华军初来乍到。也不好到当地却整套粮食,以免引起暹罗和缅甸这两个国家的警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个时候中华军铺的面其实已经比较宽了,在这个情况之下,形成了一种外围作战部队多,内部防御空虚的情况,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敌人或者卷入了意料之外的冲突的话,实际上对中华军的整体战略来说是有很大不利影响。
而王佐才显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尽量的控制住军队的活动范围,只在马来亚半岛靠近马六甲海峡一带的地区活动,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持马六甲海峡的稳定,至于苏门答腊岛和巴厘岛之间的龙目海峡,这个时候中华军还无力涉及。
实际上吕宋岛上这个时候大局招兵,一来是为了支援中华军对清廷的作战行动,二来就是准备接下来出兵加里曼丹岛和米纳哈萨半岛做准备,东南亚一带的岛屿众多,物产丰富,各种矿产也都是中华军所稀缺的资源,占领这些地方不仅可以扩大中华帝国的领土版图,而且还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人口的数量,就算是这些地方的华人的数量不多,也还有大量的土著士兵可以招募。
说道土著士兵,就不得不再提一下这个时候李云聪在马尼拉的行动了,因为当地的华人毕竟没有土人的数量多,而且为了减少动荡的风险,就势必要让华人或者土著人融入到对方中去,考虑到华人的利益至上,所以李云聪在吕宋施行的是一种想华人靠齐的政策,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改造岛上的土著人。
菲律宾的土著人因为受到西班牙统制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相对于东南亚其他地方来说,更加容易管理一些,并且他们的人口也不是特别多,华人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些都给李云聪的政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