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
其实在这之前,中华军并没有经过巴达维亚的计划,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在加里曼丹岛上面的作战实在是太过于顺利了,而且大军出动一次并不容易,既然已经达到了巴达维亚,而且中华军在兵力上面占优绝对的优势,并且马六甲这个时候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可以提供掩护,那么何不干脆直接将荷兰人也解决掉,这样一来中华军甚至可以控制龙目海峡,彻底的切断欧洲人进入中国近海一带的路径,给中华军在东南沿海一带作战创造最好的外部条件。
因此李云聪给驻守在马六甲的王佐才写了一封信,信中向他通报了自己的打算和计划,王佐才对此自然是赞成的,因为这个时候中华军在马六甲驻扎重兵实际上就是为了应对来自东面的荷兰人的威胁,中华军的情报人员从巴达维亚发回来的情报显是,荷兰人为了备战或者是扩张,正在积极的招募当地的土著人参军,这个时候已经建立起来了一支人数在两千人左右的扈从军,要是等的时间再长一点,等到这些新招募的军队形成了战斗力,或者是荷兰人继续扩大扈从军的规模,那将对马六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从心里面来讲,王佐才是希望能够一次性的拔出荷兰人这最后的一个据点的,这样他就能集中精力来防备东边从印度洋过来的欧洲人。
因此王佐才很快就给了李云聪答复,于是预定好了出兵时间和汇合的地点,加里曼丹岛的中华军将从庞提纳克出兵,王佐才带着马六甲的大部分舰队从新加坡出发,双方在爪哇海的勿里洞岛汇合,部队在此休整一天。然后直接开赴巴达维亚。
荷兰人虽然不知道中华军的进军路线和出兵的时间,可是他们显然是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那就是敌人的陆军和海军的实力都要远远的超过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力量,所以判断中华军极有可能会在三月初发动第巴达维亚的进攻。
实际上,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发了,大军将会比荷兰人预料之中更早到达巴达维亚。
中华军经过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的军队总兵力是一万三千余人。而这个时候出征巴达维亚的军队的人数接近一万两千人,包括了王佐才的两千人,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上面的驻军在三千人左右,这些岛屿的规模很大,但是需要控制的地方并不多,仅仅是加里曼丹岛上面的有几个小城邦,都是之前被中华军灭掉的王朝的国都,说是国都,其实小的可怜。东南亚的土著人这个时候还停留在农奴制时代,生产工艺和社会思想太过于落后,因此人口的聚集度非常小。
二月二十三号,巴达维亚的外海出现了一直规模庞大的舰队,他们打着金黄色的龙旗,这是中华军的旗帜,正在此处巡逻警戒的荷兰人大惊失色,慌忙的发出告警的信号。点燃了海岛上面的火柱,向巴达维亚城中的荷兰人发出告警。
nongnong的黑烟直冲云霄。而此时的巴达维亚则陷入了一片沉寂,像是约定好了的一样,这一天早上城中几乎所有的华人商铺都没有开门,华人在当地开了数量众多的店面,几乎占到了巴达维亚的九成以上,因此这个时候整个巴达维亚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荷兰人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这件事情。大敌当前他们一心想着要怎么样调遣军队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城中安静一些对于他们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他们不必分散太多的精力去顾及城中的sao乱或者是动荡什么的。
荷兰人这个时候只有一千六百多名陆军士兵,海军也只有五百多人,拥有十二艘战舰。其中只有两艘战舰的吨位超过了四百吨,剩下的都是在两三百吨的小型战舰,而中华军这一次出动了两艘铁甲舰马尼拉号和安北舰,其中旗舰是王佐才的坐舰安北舰。
荷兰人久经战场,一眼就看出来了自己这边的海军根本就抵挡不了中华军的进攻,因此很明智的选择了向东逃窜,不和中华军的舰队正面硬拼,他们想要趁着中华军在对巴达维亚发动进攻的时候从侧边进行牵制。
不过王佐才将马尼拉号直接拉到了队伍的右边,然后以马尼拉号战舰为首,组成了一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编队,中华军选择的是主动进攻,逼迫荷兰人的海军退出战场,既然你不愿意和我们交战那就滚出去好了,王佐才的想法很简单。
巴达维亚的防御设施大多是在五六十年前刚刚开始建城的时候修建的,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荷兰人的势力一直在对外扩张,周围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后起之秀的英国人,都没有能力发动对巴达维亚的进攻,所以巴达维亚的炮台比较陈旧,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军队指挥官很明智的选择撤回到城中去,没有选择硬守炮台,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中华军舰队于是很顺利的占领了港口,陆军士兵开始登陆,荷兰人原本打算在岸上组织一条防御线,甚至是已经将军队布置好了,但是眼见着中华军的规模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生性谨慎的指挥官不愿意在城外过多的消耗,于是选择放弃这一阵地将军队撤往城中固守。
巴达维亚的防御可谓是相当的坚固,这座城市和中华军之前所面对的任何城市都不太一样,他的城墙是用的整块整块的巨大眼石堆砌而成的,这种岩石并不是巴达维亚当地所出产的,而是荷兰人从遥远的印度用船运输过来的,再经由华人工匠的设计建造,最后完成了这么一座坚城,这也是为什么荷兰人不愿意修缮称为的炮台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这一道坚固的城墙就能够挡住千军万马的进攻,根本就不需要再在城外多此一举。
巴达维亚的坚固,也给中华军的进攻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他们应该如何进攻?
因此李云聪给驻守在马六甲的王佐才写了一封信,信中向他通报了自己的打算和计划,王佐才对此自然是赞成的,因为这个时候中华军在马六甲驻扎重兵实际上就是为了应对来自东面的荷兰人的威胁,中华军的情报人员从巴达维亚发回来的情报显是,荷兰人为了备战或者是扩张,正在积极的招募当地的土著人参军,这个时候已经建立起来了一支人数在两千人左右的扈从军,要是等的时间再长一点,等到这些新招募的军队形成了战斗力,或者是荷兰人继续扩大扈从军的规模,那将对马六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从心里面来讲,王佐才是希望能够一次性的拔出荷兰人这最后的一个据点的,这样他就能集中精力来防备东边从印度洋过来的欧洲人。
因此王佐才很快就给了李云聪答复,于是预定好了出兵时间和汇合的地点,加里曼丹岛的中华军将从庞提纳克出兵,王佐才带着马六甲的大部分舰队从新加坡出发,双方在爪哇海的勿里洞岛汇合,部队在此休整一天。然后直接开赴巴达维亚。
荷兰人虽然不知道中华军的进军路线和出兵的时间,可是他们显然是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那就是敌人的陆军和海军的实力都要远远的超过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力量,所以判断中华军极有可能会在三月初发动第巴达维亚的进攻。
实际上,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发了,大军将会比荷兰人预料之中更早到达巴达维亚。
中华军经过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的军队总兵力是一万三千余人。而这个时候出征巴达维亚的军队的人数接近一万两千人,包括了王佐才的两千人,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上面的驻军在三千人左右,这些岛屿的规模很大,但是需要控制的地方并不多,仅仅是加里曼丹岛上面的有几个小城邦,都是之前被中华军灭掉的王朝的国都,说是国都,其实小的可怜。东南亚的土著人这个时候还停留在农奴制时代,生产工艺和社会思想太过于落后,因此人口的聚集度非常小。
二月二十三号,巴达维亚的外海出现了一直规模庞大的舰队,他们打着金黄色的龙旗,这是中华军的旗帜,正在此处巡逻警戒的荷兰人大惊失色,慌忙的发出告警的信号。点燃了海岛上面的火柱,向巴达维亚城中的荷兰人发出告警。
nongnong的黑烟直冲云霄。而此时的巴达维亚则陷入了一片沉寂,像是约定好了的一样,这一天早上城中几乎所有的华人商铺都没有开门,华人在当地开了数量众多的店面,几乎占到了巴达维亚的九成以上,因此这个时候整个巴达维亚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荷兰人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这件事情。大敌当前他们一心想着要怎么样调遣军队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城中安静一些对于他们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他们不必分散太多的精力去顾及城中的sao乱或者是动荡什么的。
荷兰人这个时候只有一千六百多名陆军士兵,海军也只有五百多人,拥有十二艘战舰。其中只有两艘战舰的吨位超过了四百吨,剩下的都是在两三百吨的小型战舰,而中华军这一次出动了两艘铁甲舰马尼拉号和安北舰,其中旗舰是王佐才的坐舰安北舰。
荷兰人久经战场,一眼就看出来了自己这边的海军根本就抵挡不了中华军的进攻,因此很明智的选择了向东逃窜,不和中华军的舰队正面硬拼,他们想要趁着中华军在对巴达维亚发动进攻的时候从侧边进行牵制。
不过王佐才将马尼拉号直接拉到了队伍的右边,然后以马尼拉号战舰为首,组成了一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编队,中华军选择的是主动进攻,逼迫荷兰人的海军退出战场,既然你不愿意和我们交战那就滚出去好了,王佐才的想法很简单。
巴达维亚的防御设施大多是在五六十年前刚刚开始建城的时候修建的,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荷兰人的势力一直在对外扩张,周围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后起之秀的英国人,都没有能力发动对巴达维亚的进攻,所以巴达维亚的炮台比较陈旧,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军队指挥官很明智的选择撤回到城中去,没有选择硬守炮台,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中华军舰队于是很顺利的占领了港口,陆军士兵开始登陆,荷兰人原本打算在岸上组织一条防御线,甚至是已经将军队布置好了,但是眼见着中华军的规模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生性谨慎的指挥官不愿意在城外过多的消耗,于是选择放弃这一阵地将军队撤往城中固守。
巴达维亚的防御可谓是相当的坚固,这座城市和中华军之前所面对的任何城市都不太一样,他的城墙是用的整块整块的巨大眼石堆砌而成的,这种岩石并不是巴达维亚当地所出产的,而是荷兰人从遥远的印度用船运输过来的,再经由华人工匠的设计建造,最后完成了这么一座坚城,这也是为什么荷兰人不愿意修缮称为的炮台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这一道坚固的城墙就能够挡住千军万马的进攻,根本就不需要再在城外多此一举。
巴达维亚的坚固,也给中华军的进攻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他们应该如何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