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案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赏

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赏

    最终,汤宗被封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这可是从一品的官职。

    不过这听起来似乎不错,但要深究,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这两个官职都是虚职,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一般都是给大臣封赏附加的头衔,从含权量来说,还不如汤宗之前的大理寺卿来的实在,更不如杨荣杨士奇的太子少师,因为他们好歹还是内阁阁员,一些大事上还说得上话。

    朱棣的这般安排看起来还是不太想重用汤宗,也许他一向的所为,再加上上次汉王遇刺一案本来已经御审结案,却又生生被他搞出了幺蛾子,让朱棣依旧心存芥蒂,完全将他当成了工具人,用的上的时候再拉出来用,现在嘛,就先给个高位虚职养起来,以后太子上位用不用,那就是太子的事了。

    所以汤宗的“上进”之事,还是没有落在实处,不过汤宗倒也不关心,若不是心中还放心不下刺驾案,他现在都打算在这奉天殿再次提出辞官回乡。

    至于纪纲和张辅,他们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柱国,一个是英国公,右军都督,已经是位极人臣,只能是赏赐金银良田了事。

    “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汤宗三人跪拜谢恩。

    “爱卿快快请起。”朱棣双手平摊,哈哈大笑。

    在场不高兴的自然大有人在,陈瑛见汤宗不但重新出山,还混了个如此高的官职养老,早已脸黑如炭,但现在汤宗立下如此大功,在旁还有张辅纪纲交好,就注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不能动手,只能在自个府里生闷气。

    胡广自然也不高兴,但却比陈瑛要好很多,他虽然不爽汤宗立功,但也确实因为他,自己免遭大难,不然若是常宁公主这次没有回来,现在最倒霉的恐怕就是他了。

    眼见封赏完毕,常宁公主不满意了,噘嘴道,“父皇,车在行为什么没有封赏?可是他打杀了恶贼阚六,救出了女儿。”

    张辅见状,也立刻跪下为车在行说话,“皇上,常宁公主所言不差,本次剿贼大捷,车在行功劳不在臣等之下,是他发现了杨坞岭的端倪,也是他拿下王三善,找到了明教总坛的确切位置,更是亲手击杀阚六,救出常宁公主,皇上,臣请封赏车在行。”

    纪纲也不甘人后,忙跪下道,“主子,英国公所言句句属实,臣也请封赏车在行。”

    “车在行......”朱棣摸着短须,笑道,“他的确不错,如此大功,不大封赏,倒显的朕小气了。”

    左右看看,却不见车在行身影,皱起了眉头,“他人在哪里?”

    纪纲道,“主子,车在行为救常宁公主,身中数刀,现正在太医院疗伤,不能觐见。”

    朱棣闻言立刻道,“传朕旨意,命太医院全力诊治,若有差池,朕严惩不贷!”

    “是!”黄俨赶忙领命。

    朱棣说完,便准备赐官封赏,可刚要开口,却见汤宗站在一旁,方才张辅和纪纲都言车在行之功,车在行是他的属下,现在却唯有他闭口不言,心中奇怪,于是问道,“汤爱卿,车在行原是你的下属,他立下如此大功,你觉得朕该如何赏赐才显朕恩呀?”

    汤宗跪下,“皇上,臣认为不应封赏车在行。”

    “哦?”朱棣闻言奇怪,“这是何道理?”

    汤宗道,“皇上,车在行随臣已久,知他行事鲁莽,不堪大任,而且年纪尚小,只有二十五岁,身心浮躁,此次大功,实属侥幸,皇上若真要封赏,赏赐钱财银两足以。”

    他也实在找不到合理地说辞,只能以年纪尚小,不堪胜任说事。

    但这番回话却让张辅不满,不等朱棣说话,立刻道,“皇上,臣认为汤大人所言不妥,车在行年纪是小,但身心浮躁,不堪大任却是虚言,车在行若是如此,如何能杀死阚六,救出公主,臣请皇上赐车在行在臣右军都督府效职。”

    纪纲见状,也赶忙道,“主子,臣请主子赐车在行在臣锦衣卫效职。”

    汤宗的言语却也没有让朱棣生气,他看了看三人,略做考虑,对汤宗道,“爱卿所虑也有道理,不过朕闻西汉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封侯,十八岁即为剽姚校尉,一生七击匈奴,杀敌无计,十九岁时封狼居胥,直至病逝,也不过二十四岁,比车在行还要年轻,当年朝中也有鲁莽轻浮之说,不过却都成了虚言。”

    他笑着侧头看看常宁公主,“朕看这车在行就是朕的少年将军,汉武帝能信任霍去病,朕如何不能信任车在行?”

    言罢稍稍想了想,看向纪纲,“朕看就让他在锦衣卫效职,封他为锦衣卫指挥同知!”

    纪纲闻言大喜,“臣替车在行谢主子!”

    张辅听了却是一脸不愿,这次抢人终是未成,但朱棣既已开口,就万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汤宗无奈,却也一样没有办法,跪下道,“臣谢恩。”

    他原本还想再提一提刺驾案,但现在朱棣高兴的档口,说将出来一来未免扫兴,二来自己没有足够的理由,只有猜测,说出来也没人信,只能闭口不言,打算自己先找线索查探,再行上禀。

    可是两日之后的夜里,阚六的尸体在西市突然丢失,朱棣大怒,下罪了看守的锦衣卫,下令彻查,纪纲带着锦衣卫查访多日,闹得鸡飞狗跳,借机讹了些许银子,最后抓了几个毛贼当作明教余孽顶罪交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永乐十七年七月,距离剿灭明教反贼已经整整过去两个月。

    自北京行在传来消息,新皇宫建造完毕。

    朱棣闻之龙颜大悦,立刻宣布了两件事,一是命钦天监择良辰吉日正式迁都,二是三军听命,准备御驾北征!

    这第一件事也就罢了,这是朱棣十多年的心愿,皇宫既成,自然要迫不及待迁都,但北征鞑靼就有些意思了,明面上是要再战北元,为迁都庆贺,实际上是因为北京鼠疫,朱棣被裹足京师足足三年,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如他自己说的,不喜江南的钟灵毓秀、杏花烟雨,独喜北方的黄沙大漠,策马奔腾。

    北京行在是朱棣还是燕王时的王府,也是数次北征的大本营、大后方,甚至是他上位登基之后依然呆的最久的地方,北征鞑靼自然要从这里开始,现在北京鼠疫尽除,皇宫建成,焉有不前往的道理。

    所以宣旨之后的第十天,朱棣便留下太子监国,众臣辅佐,自己亲率装备火器的神机营,蒙古骑兵组成的三千营,以及五军营中的中军、左哨、右哨,前往北京行在,准备北征之事,可谓是精锐尽出。

    三年可是憋坏了,必须好好过把瘾。

    当然,和之前三次北征一样,护卫皇上的亲军锦衣卫自然也要同行,而且还是北征主力。

    这一次,纪纲、张辅以及车在行都随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