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在线阅读 - 第144章 万家灯火议吴咏

第144章 万家灯火议吴咏

    傍晚,洛阳安武里,平春侯府中,吴胜在一处灯火通透的客厅中召集了府中所有的成年男子过来议事。

    此时,吴胜跪坐在矮塌上,看着到齐的吴家子弟,表情说不出的惆怅。

    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凭借祖上的关系,在宫中担任南宫校尉一职,这是偏文型的清贵武职,平常很是清闲。

    今日他正好当值,正与几位同僚聊一些家常,突然就被一群三公府的署官围住,向他道喜。

    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等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更是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浑浑噩噩回到家中吃完饭,才想到将府中众人召集来,告诉他们实情,省得他们还不知缘由。

    吴胜想着心事,长子吴正一头雾水地询问道:“不知父亲今日将我等召来,所谓何事?”

    吴胜看他一眼,叹息着说道:“今日吴咏通过了太傅胡广和三公的考核,朝廷正式封为天子侍读。”

    “孩儿还当是什么呢,他当天子侍读,这不是好事吗!父亲为何会做出这般愁眉不展的样子。”吴正呵呵一笑道。

    吴胜瞪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可知道,他献给天子二篇半《尚书》佚文,为此,陛下还特意在德阳殿召开了大朝会,让朝中诸公一起共举盛事。”

    吴正一愣,随即面色大变道:“这不是胡闹吗!难道诸公当中就没人当场提出反对吗?”

    《尚书》的官学地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深入人心,这突然多出来的二篇半佚文就是在挑战经学世家的地位,一个不好,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我就不清楚了,为父也是从旁人口中得知……”

    吴胜的话还没说完,厅中的其他人便开始嚷嚷起来。

    “这吴咏的胆子也太大了吧,这话是能随便说的吗?说不得咱们也得跟着遭殃!”

    “是吧,我就知道他小小年纪进入宫中,早晚会惹出事端来,没想到这才刚进宫就弄出这么大的风波来。”

    “将他赶回宛城,不能再让他呆在洛阳了。”

    “肃静!”吴胜狠拍一下矮案,将众人压制住,这才继续说道:

    “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据传这二篇半《尚书》佚文是吴咏从太虚仙境听来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尚书》佚文,只是因为二篇半文章都是当世难得的奇文,朝中诸公才一致认为是《尚书》佚文。”

    “额,还能这样!”众人听后,都是一脸惊愕之色,随即感到一阵羞愧,尤其是那几个叫嚣得最厉害的,此时脸色更是通红一片。

    既然是朝廷诸公的看法,那就没吴咏什么事了,他们刚才真是枉做小人了。

    吴胜见他们这样,立刻开口训斥道:“你们真是富贵久了,凡事一点脑子都不动!现在除了会诋毁别人,还会做什么?你们看看吴咏,刚刚十二岁,就能当天子侍读,如今献出这二篇半《尚书》佚文,更是被太傅和三公称赞。”

    随后又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继续说道:“我不管你们以前怎么玩世不恭,今后见到吴咏一定要给我放尊重点。”

    “凭什么啊?他比我们的年纪都小,我们难道不要面子嘛?”有人不服气,出言反驳道。

    吴胜真是被这人气笑了,平复了怒气许久,才面无表情地开口道:“随便你们吧,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咱们五姓家族现在大不如以前,你们以后若是想为官,说不得还要从吴咏身上多下功夫。”

    说完,他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懊悔来,早知道这样,当初说什么也要就将吴咏一行人安排在平春侯府中住下,如今吴咏在鬲候府住着,说不得以后有什么好处都被卓家人得了。

    “不行,得想个办法才行,估计今日之后,吴咏的名声要响彻整个洛阳城了!如果那二篇半文章真的被五经博士认定为是《尚书》佚文,吴咏的地位怕是跟那些经学世家的家主平起平坐了。”

    想到这些,吴胜不禁开口问道:“你们觉得咱们将吴咏接回平春侯府中居住如何?”

    吴正一脸愕然看着父亲,皱眉想了一会,才开口说道:“父亲,孩儿认为不可。五姓家族同气连枝,当初吴咏还没来洛阳前,咱们就已经商讨好了他的住处,如今咱们若是趁着他名声鹊起时将他接回府中,其他四姓家族会如何看待我们!”

    接着他见吴胜还有些不死心,又劝慰道:“其实父亲大可不必如此,再怎么说吴咏也是姓吴,就算是他以后封侯拜相,也是咱们吴家的荣耀!何况鬲候府现在阴盛阳衰,吴咏今后想寻帮手,还是得靠咱们平春侯府才行。”

    “哈哈,”吴胜听完,赞赏地看吴正一眼,忍不住笑着说道:“此言大善,甚得我心!”

    随即,对众人吩咐道:“那就按吴正说的做吧,咱们不接吴咏回来。但是你们今后要多去鬲候府,跟吴咏打好关系。”

    “喏!”厅中众人一致回应道。

    但这时偏偏就有不合群的声音,“我才不要去跟一个从乡下来的小子打好关系呢,身上一股臭味,闻着就恶心。”

    说话的吴胜最小的儿子吴敖,今年刚十五岁,在府中大家都很宠爱他,自小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也养成了他看不起人的毛病。

    吴胜听他这样说,极其愤怒,将手重重拍在矮案上,呵斥道:“混账东西!枉我这些年这么宠溺你,你现在竟然连为父的话都敢不听了。”

    说着,他就对外面喊道:“来人,将吴敖给我关进柴房去,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能将他放出来。”

    “喏,”外面立刻进来两个身材魁梧的奴仆,拖着吴敖就往门外走去。

    “放开我,你们这两个贱仆,我一定要告诉母亲,将你们卖掉。”

    吴敖大喊大叫,同时还不停挣扎。

    吴正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等吴胜的气稍微消了些,才劝说道:“父亲,阿弟他年纪还小,就绕过他这次吧!”

    其实他心里巴不得吴敖被多关几天才好,他乃庶出长子,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看到作为嫡子的吴敖自幼就遭到府中众人的宠爱,心里早就不平衡了,可他平日里还不敢说什么,一直表现出大度模样,对吴敖关爱有加。

    过了一会,厅中的其他人都离开了,吴胜也在吴正的安慰下,心里舒服一些,这才叹气道:“这逆子真是想气死我,还好府里有你在,让我省心不少。”

    说着,他面色严肃地告诫吴正道:“我知道你这些年虽尽心尽力办事,还是受了不少委屈。别怪为父没提醒你,咱们府里这点家底,以后都是要留给吴敖的,你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跟吴咏搞好关系,你以后能不能有大出息,全指望他了。”

    “孩儿晓得!”吴正低着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捉摸的寒光。

    今晚对很多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经历。就在吴胜召集众人议事的同时,洛阳城内很多人家的客厅中,也都是灯火明亮,争论声不断。

    就比如景宁里的袁府,此袁家就是号称\"四世三公\"汝南袁氏。

    此时厅中袁逢跪坐在主位,袁隗和袁基在左侧坐着,袁绍和袁术在右侧坐着。

    袁逢将今日德阳殿内发生的事讲述一遍后,询问左右两边的亲人道:“你们对今日大朝会上的事有何看法?”

    袁隗今日也参与了大朝会,这次的聚会,主要是兄长袁逢考验后辈的,因此,他也没急着开口,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家的三个侄儿。

    袁基作为嫡长子,家族倾注心血培养,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有一股大家风范,只见他拱手拜道:“父亲,在孩儿看来,这二篇半《尚书》佚文的出世,对咱们袁家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哦,此话怎讲?”袁逢撵须问道。

    “现如今朝廷的官学主要掌控在那些经学世家手里,他们的门生遍布天下,就拿洛阳城外的太学来说,生员有三万人之多,他们大多只敬仰老师,而无视朝廷,因此遭来天子的猜忌,我想这二篇半《尚书》佚文也是天子拿来撬开经学世家禁锢的开始,后续必将还有其他手段,来遏制这些经学世家。”

    “我袁氏虽然有祖上的荣耀,可是与那些经学世家相比,还是缺少底蕴,对太学生的影响很弱,今日天子此举,倒是给了我袁氏一个机会,可以在洛阳太学中插入自家人,增加我袁氏的影响力。”

    袁基越说越激动,整个客厅都是他的声音。

    “善!”袁逢听后夸赞一句,随后问袁绍道:“绍儿可有其他补充见解?”

    袁绍恭敬拜道:“侄儿还未想到,袁基兄长的见解很是令人启发,看来我以后还要多学习才是。”

    袁逢点点头,“你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是十分难得。”

    接着他又对袁术道:“听说你与鬲候府的朱垣走得很近,可是真的?”

    袁术一愣,他平时都是来充人数的,没想到今日父亲会突然问他,立刻躬身拜道:“回父亲,确有此事!”

    “听说这吴咏就住在鬲候府中,此子如今为天子侍读,又献出二篇半《尚书》佚文,日后的成就必定不凡,你以后多与他亲近亲近。”袁逢吩咐道。

    “喏!”袁术立刻就回应道。

    这时袁隗突然插言道:“这吴咏年仅十二岁,尚我袁氏女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袁逢眼睛一亮,哈哈笑道:“也是一个好谋划,那就劳烦三弟挑选一位袁氏女去亲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