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九章 经史

第九章 经史

    ,大明公务员

    第九章经史

    彝伦堂很大。

    作为国子监的正堂。自有规格。

    是传统的梁柱结构,面阔七间。六百多平,彝伦堂前面,有一个青石铺就的小广场。号称灵台。有一个石日晷。是国子监日常上大课,或者搞什么活动常用的建筑。

    今日好像寻常一般。只是对何夕却是不一样的。

    如果在此之前,何夕所要面对的仅仅是朱元璋。而今他要面对已经是这个世界了。

    宋讷面无表情地将何夕引到彝伦堂前,忽然落后了两步,说道;“请。”

    宋讷并不是第一次请大儒来这里讲学了。因为朱元璋对国子监很重视。故而宋讷有时间就登门拜访,请一些大儒,比如宋濂,来这里讲学。宋讷并不觉得何夕能讲出来什么门道。

    他这个动作,更多是对任何一个来这里讲学学者的敬意,而不是何夕的。

    何夕点点头。走进彝伦堂。

    堂下国子监的学子已经坐好了。

    宋讷教学严厉。故而,这些监生在公开场合,都是非常听话的。听话的根本不想试试二十岁上下的人。这些监生,固然有年纪小。大抵才十几岁,也有年纪大的。都二十快三十岁了。

    这还是国子监对大龄监生有限制。

    否则,这里还有更多大龄监生。

    毕竟,这里的学生与后世学生本质上不同。更类似后备官员。

    平日,宋讷还会说两句,介绍一下来者是谁?有什么成就。但是而今宋讷直是径直坐在讲台下面一侧学官的位置上,国子监几十个学官都在这里等候了。

    宋讷坐下来之后,一时间彝伦堂之中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话。

    何夕心中暗道:“无妨,不就是一堂课吗?不就是几十个人吧。下面一个个都是大白菜,大萝卜。”何夕很快就稳定心神了。何夕说道;“诸位同学,我是何夕,何挽之。临江仙是我写的。大家都听过吧。也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https://

    下面寂静着好像白菜萝卜。

    不过,这些白菜萝卜看着何夕的眼神有一些灵动。

    很显然,临江仙还是给他带来一些名声的。

    但是在宋讷严厉管控之下,国子监生们,决计是不敢违反课堂纪律的。一个个连乱动都不敢,更不要说搭话了。

    这让何夕有些尴尬了。他心中暗道:“白菜萝卜,白菜萝卜。”说道:“我年纪尚轻,原不敢有误各位高贤。唯独在史学上,有所得,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二。”

    “何为史?窃以为六经皆史也。”

    何夕郑重地提出自己一大命题。

    宋讷勃然变色。说道:“荒谬。”

    何夕同时不假辞色,说道:“宋大人,要不你来讲?”

    宋讷浑身发抖,终于不再说话了。

    何夕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宋讷有这么大的反应。盖因何夕对六经皆史,这个概念不理解。他只是从他印象之中翻出来这个词汇。为他下面讲学做出铺垫而已。

    但是他并不知道,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对理学的反动。

    因为理学对于史学的态度是什么?是先经后史,主张读书人应该先读经,用经义的观点去看史学。甚至很多人说,读史使人为史所坏。将史学归于经学之下。

    看似也重读史,但是经学博大精深,先读经学,就意味着不读史学了。

    明清读书人很多,不知道秦皇汉武是何等人,未必不是有这种原因。

    六经皆史也是消除了三皇五帝的特殊化。经学之中,三皇五帝都是远超过秦皇汉武的帝王,是所有君王学习的圣王。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所依赖的就是《尚书》等上古文献。

    六经皆史,就是将消除了六经的神圣性,将他们与二十三史放在同一个范畴研究。

    这种事情,在宋讷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如何能忍得住。

    何夕说道:“非但六经皆史,一切文字资料都可以作为史料。同样,一些古迹与古物,也是史料之中。”

    只能说,何夕虽然努力学习了。但是在儒学上还是有所欠缺。根本不知道手中的六经皆史这个题目,就是能与理学斗一场的劫材。毕竟历史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重要地位,经史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并列的。

    而历史上史学家也从来不少。

    以史学为题目,很容易找到一些同盟。将自己这边做得多多。

    可惜,何夕并不理解这些。而是按部就班地讲解现代史学。

    其实,何夕对历史也没有多少造诣。只是从自己手机的书籍之中,选了一些,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印象,他今日的目的,就是扩宽史学边界,将一切对历史的研究都纳入史学范畴。

    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朱元璋托古改制做铺垫的。

    当然了,这也是为了扬长避短。真要让何夕讲解史书,何夕是真做不来的。但是从理论上,扩充历史学的边界。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对何夕是最合适的。

    练子宁在下面听着。

    本来没有多上心。只是服从国子监安排而已。但是听何夕从这个角度,重新诠释史学。让练子宁觉得眼前为之一亮。一时间重新认识了史学。不知不觉之间,眼神都变成庄重起来。

    从本来应付差事的心态,变成了而今学子仰慕老师的态度。

    刘崧此刻也不知道当以何等态度来看何夕了。

    刘崧心中暗道:“不说别的。单单今日之言,千载之下,史学之上,当有何夕之名。早知道,何夕有这样的学识,我还担心什么。只是何夕年轻太轻,这不应该是他的所研究出来的。是了。定然是他的老师。对,大智禅师。不知大智禅师是何等人物,才能教授出如此弟子。今生恨不得见。”

    史学是一个很吃时间的学问。

    毕竟别的不说,单单熟悉史料,浩如烟海的史料熟悉一遍,就要数年时间。在刘崧看来,能在理论上推陈出新。定然是建立在深厚的史学功底上。

    这些只能用时间一点一点堆积出来的。

    此刻,宋讷对何夕更是刮目相看。心中暗道:“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必诛之。”

    之前,宋讷忌惮何夕。但是宋讷忌惮的是朱元璋,而不是何夕本身,他忌惮的是,朱元璋用何夕表明的什么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宋讷对付何夕,本质上是要对付朱元璋的触角。而不是对付何夕本人。

    而今何夕的学问,让宋讷十分讨厌。但不得不承认,自成一体,即便让他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越是如此,宋讷越是不能饶了何夕。

    此刻,何夕在宋讷看来,真有几分少正卯在世的地位。

    何夕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毕竟,这种严肃的课堂纪律,让何夕得不到一点反馈。他只能按照自己课程,讲下去。不过,总是要吃中午饭的。他说道:“刚刚我们讲过,史学的范畴,史学的基本研究办法,考古的一些概念。如果哪位同学有疑问。现在可以问了。”

    一时间下面的监生们有些sao乱,何夕看他们是想问。却不知道怎么问。于是说道:“有谁想问?举手。”

    何夕此言一出,下面举起的手,就好像小树林一般。

    何夕目光扫过,从几十个监生之中选了一个,不是别人。正是练子宁。说道:“你吧。”

    练子宁说道:“先生,您讲了这么多关于史学的,但是学生有些不明白。在您口中的史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