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反应?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四十五章反应?沈旭东的微博关注数量大概有600万,不是很多… 他又没买粉丝,也很少在微博上发表犀利的观点或者卖力营业,有600万粉丝不错了! 对比一下,郭景明的粉丝差不多800万,韩寒则有500万… 现如今微博关注最多的是姚晨还有范兵兵,微博女王嘛! 哦,微博粉丝最多的男人,现在是李开复,号称微博男神… 李开复,真是很神奇的一个人… 商业成绩略等于零:在2005年之前,Google在中文搜索领域的技术独步天下,在中国的业务和市场份额一直占压倒性地位。 05年之后,李开复任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不仅未给Google在技术和商业上带来丝毫的进步,反而使Google的中文搜索技术及在中国的业务和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并迅速被百度超越。 李开复在Google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系列笑话:一会儿把Google更名为谷歌,一会儿高价购买域名,一会儿又高价收购注定没有多大前途的迅雷… 那几年,他忙着搞“开复学生网”,频繁出书、演讲,扮演青年导师,等等。 当然,沈旭东的影响力也是最顶级那批! 毕竟他是80后三大作家,亲手创立天美传媒… 死忠粉很多的! 所以,这篇文章一发,立刻引发了很多人的点赞、转发还有评论。 “很多专家教授都是两面派,哪个朱大可就是典型的反张魔怔人,纯粹是为批判而批判,主题先行,罔文本事实而不顾;” “斯皮尔伯格可以拍《辛特勒名单》,我们不能拍《金陵十三钗》?踏马的什么道理?” “旭东骂得好!这帮人确实该骂!这些人一般分为三类,虽然出发点不同,但落脚点都一样,只有两个字:一是名,二是利。 第一类,为了出名没有底线。 第二类,为了挣钱没有廉耻。一点读书人的节cao都没有! 第三类,为了利益没有良知。 说他们是慕洋犬太正确了!” 之后的评论全都在骂所谓的公知… 不行啊,沈旭东可不想现在就被扣上五毛标签。 想了想,赶紧补充一条:“另外,我不是五毛,我只是看得多了,国外没有那么好,我们国家也没有那么糟…上一条微博,是因为生气,所以,揭了这些人的老底…以后,不谈政治,只谈电影!” 呵呵,不谈政治,可能吗? 沈旭东这篇微博一发,立刻引发了围剿… 韩憨当年发表了《韩三篇》之后,宣布退出公知行列,然后被一群人逮着骂,甚至说他是造假、代笔… 沈旭东的语气以及说的东西可比韩憨更真实——他都直接点名了! 很快,一堆媒体、微博大V逮着沈旭东各种口诛笔伐,类似‘政府代言人’、‘喜欢政治谄媚的跳梁小丑!’… 沈旭东这回没有退缩,各种反怼,找了不少公知的言论,然后挑刺… 本来以为很难,然后发现现阶段的公知真的太弱智了! 比如说《新京报》居然刊登了一张图片,上面写了一行字‘百岁老人无一诞生在新中国!’ 底下居然有一堆人评论‘毕竟都吃瘦rou精的猪rou,喝着放了药片的自来水,吸着pm2.5,怎么可能长寿?’ 玛德,智障! 沈旭东都无语了,这帮人没有常识嘛? 建国后的百岁老人要2049才会有,数学老师在你出生前就死了嘛? 还有鼓吹英国贵族儿女参加一战二战,并自信满满表示“这在中国不可能出现”;然后侮辱英烈… 沈旭东干脆反问‘请问两次世界大战中哪位英国皇室直系成员上过战场?相比之下对面德国的威廉皇储可是扎扎实实的担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战斗在从马斯河到凡尔登的前线!’ 怼了好几天,觉得没有意义,干脆发了一篇文章‘我们的一些媒体人,自比鲁迅却干着汪兆铭的活。 这群人大抵没有什么见识,不懂变通,可是又稍微有点文化的人。 他们瞧不起人民大众,却又没有丝毫远见,总想做人民大众的“启蒙者”“领路人”,可是又没有真才实学,也没有解决方案。 他们也总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是因为体制的“压迫”。 稍微碰到点困难或者挫折或者负能量新闻,就怪这届政府不行,你看以前我小时候从来没有这些问题; 你和他们说这个以前也碰到过,他们就说这个是政D不行,你看民国多好,大师尽出,民智开化,你和他们说民国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他们就说你们中国人不行,别的国家民族民主自由,经济发达,政府清廉,医疗教育全免费。 你给他们说美国的政治献金、韩日的财阀,印度的种姓,澳大利亚对原住民大屠杀,他们会说这些都是官媒的假新闻,骗骗你们这些小孩的,呜呼哀哉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就想说一句:大人,时代不同了。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我劝同志们多读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 另外,不要再@我了,没空跟你们斗嘴,新电影要筹备了,有空再玩!” …… 《金陵十三钗》故事很简单,就是歌颂了在极端残酷环境下,人的真善美… 但就是太工整了,完全符合预期——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还是缺乏可信度!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只是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 这是沈旭东的态度。 但…到目前为止,所有拍摄的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最成功,最具张力,艺术价值最高的片子。 六、七十年来,从没有写出过一部像样的战争文学。
同样,抗战片铺天盖地,却没一部真正深层次去挖掘,拍出战争残酷与人性之美。 从这个角度来讲,《金陵十三钗》填补了空缺,完成度也挺高的。 另外,《金陵十三钗》背后的故事太有传奇性了… 先是张卫平跟沈旭东对线,然后被逮,天美传媒接手《金陵十三钗》… 霸占了媒体。 有一堆阴谋论的分析帖… 但,《金陵十三钗》电影的名气真的炒到了全网皆知! 天美传媒接手宣传后,又开启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所以,首日1400万,次日2900万,第三天3100万,到了周末,12月16号,周五,单日票房报收是4200万,12月17号,单日报收5300万,12月18号,票房是5100万,首周六天,票房2.2亿… 首周过两亿,张艺某也接受了采访:“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故事,已经很多很多,未来还会不断拍成电影电视剧。可已有的作品,大部分都形成了悲剧、悲壮的正剧等等,这个题材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认知上,几乎已经接近规范化了,空间很小,拍得不好,非议还很大,《金陵》已经是特别的一个了!” “这部电影其实是小女孩孟书娟的视点展开叙述,小女孩的回忆,总是美好的,所以,我特意设计了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的画面,她们光鲜亮丽,一尘不染…就像做梦一样…” “回本确实有压力,因为我们去了好几个电影节,卖的都不好…” “你有跟旭东讨论过吗?” “嗯,讨论过,但他说欧洲版权卖的不错,南美洲版权也卖的挺好,让我不用cao心…还把东南亚的票房拿给我看了一下…我记得是900万美元吧…还行…” “那他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他不太喜欢这个电影,觉得太辛特勒了,太匠气,缺乏让人惊艳的部分…但他也说了这个电影是目前最好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 关于六亿成本,张艺某摆手:“不会超过两亿,没有那么贵的!” 还问到了奥斯卡的事情,张艺某回答:“这个电影不太适合冲奥,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套用好莱坞讲故事的模式讲述了中国历史的一段创痛,最大限度去照顾国内和西方观众的口味,同样,为的还是商业票房以及传播度…” “那你会加盟天美传媒嘛?” “已经签合约了,以工作室形式合作,跟好莱坞制片人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拿着项目去找六大投资,最后分成。这种模式更加自由一点…还说了如果有一天不想跟天美传媒合作,也可以直接去找其他公司合作。” “我听说天美传媒准备五亿签字费签约你五部电影?” “对,有这个提议,但…我觉得不太自由,还是算了…” 推本书:这个影帝擅长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