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诸葛英豪传在线阅读 - 第二章 三座大山

第二章 三座大山

    诸葛均在门外急地团团转,抓住打外面回来的诸葛乔,本想让他进去劝解,没想到年轻人阅历少,一进去他先急了。【】正焦虑不安着,见诸葛瑾等人走了出来。

    成功的人多是豁达的,江东的胜利使得诸葛瑾添了几分大国的气度,一扫心中阴霾,面露喜色迎了上来:“三弟,能见到你我此行就圆满了。”诸葛瑾又叫过诸葛恪拜见叔父。

    叔侄见礼已毕,诸葛均拥着诸葛瑾父子上车,到自己家中小住几日。诸葛瑾推让再三,执拗不过才答应到家中坐坐吃顿便饭便要回去复命。

    “到了家了,哪有不进去坐坐的道理?我跟孩子们说哥哥要来,大家就天天盼着呢。”

    “这次是公事,也就没事先跟你说。我是真地不便久留,”

    “大家在一起吃顿饭的时间还是有的,我又不是什么军政要员,大家只谈家事。”

    说话间到了街口,许多与诸葛均相熟的人近前打招呼:“先生回来了。”“先生出门去了。”“先生是接贵客去了?”诸葛钧谈笑风生,与众邻里打躬作揖。

    诸葛望和诸葛谦打远处见了诸葛均的车子,兴高采烈地往会跑,边跑边叫嚷着:“娘,娘,爹他们回来了。”

    诸葛均的老婆解下围巾,嘱咐下人摆菜,便叫上几个雀跃的孩子迎出了门口。

    诸葛瑾看到诸葛谦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rou滚滚的脸蛋子白得发光,差点落下泪来:“谦儿,还记得我吗?”

    诸葛均忙把诸葛谦推向诸葛瑾,说:“谦儿,叫父亲,这是你亲生父亲。”

    诸葛谦咕噜着大眼睛看看诸葛瑾,又看看诸葛均,挣开臂膀跑到林氏身后,害羞地低下头:“娘——”

    诸葛瑾忙摆手:“叫伯父就好。三弟,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诸葛均也尴尬一笑。

    诸葛瑾羡慕地看看诸葛均和他的妻子、孩子,简洁的院子、装满菜肴的盘子,由衷羡慕“均儿,你是个有福的人啊。谦儿跟了你是他前世修来的。”

    “我比不得两位哥哥的志向,只要哥哥不觉得我这个俗人误了谦儿的前程就好。”

    诸葛瑾挽起诸葛均的手:“怎么会呢三弟才是大智如愚的真隐士。”

    诸葛均把双手平铺开,用力地搓了几下大腿,尴尬地笑笑:“是二位哥哥一直在保护我,成全了我远离世事纷争的快乐。”

    诸葛均眼圈湿润了,又努力咽下泪水,克制着哽咽的声音:“其实,二哥挺挂念大哥的,真的,是他说大哥要来成都看我们了。你别怪他老板着张脸,他挺难的。先帝走后,宫中的事,府中的事,朝臣的事,百姓的事,什么事都他一个人扛着。我想帮他,他却不肯,总让我做一些能全身而退的闲职,说是诸葛家有他一个人报答先帝就够了。我也好久没见他笑了,我想他是不会再笑了。”

    诸葛均情不自禁,泪水簌簌落下。林氏也陪着落下眼泪。几个孩子本在那里说笑,见状也安静了下来。

    还是诸葛瑾经的风浪多些,早一些从这种沉闷的气氛中解脱出来,“三弟不要思虑过多了。自幼长辈们就都说二弟最具诸葛家祖辈遗风,祖父是恪尽职守而死,父亲、叔父无一不是这样,现在二弟终于不负众望。原本我还不服,如今看来他们是对的。二弟也是‘求仁得仁’,三弟不要自责。”

    “求仁得仁,”诸葛均重复着诸葛瑾的话,笑着说,“这是二哥的口头禅。还像以前一样,大哥你们都没变。过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的人和事,你们还是心有灵犀。”诸葛瑾一听也笑了。

    小时候,诸葛瑾和诸葛亮就总是说一些相似的话,写一些相似的文章。一发现他们的文章相似,诸葛瑾就会大加藻饰,把文章用各种辞藻堆砌得琳琅满目;诸葛亮则默不作声,若是人家问了,他再一字一句地解释文章写作的原因、意图、构思。这件事让大家幸福了好几年,当笑话讲了好几年,父亲笑过,叔父笑过,司马徽和隆中的伙伴也笑过。

    诸葛恪觉得气氛融洽了,就掺和进来:“叔父,你来江东吧,我保举你做大官。”

    诸葛瑾怒目诸葛恪:“说话还是这样口无遮拦。”

    诸葛均看着将兄长相貌特征充分进化改良的诸葛恪,笑笑:“早就听说我有个贤侄是江东出了名的神童,日后要多蒙你照顾了。”

    “叔父,今日的话,绝不是空口许诺。若叔父肯去江东,我以项上人头担保主公会重用于你。”

    诸葛瑾的脸色秒变猪肝色,霍地站起,空心拳已频繁敲在诸葛恪的头上:“舌头是惹祸的根苗。我带你出来就是让你见见世间险恶,收收气焰,你倒越发变本加厉了。”

    “老爷子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大火气呀?”诸葛恪紧着为诸葛瑾抹抚后背,“你儿子是一般人吗?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场合不该说的。今日,二叔父就是虚张声势,明明外强中干还要撑着处处占理,特有面子,这种人就要激他一激,让他挑干的捞,别湿里干里没完没了地装蒜;再看三叔父这般和善、可亲,就要以诚相待嘛。您老人家别老这么紧张,见了谁都绷着,那样很累的。”

    说完,诸葛恪速速撤到有利地势——门口,甩起头捋了捋发型,眼睛东看西看就是不看诸葛瑾。

    “你——”诸葛瑾气得鼻孔暴涨,要是在自己的家里,早甩他两只臭鞋头子了。

    其他人忍不住发笑。

    诸葛瑾一脸苦相,指着诸葛恪向诸葛均道:“三弟你瞧,今日见识了吧,不是我浮夸,确是个惹祸的根苗吧?”

    诸葛均笑道:“大哥过滤了。贤侄快人快语,是好机灵的后生,我们诸葛家也算后继有人了。”

    “嗨,都是被宠坏了,偏主公又由着他的性子耍,就张狂得越发目中无人了。”诸葛瑾轻轻摇头咧嘴苦笑。

    诸葛均说:“有件事我是要替二哥澄清的。在听闻大哥来蜀之前,二哥已经决定派邓芝将军到江东议和。后来听说大哥要来,就延迟了这次议和之行。我想二哥是想把这份人情留与大哥做的。”

    诸葛恪收起脖子吐了吐舌头。诸葛瑾心中涌动暖流,自言自语道:“他总是那样,心里有数,啥都不说。”

    诸葛瑾完成使命,回江东交差。

    诸葛均说的属实,诸葛亮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表面上风光无限,权杖金光闪闪,实则杀机重重,要步步为营。

    第一位难缠人物——刘禅。刘禅在刘备征战期间曾多次流落民间,直到刘备做了汉中王,才回到父亲身边。从颠沛流离的生活,一下子进入万千宠爱的富贵之乡,刘禅陶醉得忘乎所以。早年少人管教的那些穷家子弟陋习暴露出来,时常闹出一些笑话。刘备无暇管教,其他人也不愿撕破脸地纠正。

    刘禅慢慢发现身边那些人表面上对自己恭恭敬敬,实则背地里窃笑私语嘲笑自己,就开始耍小聪明,有意地接不住茶杯,撕坏了折扇,然后折罚那些办事不利的下人。时间久了,下人对这位小主的态度,由嬉笑变得憎恶。

    报复并没有给刘禅带来持久的快乐,反而让他更空虚了。这时,一个刚到王府叫黄枭的小宦官发现了问题,就对那些有怨恨之心的奴婢说:“这是未来的汉王,你们不尊天意,又怎么敢指望老天降福报给你们”一些识时务的就收敛了许多。

    刘禅知道这件事后找来黄枭,问:“你真的觉得我这样一个人将来能做好汉王吗?”

    黄枭说:“我父母早亡,五六岁时就给人做杂役了,那时就想能天天有口饭吃就好,于是干什么都勤勤恳恳,我伺候过的主子都待我极好的。所以我相信只要想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到。”

    刘禅听了特别感动,之后常找这个小宦官说话、嬉闹,慢慢又找回了本初的善良、温和。

    刘备看到刘禅变得通情达理非常高兴,就找到这个促动儿子转变的益友。刘备与黄枭交谈后,非常欣喜,觉得他少年老成,颇有几分见识,称他“皎皎如皓月”。黄枭立即跪地谢汉王赐名。刘备吃了一惊,觉得这个小孩子好机灵,又有些过于乖滑,捋着胡子笑笑不语。之后,黄枭就改名为黄皓,王府的人都知道这是刘备给赐的名,对他恭敬有加。

    刘备大丧刚结束,诸葛亮就找到刘禅,像教育亲生儿子一样,一切从严,把音体美等娱乐项目全取消了。刘禅从头凉到脚地不高兴,又内心惧怕诸葛亮,不敢反驳。黄皓给刘禅出主意,让他侍奉吴夫人如生母。

    这位吴夫人就是第二位难缠人物,她是刘备的最后一位夫人。吴夫人的哥哥吴懿,是手中握有重兵的权臣。吴夫人的娘家是当地豪族,颇有势力。

    刘禅采用了黄皓的建议,去讨好这位吴夫人。好话谁不爱听呢?何况是以听觉动物著称的女人。

    吴夫人对兄长吴懿频繁说起刘禅如何地好,如何懂事,让他劝说丞相不要事事管制刘禅,好像殿下多么愚钝无知。

    黄皓又给刘禅献计,“丞相不是可以开府治事嘛,陛下为丞相开府,他就没时间到宫里走动了,还得领陛下个人情呢。”

    诸葛亮终于开府了,也想通了。凡事顺势而为就好,我舍下这身性命,呕心沥血报答先帝就是了。其余的就顺其自然吧,天意如此又何必违拗?凡事也不必太过执着了,诸葛均的话不无道理。

    对诸葛亮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做法有意见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尤以李严为最,他是混迹政界多年的老人了,也是玩弄权术的高手,这就是第三位难缠人物。

    他自认担负托孤使命的二分之一,而被诸葛亮安排驻外,不能到中央谋职,一直怀恨在心。

    他听到朝廷中有人非议诸葛亮,多次在人前惺惺作态,劝说道:“丞相执法公正严明,若是被他听了去,怕就不是我跟大人今日说话这样简单了。”

    “尚书明鉴,您觉得丞相执法公正吗?如果公正,为什么他总是偏袒马家兄弟,过去是马良,现在是马谡。若是没有私心,为何对我等铁面无私的样子,对马家兄弟总是一副和颜悦色、百说不厌的嘴脸。”

    “丞相日理万机,难免有些礼数不周的地方,同朝为官大家多担待。”

    “他日理万机,我们都是死人吗?那叫刚愎自用,大权独揽。”另一个体态蠢笨的人也嚷嚷开了。

    “是呀,李大人,我看就您还看得开些。同样是顾命大臣,凭什么只有他开府了不让您开府?”

    众人七嘴八舌,在李严面前喋喋不休。

    李严内心暗喜,表面上还是打哈哈无所谓的样子:“各位抬举了,我哪里比得上丞相,可不要闹得没法收场。我劝各位也要自求多福,本是多事之秋,少惹是非为妙。”

    “哼,什么公正无私?他就是在勾结党羽。张将军不在了,他就把张将军的女儿安插在皇上身边,那就是冲着……”这人说到后面压低声音,用手指向宫中。大家心知肚明,他指的的是后宫的太后和太后的靠山吴家。

    李严一听到的朝臣发牢sao,不是这样口蜜腹剑地来几句,就是表现出无力扭转时局的悲凉之感。几次有人提议蜀国事务繁重,让李严开府为丞相解忧,都被诸葛亮压下了。对此,人们对诸葛亮独裁不满,为李严不平。

    李严再听到人家议论自己和诸葛亮时,就时而含怒,时而轻叹。

    那些本来就对诸葛亮不服气的,尤其是那些被冷落的西川和东川的旧部权臣都聚向李严身边,伺机反扑。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