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五路
孙权的使者在洛阳向曹丕分析了南下的好处,言汉军大将诸葛亮、赵统远离成都、襄阳,正是平定刘备的大好时机。 曹丕与亲近大臣商议后,司马懿等人认为,以曹真为镇西将军,替换在长安的安西将军夏侯楙,统雍州刺史郭淮,将军费曜等取子午道进军汉中。 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从宛城触发,取道新野,收复襄阳。另派征东大将军曹休驻扎寿春,观望形势。 唯独侍中刘晔厉声反对,道:“吴人屡屡背信弃义,不如趁孙权远离扬州,与刘备在荆州相持时,派征东大将军渡江收扬州。” 尚书陈矫拉住刘晔的衣襟,让他不要那么激动,但刘晔依旧如故。 曹丕忍住心中不快,沉声问道:“刘卿意以为何如?” 刘晔底气更足了,朗声道:“臣数日前,曾与蜀军放归的于禁、东里衮、浩周等诸将言蜀军诸将。” “刘备亦学先帝,分中军与外军。其中军,又分前、后、中、左、右五军,以军中子弟充之。” “其中军统率,皆平庸之辈。其外军,以镇南将军赵统所部最为骁勇,军中谓其有关羽之风。” “于禁言其用兵,以一当十。以坚城待之,仍不免城破身亡。” 曹真也出列道:“侍中之言是也。臣在当阳,为赵统所迫,仅得率亲随脱身。” 但曹休却道:“昔蜀将张飞号为‘万人敌’,马超谓有‘信、布之勇’,臣在武都大破之。飞遂退走。赵统,小子耳,所遇非名将,不足惧也。” 曹休之言,让在场众人沉默,曹真甚至有羞赧之色。但曹丕却大壮之,问道:“朕若以卿为帅,当何如?” 曹休给出了具体方案。 以夏侯尚督徐晃等从新野出发,往上庸而去,不管是打汉中,还是打永安,都可让蜀军大乱。 曹真出长安,佯攻汉中。雍州刺史郭淮,凉州刺史张既出羌中,从武都攻汉中阳平关。 曹休镇宛城,督兖、豫出襄阳。 但曹休建议曹丕假意答应孙权的要求,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荆州,而是濡须口。 武昌。 汉军使者邓芝在诸葛瑾的引导下见到了孙权。 孙权脸色倨傲,道:“伯苗来此所为何事?” 邓芝道:“为救大王而来。” 孙权不屑道:“孤在吴地,带甲十万。何须伯苗来救?” 邓芝不紧不慢:“哈哈哈,大难临头,尚且不知。就让外使来为大王解惑。” “自赵统出峡以来,大王麾下大将可能御之?” 孙权计较一番,才道:“不能。” “吴政可比荆、益?” “亦不能。” 邓芝看了看诸葛瑾,又问:“大王之臣下,可比诸葛?” “孤若得孔明辅佐,岂有今日?” “大王命世之英,以我主上之雄才,诸葛亮亦一时之杰,赵统亦当世名将。汉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汉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孙权沉默良久,才道:“君言是也。” 邓芝拱手:“如此,外臣使命已成,当归襄阳。” 邓芝走后,张昭、孙邵、顾雍从背后走出。 孙权问道:“卿等以为,与魏还是与汉连和?” 张昭道:“至尊,老臣以为,汉军虽强,但魏军兵多将广。蜀使不过口齿伶俐,其国力不如,不如可让陆议在夏口观望形势,如果魏军破襄阳,则立刻进兵江陵。” 孙邵、顾雍也赞同。 于是,孙权派陆议率三万人进驻夏口,步骘、全琮率三万出益阳。 对于邓芝出使失利,刘备并未放在心上,而是让陈到紧守江陵,关兴若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退回江陵。只要江陵不失,荆州自然不失。等赵统平定交州回师时,吴军自然讨不了好。 对于魏国,那是“汉贼不两立”,如果可以,正好一波打到宛城,随时北伐中原。比起千里秦岭,从南阳北伐,出兵更加容易。 刘备麾下在荆州的这两万五千中军,再加万余外军,三万余人当年关羽守得住,刘备没理由守不住。只要不从江陵抽调后备军力,就算吴军全上都能坚守。 至于益州,魏延的汉中诸围皆实兵守,魏军要进汉中,得攻破一个个围戍,还有得打。 正当天下以为,刘备必败时,一条消息从交州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