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崛起,从1900开始在线阅读 - 第362章 此事非同小可

第362章 此事非同小可

    陈二虽说与宋小牛的私下交情不错,但此时也是一脸的不满,他唬着脸侧头看着一边,并不上前相劝。看着自己男人被同为老乡,且胜似亲兄弟的左刚大哥痛打,宋小牛的淮北婆娘虽不明原因,但心里明白,那一定是自家汉子犯了不可饶恕之大错。不然,左刚大哥为何会如此狂怒。想到这里,她不寒而栗,立即被吓得蹲在地上嘤嘤哭泣起来。这一哭倒将陈天华给惊醒了,这个左刚发起脾气来,这里面除了他,恐怕没人敢上前去劝。他一下子跳了起来,去拉左刚。但左刚尚在气头上,有一股子倔劲,加之他有功夫,臂力强劲,居然还拉扯不动。此时的陈天华也急了,就不避回什么,只得将双手臂暗自运气一个抱摔。左刚这个五大三粗的莽汉,整个提溜得离开地面。将他摔到一边椅子上坐下,并双手按住其肩愠怒道:“左刚,我的管带大人唉,你这是发的哪门子邪火啊?!”陈天华这一举措,左刚猝不及防,他想挣扎起身,可身躯被按住双肩竟动弹不了啦。他的脸一下子涨红到了耳根。这里没人敢笑,只有后面的许云媛敢掩嘴窃笑。“廖先生,请你给指挥长大人阐述观点。”她终于开了口,将站在幕后的廖云鹏给推了上来。“遵命,许女士。”廖云鹏被许云媛推上一把,款款移步向前。原来,今天上午宋小牛和众护卫的表现,着实让廖云鹏很不满意。先是在广大村民面前按刀动枪的阻拦,后在孟寡妇家门口,恰恰是在最关键时刻,却没能有效保护好主子,让主公大人冲进了有毒房间。亲卫是干什么吃的?他的职责就是誓死扞卫主公,不惜以身挡刀枪子弹。所以,事后他气哼哼地回镇公所衙门的路上,发现许云媛在煤山镇指挥部里,想了一想,便先跟这位特殊的女上司,禀报了当时的情形。许云媛跟廖云鹏见识一致,都将陈天华当成自己终身跟随的主公,听了也是大吃一惊,认为这事不可小觑,今后得重视。二人又合计一阵,觉得他们俩是搞不定陈天华的,便跑到军营,来找左刚和姜五等人叙说一番,希望大家共同进言,规劝这位无所顾忌的大少爷。因为李兴鸿,罗二虎等人在槐坎镇,也就不另行通知去了。要说陈天华会遇险,左刚跟随他多年,并不害怕遇到明刀明箭的搏杀。因为他清楚这位主公是一身武艺,无论是骑射还是近rou格斗,样样精通。他还不愿意侍卫过早参与。但这次在石根子村孟寡妇家发生的危险,是煤气中毒,这个玩意儿可跟武艺、功夫无关,只能是靠运气。最有本事的人,一旦煤气中毒就都傻眼了,都没办法,再是华佗转世也没顶用。现在的陈天华,不光是他们这些兄弟们的主公,更是大清国今后振兴的希望,广大百姓们的救星。今非昔比,主公现在可不能有任何闪失啊。所以,今天左刚他才发如此大火,对宋小牛等人有点恨铁不成钢。话说廖云鹏走上前来,对着陈天华作一深揖,沉声道:“禀大人,职下有几句话不知该当讲不当讲?”“哎呀廖先生,你我之间还有啥话不好讲的,但说无妨。”陈天华笑嘻嘻挥了挥手。廖云鹏拱手完毕,只是他眉毛一挑、脸一沉,抬起头当仁不让的朗声道:“大人乃千金之身,您怎能为了个把普通山民,而将自己置于险地?这是不智!”“大人倘若有了什么意外,这是置辖区内数十万山民百姓,数千新军兄弟们,以及妻儿于何地?这是不义!“大人高堂尚在,如有不测,这是不孝!这种不智不义不孝之举,请问大人,你何以自处?”廖云鹏此等言论一出,宛如一颗炸雷,把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轰得脸容失色,个个瞠目结舌的成了蜡像。懵逼了!这里面就数许云媛最难受,是她找来的左刚等人大闹指挥部,又是她怂恿廖云鹏上前去当面进言。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大刺头廖云鹏的进言,竟敢当面呵斥大人,还责骂他不智不义不孝。这还了得!迄今为止,没人敢说陈天华一个不字过,他的智商和胆识有目共睹,这里谁有他聪明?陈天华同样是惊愕失色。想不到,救助了煤气中毒的一家子人,居然便让廖云鹏这个书呆子、可恶的大剌头当众呵斥责骂,还扣了这么大顶高帽子过来。他想发飚但又不能,有道是忠言逆耳,他终不能给人以听不得不同意见,独断专行之人吧。况且,廖云鹏是他礼贤下士专程请来的人才,反脸处置这厮,岂不是自己打脸?再说,如此这般的传扬出去,对今后自治区招贤纳士会起到负面影响。“哎呀廖先生,你也太危言耸听了吧!你来这里没多久,不了解不怪你,本官历来就喜欢冒险,用不着大惊小怪,你要是不信?尽可以问一问左大人他们几个,以前陈某不都是这样的嘛?!”陈天华尽力控制住心头的不爽情绪,云淡风轻地尬笑着说辞,还把左刚等人抬出来作挡箭牌。“不不…大少爷,这次不同往常,不一样啊!”没想到陈天华竟拿自己说事,左刚慌忙摇手辩解。看到指挥长大人兀自嘴硬,廖云鹏不由得一阵气恼。想他从小饱读经书,父母亲节衣缩食送他到县学堂读书,后被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大人保送到美国,考入哈佛大学读经济,立志回国之后报效国家。他毕业回国之后,进入湖州府衙门任商署主办,当时是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可不曾想,大清国里没有国家计划经济可言,无论是金融银行,还是铁路,矿产,都是国外列强把持,最好的状态就是中外合资。他发现自己在哈佛大学里所学的经济学,和金融管理理论,在大清国内根本就用不上,这让他十分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