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戮仙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卷

    脚步踩在厚厚的灰尘之上,留下了一个个清晰的脚印,年月深久的木梯发出低沉的咯咯声,让人担心它会不会在沉重的压力下径直垮掉。

    不过幸好一切意外都没有发生,沈石顺着木梯,一路走上了这座藏书小楼的二层。

    正如在下方张望时感觉到的那样,小楼二层十分的昏暗,站在楼梯口的沈石睁眼看去,只能隐隐约约望见二层的面积似乎比一楼要小一些,同时昏暗阴影中有几个黑影竖立在那里,看形状似乎和一楼那些书架很像。

    应该也是一个藏书的地方吧,沈石心里这般想着,摸索着找到旁边的一处窗户,赶忙先打开了,顿时一阵明亮的光线和新鲜的清风涌了过来,让他微微眯起双眼,深吸了一口气后,然后回头再次观察起这个地方。

    果然是和一楼差不多的摆设,不过在这小楼二层上,只放置了两个书架,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有了。并且书架上的书也不多,一眼望去,最多不过放置了约莫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比起楼下满满当当的模样,倒是差了很多。

    “嗯?”沈石倒是有几分好奇,信步走到那书架前,先是用手扫了扫那些积年旧尘,然后随意拿了几本书翻看起来。

    如此粗略看过几本,沈石倒是发现这里的书卷似乎从内容上来说,与一楼的那些书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多半是昔年藏书的时候,一楼书架装满了,剩下的便直接收到了二楼,而并非是二楼上的书卷有什么地方比一楼更珍贵了。

    有了这个发现,沈石的好奇心便淡了不少,不过既然书都是差不多的书,在一楼看与在二楼看也没太大区别,当下沈石也就懒得下楼,就站在二楼的这两个书架前慢慢地翻看书卷,间中看到有兴趣的,便抽出来翻阅几下。若是果然引起兴趣的,他便直接往怀里一塞,那是留着日后细看的。

    微风从窗口吹进这座小楼,带着清爽的凉意,时间便在这字里行间不知不觉地悄然而过。沈石的目光流连在这些书卷之上,不知为何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在天一楼中读书的时候,而如今这一切,仿佛也变得像是一场不真实的梦……

    有那么一刹那间,他心中也浮起了些许的惘然,只是很快的他终究还是从那莫名的情绪中苏醒过来,自嘲般地笑了一下,轻轻合上手中的书页,随手往书架上一放,闭眼安静了片刻后,便继续在书架后头走去。

    不知道当年建立这座藏书小楼又收集了这么多书卷的,是黑凤妖族的哪一位前辈,不过至少在目前看来,沈石似乎并没有发现在这些书卷中有什么特别引起他兴趣的好书,而且综观之,小楼中收藏的书卷典籍,其中所记载的内容往往千奇百怪,历史、人文、地理、故事、传说、训诫等等几乎都有,但偏偏又没有加以分门别类,给人一种十分混乱的感觉。

    或许,当年那位黑凤妖族的前辈不过就是为了附庸风雅?沈石心里掠过这么一个不太恭敬的想法,以前他与老白猴聊天时,也曾经听那只老猴妖说过,虽然如今绝大多数的普通妖族都是不看书的,但是在昔年天妖王庭时代,收藏书卷在那些富可敌国位高权重的高阶妖族之中,却是一件极风雅的流行之事。保不齐如今也有个别仰慕追思昔年天妖王庭荣光时代的妖族,收录书卷典籍当做收藏雅事那也是有的。

    只是如果是真心喜爱收集书卷的话,又怎会不对这些书卷细心照顾并加以分类摆放,想来多半还是不太靠谱的罢。

    沈石撇了撇嘴,手指在书架上那些书卷封页上轻轻划过,偶尔停顿一下,抽出一本翻看一会,然后放回书架,继续找书。如此不知不觉看过了两排架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好书,只剩下最后一个书架的最底层架子。

    这里的书并不多,看去只有十几本,而且在无人翻动的情况下,这些书卷看着都是东倒西歪地胡乱摆放着,书皮书页看着也十分破旧,显然是从当年收录到这里的时候便不算得有多珍贵,被主人随意丢在这里。

    沈石蹲下身子,也没抱多大希望,和刚才一样不过是随意地翻动起那些书卷起来。

    看一本,丢一本,看一本,又丢一本,果然多是些无趣无用的杂书,也不知当年怎么会被收录进来的,想必那位收书的黑凤妖族眼光是不太好的罢。

    如此不消片刻,他便差不多看完了最下方那排书架上的书卷,摇了摇头,正想站起身子时,沈石忽地眼角余光一凝,却是瞄到在书架末尾地方似乎随意地丢着一张破纸,上面隐约有些字迹。看那样子,纸张早已残旧不堪,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上面的尘土怕是没积了半寸厚?甚至连大部分字迹都被挡住了,只能隐约还能看到其中一两个字眼,还有些模糊不清,似乎是几个类似“阴阳”的字眼。

    沈石身子顿了一下,摇摇头也没多想,也懒得再去翻看这肮脏的纸张,便站起身来向楼梯走去,准备去一楼找老白猴。

    低沉的脚步声在木制的楼梯上响了几声,咯吱咯吱的声音回荡开来,但是片刻之后,忽然又是停滞了一下,接着脚步声再度响起,却是沈石不知为何又回转走了过来,重新在刚才那个书架前蹲了下来,然后捡起了那张破纸。

    用力一抖,尘土瞬间飞扬,如光阴在这本书卷上沉淀了无数的时光,终究化作了无数细碎的尘埃。透过这些灰尘,沈石拿着书凑到光亮处,只见古老破旧的纸张上,露出了几行字迹: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注释一)。

    阴阳者……

    阴阳之道么?

    沈石默默地盯着手中这张破纸,冷冷地注视着上面的字迹,将这艰涩玄奥的一段话看了又看,双眼之中的光芒渐渐明亮起来。

    他安静地思索了很久,然后开始仔细查看这张破纸,翻来覆去地细细观察,但是除了纸上这一段文字,这张残破的纸上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痕迹。

    沈石慢慢皱起了眉头,迟疑了一会,忽然不顾地上的肮脏,直接趴在那布满灰尘的书架底部,仔仔细细地搜查着那里每一寸的地方。

    一寸,一寸,又一寸,古老的书架在他的指尖缝隙间悄无声息地滑过,灰尘无声无息地索索落下,当他偶然轻轻敲打某处的时候,书架还会发出低沉的闷响,直到在某个边角处,那回声忽然厚实了一些。

    沈石的手势为之一顿,又轻轻地繁复敲打了几次,确定这个书架边角与众不同后,他眼神愈发明亮,更不迟疑,直接上手开始拆除木架,经过几番鼓捣,厚重的木架终于被他拆开了一道缝隙,然后,沈石便看到了在那里的一道木梁内部,不知何时被挖出了一道圆形深沟,一个黑色的卷轴安静地躺在那儿。

    沈石的心跳猛然激烈起来,甚至连呼吸声都急促了几分,他一把抓起那个隐匿在这灰尘慎重已然被无尽岁月遗忘的黑色卷轴,倒转过来,看向那卷轴底端。

    阴影之下,黑色深处,一抹隐约的金色闪烁而过。

    那是一朵栩栩如生的、仿佛跨越了光阴岁月永不凋谢的——

    七叶金葵花。

    ※※※

    小楼门口,小黑猪的耳朵晃动了一下,似乎突然显得有些烦躁不安。

    它看了看四周,小楼的左近皆是僻静所在,连一个人影也无,更不用说有什么异动声响了,倒是差不多同一时候,这座府邸的远处某个地方,忽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吵闹声,隐约像是发生了什么惊人的大事一般。

    不过那么遥远的事,对这只好吃爱睡的小黑猪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兴趣,在这个时候,它在小楼的门头转了几圈,觉得自己饿了。

    这周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小黑猪有些无奈地摆摆小猪脑袋,呆在原地想了片刻,终于还是转过身子向小楼里边走去。

    猪蹄在地上的尘土中又留下了一道清晰的脚印,小黑猪很快看到那个年老的猴妖正站在一只书架边,拿着一本书卷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

    反正这老不死的平时也不会给自己东西吃,小黑猪嘴里哼哧哼哧几声,不去理会老白猴,掉头找了一下,没看到沈石的影子,但看到了前头那个楼梯,还有楼梯上的脚印。

    小黑跑了过去,三步并做两步地上了二楼,虽然这里的尘埃似乎比一楼还要沉重,令小黑猪觉得有点难受,但是它很快看到了沈石,顿时便高兴了起来,连忙凑了过去,在沈石的脚边磨蹭起来。

    只是沈石的样子这时候看起来似乎很是有些古怪,手中拿着一只样式古怪的黑色卷轴,翻来覆去地观察并沉思着,居然一下子都没发现小黑猪跑到了身边。不过在小黑猪锲而不舍的磨蹭下,沈石终于还是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小黑猪。

    小黑猪迎着主人的目光,哼哼了两声,短小而蜷曲的小猪尾巴还摇动了几下,露出几分讨好的样子。

    沈石带着小黑三年了,对小黑猪的习性早就了如指掌,一眼便看出这家伙是又饿了,跑来向自己要东西吃。若是平日他还会跟小黑逗弄玩耍一番,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全部心思都在那黑色卷轴上,实在没心情理会小黑猪,便随意伸手到腰间将那吃食麻袋摘下,直接丢给了小黑猪。

    平日里他会给小黑准备一些吃食,装在一只麻袋中挂在腰间,同时因为当年带来妖界的小如意戒早已损坏,所以贴身的一些紧要物品,也装在一些布袋里,包括平日所制的那些巫符符箓,也额外装在布袋中,所以腰带上倒是挂了好几个袋子,但那吃食袋子是麻袋,倒是好认的很。

    小黑猪看到沈石丢过来一个袋子,顿时兴奋起来,多年来它也早已习惯了沈石的喂养,高高兴兴地一口叼住那布袋,刚想用鼻子拱开袋口大快朵颐,但看了看周围那些难闻的肮脏尘埃,小黑猪居然露出几分嫌弃之色,一口叼起那布袋,哒哒哒一溜烟蹿下了楼梯,直接跑出了小楼,重新回到了起先小楼外的石阶上,这才把布袋放下。

    呵呵,今天的袋子好像比平常的要大嘛,看来可以饱餐一顿了!

    小黑心里这么想着,然后用鼻子拱开了袋口。

    隐约的口水声中,不知为何没有它最喜欢的rou味飘出来,反而是在片刻之后,在小黑那一双惊讶的猪眼呆呆注视下,一颗温润光滑,闪烁着青黄紫三色光芒的圆珠,滴溜溜地滚了出来,在它的面前转了两圈,然后似乎还要往石阶下滚去。

    小黑一把伸出猪蹄,将这颗奇怪的珠子揽了回来,只是它两颗眼珠瞪着这颗珠子,光芒闪烁间,它却是一时间有些发呆起来。

    (注释一: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