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七章名震天下把功劳记在徐景昌头上,徐辉祖自然是没有意见,甚至还挺欣慰的。别看徐景昌没有实际指挥,但是整个方案是他提供的,而且朵颜三卫的情况,也是锦衣卫侦查到的,事实证明,消息极为准确。

    光凭这两点,徐景昌就是首功一件。

    朱能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都是世袭罔替的国公,还贪图些没用的功劳干什么?还不如换点实际的利益。

    比如当下,朱能就觉得不对劲儿。

    “魏国公,曹国公,咱们在一条船上,北平闹成了这样子,到底是怎么收场?这里面许多卫所的千户、百户,都是我的旧部,算是老朋友了,定国公那边屠刀高举,杀了一波又一波,血染了永定河,难不成要把我们都给弄死,好给你们让地方?”

    徐辉祖和李景隆互相看了看,还是徐辉祖道:“成国公,你应该知道,我奉命出京,裁撤应天府周围的卫所……咱们说实话,真的已经不堪用了。别说拉出来打仗,就连当地的土匪山贼都对付不了。一个千户所,找不到一百个人,好些世袭的将官日子过得很不好,也有人沦为地方的豪强一霸,为所欲为,祸害袍泽兄弟,种种恶行,简直让人难以启齿。”

    朱能绷着脸道:“这事我也清楚,只是没想到会这样!陛下不是说了,要裁撤卫所,还要办武学,应天正在做这些事情。”

    徐辉祖点头,“没错,成国公,你看九边等地的卫所,又能如何?”

    这下子朱能不干了,他圆瞪双目,气冲冲道:“魏国公,咱说话可要讲良心,九边的军户远比中原强多了,要抗击鞑虏,还离不开他们……伱要是想把九边的卫所也都给裁撤了,我绝不答应。”

    “不是这个意思。”徐辉祖道:“成立武学,为了让这些武学出来的人,能有用武之地,重整禁军也势在必行……现有的三大营禁军,肯定还要扩编,最少要到三十万以上。”

    “三十万?”朱能大惊,“怎么会这么多?”

    李景隆突然插了一句,“就凭着咱们陛下的脾气,这点人马只怕还不够呢!”

    这下子算把真正紧要的事情说出来了……朱棣有心开疆拓土,增加兵力是必须的。

    他安排周是修北上,清查逃亡军户,整顿军屯田亩,就是想摸摸九边的状况,看看有多少合格的将士,他想抽调精壮,充实神机和三千营。

    只是周是修的死,还有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伙已经看清楚了,想要恢复军户,并且选拔精锐……这条路不能说不行,但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烂泥扶不上墙了。

    这时候结合裁撤中原卫所,成立武学,也就出现了另一套方案。

    那就是从九边卫所,也抽调一批人进入武学。

    “这倒是好事啊!那为什么要大动干戈,杀那么多人?”朱能抱怨道:“死的人里面,都有我的部下,还有我的远房亲戚……说实话,我是真看在定国公的面子上,不然我早就不干了。”

    李景隆好笑道:“你幸亏没干,不然这回就把你也办了!”

    朱能瞪圆了眼珠子,“你什么意思?”

    李景隆大笑道:“你怎么比我还憨啊!这事情多明显啊!九边不出事,陛下怎么调整军制?不严惩一批罪人,清除jian邪之徒,整顿军规,又怎么挑选出可靠的人选?你可要清楚了,能进入武学的,他们必然会挂上天子门生的招牌,到时候可就跟魏国公的大公子一样了。”

    徐钦!

    徐探花!

    朱能瞬间打了个激灵,但很快又摇头了,“俺家那小子太笨了,不是那块料啊!”

    徐辉祖道:“成国公,我想过了,以后将官要从武学出,士卒要从天下征召,这也符合朝堂的定论。而起看样子,也断然不许歧视武人,说什么好男不当兵这些屁话,也会销声匿迹。”

    徐辉祖十分感叹,“我到现在,才算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儒家的天命,要重新论述大统……你们想想,如果说天命所归,就没有咱们什么事了,咱们的父辈出生入死,也都成了老天爷的功劳。可是现在重新论述大统,正统来自百姓,来自驱逐胡虏,而驱逐胡虏自然是将士浴血奋战的功劳。今天的太平日子是将士打出来的,试问谁敢轻视武人?就算有,也会被群起而攻之。”

    听着徐辉祖的感叹,李景隆也颇有同感……“你不知,我来北平督修英烈祠堂,先父岐阳王也是名列其中的英烈,一想到他老人家能收到这么多百姓的香火祭祀,我这个心啊,就暖呼呼的,定国公是个大好人啊。”

    朱能忍不住翻白眼,“你们都是名门之后,偏偏我出身寻常,比不了啊!”

    徐辉祖大笑,“好你个成国公啊,你是真会装糊涂,靖难护国卫道,这是已经有了定论的事情。陛下之所以没有多说,这是留给太子殿下的事情,你现在就盼着给你盖棺定论了?”

    朱能霎时间瞪大眼睛……

    “你就别胡思乱想了,有朝一日,靖难第一功臣,非你莫属。”

    “当真?”朱能大呼。

    李景隆道:“也可能是第二功臣,毕竟还有淇国公呢!”

    “你!”朱能气得差点吐血。

    徐辉祖却笑道:“成国公,事在人为,你要是能协助陛下,整顿军制,开疆拓土,有大功傍身,百年之后,英烈祠堂,配享太庙,谁又能抢了你的?”

    这番话说得朱能晕乎乎的,快要飞起来了。

    是啊,我这大好的前途,沉溺区区的金钱利益,实在是太丢人了,咱需要更高的追求,要青史留名,要彪炳史册,要享受香火祭祀。

    果不其然,朱能属于那种真心容易忽悠的。

    一番话下来,他彻底倒向了这一边……捷报传出,四大国公联手破敌,一下子就传了出去,从北平直接送到了应天。

    作为最职业的狗仔队,赵王朱高燧第一个动了起来。

    “表弟打了大胜仗,赢了大捷,本王必须帮他好好宣扬一番,不亏是我的好兄弟啊!”

    他连声称赞,而一旁的侧妃眉头紧皱,委屈巴巴,简直要哭了。

    “殿下,妾身的三舅姥爷就被定国公给杀了……哪有这样的亲兄弟啊?连自己人都不知道照顾?不就是做点小生意吗?至于这样吗?殿下啊,你可要帮我说话啊!”

    “帮你个屁!”朱高燧气得大骂,“你那点脑子是不是都让银子给塞住了?根本就不转了?一个狗屁亲戚,你也当回事?就算是你亲舅舅,那也活该!”

    女人被他骂得一句话也不敢回,只能委屈巴巴低下头,抽抽搭搭哭泣。

    朱高燧跟看不上了,这女人光是长得还行,脑子就太可怜了。

    这一回受损失最大的,显然还是长期盘踞在北平、大同、辽东等地的商贾巨室。

    他们盘根错节,实力雄厚,就像朱高燧,贵为赵王,也未必喝上一口汤。

    但是经过整顿,如果都纳入朝廷的体系,朱高燧手里捏着雄厚的资本,大举杀进去,这是多大的利润?

    这么多钱,别说什么侧妃的舅老爷了,就算他自己的,也不在乎啊!

    “行了,别哭了,退下。”

    赶走了侧妃,朱高燧稍微盘算一下,两件事,第一,要铆足劲,好好宣扬徐景昌的大胜……关键要讲,从此之后,大宁安定,九边太平。

    第二件事,就要讲,如今朝廷整顿九边,不是不许做生意,而是要对付那些走私的jian邪之徒,只要愿意听从朝廷安排,就能大发利市。

    至于更多的九边商机,邸报会给出更多的追踪报道。

    朱高燧已经是看到了源源不断的金山,正朝着他滚滚而来。

    瞧着吧,接下来谁想去九边发财,就断然不能绕开我……

    “徐家新一代的名将,承袭中山王兵学的嫡系传人。少年英杰,堪比冠军侯的用兵奇才,一战平定朵颜三卫,此战给九边打出来三十年太平。”

    朱棣看着邸报,念着上面夸张的描述,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老三这是怎么回事?连战场都没上,他这么吹嘘,合适吗?”

    确实是不合适,四大国公破敌,已经很过分了,现在直接省略成定国公一个人了。

    朱高炽听着,默默道:“这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显用兵的高明吗!”

    朱棣气得一拍桌子,“你也替他吹牛是吧?你难道不明白怎么回事?朵颜三卫的真正精锐,早就被打入了禁军之中,现在他们灭掉的,不过是一些凑数的废物而已。也值得这么夸奖?”

    朱高炽愣了好一会儿,突然道:“父皇,孩儿斗胆请教,您老人家是不是嫉妒了?”

    “你说什么?”

    朱棣一跃而起,举起拳头就打,幸好朱大胖子锻炼了好一阵子,身手敏捷了许多,他一转身,赶快就往外面跑,朱棣就在后面追。

    皇帝和太子爷,又开始了父慈子孝的日常生活了。

    朱高炽没跑出多远,就看到了徐皇后迎面而来。

    有了老娘庇护,朱高炽啥也不怕了。

    “母后,救命!”

    徐皇后瞪了他一眼,“跑什么?你爹要打你,你就让他打。”

    朱棣一看皇后来了,也吓了一跳,只能不尴不尬道:“原来是皇后,有事?”

    徐皇后笑道:“当然是有事,想必陛下也看了邸报吧?”

    “看了,确实看了,景昌那孩子不错。”

    徐皇后立刻大笑起来,“我早就说了,这小子聪明,我还把当年父亲手书的兵法交给了他,我们徐家后继有人啊!真是太好了……对了,陛下,你该赏赐啊,这么大的捷报,自从改元以来,还是第一次,快着点吧!”

    朱棣脸都黑了,本来应该是朕领兵的!

    是朕啊!

    居然成了那小子的功劳,实在是气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