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坏主意一堆

第三百三十五章 坏主意一堆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五章坏主意一堆徐景昌在李芳远的事情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反正种种消息,他都给压下去,任凭六部九卿,谁来说事,他都搪塞过去。

    五军都督府那边,希望出兵讨伐,他也给压下去了。

    要问为什么,徐景昌也懒得解释,只是静观其变……等来等去,还真就等到了一个消息,李芳远的长子李褆上书,主动承担罪责,请求上国宽宥李芳远,放他回国,主持政务,以免国家乱成一团。

    直到此刻,徐景昌才召集各部尚书,共同讨论这封信。

    几位尚书看到这个结果,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定国公,这个李褆还算懂事,只是请求释放李芳远,我看不如就回信,让他暂时监国摄政,主持朝鲜政务,不知道定国公意下如何?”黄淮主动提议道。

    杨溥也急忙点头,“定国公,擒拿李芳远,已经震慑朝鲜上下,如今册封李褆,刚柔并济,必定能让朝鲜归心。”

    徐景昌含笑不语,几位尚书不由得沉吟,这个结果已经算是很好了,定国公怎么还是不乐意?

    杨士奇不由得说道:“定国公莫非另有高见?”

    徐景昌摇头,“此事还需要等待,你们只要处理好本部事务即可,咱们继续等待。”

    这一次大家伙都安静了不少,没有什么人敢在台面上议论。

    又等了不到半月,自朝鲜方向,有一封密信送到了朝中。

    这一封信来自李芳远的三子李裪,这个年轻人就比较会说话了,他在信中尊大明为父,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为何带走李芳远,他不敢问,也不配过问,只求上国示下,要如何收拾朝鲜之事,以免误了大明的军国大事。

    徐景昌看到了这封信,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多孝顺的孩子,终于等到了想要的结果。

    “去把李芳远叫来吧。”

    伴随着徐景昌的吩咐,很快就有人把李芳远带了过来。

    离开朝鲜的时间不算太久,但是这位国主已经是须发皆白,身形佝偻,形销骨立,就剩一口气的样子。

    “见过定国公。”

    他颤颤哆嗦,给徐景昌行礼。

    “行了,不用客气。”徐景昌一伸手,“坐吧。”

    李芳远再三道谢,这才敢坐下半个屁股。

    “我送你一本孝经,你可看过了?”

    “看过了,还看了三次。”

    徐景昌道:“我知道伱也是读了不少中原的书,自然知道我的意思,是吧?”

    李芳远面色凄苦,犹豫了半晌,才说道:“是我囚禁生父,为子不孝,惹恼了上国,降下雷霆之怒。我愿意反躬自省,补偿罪孽,还望上国能够宽宥,再给一次机会。我如今风烛残年,命不久矣,不敢奢求其他,只求能魂归故里,安葬在故国山川,还望上国能够恩典!”

    说着,李芳远哭哭啼啼,直接跪倒。

    徐景昌感慨点了点头,“到底是一国之主,不必如此。我这里有两封信,你先看这一封。”

    说着,徐景昌将李褆的信给了李芳远。

    李芳远展开之后,发现信中只是请求释放他回去,不由得叹了口气,好歹调集精兵猛将,做出鱼死网破之举,才能把为父接回去,只是哀求,恐怕大明不会轻易答应。

    这个长子素来亲情寡淡,不爱读书,并非绝佳人选,现在看来,立他做世子,就是个错误。

    这时候徐景昌又把第二份李裪的书信给了他。

    李芳远打起精神,这个第三子可孝顺多了,必定竭尽全力,救护父亲。

    可是当李芳远展开之后,顿时傻眼了。

    这个孝子不但不想着救回父亲,还一再询问,让大明决定谁来治理朝鲜。

    分明是要当朝鲜国主!

    简直岂有此理!

    实在是可恶透顶!

    李芳远神色一变再变,怒火中烧,气得胡须乱颤。

    徐景昌笑道:“李芳远,这两个儿子,你又怎么看?”

    “我!”李芳远一时语塞,他能说什么,自己种下的恶果,报应到了自己身上。

    “回定国公的话,我惭愧惶恐,子孙不孝,皆是报应。”

    听他这么说,徐景昌反而笑道:“你是对两位王子失望了?”

    李芳远怔了怔,无奈低下头、

    徐景昌终于一声长叹,“我给你一本孝经,看来你还是没有读懂啊!”

    李芳远愕然。

    徐景昌道:“我问你,令尊因何故被囚禁起来?”

    因为他不肯给我世子的位置,没有办法,只能废了他!

    李芳远顿了顿,这才恍然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家父原系高丽旧臣,曾经侍奉大元,成为国主之后,图谋大明疆土,野心勃勃,致使国中不安。我不得已将他囚禁起来,也是为了大局。”

    徐景昌含笑点头,“说得好啊,李成桂这个人,算是枭雄,可到底缺了点忠心,对大明也不够孝顺,落下今日的结果,情理之中。”

    李芳远连连点头,他被孝顺两个字触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次你来大明,又有什么感悟?”

    李芳远打起精神,忙道:“在下自幼仰慕大明风物,恨不得亲自体会,如今上国盛情邀请,能够踏上大明疆土,我死而无憾。”

    徐景昌笑道:“这是大明邀请,还是你自己愿意的?”

    李芳远打了个激灵,忙道:“是我愿意来的,我愿意做大明小民,尽孝上国。”

    徐景昌更加满意了,又指了指那两封信,“这回你再想想两个儿子,谁更合适?”

    李芳远到底是一国之主,说到了此刻,也算是明白过来。

    只能道:“我那长子不懂事,三子……三子李裪尊奉大明,为子至孝,似乎可以托付朝鲜国中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上国意下如何?”

    李芳远抬眼看着徐景昌,不敢错过任何一点变化。

    徐景昌笑容和煦,“李国主,你可读懂孝经?”

    李芳远一怔,忙道:“懂了,懂了。”

    “那你能不能谈谈?”

    “能……孝道之本,首在国家,要孝顺上国,侍奉大明,以天子为父,以皇帝为尊,时刻想着大明,尽忠职守,如此才是大孝之道!”

    徐景昌哈哈大笑,“很好,很好!既然如此,你现在就写一封信,送回朝鲜,晓谕三子李裪,让他为大明尽忠,你可愿意?”

    “愿意,我愿意啊!”

    说话之间,他连忙请求纸笔,立刻修书一封,然后还交给徐景昌过目。

    “嗯,你先回去吧。”

    徐景昌让人把李芳远送回去……只不过这次回去,换了新的住处,是一座江南园林,占地足有几十亩。

    除此之外,还给他准备了不少人伺候,甚至有专门的朝鲜风味。

    待遇顿时上来了。

    而在另一边,徐景昌也来求见朱棣。

    朱棣也没客气,足足让他等了一个时辰,这才把徐景昌叫了进去。

    “很明白的事情,只要静观其变即可,你非要拖延着,难道整个朝堂,就数你聪明,其他人都是傻子?”

    徐景昌慌忙摇头,“陛下这就冤枉臣了,这事情确实是陛下所说,静观其变就行。奈何朝中事,又怎么静得下来?臣要是说了,只怕就成了尸位素餐,好好的事情,总会有人添乱的。”

    朱棣一时沉吟,轻叹口气,“朕知道你的苦心了,属实不容易。现在朝鲜也差不多了,你看该怎么办?”

    徐景昌道:“臣不知道,这事情应该是陛下做主。”

    朱棣呵呵道:“你让朕做主?朕还挺奇怪的,这大明朝的事情,朕几时能做主了?”

    皇帝陛下每句话都带着怨气,徐景昌笑道:“陛下,这天下事都是陛下说了算。”

    “那好,朕打算把汉王封到朝鲜,你看怎么样?”

    徐景昌急忙点头,“臣看不错,汉王雄才大略,善于理财,治国有法。朝鲜也是个用武之地,东抚倭国,西接辽东,海路又直通天津,进退之间,纵横捭阖,实在是用武之地。”

    听到了徐景昌的这一番称赞,朱棣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眉头紧皱,神色不安。

    “徐景昌,如果朱高煦去了朝鲜,久后会不会成为大明之患?威胁到国家安宁?万一他起兵再来一次靖难,又该如何?你可有办法应付?”

    徐景昌无奈苦笑,“陛下,此事属实不是臣能管得了的,这是宗室的事情啊。”

    “不行!”朱棣怒道:“你既然是通政使,手握大权,就该拿出办法,不然朕用你干什么?”

    徐景昌无奈道:“陛下如果非要让臣拿主意,臣只能说有关宗室的改革,已经做了很多,陛下要想真正永绝后患,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那就是降低封爵。”

    “降低封爵?你什么意思?能不能仔细说说?”

    “陛下,譬如说皇子,按照现在的规矩,肯定要授予亲王爵位……但是如果陛下能从侯爵授起,其余宗室,从千户,百户授起,或者准许宗室参与科举,凡是通过之后,从翰林检讨开始,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等等!”

    朱棣拦住了徐景昌,“你的意思?朕把封爵降下来,就方便打消宗室野心,对吧?”

    徐景昌道:“毕竟要先升到亲王,才能奢求储君之位不是?如果陛下增加十几个爵位,等宗室层层升迁,即便到了亲王爵位,只怕也七老八十,早就没了夺嫡的心。其余年轻宗室,又要从头开始,老老实实努力升官……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