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在线阅读 - 第372章 牺牲

第372章 牺牲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正文第372章牺牲当听见这其中的原委时。

    百夫长和护卫们,顿时对余学夔肃然起敬。

    这便是朝堂大佬吗?

    走一步看三步。

    在刚进入山东时,就已经规划好了一切,哪怕是死了,这次也是不虚此行了。

    朝廷,总不会亏的。

    或许,这就是大佬和普通人之间的思想不同吧。

    在听完这番话后,百夫长他们心中并不平静。

    因为粮仓虽然被烧,但也意味着,余学夔九死一生,危在旦夕了……

    劝降,失败了。

    既然劝降失败,汉王还会留着余大人活着吗?

    这一刻,百夫长意识到了,大家也都意识到了。

    百夫长心中狠狠一颤,仿佛丢失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

    那个拼命为国的余大人,死了……

    他的眼眶中,泪水不争气的掉落,他怒吼道:“准备给余大人收尸吧。”

    “我们去青州城外守着,看能不能守到余大人的尸体。”

    “守不到,我们就不回京城了!!”

    百夫长敬佩余学夔的精神,烧掉了青州粮仓,但同时,又为这位大儒的陨落而感受到极度的悲伤。

    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但,这样的大人物,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不是吗?

    将士们也重重点头,眼中含泪:“好!”

    余大人舍生取义,为国尽忠,他们身为护卫,怎能不将余大人的尸体带回京城?

    若是带不回去,他们也没脸回去了。

    曾几何时,将士们认为,庙堂上高坐着的那些文官,根本就是一些蝇营狗苟之辈。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跟战场上拼杀的武将根本不同。

    武将,是真刀实枪的保家卫国,而文官却只是耍耍嘴皮子。

    可现在,余大人仅凭孤身一人,就烧掉了整个青州粮仓,这又是何等的壮举,何等的聪明才智?

    ……

    粮仓被烧,青州城内,汉王大怒。

    然而,身在青州城外的将士们,却没有感受到汉王大怒的氛围,他们仍旧紧紧的守在青州城门口,躲在暗处,看能不能等到余大人的尸体。

    直到深夜之时。

    终于有七八个贼兵,踉踉跄跄的抬着一口大鼎,朝着青州城外走来。

    “这鼎可真够重的!”

    “他奶奶的,受不了了,这也太重了。”

    贼兵们抱怨着,可同时也有人开口道:“今天那一幕,可真是够吓人的,汉王竟然直接把这朝廷大员,给扔到油鼎里面去了。”

    “那滋滋滋的冒油声,真是听得我心惊胆战啊。”

    其余抬着大鼎的将士们,纷纷点头。

    “我也是啊。”

    “咱们汉王可真够狠心的。”

    “这朝廷大员,死得倒也真是冤枉,谁让他往汉王的脸上吐口水呢。”

    贼兵们议论着,恰巧这些声音,被躲在暗处的百夫长和护卫们听见了。

    顷刻间,蹲在草丛中的百夫长以及将士们,泪水汹涌而下。

    “被扔进油锅里了?”百夫长喃喃道。

    “余大人,被扔进油锅里面烹了?”

    百夫长和将士们心神剧颤,在听到了这种凄凉的结局,他们每一个人的眼神中,露出极致的悲凉,痛苦。

    今日,大儒陨落,没有人为余学夔哭。

    可在听到余学夔最终下场的护卫队们,明明都是七尺男儿的壮汉,此刻却哭得泪水汹涌,梨花带雨!

    百夫长拼命的哽咽着。

    他的口中,发出喃喃的声音:“被烹了……”

    “被烹了……”

    死前,余大人该有多痛苦?

    这一点,他们不敢想象,也实在不敢去幻想。

    余大人,为国尽忠,到最后却落得个被烹的下场。

    极度的悲伤过后,百夫长偷偷潜行,拔出腰间的刀剑,朝着那七八个贼兵快速地冲了过去。

    不用命令,身后的将士们拔刀,迅速冲了过去。

    那七八个贼兵还没反应过来,突然看见几十个黑影朝着他们冲杀而来,他们于慌乱中拔剑,和护卫队厮杀在了一起。

    一阵子后,这七八个贼兵已经全部倒下。

    百夫长等人,没有再关注这些贼兵了。

    他们的眼神,全部落在了那口大鼎上。

    几乎是顷刻间,百夫长等人,齐刷刷落泪。

    泪水汹涌地从这些汉子们的脸上滑落。

    百夫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将士们,也全部跪下来了。

    他们跪在了地上,百夫长哽咽着,怒吼一声:“恭送余大学士上路!”

    将士们也跟着怒吼起来。

    “恭送余大学士上路!”

    “恭送余大学士上路!”

    声音,在这青州城外回荡。

    身后,将士们哭的泣不成声。

    他们未曾想到,山东一行,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到最后,余大人被烹死在这大鼎中。

    一位将士在悲伤中,走上前,来到百夫长面前,询问道:“百夫长,我们怎么把余大人抬回去?”

    落叶总要归根。

    哪怕死在了异地他乡,魂魄总要跟着回京城的。

    然而,余大人早已经死无全尸。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了这口大鼎。

    百夫长望着这口大鼎,喃喃道:“把鼎带回去吧。”

    “让所有人看看,汉王的罪行。”

    “让朝廷看看,余大人舍身为国,哪怕死得憋屈,死后也总该得到荣誉吧?”

    百夫长喃喃的说着,将士们也纷纷点头,不再多言。

    ……

    次日。

    应天府,鸡鸣寺。

    阳光明媚。

    这里的景色很好。

    老和尚照旧踩着钢丝,手中拿着佛珠,口中振振有词,仿佛在念着经文。

    忽然,天地间好像微微黯淡了一丝。

    老和尚抬头,看了看天象。

    毫无变化。

    这让老和尚松懈了一口气。

    只不过,待看向北方天象时,老和尚心中突然咯噔一声。

    “文昌星暗沉,低迷无光……”

    他望着北方,喃喃道:“当世又一位集儒家学说大成者,陨落了?”

    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和尚发出一声叹息。

    ……

    数日后。

    从青州到应天府的距离,大概需要花费十天的时间。

    可将士们在六天左右,就已经从青州赶到了京城。

    待拉着这口大鼎,回到京城,看见这偌大的应天府时,护卫队的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他们也不犹豫,拉着这口大鼎,便往应天府内走去。

    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显得有些拥挤。

    护卫队便拉着这口大鼎,行走在繁华街道中,撒着白纸钱。

    沿街的百姓们看见这么一口大鼎,也十分惊讶。

    为什么拉着大鼎,却要撒白纸钱?为何不拉棺呢?

    就在百姓们疑惑之时,百夫长见人数足够多了,终于从口中憋出一道大喊:“翰林院大学士余学夔,前往山东劝降汉王,不幸被烹,舍生取义,烧毁汉王粮草,功不可没,请朝廷封赏!”

    “翰林院大学士余学夔,舍生取义,忠君报国,功不可没,请朝廷封赏!”

    “请朝廷封赏!”

    呐喊声,层层传了出去。

    百姓们,顿时哗然一片!

    前段时间,翰林院大学士被派遣去山东,劝降汉王的消息,已经在应天府传开了。

    可谁都没想到,这位大学士去了山东后,竟然尸骨无存,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口大鼎?

    百姓们震撼莫名,望着那口大鼎,心中复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