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最后的唐人在线阅读 - 第四十四章 这是最坏,但也是最好的时代

第四十四章 这是最坏,但也是最好的时代

    “喏,七哥,现在你明白了吧,这火铳造一两支不难,难的是成百上千支的批量生产。造如此多的火铳,哪里去寻找那么多的钢材?我河东虽不说地贫民饥,但物产确也不丰.....”。

    说到这里李存勖突然停住不言,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只见他单手托腮,不住的用手指敲打着牙齿,好像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似的。

    半晌他突然开口,但说的却与火铳毫不相关:“七哥,你听说过‘石炭’吗?”。

    张承业被他这一惊一乍的弄得也是头晕,先是“啊!”了一声,然后双手扶住桌子,有气无力的对着李存勖说道。

    “二郎,咱家现在有些头晕,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咱家现在....脑阔疼”。

    李存勖思维之所以如此的跳跃,是他突然意识到就在自己的脚下,那可是蕴藏着巨量的煤炭资源呢。

    不仅他脚下有煤,云州、朔州也就是后世的内蒙一带,更是露天优质煤矿的聚集地,那也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呢。

    对了,那边还有稀土!不过这个嘛....好像现在还造不出手机、电脑来,那基本上就没什么卵用了。

    不过有煤就可以炼焦,然后自然就是炼钢啦,这个穿越爽文里都“在论”呢。

    遥想当年那些靠着煤矿发家的土包子,背着整麻袋的钞票,在车展上买房买车买房车的,甚至还要连人家车模也一起买,最可气的车模居然还答应!

    这让当年还是rou丝的李存勖,除了在贤者时间后自怨自怜外,还十分的眼红加气愤。与其便宜那些煤老板,不如洒家拿来先用上一用,说不定提前弄出一次工业革.命来,也未可知呢。

    想道这里小李子的心情顿时澎湃的无以复加,一把抓住张承业,将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而张承业也没想到,这种在河东踢一脚,能蹦出四五块的黑碳石竟有如此妙用,顿时也兴奋异常。

    可就在李存勖的情绪达到最高点时,脸色却又突然暗淡了下来,继而颓丧的坐在杌凳上,有气无力的说道:“可怎么炼钢,这个....我特么还是不会啊!”。

    张承业闻言已是欲哭无泪了:“我靠,还来....”。

    其实炼钢在华夏自古就有了,但受制于技术和工艺,一直在产量上提升不上去,可以说如果谁能掌握大规模炼钢的技术和方法,谁就拥有了制霸天下的资格,

    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古代与近代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样都是以钢铁产量,作为衡量大国的标准,只不过古人还意识不到什么GDP而已。

    但古人意识不到,不代表李存勖也没有这个意识,反正自从他走马上任以来,就在心心念念的想着这些。

    至于什么灌钢法、炒钢法啥的,他倒是也听说过一些,可也仅仅限于“听说”而已,具体怎么灌又是如何炒,要是让他说出个一二三来,就有些难为人了。

    毕竟穿越这玩意,都是随机的突发事件,谁也不会专门准备一套大百科全书,在那里坐等吧?

    不过自从李存勖来到这个时空后,因为自带了“王二代”的属性加成,所以也就自动拥有了上位者的觉悟。

    作为高高在上的剥削阶级,炼钢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情,怎么会需要小王爷亲自动手呢。

    华夏民族自古便是勤劳智慧的象征,想想看,四大发明有哪一项是高居庙堂的达官贵人,亲力亲为搞出来的。

    不要说这个了,四大发明的任何一项,想要具体落实到是哪一个人发明的,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当然你也可以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那为何在此之后,一直到了东晋才真正将纸张推广开来?相信没有广大劳动人民无数次的改进,纸张仍是难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的。

    至于孙思邈发明的火药,黄帝发明的指南针,呵呵,这些听听就好,要是当真,就真的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了。

    所以尝有人言,人民群众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李存勖对这个论点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认为这实在是颠扑不破之真理!

    只要给百姓营造出适合的环境,并加以适度的支持,不要说炼钢了,要不要造一条铁甲战列舰给你看看?

    只可惜在古代士大夫的主流价值观引导下,辛勤劳作者皆被视为“贱业”,使得华夏科技树一次次的点亮,继而一次次的又暗淡了下去。

    如今随着李存勖的到来,这种情况必然要有所改变!相信自他以后,必定不会再有人为火药沦为过年时的炮仗,而扼腕叹息了。

    咱是谁啊!河东小王爷岂是浪得虚名,既然手中有权,要是不扶持一下民族高科技产业,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况且如今虽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可以说是坏的不能再坏的时代。但大恐怖中蕴育着大机遇,所有的世俗礼法、规则秩序统统都要被打碎。

    一切以武力为尊,枪杆子硬,腰杆子就硬,说话的嗓门就大,那些动则圣人子曰的,统统被扔到一边,正是整个社会禁锢、束缚最少的时候。

    “带宋”的商业之所以如此的兴盛,你以为根源在哪里?如果没有唐末藩镇横扫一切的世家门阀,哪里会轮到韩琦,在那里逼逼“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方为好汉”?

    继而后世无数的文青在那里摇头晃脑,一脸心向往之的,将其视为文人的天堂,呸,无非就是想学柳永逛窑子不给钱而已。

    世人对藩镇军人多有诟病,这没有任何奇怪的。在上位者而言,此辈动则以武力胁迫,自己屁股下的位子如何能够安稳。

    而对于文人,这些杀才动不动就抡拳头,完全不跟人家讲道理的,好粗鲁呢!

    李存勖就是想利用这个时代的空隙,大力引导和促进民间的技术进步。他相信只要官府的政策,向着这一方面予以倾斜,并给予大力度的扶持,就一定能看到成效。

    这,就是他最大的“金手指”!想想另一世,才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一穷二白,面对重重的封锁,只用了短短数十年便实现了质的跨越,堪称世界之奇迹!

    要是有某些慕洋犬敢跳出来,讲什么我们是大量“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李存勖就敢上去一个大比兜,然后问问他们阿三买的更多,为什么发射个导弹就只管放,至于打到哪里另算呢。

    所以他坚信,与其依靠个别穿越者点亮科技树,还不如放手将此事交给百姓,只要政策到位,作为蓝星上至高的存在,华夏民族将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腺上,对,憋死那帮盎萨驴日的!

    而且要是李存勖一个人,就能拿出一堆的新鲜玩意来,这多少的也有些危险了,郭子有云:咱们大伙都不会,突然来个会的,怎么办?那还不弄死他啊!

    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大抵也是这个道理。

    当他将这一番“宏论”讲完后,张承业已经完全懵逼了,在他的认知里工匠、手工业者皆为贱业,哪里轮得到官府对其另眼相看?

    这倒不是他格局小了,而是数千年惯有的思维,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他的基因中。

    想想也很有意思,古时对于阶层的划分以“士农工商”最为主流。其中以“士”为代表的精英,高居庙堂运筹帷幄。

    “农者”则是整个社会最稳定的阶层,就如同游戏里的奶妈一般,负责持续的输出。

    但“工”与“商”则不同了,因为这两类人稍不留神,就会成为社会财富的流通渠道和聚集者。

    作为人数最少却拥有巨大资源,以及掌控这些资源分配权的“士”,自然不会坐视“工”与“商”的做大。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将这二者狠狠踩在脚下的话,待其做大后,用“尾大不掉”都不足以形容此辈的恐怖之处了。

    是故历朝历代无不对商贾实行残酷打压,而对于工匠则视为贱业,并传之子孙世代不得脱籍。

    当然,隐藏在最阴暗角落里的小心思,怎么能轻易暴露在世人的眼中呢?在强大的话语权之下,渐渐的各个阶层,自然而然的也就接受了这个安排。

    正所谓“各安天命”,工、商阶层为了国家以及社会的稳定,牺牲一下自己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可惜那些士大夫只图自己省事,他们完全不懂得,刻意营造的“舒适圈”只会越来越小。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没有哪一个定量是恒久不变的。也正因如此,历代王朝始终都无法突破“三百年大限”这个魔咒,当系统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崩盘是必定的。

    大唐走到今时今日,大厦将倾已是必然。如何在这个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时,抓住机遇做一个大胆的尝试,试着让华夏,尽可能的走出这个怪圈是李存勖,一直以来的最高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全凭天意吧。

    眼下他只想以火铳为饵,由此进行进行一番布局。这些如果是向自己的暴躁老爹进言的话,多少是有些对牛弹琴了。唯有说动河东的大管家张承业,取得他的支持,那时就是小李子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PS:好啦,私货就贩卖到这里了,其实.....其实肚子里就这二两油,再想贩卖也木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