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从大明县令到国之砥柱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 君权臣权之争

第五十八章 君权臣权之争

    这话一出,弘治天子瞪大了眼珠子。

    没错,大唐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主要还是边军太强大。

    唐军一开始主要采用府兵制,但是随着府兵数量越来越多,加之唐皇朝的土地兼并,能够分给府兵的土地越来越少。

    但是唐皇朝有持续的对外征战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唐皇朝改府兵为募兵,即长征健儿。

    边镇戍兵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起,正式实行招募制,因为要长期服役,招募的戍兵被称为长征健儿。

    他们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的局面。

    长征健儿代替了原来轮番戍防的府兵,是唐代兵制变革中的重要内容。

    这种变革招募制的雇佣兵、职业兵代替了征兵制的义务兵。

    边军将领,掌握了手中的权力,当实力愈发强大的时候,就会对皇朝进行背刺。

    唐皇朝改府兵为募兵十八年后,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朝一个蒸蒸日上,给万国来朝的强大帝国,就这样被他们搞覆灭了,

    而现在大明也面临着这样的困难。

    他们竟然把几十万的军队都聚集到了边疆。

    这些人并不同于普通的卫所兵,他们是边军,拥有最好的兵器,拥有最好的铠甲。

    他们在边境还有自己的屯田之地,他们的将领是相对固定的。

    那么一年两年还没有什么,可是五年后,十年后,三十年后,五十年后呢?

    这些边军就会被牢牢的掌握在边军的军头手里。

    那么他们对大明忠心那倒没什么,万一有一天他们队大明不再忠心了呢?

    封建时代,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没有任何的势力团体,是绝对忠诚的。

    从古到今,只要有一帮人聚集到一起,那就必然形成自己的诉求。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个道理,陛下应该懂!”

    “陛下就算不懂,那么那些大臣也该提醒天子。”

    “本官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大臣没有提醒天子。”

    弘治天子看一下旁边的赵远松,眼中满满都是纠结。

    在他看来,赵远松能够说出这些话,可以看得出这赵远松是绝对有才华的。

    既然这赵远松那么有才华,那么这赵远松就不可能不知道,或者猜不出来,这些文官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像刚才赵远松所说的,他们有他们的需要,又或者说,那些军队的军头,给他们送了银子。

    赵远松能够听到弘治天子心里面说什么一样。

    只看见赵远松摇了摇头,说道,“一开始,本官以为,可能是某些文官士大夫收了边将的银子,再劝陛下加强了边军重镇。”

    “但是本官想想,应该不是。”

    “九边重镇的那些将领,就算出手再阔绰,也只能贿赂一些文官,但是他们贿赂不了所有的文官。”

    “那么几乎所有的文官,起码大多数的文官,都支持建立九边重镇,那么就是他们本身诉求的事情了。”

    弘治天子深深地看了一眼赵远松,心越来越冷,仿佛坠入到了深渊一样。

    他仿佛触摸到了一些很深层的东西,一些他以前从来没有想通的东西。

    他甚至声音都有点颤抖。

    “赵知县真是真知灼见,不知你认为,文官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些事情看起来,对他们毫无好处,既然没有收到银子,因此他们也很难从中获得什么好处。”

    赵远松看了一眼弘治天子,有些事情不忍心说,他看得出面前这一个张家人,仿佛对皇帝很忠诚,我也不知道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到底是福是祸。

    但赵远松最后还是决定直说。

    “话都说的是里了,那本官也不怕直说。”

    “这事情,看着对文官来说,并没有好处。”

    “可其实不然!”

    “需知土木堡之变到现在,也不过过去了区区几十年。”

    “文官士大夫实在是不愿意,再跟北边的,西边胡人打仗了。”

    “无论是瓦剌也好,还是其他的,比如察哈尔部,科尔沁部,甚至是叶赫部都好,道理是一样的。”

    “他们在害怕,害怕跟原来一样战败,再迎来一次像土木堡之变一样的动荡。”

    “这样的动荡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朝廷大洗牌,谁都没有办法从中独善其身,这是他们绝对不想要面对的。”

    弘治天子看着赵远松,感觉身体有些发寒。

    对于他看来这赵远松已经不是人了,简直就是智谋如鬼。

    这赵远松不过就是一个知县,待的地方虽然说是中原大地,但是也实在说不上多发达。

    就这样的人,竟然可以将朝堂之上将那些文官士大夫的心态,琢磨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能力,弘治天子从来没有在别的知县一级官吏身上发现过。

    可是这还没完,只见赵远松继续说道:“当然,这不是全部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我们大明朝帝国建立之初,原本是打算用勋贵与文官相抗衡的。”

    “虽然文官的地位还是在武将之上,但是勋贵和武将,也对文官形成了强有力的制衡,这样陛下就可以从中调和,如鱼得水。”

    “但是土木堡之变对大明朝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明朝的勋贵团体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惨重,几乎再也没有能力对文官进行抗衡。”

    “所以之后的大明皇帝,才会更有力地提拔太监和厂卫,以对抗文官,这也是一個被迫无奈之举。”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皇帝,还是他手下的太监与厂卫,都处于下风。”

    “现在文官士大夫集团,才是大明王朝说话最算数的的那一个。”

    “皇帝与诸位内侍,只能够说在被迫防守。”

    弘治天子脸色有点阴沉,他知道赵远松说的这些事情,都不是空xue来风的。

    因为他自己真是皇帝,能够确确实实的感觉到这些。

    以前他也只有一个朦朦胧胧的印象,如今他才真正明白了这个事情里面的本质。

    赵远松没有在意弘治天子的脸色,只是笑了笑,道:“就文官之中,也有一些清醒的官,是看得清楚形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