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琐碎的青春在线阅读 - 第97章 回家

第97章 回家

    所有的喧嚣热闹,与张必成似乎都没有关系。他将澄清视频的事情安排妥当以后,就坐上了回家的班车。既然有难得的一个月假期,就得好好的休息一下。

    他并不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牛雄比他精明太多,完全可以处理得更好。而对外接洽事务,还有谁比李燕更强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本次任务是失败的。他和李伟的目的不是帮助黎英澄清,而是应该寻找她被包养的证据的,最终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就意味着雨韵工作室不但没有进帐,反而倒贴数目不菲的差旅费。

    当然,干这一行,从来就没有不失手的时候。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盈利,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张必成出手的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这也是牛雄器重他的主要原因。

    至于黎英到底有没有被人包养,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同时也将承担这种选择带来的后果。如果她能承受后果,不计较因此而给自己带来的名誉损失,那么还真没有人能够拿她怎么样。

    只是根据张必成的观察,黎英还真不是这样的人。当然人性复杂,单从表面上看确实很难判断一个人。但他看到过她的善良,她的勇敢,她不惧流言,不怕惹祸上身,勇敢地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的女子,难道不值得自己信任吗?更何况跟了她这么多天,并没有发现有丝毫不利的证据。

    不过既然是休假,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暂时放下。一旦回到黔西小镇靠山村,几乎就会与世隔绝。所谓黔西,乃黔州西部之意,倒不是特指黔西县。那里没有网络,没有报纸,电视信号不好,就连手机的通话效果,也是不太好,有时会断断续续。外界的喧嚣声再也不会传到村子里来,这里生活宁静,没有压力,见不到都市中惯常见到的匆匆脚步。没有视觉污染,没有口水乱喷。现代社会人们常见的焦虑症在这里根本就看不到。

    当然了,与世隔绝就意味着生活不便。交通不畅,物资匮乏,想要买点东西,都不知道去哪里买。小镇虽然不远,又得铁路之便,但停靠的往往是慢速列车或小型货运列车,基本上不会带来什么人流量,所以商业也很不发达,基本上是要什么就没什么。而且据说全国列车马上要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运行路线也有了很大改变。届时这条铁路线很可能被废弃,那些运行了很久的慢速列车和货运客车都将被淘汰,这个小镇火车站自然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那时,这个小镇将彻底归于平静,再也不会有什么外来的东西改变这里的生活。

    当张必成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靠山村的时候,村子里起了一阵sao动。现在不过年不过节的,不上班跑回了家,该不是让人给炒鱿鱼了吧?虽然从衣着打扮上来看,成子看上去还算洋气,但这个并不能证明什么。

    所谓靠山村,其实就是在山腰上,几十户人家依山而建,开荒种地,这种地方不比平原地带,房子之间都是不连续的,几十户人家分散开来,可以连绵很长一段距离。甚至相邻的另一座山的山腰,就是聂丰家所在的那一大片,也算靠山村的。

    从山脚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小路往上走,要走大约半个小时,才能到达张必成的家。这种小路路面上没铺沙子,没有石板,纯粹就是村民们用脚踩出来的。路途中还有几处小溪,只需奋力一跳,就能跳过去。

    他的家位于村子的中间位置,要回到家,得穿过大半个村子,村子里也没有几条正儿八经的路,大部分地方就是村民们用石子垫一下,踩得多了,变紧实了,就成了一条路。而很多时候,还得从人家的屋檐下面经过。张必成回来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村民们大多在家吃饭,所谓吃饭,多数并不在桌子上正襟危坐,而是端了一个碗,蹲在门槛上,面对着广阔的天地和大山,坐看云卷云舒,想必吃起来都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魄。

    张必成从这些人家门前过,就少不得跟他们打招呼。那些村民们见到张必成,起初是惊讶,后来便大呼小叫:“哟,是成子啊,啥时候回来了啊?吃了吗?要不要进来吃一点?”

    张必成笑容满面,一一辞谢。村子里可不比在都市中,像那种在一栋楼里住了几年,连左右邻居都不认识的情况并不罕见,更别说喊得出名字了。在村子里,很多邻居都是看着张必成长大的,彼此间互相串门,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没有拘束。

    当然民风虽然纯朴,并不意味着村民们之间就没有矛盾,居家过日子,哪能没有磕磕碰碰,村民们骂起街来,气势同样是非凡的。

    张必成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曾经目睹过村民们吵架。那次还不是相邻的邻居吵架,而是自己家这一边的村民跟聂丰家那一边的村民,隔山对吵。那声势,那气魄,简直是惊天动地。两户人家就坐在自己家门前,从早上一直对骂到下午,令人佩服的是,他们骂人的话语几乎都没有什么重复的。甚至都不太管对方骂了些什么,只管你骂你的,我骂我的,互不干扰。更有默契的是,到了中午,两家各自息兵,回家做饭。等到吃完饭后,继续搬条凳子,坐在门口,重启战端。

    当然这些都是插曲,总的来说,靠山村的民风还是比较和谐的。特别是张必成,作为靠山村最高端的知识分子,曾经的荣耀,在村民们眼里便是有出息的代名词。不管是上大学期间,还是在化工厂上班期间,如果他回来,必定会引起村民们的注意,并且很快就会传遍全村:“我们的成子回来了。”然后,接下来的几天,张必成的家里必然是人头攒动,前来看望他、拜访他的村民络绎不绝。其中很多人都会牵上自己家的儿女,往张必成跟前一送:“成子,教教弟弟meimei们吧,他们的成绩实在太差了,怎么教都不会。他们最听你的了。”

    于是,每次放假,张必成就成了村子里的免费家教。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村民们用惯常的热情来招呼张必成,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张必成分明能感受到,他们的态度中,有了许多惊讶,也有了些许躲闪。

    对于这些,张必成并不在意。他明白,由于两年前自己从化工厂离职,丢掉了铁饭碗,在村民中间,肯定有了很不好的影响。现在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但村民们的观念还相对陈旧。他们可以接受聂丰这种年轻人出去打工,事实上村子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留在家里的反而是最没有出息的——反正他们读书的时候没有认真的读,出去打工受苦也是该的。可是为什么张必成也要去打工呢?他学习成绩那么好,一直都是村里的骄傲,结果还是端不稳那个铁饭碗。那么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说句不好听的,张必成不仅铁饭碗没保住,连老婆都没有保住。虽然他父母对这件事讳莫如深,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个曾经一度被他父母视为人前骄傲的漂亮女子,已经成了别人的老婆。二十五六的人了,不但没老婆,连新的女朋友都没有找到。而村子里很多跟他同龄的年轻人,包括聂丰,学习虽然不好,早早的出去打工,却大都已经结了婚,甚至有了娃。

    引申到了后面,张必成的离职便不再是他个人的问题了,简直上升到了全村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大思考。

    这些情况,张必成以前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母亲就跟他说过。对此,他除了苦笑之外,并没有其他话好说。

    只有那些孩子,不会去想那些,见了他,便竞相奔走相告:“成子哥回来了。成子哥回来了。”

    没有多久,张必成的身后就跟了一大群半大孩子,簇拥着他,向着他家走去。

    还没到家门口,他母亲谢丽平得到了消息,迎了出来。见到他,便埋怨道:“你怎么不早点打个电话回来?我也好到镇上去接你。看看,连饭都没给你做。”

    张必成道:“就是怕你们去接,才没有打电话。随便吃点就行了。”

    一边说着,一边从袋子里摸出一包糖,丢给那帮孩子们,那些孩子欢呼了一声,各自分了几颗糖,一哄而散。

    “回就回来,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看见几样中意的东西,顺手就买了。老爸呢?”

    “老头子死要面子,明明一直念叨你,就是抹不开那张脸,躲在家里不肯出来呢。”

    张必成知道父亲为了自己离职之事,在村里跌了面子,所以一直在生自己的气。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容易固执,为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就能够生气半天,事关儿子的工作前程,也难怪老人家生气到现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