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灭仙弓
“在将赵家堡的护卫训练到一定程度后,结束闭关清修,立刻离开清风镇……” “到外面去寻找元石,以求尽快突破到炼元中期!” “在履约对枯木上人疗伤后,要求枯木上人立即解除其体内的枯尸丸之毒……”虽然枯尸丸之毒,目前在依浩体内还没有发作的迹象。但这毒在他体内一日不消除,他就如鲠在喉难以安心。同时,他还想向枯木上人换取正阳诀的后续功法。 在石屋书库的第二层,依浩提着一个小袋,整个眼中充满着掩饰不住的惊喜。他翻来覆去地默数着小袋里的二十多块元石,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真是缺什么来什么,运气好爆了。”虽然这些元石的元力略有流失,但对他来说也能支撑修炼一段时间了。这,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元石袋旁边还放着两本书。其中一本是用绢布做的,封面上歪歪斜斜写着“东域修仙录”几字。依浩简单翻了一下,书约莫是数千年前写的,书里介绍的是东域修真界的奇闻异事和修仙宗派情况和势力划分。东域,依浩猜想应该是东元大陆的别称。 特别是书中提到的修真境界划分,对现在的依浩来讲绝对是大开眼界。书里将修真分为炼元境、开元境、腾元境、晖元境。开元境,元气液化,寿命突破两百年。腾元境,灵液成丹,寿命突破五百年。晖元境,丹碎凝结成婴,据说寿命近千年。 另一本书则是用不知名的兽皮做的,书本呈血红色,表皮上歪歪斜斜写着“锻神”两个字。 依浩翻开第一页,看到书本内容介绍后,顿时惊疑不定起来。 这是赵家的老祖宗留下的文字。讲述了锻神术在修真界来历神秘,为修真界的一些绝代强者所垂涎。每次锻神术出现,都会在修真界引起一场大震动,无数的世家大族和门派一夜被灭。 赵家老祖机缘巧合得到此残本功法,锻神术有多层,此篇仅为第一、二层的功法,且是基础功法。 文字里面提及修炼此功法很艰难且有较大风险,没有长辈指点,修炼出了偏差动辄神识错乱,甚至会变成白痴。 锻神术虽难修炼却威力奇大,只是赵家的历代家主修炼。文字里面特别叮嘱赵家人务必要保守秘密,不要在外人面前显露此功法,否则会为赵家带来弥天大祸。 依浩继续翻阅书本。据赵家这本锻神术书上的记载,锻神术共有七层。第一层为神识外放,首要的是凝练出神识,要求修真者在体内凝练出独立的神识。第二阶段则是神识离体,则是要求修真者将神识外放。神识外放的作用,其一是控物。 第二层为凝神为针。书上还讲,锻神术修炼到高深境界,还可以进行神识攻击、神识化形等等,拥有莫大的神通。但这些具体内容,书上完全没有记载。 “难道周家垂涎赵家堡的,是这本书?”从石室出来后,依浩陷入了沉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果真是如此,那此书留不得啊。” 依浩近期元力增长异常缓慢,元力修为进境陷入停滞。在小院内,无奈之下他决定冐险尝试修炼锻神术来。 锻神术的修炼过程异常枯燥、痛苦。按照锻神法诀修炼时,依浩先要尝试调用体内元力,去凝练出所说的神识。凝练神识特别的艰难,他每次练习后都感觉身体的元力、精神都被掏空了一般,浑身大汗淋漓,连动动手指都不能。 依浩心里默想着依家村被屠戮的惨状来激励自己,没日没夜地咬牙坚持着修炼。其中一次,他修炼锻神术时是在一个鲜有人烟的荒山。在修炼之中,他因元力和精神力消耗过巨突然乏力瘫倒在地。好不凑巧,这时一只肥胖的棕熊出现在附近。棕熊最喜攻击人类,是清风镇附近的一害。 依浩眼睁睁的看着棕熊,踩着沉重的脚步,拖拉着巨大的舌头,口水直流地慢慢的走向自己。而这时,他浑身没有一丝一滴的力量。 他连叹自己居然出师未捷,却身先死在这头蠢兽嘴下。估计自己会是第一个被普通野兽吃了的修真者吧,如果传出去肯定会成为修真界的一大笑谈。这可是开创了修真界的纪录。
在依浩满心绝望时,棕熊却仅靠近他的身体嗅了嗅,也许是看到他不能动弹认为是具尸体,棕熊高傲的摇了摇头,鄙视的瞅了瞅依浩,转身慢悠悠地离开了。 自此,依浩深刻吸取了这个教训。在以后无尽的修真岁月中,依浩再也未有未经设防就在野外修炼的事情了。 “难得是自己的资质可能真的很差,不能凝练出神识?”依浩自己也不知道已经练习锻神术有多少遍了,没有一万次也应该有九千九百遍吧。 也许是有了被棕熊所吞的死亡威胁,依浩居然在修炼锻神术七天后凝聚出了第一丝神识。 在凝聚出神识的那一刻起,依浩的听觉、视觉变得非常强大起来。他觉得身边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起来,各类物品在自己眼里纤维毕现,空气也变得五颜六色。特别是身体周围十丈内范围的任何动静,他不睁眼都能掌控得一清二楚。 沉浸在锻神术修炼中的依浩,神识中突然感觉到赵家家主手里拿着一封信急匆匆的赶来。但他到了依浩居住的小院门外却徘徊着,脸色无比焦急,犹豫着没推门。 “赵家主,请进来吧!”屋里响起了依浩沉稳的声音。 赵家家主听到此话后,脸上显出惊喜。因为他记得,依浩曾郑重地跟他提到过,修炼期间任何人不得打扰。 赵家主推开房门,走进依浩的房间。见依浩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急忙抱拳说道:“恩公,这次是有天大的事情才来打扰您的!” “哦……有多大的事?” “你手上拿的什么东西?” 赵家家主见依浩问及,立即将手上的信恭敬地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