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锦秀田园在线阅读 - 第132章 连雨

第132章 连雨

    收麦过后,培秧,灌田,插秧。

    今年夏季雨水多,不用引渠灌田,田里的已经泡了一层水。大家伙都很高兴,这下不用再为放水的问题你争我抢。

    田里灌了水,就可以请人拉牛犁地了。

    那边田里的活开始干,这边夹衣生意也不能拖,帮忙的妇人就留在狐小媚家继续做夹衣,自家地里的活就由男人自个儿去做,饶是如此,家里田多干活人少地里的就没有被耽搁,反而因为几个妇人在卫三娘家帮忙,几家的男人于是三两结队,今日你帮我家干活,明日我帮你家,后日再帮他家。都是男人,动作快,手脚麻利,反倒往日农忙的少干得快。

    狐小媚母女三人没有办法去地里干活,外面便全交给了狐大友和十三,到每日饭点就由狐小媚负责,反正缝制衣裳她也不行,至于结尾缝制防伪标志的工作,简单又不讲技术含量,夜里腾些时间出来也能做完。

    老天爷开眼,插秧播种的那一段日子天天晴日,等到秧全部插好,接连几日都下起雨,田里的秧也不会因为没水而干旱。大伙都说老天爷帮忙。

    “反正雨水都湿了田,那今年放水的人工就可以省了吧。”几个妇人一边忙着赶制夹衣,一边说话,聊到灌水问题,因为放水都是请的村里人,工钱虽然给的少,但也是大家伙凑着给的。而且这放水工也不是家家都轮得到,唐大明将几个家境不太好的人家户列出来,每季轮流让几人来放,顺便挣点家用回去。

    狐应江有十亩良田,他又是个聪明老实的人,没有狐应地的那些花花肠子,家里花销也小,所以这些年存了不少银子,要比较,恐怕狐应江的家底比狐应地还厚。

    所以。这放水的好事自然落不到狐应江身上,唐氏自然也就不想出这钱。

    卫七凤瞧出她的心思,笑着道:“虽说今年雨水多,但刚插下去的秧苗得灌溉才能长得好。下那么点水顶多润润地,不至于让秧苗死掉,哪能真管用。所以啊,这放水工还是要的。”也算是解释给一屋子的妇人听。

    都是种庄稼的,谁不知道这理。对卫七凤的话也没人反对,唐氏也不好再开口。

    第二批夹衣前几日已经赶制出来,狐小媚由十三陪着交给了吴掌柜,现在做的是第三批。第三批不是夹衣,是羽绒衣。

    羽绒衣工序要麻烦些,因为古人的布匹织得都非常细密,也很结实,不像现代工艺,为了好看样式,什么麻棉混纺。雪纺,它的制作工序都有区别,而且做出来的衣料结实,细密度也不尽相同。所以,现代的一些差的羽绒服会出现钻毛的现象。

    古人的布料织得好,狐小媚试过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她直接用外裳的料子剪裁好,再将鸭绒装进去,将外裳料子缝合,再将袖和衣联合缝制。便算完工。省了先做羽绒夹衣,再将夹衣外套上外裳缝制在一起。再者,她也担心如此多加一层,两层布料又不能完全贴合在一起。会更显羽绒衣的雍肿。

    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全是些乡下妇人,除了王氏,谁见识过这种好布匹,个个都惊叹不已,拿到手里更是小心翼翼。自然便将进程拖得很慢。

    后来狐小媚就道:“大家还是当平常的衣裳料子就行,只是小心些就好,这做的羽绒衣是直接穿在外面,所以针线很讲究,大家伙儿在这方面仔细些就行。若是真有谁不小心弄坏了,也不会让大家伙儿赔的。当然,这前提是不是故意的。”

    有了狐小媚这番话,众人心都落下一半,特别是像相氏这种家境困难的人,更是害怕万一弄坏了衣裳料子如何是好。

    第一批羽绒衣订的是三十件,往日一天做十件夹衣不是问题,现在只能做五件羽绒衣。效率要快,但质量更重要。狐小媚也没有催促大家,只能想办法节约方面的时间。

    早晨一早就到狐小媚家,除了吃饭时间,天黑才回去,要说时间恐怕只能在吃饭的档挤时间。于是一众人便留在了狐小媚家吃饭,这样就可以减少来回,以及在家磨蹭的时间。

    可是,狐小媚家也不宽裕,十几人天天在家吃饭,那得多少米。有办法,自己每日带少许米过来,若是有菜的就带菜,没菜的就算了,由狐小媚来想办法。

    不管什么清粥小菜,大家都是过惯苦日子的,也没人嫌弃,偶尔狐小媚也会弄些好吃的,或者炒个rou,让众人打打牙祭,有些原本对不回家吃饭有些小意见的人再也没有话说。

    一起处得久了,原来关系一般的话也多起来,不和睦的关系也好起来,特别是近段日子雨水越来越多,众人聊得最多的就是长江一带。

    去年长江一带遭了水患,特别是那山区地方,雨水后出现山体滑坡,严重的还有泥石流,许多人妻离子散,十分可怜。

    今年连卫县都是接连雨水,不知道长江一带怎么样了。

    这话倒让狐小媚警惕起来,夜里所有人都走后,狐小媚就跟卫三娘还有狐大友嘀咕:“这算起来已经断断续续下了有二十多日的雨,天也不见晴。咱们地窖里的红薯恐怕会漏雨腐烂。不如,咱们把所有的红薯挖出来,洗了切成片,晒干。”成了红薯干,时间放久一些也能吃,还能当作干粮。

    这一段日子忙得昏天暗地,卫三娘早把地窖里红薯忘到九宵云外去了,这么一说,她才惊道:“完了,这阵子雨大,不知道红薯泡水没有。”

    第二日一大早,趁着蒙蒙雨,狐大友和十三去了屋后的地窖,翻开一看,里面果然已经开始积水,还好及时,水只浸到极少部分红薯,但若照此下去,就算所有的红薯不被水浸烂,也会因为湿气太重腐烂。

    拿了东西将所有的红薯弄上来,那些坏的不是很厉害的,狐大友另拿东西装好,将坏的部分削掉,宰烂煮成猪食喂猪。

    而有人瞧见狐大友在搬红薯也忙回去瞧自家的,结果发现家家的红薯都有开始腐烂的迹象,地窖挖得不好,地势低矮的,早已经积了不少水。

    想到弄红薯干的人少,不少人干脆直接每日煮红薯吃。

    卫三娘也是天天煮红薯粥,但也不是顿顿都吃。

    相氏瞧着不明白,想了想,找到狐小媚询问。

    狐小媚告诉她:“做成红薯干平日不仅可以当零食吃,以后出门还可以当作干粮,而且存放也很容易。”

    众人没想到还有这个妙处,相氏回去也照着做,其它人心思缜密也做起了红薯干,卫七凤却不以为意,回去的路上就和唐氏道:“反正都是吃,新鲜总比干的好吃,有些人家一年到头粮食都不够吃,哪里还有心思去准备零食,我看啊,只有小姑娘嘴馋才会想这些。”

    唐氏也笑着道:“我也觉着是这个理,再说咱们家也没种那么多红薯,就够平日里吃,哪还会做什么红薯干。”接着又四下瞧瞧无人,讽刺道:“有人瞧着狐家二丫头这两次卫三娘和狐大友想到挣银子的方法,平日有事都是巴巴去询问。依我看哪,那都是瞎猫碰见死耗子,这么小的丫头能有多大的远见?”

    卫七凤甚是赞同,也觉得是这个理,拉着唐氏悄悄道:“不过,说来她能做出那羽绒衣确实挺有些能耐,一般人还真想不到,用鸭毛填在衣裳里御寒,可真会想,鸭毛平日里咱们要都没人要,居然就这么被他们拿来弄成了宝贝。”

    “是啊。”唐氏一脸羡慕:“听说那衣裳拿到针线坊去一件得卖几百个铜板呢!”

    “什么几百?”卫七凤瞥她一眼,丢给她一个没见识的眼神:“光是那光秃秃的夹衣就要卖成百的铜板,那羽绒衣,做得即暖和又漂亮,衣料又好,听说要卖好几两银子一件呢!”

    “啥!这么贵?”唐氏眼睛都瞪圆了。

    “那是。”卫七凤撇撇嘴,可惜这好事没落在自家身上,自己顶多也就帮人家打个下手,一件衣裳才两个铜板呀!

    卫七凤心情不爽,甩着手回了家,而唐氏心底还在震惊几两银子一件的羽绒衣,回到家立刻将这事告诉了狐应江。

    狐应江也很惊讶:“这么贵?”

    “是啊。你说如果咱们能自个儿做些这些衣裳拿出去,不说卖几两,就是卖一两银子一件,一个冬季也能收入多少钱啊!”

    “单凭咱们自个儿恐怕不行。”狐应江摇摇头道。

    “为啥不行?”唐氏道,马上想到自家没什么人脉,要说关系就狐老大和狐老二,还有最小的狐应海在外面有些关系,她道:“那,要不找大哥他们合伙?”

    “几两银子的衣裳都是贵人们才穿得起的。就凭这个,就凭咱们一两家能办成?再说了,这做羽绒衣的法子咱们也不清楚。”狐应江沉吟片刻道,接着又想到上次几兄弟在狐老爷屋子里说的事,狐应江心里有了主意,道:“这事我找个机会和大哥说说,你反正在那儿帮忙,没事的时候留意留意这羽绒衣到底是怎么做的。”

    见丈夫也有了做这羽绒衣的心思,唐氏心里豁然轻松了一些,反正她在卫三娘那帮忙,只要平日仔细留意,自然就知道羽绒衣的做法,而且凭她这些日子在那里的观察,觉得其实羽绒衣的做法挺简单的。

    她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对狐应江道:“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