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负刀江湖行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圣上与首辅(上)

第二百八十六章 圣上与首辅(上)

    时近三月初三。

    三月三,轩辕生。

    几千多年前,公孙轩辕降生。

    其于千多年前自号人王,结束中原大地数百部落纷争,一统中原,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大汉,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才有了现如今这传承了千年的泱泱文明,也便是中原历朝历代自居正统自称汉人的由来。

    只是后来到底是哪家朝代为了纪念这位对神州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功劳的人王,敲定了三月三这个黄帝降生日成了祓禊祭祀的日子,具体已不可考证。

    尔后发展到眼下,远了不说,前朝大魏年间,便有了类似于曲水流觞、游春踏青、为女祈福或者是宴饮作乐等等一系列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室都比较喜闻乐见的活动。

    而在本朝建朝初期,即便对诸多民间活动不屑一顾、认为只是劳民伤财的开国皇帝天问帝,也是选在这一日作为当年第一次的开坛祭祀日,不只是拜天地祭神明、祈求天神与祖先保佑风调雨顺降福免灾,也是大一统王朝统治者借以人神天地共生这般虚无缥缈的信仰更好的去掌控臣民,巩固统治。

    是以,这一日,或许百姓只是图个热闹呼朋唤友的饮酒作乐,文人雅士附庸风雅的吟诗作对,可对于皇室而言,这一日单单是祭祀就已然是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

    好在王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俱都步入正轨,即便圣上不必亲力亲为的去处理安排每一个细节,所属部门衙署也会妥善布置,完美的去完成不久后的上巳大典。

    这便是为圣人排忧解难的臣子本分工作,要不然,王朝这座庞然大物如何能安稳前进?

    只是今年时近三月三,便又有一项涉及到国事的家事被满朝文武暗里提上议程。

    立储。

    毕竟在位的文胜帝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立遗诏虽说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欺君罔上之言,但是在位八年仍旧未立东宫不敢说后无来者,可纵览青史留存这也是前无古人。

    早在正月里新年后的初次开朝,就已有几名兰台御史上书此事,虽说朝中上下都知晓这是当朝四位辅政大臣里仅有的那个仍在其位谋其职的首辅滕无疾暗中推波助澜,但是也免不了石头大水花小,再加上那几日正值千年古城西亳在这位心血来潮的帝王安排下强行改作“长安”,正好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反倒是立储一事就被抢去了风头,被圣上一句“朕已在考虑”便轻飘飘的敷衍了去。

    一年拖一年,一日拖一日,是以囊括着文臣武将之首、外加一些朝野名望之辈的内阁便推举文臣首辅滕无疾在下朝后面见文胜帝提议于上巳之日祭祀大典后,务必册立东宫以参国政。

    前些年已经不下三次,不管是文臣之首的滕无疾滕首辅,还是那位在大周颇具威望、有三千学生的大儒白晓昇,甚至是先皇同母胞弟、册封淮南王的老王爷王懋不止一次上谏文胜帝要早立太子,可都被文胜帝一句“不急不急再等等”含糊推脱一语带过。

    这不今日里滕无疾下了早朝,便又被几个司空太傅尚书仆射偷偷叫到一边,晓以利弊,怎么说也都是重礼教尊礼法的儒道大家,对于在位已然八年都不曾册立东宫的文胜帝,这些人可是cao碎了心。

    显然在年后文胜帝轻描淡写的又将此事糊弄过去,直到现在便好似忘了一般又是不再提及,这让滕无疾也是心生隔阂,些微气愤,便已然下定决心,哪怕是拼着自己这条老命不要撞死在甘露殿的御座下,也要让文胜帝册立东宫以平臣心。

    毕竟,国无太子,于礼于理于情,着实说不过去啊。

    如此泱泱大国,岂不是让番邦笑话。

    奈何这位执掌文臣百官的首辅大人一进甘露殿,还没表明来意,倒是文胜帝便直接开口,让他这几日去召集内阁四老商议册立太子的事。

    这下可把滕无疾搞了个措手不及。

    胡子与年纪都是一大把的老首辅站在原地不晓得该再讲什么,一时间里哑口无言。

    自然瞧出滕无疾的尴尬,文胜帝哈哈大笑,吩咐着“赐座”。

    待得老首辅坐下,文胜帝也从得那张御桌后出来,笑眯眯走到滕无疾一旁挨着坐下,招手示意着一直静静站立一旁的内宦蔡东来上茶。

    “滕首辅即便是不提这事,朕觉得也要及早提上日程,前段时间那几个御史上书此事朕都记在心里,只是当时让白老夫子带着一群读书人天天堵在门口讲那些个大道理,忒也烦人。朕的意思是等到三月三开年大醮以后,就将此事敲定,省得你们老几位也是一直揪着这事拿捏朕。”

    与臣子讲话颇显平易近人的文胜帝哈哈一笑,让着滕无疾喝茶喝茶。

    显然也没有心思去品尝这帝王家扑鼻而来的香茗,仍是被圣人开门见山的将了一军后有些回不过神来,机械的喝茶放杯,哪还会在意手中这个千两金不换的蟠龙月白彩金琉璃盏的金贵。

    这次是文胜帝亲自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当朝首辅斟了茶,很是罕见的竟然与这位当今朝堂的文官领袖说起了心里话。

    文胜帝道:“先皇帝弥留之际给朕留下您四位国之柱石,辅佐朕治理天下,这些年四海升平,多亏是你们四位肱骨,朕心大慰。”

    这让仅是屁股挨了凳子边的首辅大人滕无疾不知道皇帝正说着立储一事怎么就又开始跟自己掏上了心窝子,安静听着话音。

    做事有着那么点随心所欲的文胜帝又道:“皇叔淮南王,一把年纪仍是来回奔波往返于东南沿海和皇城之间,岁数是越来越大,体力也就跟不上,这些年明显就能瞧出来,年前回来述职,路上偶感风寒,前一阵子朕派人慰劳,说是还有些微恙,乏困的厉害。唉,着实让朕担心。

    “再看看白老夫子,更是力不从心,耄耋高龄本该含饴弄孙自得其乐,可仍旧要为朕cao劳国子杏坛寺中事务,为朝中培养栋梁,每次瞧见老夫子走那龙尾道,步履蹒跚颤颤巍巍,朕就揪心的很,想让老夫子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可又舍不得。

    “只有靠山王身子骨硬朗,花甲古稀之年,我听说还跟道济圣人切磋武学,实在是我等常人不可及,只是前些年闹得那些事的确有些不愉快。真说起来也是怪朕,当日里贪杯不少,才闹出这么个天大的笑话,到头来惹得靠山王家里也不肃静。这几年靠山王说是不好意思上朝,朕也是心知肚明,前些日子要不是因得国师出面相邀,怕是以王爷的脾气,这次即便是那俩小的回来,他也不可能出现在内城。唉,是朕驳了王爷的面子呐。”

    “这三年里,这三位重臣公事也好私事也罢,对于朝堂过问不多,是滕首辅cao心劳力亲力亲为,朕都瞧在眼里记在心上。得首辅如此倾心,朕才能高枕无忧。得滕卿,朕心甚安。”

    皇帝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做臣子的自然要做出该有的样子,滕无疾赶忙起身就要下跪,几乎是滚瓜烂熟的肺腑之言张嘴就来。

    只是刚一躬身还不待跪下,一句“臣惶恐”

    还不及有何下文,文胜帝探身按住首辅大人的肩头,“滕卿,朕就是跟你说说心里话,这里没什么外人,且就当做是家里,可不许这么生分。”

    话是这么说,但事不能这么做,滕无疾眼观鼻口观心,小心说着“谢圣上抬爱”,可也是人老成精的他知道,如此一来,再想要探探立储一事的口风,这事十成十是黄了。

    让着面前这个的确是替自己分担了不少国事的内阁首辅,文胜帝再次亲自地上那杯价格着实不菲、与杯子相得益彰的香茗,又漫不经心道:“这次靠山王家里小俩东躲西藏恁久,三年了吧,一出来就阴差阳错的赶上武当的事,凤凰城里还被一伙来历不明的贼人绑了去,滕卿可都听说了?”

    滕无疾点头,道:“这个把月里京中也是传的沸沸扬扬,我家小子滕骁有几个走江湖的朋友,年后曾来拜会,说是武林里好些年不曾这么热闹,又让夜家人搅了起来,当真是夜王爷年轻时那句话,无人处不江湖,且遇长夜不得出。”

    显然这是独属于另一座天下里的热闹,于朝中独领文官第一人的老首辅自然并不会像是说的那样是听自家孩子的朋友提及,自有许多渠道,也不是或者说是不能与皇帝明言。

    且这圣人今日忽然就聊起这些个早就在朝中按部就班的事来,真就是在表扬自己?滕无疾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些年,头发丝拔下一根来都是空的,他能不知道圣上有此一说的真实意图?

    淮南王王懋、第一大儒白晓昇,就算是加上自己这个被天子爷夸奖了好一通的首辅,几句话就给揭了过去,是好是坏也都不曾着墨不多,为何偏偏要在当朝唯一异姓王这里浪费那么些口水?

    显然,那两个确实不能被人以常理度之的夜家龙凤再度出现便搅弄起一场又一场的风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巧合还是安排,已然潜移默化的左右了江湖走向。

    混迹朝堂一辈子都不曾与任何人红过脸的老首辅隐隐约约已经猜到皇帝的意思。

    只是皇帝心思能猜得但是不能懂得,如若这点常识都不懂,如何能在首辅位子上稳坐这么些年?如何能从当年一个从三品的散骑常侍连升四级,鲤鱼跃龙门一般当上了当朝内阁首辅、先皇钦封辅政大臣、文官之首第一人?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都玩不了聊斋。

    自然也能听出这位近臣的避重就轻,文胜帝并未有任何不满,仍是笑呵呵道:“这俩孩子就因为朕醉酒一句话,在外漂泊三年之久,可没少让得太后她老人家在朕跟前念叨,这要是回来,少不得又得赶着朕将当年那道圣旨消了。朕只想着那妮子和江儿青梅竹马,有意撮合一下,没想到还成了朕多此一举,人家小俩根本就没这意思,唉,事与愿违,倒是朕弄巧成拙了。”

    即便是一直诚惶诚恐低着头看不见文胜帝表情,滕无疾也相信语气里都带着笑意的圣上不可能会是表面这么和气。

    这天底下谁都能有错,唯独天子错不得。

    这天底下谁都能认错,唯独天子认不得。

    天选之子是为皇帝,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明得失都是屁话,天子犯错那就是天犯错。

    天犯错叫做什么?

    那只能是天底下的人错以为天犯错而不是真的错。

    因为天不可能犯错。

    所有的天怒,归根结底还不都是人的不尊敬才导致的天罚,那可是和天没得一颗铜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