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犹豫

第十四章犹豫

    可这是刘禅的想法,却并不是大臣们的想法。

    在大臣们看来,他们宋朝已经快亡了好吧。

    举世伐宋,五十万大军,宋朝拿什么来挡!

    总不能就靠岳飞一个人吧!

    岳飞能挡得住吗?

    哪怕是宋朝这么些年来,对外作战一直获得胜利;哪怕是刘禅完成了军制改革,可是很多大臣们的思考方式都没有改变。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大臣都是挡不住,赶紧和谈吧。

    哪怕是岳飞韩士忠这些武将,想的也是将敌军抵挡于边境以外,根本没有大破敌军,取得胜利的想法。

    但刘禅并不这么想,他想的是要把号称五十万大军的敌军全部给歼灭。敢帮助赵桓,还敢讨伐我,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当日,刘禅就跟四方将领传信,要求他们直接出兵,剿灭敌寇。

    可惜,刘禅想得太简单了。这毕竟是宋朝,是士大夫的时代,哪怕他开始了集权,但终究没有完成。

    信还没有发出去,他就面临到了群臣的劝谏。

    群臣们主张立刻派遣使臣与敌寇进行议和,不再肆意攻打别国。而刘禅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些,再他看来打还没打呢,议哪门子的和。

    最关键的是,要他一个汉人皇帝去跟蛮人议和,那他的脸往哪里放。

    太丢人了,刘禅做不到。

    哪怕是议和或则投降,也应该是跟汉人讲啊,跟蛮人讲是什么鬼。

    可群臣的反对太激烈了,一些太学士子也开始了游行,似乎刘禅不同意议和就天理难容了似的。

    那些人简单的以为,宋朝的土地已经全部收复会来了,金国也被灭了,为什么还要对外开战呢?

    既然是因为对外开战造成举世伐宋的,那议和不好嘛!

    大家都和平点不行嘛!

    所有人都信服这一套道理,所以他们在劝谏刘禅时振振有词。

    刘禅气得想杀人,他表示这是什么糊涂话。哪怕平庸如他,也知道国与国的长久和平根本不可能,何况还是不同种之间国家的和平。

    可群臣,士子之间的反对声音太大了,刘禅若是杀人的话,朝堂和太学就几乎全军覆没了。

    这一刻的刘禅对儒家这门学派感到了无比的厌烦,简直了刷新他对事情理解的下限。

    要知道曾经的儒家可是一手战车,一书书籍在传道的。

    如今,这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儒家与墨家之间曾经有过争执,可为什么儒家赢了。

    是墨家的道理没有儒家深刻嘛?

    还是墨家没有圣贤?

    不,都不是!

    终归是墨家手里的刀剑没有儒家锋利罢了。

    你不是讲道理跟我不相上下嘛,那杀了你,我的道理就是最正确的了!

    儒家的刀剑太过锋利,最终儒家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了天下唯一的声音。

    或许是第一当久了,这些人就总喜欢搞点引人注目的东西。

    什么引人注目呢?

    当然是提倡与主流不同的东西最引人注目了。

    就像汉武帝时期所有人都说霍去病是天底下最能打的将军,可偏偏有人抓着他对手下苛刻,不能与手下同甘共苦这一点不放!

    可人家手下都没有说什么啊!

    再比如,汉朝时的儒家主流明明是男子与女子地位相同。可非要有人说女子不如男子,通过不过贬低女子的地位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获得天大的名声。

    还有,汉朝时对女子是否嫁过人根本不介意,而且生过孩子的女人更加受欢迎。就连汉武帝的母亲都是嫁过人,再改嫁给汉景帝的。

    可是,宋朝如今什么样子,也不用多说了。

    说到底,儒家就是无敌太久了,总有些人想要搞出点新东西,新的思考方式。要不然,怎么能出名呢!

    但关键是,这些新东西有很多是不好的啊!

    而且只要有第一件不好的东西让人获得了名声,那随后人的底线可以被无限刷破啊!

    就想想好司马昭当街杀了魏国皇帝,那之后皇帝变成什么了就可想而知了。

    儒家的行为大致与司马昭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样的压力下,刘禅能怎么做呢,又能做什么呢?

    要告诉武将不必理会,继续出兵吗?

    这天下可不是他刘禅一个人的啊,万一武将出兵了,底下的人迎赵桓回京了怎么办。

    你别说,还真他妈有可能。

    哪怕是赵桓被刘禅废了帝号,可就儒家学说而言,这是不通过的。

    所以赵桓依然拥有皇位继承权,甚至是可以不理会刘禅,直接继承皇位!

    议和不过丢脸罢了,不议和,刘禅就可能会丢失皇位。

    孰轻孰重,谁不明白。

    刘禅太明白了,东汉开国时就这种局面。

    刘秀厉害吗?当然厉害!

    可是在开国时,他还是与世家妥协了,忘记了西汉是皇帝可以用军功来压服一切。这就使得东汉世家做大,不到一百年就亡国了。

    现在刘禅面对的也差不多,只不过由世家换成了士大夫罢了。

    尤其是现在的士大夫还把握着军权,这是刘禅改革军制的代价!

    刘禅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同意议和吧,丢脸就丢脸了,反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作为一国的皇帝,曾经都投降过魏国,现在不过是议和,洒洒水罢了。

    就这样,刘禅召开了朝会,打算利用这次朝会好好地计划一下议和。

    可惜,他错了。

    群臣们的嘴脸太欺负人了,他们完全不提议和,只要求刘禅停止出兵。

    可不出兵,不就代表议和吗?

    既然代表议和,那为什么没有人提呢?

    刘禅很疑惑。

    群臣们想的是,如今宋朝对外作战一直连胜,可见如今宋朝的国力也不弱。即使面对蛮人所谓的五十万大军,也未免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万一以后打胜了,此时提及议和的大臣肯定要被记录在耻辱墙上。

    你看现在的秦桧,因为之前一直主战与金国议和,结果金国被灭之后,哪怕是秦桧的功劳很大,也依然被很大大臣讥讽,被很多百姓瞧不起。

    所以现在这个情况,议和就由皇帝您提起。那么史书上记载是,只能说是以后是皇帝的主张,他们这些大臣只不过是办事的。

    那为什么不主战呢?

    一来敌军有五十万,大臣们觉得没有把握可以战胜,二来是靖康之变的影响,到现在还没被忘记。万一在来一次,可就不好了。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同意议和,反对开战。

    而且,群臣们看刘禅的态度,也知道刘禅放弃了开战。

    那还有什么说的,看戏就行了。

    刘禅则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人提及议和呢,这样他就可以顺坡下驴了啊!

    可朝会都开了三分之一了,不少人都提及了停止出兵,但却始终没有人说议和!

    刘禅要气疯了,他自己都放弃自尊了,结果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耍他玩的是吧!

    刘禅攥紧了拳头,脸上青筋浮现,他想要讲这里的所有人都给杀了。

    好在他还有理智,一挥袖直接离开了大殿。他没有会后宫,而是驾车来到了军校。没有让任何人汇报,直接来到了韩士忠办事的地方。

    韩士忠一见刘禅,赶紧站了起来,然后跪下问安。

    刘禅让其他人出去,他要和韩士忠单独说些话。

    韩士忠不安,不知道刘禅来这里干什么。

    刘禅直言道:“良辰,你忠于的是谁?”

    韩士忠闻言,再一次地跪下,道:“末将只忠心于陛下!”

    “那朕要是让你对大臣举起屠刀呢?”

    “臣绝对不会辜负陛下。”

    “那要是整个朝堂的大臣呢!”

    韩士忠这才吃了一惊,抬头看了一眼刘禅,随即赶紧低头。刘禅眼中的杀意不是假的,韩士忠很清楚刘禅是真的想要杀掉整个朝堂的!

    韩士忠是属于那种骑墙派的人,对于刘禅虽然忠心,但并不是那种死心塌地的忠心!

    若真是死心塌地,在刘禅说完之后,他肯定会立刻表示绝对不会手软。可他犹豫了,正是这一犹豫,说明了很多东西。

    杀完朝堂上所有大臣这件事,有哪个皇帝干过啊!

    韩士忠想了想,没有想到。可现在刘禅要这么做,那他该如何是好呢!

    “你犹豫了!”刘禅的眼神愈发冰冷,他想过很多人会犹豫,但他完全没有想过韩士忠会犹豫。

    因为相比于其他人,刘禅对于韩士忠不可谓不好了!爵位,韩士忠有,权力,韩士忠也有,军校里,他是教官,皇城中,他是御林军的临时统帅!

    而且,最主要的是刘禅完全没有为难过韩士忠,也没有责罚过他。

    刘禅觉得,任何人都可能会犹豫,韩士忠完全不会。

    可这都是刘禅的一人之见,韩士忠根本不是这样想的!

    骑墙派最恶心的就是不能死心塌地,做什么事都要纠结,都要犹豫。

    要是刘禅的权力完全大于朝臣,韩士忠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刘禅。

    而现在刘禅的权力与朝臣的权力差不多,甚至朝臣的权力隐隐大于刘禅,这就使得韩士忠不得不考虑,不得不犹豫了。

    而这样的犹豫不是刘禅想看见的,所以他直接就开口质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