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在线阅读 - 第112章 接兵

第112章 接兵

    第114章接兵

    这才是春末初夏,离秋收还早呢,就没有粮食的话,有点难以想象。

    保定的地方官也是好奇,如果这个点都有饥荒,那太原那边今年就有难以想象的大饥荒了!

    贺珍听了,露出一点愤怒之色说道:“据那信使交代,似乎是李贼大军离开太原的时候,把太原的粮草都带走了!”

    李自成的军队,每控制一个地方,都会追赃助饷,哪怕是投降的那些地方,也是会追赃助饷,区别最多是强度的大小。

    如此一来,本来当地富户肯定有存粮,但是追赃助饷之下,粮食财富都会被李自成军队搜刮。如果再分之与民,那没什么好说的,可如果把这些都带走的话,可想而知,就等于是把地方上刮干搜净,地方上的人铁定会遭受饥荒!

    震惊之下,崇祯皇帝当即下旨带信使,亲自审问。

    结果这一问之下,基本上就把事情给还原了。

    原来这里面是好大一个陷阱,等着他去踩。结果没想到,他惦记先打败李自成的偏师,就回师北直隶而没有南下,幸运地躲过了这个陷阱。

    留守太原那边的李自成军队,已经几次派信使求援,但是都没有音讯,似乎是不理不睬。

    听到这个真相,邵宗元等人都是大惊失色,随后转为愤怒,纷纷痛骂李自成的残忍无道。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震怒道:“传旨天下,公告此事,朕可赦其他被逼无奈而造反的贼人,独不赦如此丧尽天良之贼首!”

    这是一个好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

    因此,王永吉听了,便立刻询问道:“如何不可?何以不可?”

    他至今还震惊于大明皇帝的神力,可以说,大明皇帝是他最为佩服的人了。

    想着这些,王永吉有点意动了。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刘芳亮军中的杂牌军,是刘芳亮从太原一路进攻北直隶的路上收编的朝廷官军。也是如此,他们才会在见势不妙时就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吴甘来看向他,马上解释道:“前些日有锦衣卫校尉经过居庸关,是从山海关那边返回的。算算时间,山海关那边该是知道陛下在晋地征讨贼人,可如今贼人却到了京师而又不见陛下,下官怕山海关那边会被骗!”

    他在满清那边有很多认识的人,多次收到清国皇帝还有他的那些亲朋给他的信,早就知道清国对关内其实是有野心的。

    对此,崇祯皇帝不由得也是感慨,做事还须堂堂正正为好,否则一旦阴谋败露,则必会反噬。

    这边无奈,便派出信使,急赴京师问情况。

    至于刘芳亮的嫡系老贼,大都是有强烈的抵抗意愿而被杀,又或者见机不妙不愿投降,便跟着刘芳亮逃跑。因此,三万俘虏中的老贼不说没有,肯定是很少的。

    而这一次,李自成怕谣言被揭穿,就给了很短的期限,不让他们有慢慢核实的机会,这就让他们都着急了。

    两天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吴三桂正要领军出发时,却突然得到夜不收报回去的消息,说围攻京师的流贼退了!

    这一下,他们就有点傻眼了!

    族人都在宣府巡抚手下过活,莫日根虽然不以为意,还是接过了书信,日夜兼程赶往蓟镇。

    特别是当今皇帝把粮食分给他们作为对比,更是显出来当今皇帝的仁慈,以及贼首的冷血。

    吴甘来在末尾也署了名,然后用印章在封泥上用印。

    朱敏泰一听,有些吃惊,当即问道:“怎么讲?”

    宋献策听了,摇摇头说道:“明国皇帝很可能是没去太原,过平型关,出紫荆关,便到了保定府的。”

    莫日根这新归化的五百骑兵,都是骑射了得,因此被吴甘来暂时当夜不收来用,刺探军情,打听消息。

    所有人都看着童逵行,就听他大声说道:“以下官之见,可效仿唐时向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的先例,派人向大清国求援,借兵剿贼,解京师之围!”

    王永吉一听,顿时有点犹豫道:“清国乃是虎狼之国,这么做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一听这话,朱敏泰顿时脸色也变了。

    皇帝真以为领兵打仗是闹着玩的么?竟然真得领兵出京师去打流贼!

    那么多的名将名臣,打流贼打到后来怎么样了?基本上都是一个结局!

    只听王永吉表情沉重地说道:“大顺国的使者就在后衙等消息,诸位同僚,国事如此,敢问如何应对?”

    崇祯皇帝想着这个,当即北望京师方向。保定战败的消息,估计明天会传到他那边,太原阴谋的败露,他也迟早会知道,到时候,不知道他会是个什么想法?

    只是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又下旨,全军尽快完成休整,定于明日一早出发,赶往接应周遇吉那边,实施关键的第二步作战计划。

    皇帝那边,临出发前,有给他旨意,处置逃走的晋商,安置归化的这些蒙古人等等,因此他是最清楚前线情况的。

    他们不知道,李自成一开始是真心想打京师的。但是,就在他准备了两日,准备得差不多,想要攻打京师的时候,保定这边有一部分败卒是往北逃的,把消息带到了京师城下。

    王永吉有点恼羞成怒,因为他觉得了解当今皇帝,就凭他去领兵打仗这事本身就不靠谱,吃败仗伤亡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最是相信流贼谣言,并把流贼使者带来山海关开了这个会的。

    “你是说,他夺回太原之后,不管太原那边的事,又追杀过来了?”李自成听了,有点不理解,道,“就算如此,固关可不好打,孤事先怎么没收到一点消息?”

    一人双骑,蒙古人的天赋还能在马背上睡觉,就这送信赶路的差事,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难度。

    不过,流贼的追赃助饷之策,他们同样有耳闻,专门和当官的过不去,抄家都是家常便饭。投降流贼,万一流贼不认账了怎么办?

    当然,他们也考虑过,万一皇帝没死呢?毕竟眼下还只是流贼在说,又没有信物,虽然流贼主力从晋地跑来围攻京师,大概率是打败了皇帝的军队才会跑来。但是,皇帝真死没有,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么想着,也就没理他,王永吉和黎玉田分别拿了各自的信看了起来。

    这一次,李自成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这个消息,首先在保定城传开,一时之间,群情激奋。

    众人闻声一看,发现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最终,他便站了出来,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一听有人开口,王永吉便立刻追问道:“那以你之见呢?”

    两个文官听到他的话,压根没理他,自顾自地很快写了两封差不多内容的信。

    就连那些被吸纳进京营的原流贼,也是震惊。

    ………………

    如今他手中兵力最为雄厚,哪怕他是武将,他的意见也是举重若轻的。

    次日临近中午时分,山海关内的辽东巡抚府大堂,主位上坐着的不是辽东巡抚黎玉田,而是蓟辽总督王永吉,满堂的文武官员,都在听他说话。

    虽然他们猜测,皇帝大概率是驾崩了,可万一,确实如吴三桂所言,没驾崩呢?

    正当大堂内的人,再次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时,却听外面有人进来禀告道:“宣府巡抚的信使求见各位大人!”

    但是,等他赶到蓟镇的时候,却被告知蓟辽总督已经赶去了山海关,不在总督府。莫日根没办法,便又赶往山海关那边去了。

    他们这些人,在原本历史上,李自成大军攻下京师之后,也曾面临这样一场抉择,那一次,是商议了五天,最终才有了结果。

    他在原本历史上,虽然最终投降了满清,但是在吴三桂献关之时该是没有想法,并没有去京师投靠满清,而是先南下,不如意之后最终投降了满清。

    倒是宋献策很快就想到了,立刻向李自成奏道:“殿下,这明军绝非凭空冒出,而是明国皇帝亲领之军无疑!”

    想到这个,吴三桂就震惊了。

    大堂内的人,皆是沉默不语,并没有人马上回答。

    保定那边可是有磁侯刘芳亮的六万人马,怎么一战就没了呢!

    能被李自成封为侯爵,那可都是跟随李自成的老人,并且还是能打的老人!什么时候,朝廷还有这么一支强军,竟然突袭了刘芳亮!

    于是,他当即就说道:“我立刻写份信告知,揭穿流贼的谣言!”

    听到他这话,童逵行立刻回道:“回纥一样是虎狼之兵,劫掠长安而回。如若清国之兵能助朝廷剿灭流贼,任他劫掠京师又如何?至少大明江山依旧是能保住的!”

    历史到了这里,是而非是,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于是,立刻严刑拷打,审问那个流贼的使者,大概问出,流贼其实也就二十来万人马而已。虽然确实还是很多,但是也不是夸张的那种。

    就算不说这个事情,就李自成火并其他人,壮大自己的队伍,当他一帆风顺的时候还没什么,但他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历史已经证明,他的势力便会分崩离析,山头极多,远不是其他势力能是一条心的表现。

    因为如果按照几位文官这么商议下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便是降清了。

    他们也都听说了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并且传得很真。但是,对他们来说,其实还是不信这种神鬼之说的。

    从太原到北直隶,就是过固关是最近的。李自成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因为在固关那边是留下了重兵把守的。

    到了这时,自然可以确认,皇帝已驾崩这事,就是流贼的谣言了。

    朱敏泰一听,当即冷笑道:“贼人这是说反了,陛下御驾亲征,摄于天威便从晋地逃入北直隶,不敢和陛下对抗,竟然还编造如此谎言,真是笑话!”

    这么一来,一旦向清国借兵,放开了山海关的话,吴三桂敢肯定,清兵必然会赖在关内,不可能帮你打败流贼就会回去的。

    这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吴甘来亲自给朱敏泰磨墨,堂下的莫日根看到他们这么紧张的样子,便笑道:“诸位大人过虑了,陛下神勇盖世,怎么可能会被杀,想想就不可能!”

    如何抉择,是影响在场这些人后半辈子的,谁都不敢轻易下决心。

    如今好了,流贼大军围攻京师,还言辞凿凿地说皇帝已经被他们打死了,马上要换天了,让他们做出抉择,如果此时投降,便是从龙之臣,是为开国功臣;如果不降,就等着流贼攻下京师之后发兵讨伐他们,那时候就没有荣华富贵可言了。

    一听这话,马永吉连忙追问道:“皇上无恙?”

    此时,王永吉等人听他说得这么斩钉截铁,他们也有点不知怎么说了。

    有唐朝的历史可以参考,清兵也是多次入关劫掠,最终还是会出关。

    很快,宣府巡抚的信使,也就是莫日根便来到了大堂上,看到这么多人,便从怀里掏出书信道:“我们中丞大人的书信,怕们被流贼骗了,特此写信给你们。”

    一旦这道圣旨传遍天下之后,流贼会知道他有赦免他们的心思,抵抗就不会强烈;百姓会认清李自成这个枭雄,其实只是玩弄人心而已,根子里就是铁血无情之人。

    山海关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山海关那边判断出错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牛金星一听,忍不住问道:“太原都不要了?”

    一听这话,马永吉有点意外,想到是晋地的人,便连忙吩咐道:“传!”

    得到这个结论,他立刻想起崇祯皇帝在信中严厉告诫他的事情,那就是绝不能降清。

    然而,就在这时,却见一个武将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末将以为不可!”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居庸关这边,宣府巡抚朱敏泰亲领援军赶到,正在和户科给事中吴甘来商议救援京师的事情,就见新归化民莫日根回来了,带着一些诧异,向他们禀告道:“大人,那些贼人在传,说皇帝已在晋地被他们杀了!”

    原本崇祯皇帝想要的思想改造,在这个事情传开之后,基本上就等于是做到了。

    不过吴甘来听了之后,却是一惊说道:“不好,贼人这谣言怕是威力甚大!”

    不止是李自成,当他召开军议,把消息一说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流贼到底是怎么回事?雷声那么大,雨点那么小,至于么?

    这样的英雄好汉会被流贼所杀,打死他都不信。更不用说,他也是知道,皇帝压根没事。

    莫日根看看坐在主位上的官,带着一点嘲讽回答道:“大明皇帝武勇盖世,还有皇帝身边的一个大红绯袍的官,也是厉害得很,他们怎么可能会有事?”

    皇帝没说他降贼,却如此严厉地警告他不要降清,他隐约感觉,该不会是今日之事的应验吧?

    王永吉见所有人都不说话,顿时就急了,便道:“如若诸位都不愿开口,不然就效仿廷推,各人皆写上自己所选,得票最高是为我等未来,如何?”

    刚才听这些文官说话,他原本还只是听着,但是等听到童逵行说要借清兵。

    朱敏泰表情严肃地看向莫日根,吩咐道:“你立刻赶往蓟镇的蓟辽总督府,把信送到,然后再赶往山海关,把另外一封书信送到辽东巡抚手中。要快,一定要快!”

    王永吉和黎玉田商量之后,便决定勤王。吴三桂也想要表现下,便去准备兵马了。

    吴三桂听了,语气有点坚定地说道:“末将不信陛下已驾崩,诸位大人别忘了,陛下身后,可有太祖皇帝显灵,那李贼能奈何得陛下?”

    此时,听到他的话,监纪同知,是为五品官的童逵行出列,断然说道:“下官以为,我等皆为大明朝之臣,如何能降贼?贼军残暴,乃是众所皆知之事!”

    想着这些,吴三桂的压力就大了,太祖皇帝显灵,那可是太祖皇帝啊!

    但是,吴三桂不一样,他收到崇祯皇帝的密旨,那里面可是说了别人绝对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如果没有神鬼之助,他才是不信的。

    大堂内的文官武将,听到他这话,一个个都觉得他说得夸张。不过是夸皇帝的话,谁不想夸?

    真是难怪了,太原那边派快马来要粮,这是对上了。

    但是,他实在想不明白,明国皇帝为什么不要太原?

    宋献策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回答对或者错都没意义。就听他对李自成说道:“微臣可以确定,明国皇帝必然是在保定。以微臣之见,我军当回师保定,击败这支明军,不管是抓住还是杀了明国皇帝,都将比眼下继续攻打京师更重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提高了声音又强调道:“且我们粮草和家小皆在真定,也要防着明国皇帝南下去攻打真定!”

    上次被那明国皇帝攻了一次囤积粮草的代州,吓了李自成一跳,这次竟然又给了明国皇帝一个机会,被他溜在大军后方,不管怎么样,李自成是不放心的,便当即决断,挥师南下,寻明国皇帝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