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在线阅读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商人们的核心武器

第六百七十七章 商人们的核心武器

    “高丽的大明商人们想要承包一条铁道,高丽总督拒绝了。”杨士奇说道。

    朱高炽不置可否。

    人的欲望无止境,利益的诉求,只会越来越多。

    “大明工局反应的确慢了些,根据工民联合部的统计,在高丽的工人数量,大概有百万之众,而大明工局只有不到二十万的工人。”

    “高丽的大明商行,与国内的模式不同,因为吸取了大明工局的优点,特别是重庆东南部的新吸收的百姓群体,这些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人们,他们对自家商行非常的忠心。”

    还有一些话杨士奇没有说。

    这些刚刚从苦难中走出来的百姓,比内地的百姓们更加的野蛮,简而言之,更加的无畏,无畏就不怕死,不怕死就比一般人能打。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野蛮其体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没有代差的装备下,野蛮可以打十个。

    高丽有蒸汽机,虽然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为主,但其实已经有了初级工业的能力,商人们也不缺乏技术,比起琉球,渤尼等海外的商人,高丽因为独特的因素,那里的商人们已经成长为不可小觑的力量。

    高丽有煤矿,有铁矿,有平原,有人口,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社会,符合这样条件的地区,就能发展起来工业。

    朱高炽盯着舆图。

    事物的发展,随着大明带来的贸易频繁,重庆发生的事情,竟然撬动了高丽,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恐怕那些大明商行也没有预料到这么远。

    他们只是从利益出发,抢在大明工局前面,吸收了大批的不同的工人群体,随着大半年的变化,起到了意外的作用。

    这些没有王化的大明百姓,成为了大明商行手里最忠心的打手,比起内地其他地方的百姓们,这些工人群体心里对朝廷还是有畏惧的。

    有了畏惧就能服从朝廷的管理,没有畏惧就不服朝廷的管理。

    “让赵安去高丽吧。”

    朱高炽说道。

    杨士奇愣了愣,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赵安是武将,如果让赵安担任高丽总督,打破了原有的用人制度,会不会造成新的危机呢,杨士奇有些犹豫。

    “让赵安担任全罗都督。”朱高炽知道杨士奇的担忧,直接说道。

    杨士奇没有了意见。

    高丽北部由高丽总督府压着,高丽南部由赵安镇着,双管齐下,朝廷很快就能稳定局势,让蠢蠢欲动的商人们安静下来。

    总督是文官,都督是武官,这套制度在西部七省已经施行了多年,并没有什么问题。

    “治理黄河长江,堵不如疏。”朱高炽认为事情并没有彻底解决,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杨士奇听得仔细,太子殿下常常有令人叹服的主意。

    “法律的制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大明立国五十载,工业化的发展也进入了第二十五个年头,在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过程中,走上了正轨,犹如已经高速通行的火车。”

    “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功,可是在社会巨大的变革下,以及大明的疆域和宗藩体系的扩张中,法律的条文已经落后社会的需求。”

    其实大明律这些年来已经变化了不少,特别是关于财产等方面的保护,更有彻底取销国内奴隶制度,全面恢复人格平等种种。

    但是近年来,大明遇到地方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经过朱高炽的沉思与总结,其中法律的落后,也有很大的原因。

    商人们没有安全感。

    除了他们的野心之外,也有不安。

    琉球人口稀少,倭国动乱,渤尼等海外之地文明程度太低,皆无法支撑起商人们的野心,唯独高丽不同,这里大有可为。

    杨士奇赞同太子殿下的说法,特别是最近听取了京城已经家喻户晓的新学,从南洋归来的杨士奇,猛然发现大明的学问,新学已经成为了主流。

    那么新学中,关乎宗藩体系的想法,也为杨士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不久后,在内阁的组织下,召集了许多的学者,甚至邀请了不少有名的讼师,以及许多的贤达,关于大明律的扩充,展开了规模巨大的商议。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法的加入,标志着此次大明律商议的重要性。

    其中,有人提议减少遗产税,把最高百分之四十五,降低到百分之二十,征收标准也大大提高,增加了整整三倍,最后被朱高炽亲自出面,强硬的拒绝。

    原本可以指示别人出声,但是朱高炽没有这么做,他要用自己的态度告诉一些人,某些红线绝对不会动摇。

    不控制资本,最后就是被资本控制。

    那么百年后,朱高炽很肯定,自己打造的一切,很快会被资本占据并主导。

    人们常常喜欢把矛盾混为一谈。

    甲和我有矛盾,我就不和乙玩,因为乙和甲说过话。

    老师骂了我,我就不学习报复他。

    同样的道理,后世西方的社会人文,并不全是资本带来的,反而是通过了多年的战争与抗争,以及科学水平的发展带来的新高度的生产力才有的。

    西葡荷英法在征服新大陆的过程中,源源不断把国内穷人,把一无所有的穷人们输送到新土地上,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奋斗与对抗,铁与血的过程,多少代人的牺牲下,才解决了国内剧烈的矛盾。

    只看到后世人的笑,却看不到栽树人的苦与泪,同样是犯了傲慢主意的错误。

    在与资本的对抗中,社会不断的进步,通过剧烈的变革,才达到了后世西方的人文环境,这是运气,不是必然。

    想要维持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社会,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终极理想国,朱高炽就必须坚持许多事情,其中包括解决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核心问题。

    那么控制商人的资本世袭,就是与解决贵族世袭一样重要的手段。

    农业社会权利不能世袭。

    工业社会资本不能世袭。

    前者是土地兼并,后者是生产资料兼并,皆是垄断百姓们,阻碍阶级向上的通道。

    每个人都有私心,杨士奇也有私心。

    已经走到权利的核心,杨士奇cao控着国家的权柄,与他一样在南洋治理多年的黄福,也到了结束在交趾的任期,返回了朝廷。

    所以杨士奇提议,高丽的局势很复杂,需要一位贤才。

    朱高炽接见了黄福。

    历史上的黄福,在永乐朝以太学生出任项城、清源主簿。后迁为金吾前卫经历,以言政受赏识,被擢升为工部右侍郎。

    时任工部尚书,安南属明时期,黄福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在安南治理的十九年里,威惠兼行。

    离任时,百姓号泣送别。

    立朝四十余年,在两京任尚书三十九年,督漕运、议兵屯,老成忠直,刚正廉洁,史称其“cao节之正,始终一致”,是一位难能可贵的人才。

    如今的黄福,同样在治理交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交趾到占城的铁道修建的如此顺利,离不开地方的平稳,修建铁道不容易,在地方常常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和挑战,特别是交趾与占城这样的边地。”

    朱高炽与黄福在文华殿的花园里,高度认可了黄福的能力。

    “臣愧不敢当。”

    黄福恭敬的说道。

    朱高炽话锋一转,问道:“新学你了解吗?”

    “臣回到京城后,听过两场,并且与曹大家讨论些许,略懂皮毛。”黄福回道。

    朱高炽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高丽的问题,不光是高丽的问题,也是大明的问题,关于宗藩体系制度的健全,高丽是实验田,需要一个能顾全全局的总理大臣。”

    “与高丽总督合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明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宗藩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最终推广天下。”

    黄福明白了太子殿下对自己的安排,虽然是杨士奇对自己的排挤,可换个角度而言,自己做好了这件大事,也是自己宝贵的资历。

    自己还年轻,黄福认为自己等得起。

    “臣愿意试一试。”

    “臣打算通过三年的时间,在高丽摸索出一套符合大明利益和需求的宗藩体系。”

    “好。”

    朱高炽痛快的笑了起来,“我拭目以待,等着爱卿凯旋而归的那天,介时,我亲自迎接爱卿。”

    永乐十三年十月。

    朝廷出台了高丽总理大臣,全权负责高丽之事。

    高丽的北军被高丽总督府收编多年,高丽的南军也被大明收编两年,高丽中军的武官多半是大明的将领,面对上朝把高丽当做自己的地盘任意打扮,高丽国王李芳果除了私下里抱怨外,并没有办法。

    高丽总理大臣黄福,先是觐见了高丽国王,获得了热烈的迎接,随后接见了方方面面的贤达群体,以及高丽的两班阶级。

    再北上与高丽总督商谈了一日,取得了一部分的共识,最后南下巡视整个高丽,在全罗道也和新都督赵安商谈了一日。

    黄福召集了高丽的各大商行,与他们进行了沟通。

    “大明修建铁道二十余年,从奴儿干到马什哈德,全长一万九千余里的铁道,目前西部只修到塔什干,东部只修到刺鲁卫,还有合计五千余里修建中,也是最难的部分。”

    “塞北都司,塞南行省各一条铁道,青海的铁道已经在朝廷的规划中。”

    “从陕西到云南,从北平到广西。陕西到山东,四川到浙江,云南到老挝,广西到占城,加上这些已经通车的铁道,还有未来的五年内,高丽,奴儿干,西部七省的铁道修建完工时,大明国内的铁道总里程会突破十万里。”

    “十万里的铁道,是大明的命脉,关乎大明的国运,任何人与势力,都不要图谋,否则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黄福丑话说在前头,商人们面色复杂。

    前有太子殿下,后有新任高丽总理大臣,商人们已经明确的知道朝廷的态度,至少当下没有人敢反对。

    见商人们没有人说话,黄福又说道:“朝廷其实很认可诸位的功绩,犹如当初的金州和北平,北平发展的速度,离不开金州的供应。”

    “如今也是,大明国内的发展速度始终如一,正是因为高丽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保障了大明工业化发展的需求,才能一直高度维持下去。”

    “所以朝廷不光加强了对大明律的健全,保障了各位的权益,也在政策上给予了各位更多的支持,如高丽煤矿的贸易,避免了高丽低价煤矿对国内的倾销,最后是朝廷承担了之间的差价,让大明工局出血,才满足了诸位矿区内的生产销量。”

    “你们有些人可以看成是各取所需,互相得利,无论怎么想,首先应该承认大明社会为诸位带来的好处,没有当下大明社会的存在,你们的商品卖给谁?你们的利益从何而来?”

    “只有想通了这个道理,你们才能真心接受,一起为大明社会的发展使劲,才是长远的持久之道,诸位在高丽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来找本部堂。”

    黄福前面说的严厉,最后又说了些好话,恩威并施。

    敲打了一番,又画了一通大饼。

    高丽。

    江原道铁原府境内。

    卢记矿场。

    当地最大的矿场,不光有丰富的煤矿,上层还有优质的铁矿,商人们自己在矿区铺设的简易铁道,成列成列的煤矿被拉上来。

    财大气粗的商行,运用了十几座新式抽水蒸汽机日夜抽水,抽出来的地下水运到新挖开的沟渠中排入江河。

    辽东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辽西走廊和金州地区,所以铁道也是在辽西的西北部,从金州沿着黄海海岸修建的铁道,连接到镇江堡,由镇江堡进入高丽平安都司以及咸镜道都司。

    江原道的铁道开工才一两年,预计还需要一半以上的工期,才能修通连接咸镜道都司的铁道,通过铁道运输到辽东,再有辽东运输回国内。

    不过呢,因为距离的原因,铁道运输并没有淘汰海运。

    平安道定州周边的铁山,自古以来的矿区,加上黄海道的黄州,由咸镜道以南、江原道的煤矿和原料会通过此处,最后还有忠清道的洪州与泰安、全罗道的全州和长兴。

    有专门运输煤矿与铁矿的轮船,日夜不停的来回运输,因为距离的原因,运输的成本并不比铁道高多少,而且时间更快。

    所以当下的卢记矿区更看重江原道到西部的铁道修建,当这条铁道修通后,卢记的煤矿运输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低,也就是利益的凭空增加。

    这个背景里,卢记的东家卢顺义出门的时候,他的马车车轮突然脱离,摔下了进煤矿的山谷下,最后人们只找到了几具被野兽吞噬剩下的残骸。

    卢顺义的家人控告吴宏,指责吴宏谋财害命。

    卢记是卢顺义与吴宏合伙开办的商行,多年来两人齐心协力,一个出高丽的关系,一个出大明国内的关系,除了是最早的一批商行,也成为了高丽最大的煤场主之一。

    吴宏以约定为由,拿出了卢顺义家人不知道的契约,赔付了卢顺义家人五千元钱,从此卢记商行改名为吴记商行,成为了吴宏自己的产业。

    卢顺义的家人当然不服气,加上又有指出来,在码头上看到过车夫,因此卢顺义的家人们推测,那几具残骸除了卢顺义是真的,其他都是假冒的。

    大明人与高丽人的官司,归属权属于高丽总督府。

    这个官司拖来拖去,最后闹到了姜宾知手里,姜宾知没有出面,出面的是总督府的佥事。

    “你给个准话,到底是不是你做的?”

    佥事好奇的问道。

    人们都认为是吴宏派人做的,吴宏苦着脸道:“我岂是无德之人,真要是我做的,天打五雷轰,我不得好死。”

    吴宏诅咒发誓。

    佥事摇了摇头。

    卢记的矿区如果说当下价值上十万元,等火车通车后,没有了运输的限制,以卢记矿区的产量,至少要翻几倍,甚至有人认为价值百万。

    这可是下金蛋的母鸡群,几百年的富贵,价值并无法用简单的粮票衡量。

    “听说你们二人当初的本金才不到三千元?”

    听到佥事的话,吴宏忍不住板起脸。

    佥事不在乎吴宏,满脸的感叹。

    才十几年的时间,三千元到价值上百万,实在是不可思议,让人眼红,佥事也眼红,不光佥事眼红,总督府上下有不少人眼红。

    区区发誓赌咒算个什么,卢顺义死的突然,而吴宏得了利,那不是他做的,人们也认为是他做的。

    吴宏无可奈何。

    当年他的热气球也是,的确刚开始没有什么价值,军工联合办打发了自己一笔银子,结果呢?热气球成为了军中的常用军备物资。

    他们商人太难了。

    人人都眼红他们。

    自己靠着这笔银子,千辛万苦来到高丽重新开始,好不容易有了眼下的机会,结果各个都旁敲侧击,希望从自己身上分一杯羹。

    他们难道就不记得协守兵团的事?才过去了几年,就忘记了后果么。

    吴宏气愤的分了出去不少的暗股。

    卢家人最后什么也没有捞到,被总督府的官吏们以闹事为由,关的关,罚的罚,驱逐的驱逐,事情告一段落了,卢家人无能为力,告之无门。

    铁道终于修建到了吴记商行的周边。

    随着铁道的工程,吴记商行的价值,每一日都在上涨,许多的大商人旁敲侧击,询问吴宏有没有招股的意向,吴宏当然不愿意。

    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他现在背靠总督府,不把同行们放在眼里。

    数十万的阉工和战俘,以及大明铁道工人们的努力下,高丽的铁道修建速度并不慢,至少在当下如此,虽然远远比不上十九世纪的美国。

    十九世纪的美国,平均每年修建一万二三千里,最高的一年修建了四万多里路,而大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集合全国之力,也才修建了不到十万里。

    不过大明的铁道修建速度也不算慢,新中国成立前,国内铁道总里程也才四万多里。当然,两者的环境不一样,大明是稳定发达的社会,而那时候的中国是战乱社会,所以铁道修建的很慢。

    但是人们都知道,随着铁道的速度,当高丽的铁道通车后,南北东西的物资运输瓶颈得到突破,很多的商行资本至少要翻一番。

    那些优质的矿区更是最优质的投资方向。

    国内无数的商行来到高丽投资,高丽的土地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探测队,在所有的山区寻找矿场,每找到一处矿区,就会成立一家新的大商行。

    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只缺矿,只缺土地。

    有的商行入股高丽的老商行,有的自己成立从零开始,铁道的通车日期越临近,高丽的商业资本越急速增长,甚至又惊动了朝廷。

    黄海道的海州,国内的牙行甚至挂牌每个商行对外的售价。

    他们把自家商行评估后,那些想要借助这波红利发财的商人们,愿意售卖部分的资本,也有对抗太对贪婪的外部势力的原因。

    很多国内商行的东家、掌柜、管事们来到海州后,会第一时间去牙行铺子外观看木牌子上各商行的股价,这些专门进行商行股本贸易的牙行,被外来的商人们称为股行。

    但也有许多商行的名称并没有在股行的牌子上,例如吴记商行。

    这属于最优质的投资对象,可偏偏这样的商行又不放开股本,让很多内地的大商行馋的流口水,于是委托了一波一波的人,不厌其烦的去说服他们。

    大明的国力发展,资本同样在扩充。

    百姓们的钱财从一到二,那么商人们的资本则从一到二十。

    万元户已经无法给予百姓们震撼,哪怕他们几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形容富人的词语,话本中取而代之的十万元,百万元。

    百万元的商行,早已经不是大明的顶级商行,而十万元资本的商行,在大明内地比比皆是。

    这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

    富可敌国。

    大明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商行。

    高丽这块海外之地,因为和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原因,以及后来的变化,权利的跌达,多年来的混乱之后,终于发展为资本的乐土。

    大明在高丽设置了总督,都督,总理大臣,想要极力的约束这股力量,仍然控制在大明朝廷的手中。

    股行的诞生,代表了新的意义。

    资本的放大器。

    资本的“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