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封建君主专制
公信力? 朱标听着苏璟的话语,眉头微蹙。 这个词,他亦是第一次听说,但简单明了,倒是一眼就能看明白意思。 只是,这和治理大明又有什么关系? 苏璟看了一眼朱标,说道:“先出去吧,在这里水汽弥漫的,不好说话。” 这造纸厂已经开始工作,各项工序基本都离不开水,更有蒸煮这样的环节,所以整个厂房内还是非常湿润的。 “是,苏师。” 朱标点点头,跟着苏璟离开了造纸工坊。 苏璟随意找了棵大树,直接席地而坐。 朱标也是立刻有样学样,两人就这么坐在了树下,颇有些古时孔子教导学生的模样。 苏璟看向朱标道:“商鞅变法之前,做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吗?” 嗯? 朱标微微一愣,有些迟疑。 商鞅变法他知道,但这变法前做了什么事,他还真没什么印象。 “学生不知,请苏师解惑。” 朱标恭敬道。 这下轮到苏璟愣住了,这竟然问住朱标了,又不是什么现代知识,朱标这小子,原来也不是啥书都看的啊。 苏璟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这样才对啊。 自己这个徒弟,平日里展现出的阅读量连他这个老师都惊叹不已。 要不是自己是个现代人,只怕知识储备要被朱标秒杀成渣。 还好还好,朱标也不是啥都知道,商鞅变法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连来龙去脉都不清楚,还是得靠自己这个老师来教啊! “苏师,怎么了?” 朱标看着笑容满面不说话的苏璟,有些奇怪的问道:“是学生太愚笨了吗?” “没有没有。” 苏璟回过神来,摆摆手道:“没事,为师只是刚刚神游了一下,牛懿你还是很聪明的,不要怀疑自己。” 这自嗨归自嗨,可不能打击到朱标。 这么聪明的徒弟,那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朱标随即松了一口气,不是自己的原因就好。 苏璟继续道:“在商鞅变法之前,他做了一件事,叫做立木为信,内容么,我还记得一些。” “大概就是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 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 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最终商鞅才颁布了法令。” 苏璟可不记得原本,只能凭借记忆,将这立木为信的故事丰富润色了一下。 倒是朱标听完,眼前一亮道:“苏师,学生记起来了。” “《太史公书》中有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这. 苏璟看向朱标,只觉得刚才自己的得意,那是相当的打脸。 苏璟因为记不得原本只能用白话文翻译了一下,没想到朱标竟然来了个反向翻译,将白话文又变成了文言文。 这么看起来,自己这个老师,好像真挺一般的。 还好,刚才只说自己是神游。 “不错不错,记忆力挺好的,我说的就是这个。” 苏璟点点头道:“这立木为信,便是商鞅建立公信力的措施,为了自己的变法做铺垫,以确保能够实施下去。” “当然,商鞅也做了许多其他的事情,我也只是拿出一个典型出来,不必过度纠结。” 朱标若有所思,片刻之后说道:“那大明不可以像商鞅一样么,用这样的手段建立公信力?” 既然商鞅可以,那大明也可以。 朱标的想法,可谓是相当的简单。 苏璟自然也是早就料到了朱标的问题,一点也没有奇怪。 他笑道:“不行的,大明做不到。” 做不到? 朱标疑惑道:“为何做不到?请苏师教我。” 苏璟抬看了看树叶开始凋零的大树,说道: “商鞅变法是在秦国,春国战国时的秦国,建国时方圆不足五十里,疆域比之现在的大明,小了很多。” “商鞅可以用立木为信这样的手段让秦国的百姓信任他,就像是我可以在溧水县通过各种类似立木为信的办法让溧水县的百姓信任我。” “但若是对于现在的大明,这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或者说,办法可行,但无法执行下去。” “因为大明太大了!” 大明太大了! 朱标听到苏璟的回答,只觉得整个人都是一震。 对啊,商鞅立木为信,在秦国那等小国之中,很快便能建立起公信力。 但在大明,京城的消息要传到边疆,哪怕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也需要好多天,更遑论一些普通的消息了。 商鞅的办法,在大明,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行的通的。 “不对。” 突然朱标说道:“苏师,商鞅立木为信的办法或许不行,大明的确很大,但也没必要像商鞅那么着急,只要徐徐图之,公信力总能建立起来的。” 朱标还是对大明充满信心的,他自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苏璟则是摇头道:“牛懿,我刚才可是说了,或许办法可行,但执行不下去。” 朱标还是太单纯了,这种人,有些可爱,但同时也相当的凄惨。 “为什么?苏师,大明现在不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么,怎么就执行不下去呢?” 朱标反问道,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但很快他就一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立刻道:“对不起苏师,学生不该如此和您说话的。” “你老师我像是在意这些的人,你这态度很好。” 苏璟夸赞道:“就应该如此,记得我和你说过,要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么,你又没辱骂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疑惑,没什么不对的。” 尊师重道是好事,但朱标并喜欢尊卑有别。 “学生明白了,还请苏师解惑。” 朱标松了一口气,点点头道。 苏璟看向朱标,反问道:“你以为建立公信力是一件什么简单的事情吗?” “说白了,公信力是让百姓信任,但土地兼并的事情都解决不了,又何谈让百姓信任呢?” 土地兼并! 苏璟一句话,直接就让朱标当场傻住。 是啊,土地兼并的问题都无法解决,百姓赖以为生的土地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百姓信任呢? 徐徐图之,怕是徐徐让百姓越发的不信任吧。 还是得官绅一体纳粮! 朱标心中再度下定决心,这事得推行啊! 但苏璟接下来的话,又给了朱标一记重重的打击。 “其实就算是土地兼并,那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即便真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也无法保证公信力的形成。” 苏璟淡淡的说道,十分的随意。 朱标神色一变,追问道:“苏师,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大明就真的做不到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封建君主专制。” 苏璟平静的说出了答案:“想要公信力,其实就是需要权力的透明,但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中央集权,无法满足这一点。” “从秦朝大一统开始,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在之后的朝代中不断的发展。” “西汉时,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避免臣子专权,科举制又吸纳人才,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 “北宋时,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又设立中书省行省制度,为了保证政令能统一执行。” “这些过程中,都有一个特点,你看明白了吗?牛懿。” 朱标仔细听着苏璟的话语,默默的思考着。 但他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特点,只觉得好像隐隐的知道了什么,却又无法说出来。 苏璟也没等朱标回答,自己说道:“那就这些所有的改制,都是自上而下的,是君王为了自身的权力集中在手里才做的。” “这样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君王自身,代表了一切的权力,但这个权力,又无法受到监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明寻常百姓若是杀人,则杀人者当偿命。” “当若是大明的皇子杀人呢?天子一句话便可以免其死罪,所有的权力,不过都是天子本人的意志。” “同样的,到了地方,你说那些官员会不会学习天子?” “这样的大明,你觉得能有公信力吗?”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永远都只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苏璟侃侃而谈,而朱标则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因为苏璟说的话,那是半点没错的。 他想了想,自己的弟弟们若是做了残暴之事,伤害了百姓。 父亲朱元璋若是惩治,他自己也会去护着自己的弟弟们的。 至于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弟弟,兄友弟恭这是最基本的。 这时候的百姓么. 朱标的内心深处,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自己所谓的忧民爱民,是真的吗? 事实上,正如朱标此刻所想的那样,在未来,他的二弟朱樉在成年之后就藩为秦王之后,多行恶事,荒唐无度,在宫中大兴土木工事、劳民伤财,不从父命。 因此招来了朱元璋的斥责和不满,甚至将其召回了京城。 最后还是朱标劝说,这才免了责罚,放朱樉回去了。 然而,最后的朱樉,还是被三名老妇人毒死了。 对于自己的弟弟犯错,朱标就没有那么怜惜百姓了。 “所以呢,不要想了,这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了。” 苏璟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落叶,起身就欲离开。 这种无解的事情,也就是和自己徒弟闲聊才说说了。 只是朱标还愣在原地,沉浸在苏璟的话语中无法自拔。 他在思考,如果按照苏璟的说法,让天子的权力受到监督呢? 这个想法刚一冒出来,他便立刻掐灭了。 大明天子都要受到监督,那这个天下还是他朱家的吗? 根本不可能! 这就是一个无法解开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