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偷渡阴平
邓艾、邓忠父子领命后,便率领一万大军开始伐蜀之路。阴平位于甘肃,绵延七百余里,荒无人烟。邓艾命令全军准备一个月的粮食,带好行李物品,择日启程。 在启程前,邓艾召开了誓师大会:“汝等随我征战多时,为国家立下大功。如今西蜀四十多年无人能够攻破,如今这一个沉重的责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本帅在临行之前,向钟会将军立下了军令状,这也意味着本次伐蜀战争只准胜利,不许失败!阴平荒芜人烟,如果诸位中有不敢随军前往的,请现在出列,本帅准予还乡!” 话音落了以后,士兵中一片沉默。不久,约莫出来了五百人要求退伍。邓艾当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这五百兵集体下跪,感谢邓艾的不杀之恩。邓艾说:“能和本帅一起伐蜀的,就是我大魏最勇敢的壮士。不愿意一起前往的,我也有言在先,不勉强你们。希望你们好好和家人团圆吧!” 五百士兵离开后,剩下九千多人高声齐呼:“誓死追随将军!誓死追随将军!” 在阴平的小道上,人迹罕至,甚至没有人为修好的栈道。邓艾只能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队人走在最前面开路,在确认前方道路万无一失后,再通知大部队跟进。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人手一滑便掉了下去,“啊”的一声注入了万丈深渊。邓艾看在眼里,痛哭失声。 突然邓艾手中的石头碎裂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邓忠一把手抓住了父亲,众人赶紧合力将邓艾拉上来。邓艾看到众位士兵满头大汗的样子,深深地做了个揖:“感谢众位兄弟们的救命之恩!我只要还活着,一定永远铭记!”众人一起作揖:“将军身先士卒,我等必誓死以报!” 话音刚落,远处又传来了坠落的惨叫。邓艾要求全体士兵都不要离得太远,即使出现石头不稳的情况也刚好有个照应。 就这样,邓艾大军不知翻了多少座山,走了多少泥泞的路,终于登上了山顶。可是好景不长,山顶下山之路异常陡峭,根本无法搭桥。可是粮草仅仅只能维持不到半月,在山顶耽搁太久势必阵脚自乱。邓艾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 站在山顶上,夕阳如血一般殷红。俯视着这人间大地,不禁感叹蜀道的艰难。在这片川蜀大地上,多少英雄豪杰成就了千秋大业,比如刘焉、刘璋、刘备;多少文臣武将死不瞑目,比如诸葛亮、张飞、庞统;多少千古奇冤无法昭雪,比如魏延、张松。每个英雄都有落幕的时候,可是青山依旧巍峨,蜀道依旧艰难,夕阳依旧血红。 “请诸位将自己携带的竹席卷成一个铺盖,把身体卷进去,我们滚下山去吧!”邓艾道。 可是士兵们俯视着陡峭巍峨的高山,无一人敢于争先。大家都明白,从这么高的山滚下去,就像从十楼往下跳一样,生死难料。谁都不敢做这个小白鼠。 这时,邓艾熟练地卷起了铺盖,并对着众人说:“本帅第一个下去,如果我有三长两短,邓忠将代理我的职务,所有人等各司其职、不得慌乱!” 看到将军义无反顾的样子,众位士兵含泪回答:“是!” 就像滚雪球一般,邓艾下去了。可是众人看到邓艾一动不动地样子,纷纷小声嘀咕:“邓将军从那么高的山上坠下去,看来凶多吉少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伐蜀伐蜀,蜀未灭,我们先亡!” 正在众多士兵迟疑的时候,邓艾的铺盖动了起来。 邓忠大喜过望:“各位稍安勿躁,将军还没死!他还活着!” 于是,邓忠下令,全体开始卷铺盖! 士兵们看到有了成功的先例,顿时士气大增。部分还在提出质疑的士兵,眼瞅着回家的路上更是凶多吉少,不如奋力一搏。尤其是在这荒郊野岭之上,既然已经行军半月有余,更应该善始善终。 于是,士兵们纷纷滚了下去。可是很多人并没有像邓艾一样幸运。有的人死在了半山腰,有的人死在了坠落的地方,有的人死在了铺盖松弛,有的人撞到了石头而死……邓艾整顿了人马,已经只剩区区六千人了! 邓艾命令全体将士脱下帽子,向死去的同伴们默哀。接着,邓艾命令:“我们这六千人开始分兵,其中三千人在此安营扎寨,由邓忠带领,堵住蜀军的后路。另外三千人随我一起杀向江油!” 江油关守将马邈闻邓艾军至,措手不及,率领两千守军不占而降。邓艾封马邈继续担任江油关守,但将旗帜换成了魏。邓艾命令马邈只留五百人守江油,其余一千五百人跟随邓艾继续攻打绵竹。成都之主刘禅大惊,可是帐下已经无大将可用。这时郤正上奏:“陛下,武侯之子诸葛瞻赤胆忠心,可派诸葛父子前往御敌!” 刘禅听后,便派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前往绵竹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