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论研究所难度

第一百七十五章 论研究所难度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五章论研究所难度“大哥,我的意思是,我知道碳纤维是什么东西,所以你就不用跟我解释了,只是我有几个问题。”

    孙向阳缓缓说道。

    上辈子,他有个客户喜欢钓鱼,为了投其所好,孙向阳特意购买了一根碳纤维的鱼竿,为此,他还上网搜查过一些关于碳纤维的资料。

    所以,他对于碳纤维并不陌生。

    而号称黑色黄金的碳纤维,也不是那么容易制作的。

    即便到了他重生那会,国内生产的碳纤维也多是中低端,高端碳纤维仍旧在追赶中,也算是进入了第一梯队。

    但那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成功的?

    因此,孙向阳很清楚一个事实,碳纤维就是一个很大的深坑,光靠双水湾,很难玩得转。

    “你说。”

    陈书垣本来都快绝望了,没想到又突然看到希望,身子顿时直立起来。

    “如果我没猜错,大哥之前所在的研究所就是专门研究这個碳纤维吧?”

    “是的。”

    “那国内目前对碳纤维的研究,支持力度怎么样?除了大哥之前所在的研究所,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进行研究?”

    “有,三年前国家制定了一项碳纤维十年发展规划,并拿出五百万,组建了多个攻关组,参与的研究所跟单位差不多有二十家,我所在的研究所便是其中之一,主要负责碳纤维的碳化问题,这也是碳纤维生产的最重要一环。

    只不过想要碳化,需要用到低温碳化炉,高温碳化炉,甚至是超高温碳化炉,我们研究所没有超高温碳化炉,只能自己改装,没想到最后却出了意外,改造的超高温碳化炉直接发生爆炸。

    为此,我们研究所所长不得不去上面要钱,结果却被告知没钱了,需要砍掉一部分研究所跟单位,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攻关。

    很不幸,我们研究所便属于砍掉的研究所之一。

    没了碳化炉,几年的时间打了水漂,没有任何成绩,原本研究所隶属的兵器厂,干脆将研究所解散,而我们这些人,要么选择去公司下面别的研究所,要么由相关的单位接收。

    我在西北待了这些年也有些倦了,正好发现陕北这边有一家单位,距离婷婷不算远,就申请来了这边。”

    陈书垣顺便解释了自己来这边的真正原因,只是在提到研究所解散的时候,脸上充满了苦涩。

    “二十多家单位,就五百万资金?”

    孙向阳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当然,眼下的五百万跟后世的五百万可不是一回事,可就算如此,平均下来,一家研究所或者相关单位,也就二十万的资金。

    这点钱够干嘛的?

    恐怕,之所以要分配这么多研究所,还是看中了这些研究所原本就有的设备。

    基本就相当于,谁家有相关的设备,就能报名参与。

    陈书垣所在的那家研究所,想来就是因为有碳化炉,毕竟这玩意除了生产碳纤维,也可以应用在别的方面,像石墨,金属的热处理,还有化工,材料方面,都可以用到。

    这是属于就近原则。

    否则区区五百万资金,光是买设备都不够,自然要想方设法的节约。

    “五百万很少吗?”

    陈书垣有些茫然。

    在他眼里,五百万已经很多很多了。

    当然,只凭五百万就研究出能用的碳纤维,根本就是在做梦。

    关键是,这种研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要不然上面也不会制定出十年发展规划,只不过前三年属于摸底,看看哪些研究所更有潜力,然后进一步支持。

    事实上,陈书垣所在的研究所,已经有了一些成就,这次改造超高温碳化炉便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试验,只不过却失败了。

    如果再来一次……

    “大哥,你跟我说说碳纤维的生产工艺,需要用到什么设备。”

    孙向阳这时又说道。

    “好,碳纤维主要是通过……”

    说起这个,陈书垣整个人都变得有精神起来,从一开始的材料选择,到加工过程,再到研究方向,全都一一说明。

    孙向阳也听的很认真。

    等陈书垣讲完后,孙向阳对碳纤维的生产也基本有了一个概念。

    然后就生出一种感觉,就这?

    原本在他眼里,碳纤维材料既然这么高端,又是号称黑色黄金,又是号称新材料之王,那绝对很难,可没想到,根据陈书垣的描述,就跟个手工作坊没什么区别。

    也难怪上面第一批资金只有五百万。

    碳纤维生产,除了超高温碳化炉比较贵重,国内的无法满足外,像低温,高温,还有氧化炉这些,国内都能生产。

    当然,材料的品质也很重要,比如腈纶和粘胶纤维。

    但不管如何,这些东西国内都能够满足。

    别说跟生产芯片比,甚至都没什么高端设备。

    生产碳纤维真正的难点在于工艺。

    需要反复的试验,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提取成功的经验,让碳纤维的强度不断加强。

    可以说,有时候温度低了,或者高了,都会受到影响。

    再就是拔丝工艺,保证从高温炉中拉出的纤维均匀一致。

    还有就是热解,高温下的纤维会发生化学反应,如何保证将纤维中的杂质跟气体去除干净,才是决定碳纤维品质的关键。

    用陈书垣的话说,生产出碳纤维不难,但那种碳纤维基本等同于废品,压根就没法使用。

    关键是提升碳纤维的品质,也就是强度。

    在这方面,就得靠工艺了。

    这就相当于合金的配方,你只知道材料,不知道配方,就算生产出合金来,也没法跟人家的比。

    想明白这些,孙向阳眼睛明显亮了起来。

    他先前有些犹豫,真正原因是担心生产碳纤维太过高端,双水湾压根就撑不起来,就像生产芯片需要用到光刻机一样。

    如今,某些国家对国内实行技术封锁,连高精端的车床都买不着,所以你只能被卡脖子。

    但,碳纤维真正重要的反而不是设备,而是工艺。

    明白这些后,孙向阳脑海中就冒出一个念头来。

    他学习中医知识,可以形成技能。

    如果研究碳纤维工艺,会不会形成技能?

    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工艺,哪怕只是国际上淘汰的那种工艺,可只要形成技能,就能不断的提升。

    而提升技能就相当于提升工艺。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今后双水湾可以打破垄断,生产出属于自己的高端碳纤维?

    还有一点就是,如今双水湾只要建一个研究所,拼凑出一套设备来就可以了,压根就不需要大规模的生产,等研究个两三年,出了成果,就能趁着改开的春风起飞。

    作为黑色黄金,碳纤维绝对供不应求,在早期,价格也是高昂的。

    这可比挖煤来钱快。

    更重要的是,依托这家碳纤维研究所,今后可以打造出一片生产基地,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产业升级吗?

    从今往后,双水湾也有了真正发展的基石。

    这里不仅仅是剪纸画之乡,更是碳纤维工业之城。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几十年的规划。

    而眼下,双水湾仅仅只需要投资建造一家碳纤维研究所,迈出第一步。

    “大哥,按照你的估计,建造这么一家研究所,需要多少钱?”

    “如果只是碳化处理的话……”

    “不,我说的是全部,不需要依赖别人,咱们从头到尾,能够把碳纤维生产出来的研究所。”

    “全都生产出来?”

    陈书垣猛地瞪大眼睛,心脏快速跳动起来,甚至有些口干舌燥。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妹夫的野心这么大。

    双水湾能撑得起来?

    难道就不怕打水漂吗?

    尽管如此,但他还是在心里快速计算了一番,最终吐出一个数字,“一百五十万左右。”

    “一百五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孙向阳忍不住沉思起来。

    这个数字虽然比他预想中要多不少,但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当然,指望双水湾拿出这笔钱来,却没那么容易。

    按照他之前的计算,双水湾想要年入百万,需要等两年以后才能做到。

    而眼下,双水湾其实没钱。

    信用社账户上躺着的那些钱,还得用来购买变压器,给煤矿添置设备,这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剪纸画那点钱,根本不顶用。

    指望国家拨款,更加不现实,上面要是有这个钱,陈书垣之前所在的研究所也就不会关门解散。

    还有一点就是归属权的问题。

    研究所就算建起来,到底属于谁的?

    属于双水湾?

    孙向阳不是那种吝啬的人,而是想到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一点剪纸画都能让县里盯上双水湾,直接不要脸的抢夺,如果研究出真正可以使用的碳纤维,别说县里,就算省里都会心动。

    那个时候,就算搬出苏家也未必有用。

    与其等着被人抢夺,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把这家研究所的归属权厘定好。

    而只要研究所,跟未来的生产基地建在双水湾,别的其实并不重要。

    然后,孙向阳就想到了香江,继而想到了外资企业。

    短时间内想要弄到建造研究所跟买设备的钱,还得从香江那边想办法,也就是说,他的香江计划得提前了。

    好在先前黄德发过来,让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关于他风水大师的身份不至于太突兀。

    等从香江那边弄到钱,他是不是可以在香江那边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在双水湾投资建一家研究所?

    如此一来,这家研究所将归于香江那边的公司,属于外资企业。

    等有了成果以后,上面就算有想法,也得考虑大局。

    招商引资期间,如果出现抢夺的丑闻,谁还敢来?

    再加上苏家当背景,关键时刻再拉一两个盟友,足以保证研究所按照他的心意进行发展布局。

    “我在香江有个朋友,说服对方投资一家碳纤维研究所问题不大,只是这样一来,这家研究所就属于外资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哥你能拉来多少人?

    毕竟研究生产碳纤维需要专业的人来,双水湾的人干点力气活还行,想要研究这玩意根本不可能,我们需要从外面招人。”

    孙向阳确定了想法后,便看着陈书垣问道。

    哪怕这家研究所属于他,但这会却不能直接说,必须要套上一层皮。

    “香江的人投资研究所?”

    陈书垣愣住了。

    似乎没想到孙向阳会给出这样一个结果。

    “对,双水湾现在没那么多钱,恐怕也没有建造研究所的资质,根本就申请不下来,所以只能从外面想办法。”

    孙向阳点点头。

    听到他的话,陈书垣皱紧眉头,沉默起来。

    他原本的想法是为国家研究出碳纤维,可现在,却变成给香江那边投资的研究所研究,从心理上来说,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孙向阳也没有催促,安静的等待着对方的答案。

    过了许久,陈书垣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孙向阳问道:“如果有了成果,属于国家的,还是香江投资的人?”

    “名义上肯定是属于投资人,毕竟研究所是人家建立的,不管工艺成果,还是专利,全都属于投资人,不过从实际上来说,香江迟早会回归,而研究所的人也都是咱们自己人。

    将来生产出来的碳纤维,一定条件下,也是先满足咱们自己用。

    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打破国际上对咱们的封锁,不至于被别人卡脖子。”

    孙向阳解释道。

    “我只有一个要求,如果真的研究所碳纤维工艺,咱们国内也有资格使用。”

    陈书垣咬了咬牙说道。

    “这个问题不大,到时候研究所可以进行授权,只要给专利费就行了。”

    孙向阳点点头。

    “那我没问题了,别的研究所我不敢保证,但我可以尽量试着说服之前跟我在一家研究所的同事,虽然大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碳化处理,但别的工序也不是不能上手。

    并且等研究所真的全部建起来,有了一定成果,咱们也可以继续拉人参与进来。”

    陈书垣最终还是决定干了。

    相比去别的单位,他更想研究碳纤维,哪怕这家研究所属于香江那边的人,可至少也是一个希望。

    “那咱们再来谈谈待遇问题。”

    孙向阳微微一笑。

    招兵买马,除了志同道合的理想之外,待遇同样至关重要。

    否则人家凭什么来双水湾,加入一家香江投资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