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天下第二人在线阅读 - 第十六章 山门要献宝?

第十六章 山门要献宝?

    一张《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大气磅礴,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这张宝图上。

    见郑和拉开幕布,殿中的小太监赶紧点燃了两侧的大烛台,两只儿臂粗的蜡烛着了起来,将这幅图照得纤毫毕现。

    阿垄抬头仰望这张图,心中充满了的敬仰之情,中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太具有传奇色彩了,虽说后有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啊!

    郭敦伸手入怀,取出一个铁力木小木盒,打开木盒,拿出一副长柄眼镜贴在眼睛上,仰视着这幅图,叹道:“真是看一次,激动一次啊!”

    郑和负手而立,说道:“小先生,可知此图为何物?”

    阿垄脱口而出:“世界之大,郑大人真不愧为探索神州之外第一人。”

    “怎么,你看得懂这张图?”郭敦在一旁问道。

    “哎呀,险些露馅”,阿垄暗道,若是自己当真看懂了这张图,那在这个时代,就不是隐士,而是妖孽了。

    “看不懂,不过郑大人下西洋的壮举世人皆知,我山门中获悉此事,从上到下也是极为钦佩的,这幅图我虽看不懂,却能猜出描绘的应当是大明的航海盛举”,阿垄一边说,一边向郑和深深鞠了一躬。

    “哦?你山门中,是如何评价下西洋一事的?”宣德来了兴趣,问道。

    阿垄正色道:“皇上,我山门中认为,下西洋一事与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更重要的是,这证明我泱泱大明,不但能称霸陆地,更能在海上称雄。”

    “说得好啊!”宣德大喜道:“三宝,怎么样,你已经六下西洋了,朕以为,为大明何妨再下一次西洋?”

    郑和躬身道:“皇上,六下西洋,臣已年过花甲,大海之上浩浩无涯,臣实在是不想埋骨异国他乡啊!”

    宣德说道:“三宝,我皇爷爷在位时,你六下西洋,为我大明挣下好大的荣光,如果你能再下一次西洋,那才是真正地有始有终啊!”

    这话连阿垄都听明白了,历朝历代探索未知的事情,都最易于彪炳史册,而郑和下西洋,从永乐年间开始,已经接连六次,声势何其浩大,可谓是千古盛事。

    如果郑和在宣德年间再下一次西洋,宣德就能搭乘郑和“宝船”,在史书上留下“始于永乐,终于宣德”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和只是苦笑,并不接话,伸手从脑后拔出发簪,走到烛台前挑了挑烛芯。

    烛芯火光大亮,郑和抬头看向宝图,鬓角白发在烛光中如同白霜一样。

    阿垄在一旁说道:“郑大人,您应当再下一次西洋?”

    阿垄的话,让郑和吃了一惊,他侧过头问道:“小先生,你也认为,我应当七下西洋?”

    “对,小先生说得有理”,宣德也在一旁说道。

    “小先生,你可知我老了……”郑和将发簪吹了吹,插回脑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阿垄说道:“更何况,我山门中,还有一件礼物想要送给朝廷,助我大明再次远航呢!”

    “礼物,什么礼物?”宣德提高了嗓门问道,郑和也望向阿垄,不知他说的是什么东西。

    阿垄向宣德鞠了一躬道:“皇上,我山门中人,也喜爱到高山大泽中探幽揽胜,前些年偶然制造出了一个物件,可视远如近,当真神奇。门中长老对朝廷下西洋钦佩不已,曾言这种物件若是能送到朝廷,定能助我大明征服更远的海洋。”

    宣德问道:“视远如近?这是什么物件?”

    阿垄答道:“‘千里镜’”说罢,又指了指郭敦鼻梁上眼镜补充道:“和这个有些相通之处,但要耗时耗力耗物一些,说千里是夸张,不过多看数倍是不成问题的。”

    “真有此等宝物?”宣德睁大了眼睛。

    郭敦取下眼镜,笑道:“小先生,我这僾逮是皇上御赐的,我年老目昏,不辨细字,有了这好东西,看字就清晰多了。不过,这东西可没法视远如近呀!”

    阿垄心道,原来这东西在明朝叫“僾逮”,管它叫什么呢?还不是一样的原理。阿垄随即笑道:“郭大人,请让我看看僾逮,您有所不知,‘千里镜’也是用镜片组合而来,不过复杂精细得多。”

    郭敦将长柄眼镜递给阿垄,说道:“拿稳当了啊,这可是皇上赐给老臣的,精贵着呢!”

    阿垄伸手接过眼镜,这副眼镜的镜片用通透的水晶制成,镶有金边,质地轻薄,在这个时代是不折不扣的高档货。

    “老倌,没了这东西,你怕是连奏章上的字都看不清楚吧!”郑和笑道。

    “那倒是不至于”,郭敦笑道:“不过若是没这东西,看小字就头疼得很喽。”

    阿垄翻来覆去把长柄眼镜看了又看,心里已有了计较。

    郑和问道:“小先生,你可能制出‘千里镜’?”

    阿垄正色道:“能。”

    郑和又问道:“能把多远看成多近?”

    阿垄说道:“五十步之外,视远如近,可阅读奏章。”

    “咝”,郑和与郭敦相视一眼,都觉得不可思议。

    阿垄说道:“郑大人,郭大人,我虽能制出‘千里镜’,但需要相关的物件和匠人,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能成功,到时候您亲自验看就是。”

    “小先生,君前无戏言”,郭敦盯着阿垄的眼睛说道:“若是一个月后,你做不出‘千里镜’,那……”

    “大人放心,我山门早就有意将此宝献给朝廷了,别看我是弃徒,但这东西我刻意学习过,不会有问题的”,阿垄躬身道:“若是一个月做不出来,我甘愿受罚。”

    宣德很高兴,说道:“好,说说看,你需要什么物件和匠人?朕给你配得齐齐整整的。”宣德心里盘算着,若是有了‘千里镜’,那偷偷看起来一些事……嘿嘿,民谚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嗯,就是这个道理。

    阿垄道:“皇上,我要数块通透的白水晶,越通透越好,还要一些铜块,另加三五名制作僾逮和铸铜的工匠。”

    宣德听说一个月后就能拥有‘千里镜’,兴奋地点头说道:“朕准了,白水晶内官监多得是,制作僾逮和铸铜的工匠从工部调用就是。”

    “皇上,臣内宅颇大,恳请让小先生到我那里去制作‘千里镜’。小先生博学多才,臣也好时时请教。”郑和说道。

    宣德略一琢磨,也就明白了郑和的意思。郑和在接过这个差事,恐怕谁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他是大明航海的不二统领,若是其他人制作这等宝贝,若是被那帮难缠的都察院御史官掺上一本,还真不好解释。

    更何况,郑和是太监,小先生带着亲娘住进内宅,任谁也传不出什么风言风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