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孙:语终局
空气凝滞了半晌,仿佛弥散在空中的湿气也凝结成了霜。许久,檐间滴落的一滴露水破开这凝滞,落在两人沉默而微妙的氛围中。 “长公主都知道了,何必还问?” 靠在轮椅上的若昭也发出了一声轻笑。 “比我想的要有本事。” 杜宇莞然,“也没算得过长公主您。”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往往不需要很多言辞,言尽于此彼此心知肚明。若昭回望了一眼屋中暖黄的灯火,那人颀长的侧影她梦中不知描摹多少次。熟悉得只用一眼,足以望见他眉眼间的盈盈温意。 其实收拾行李这事,阿澜姐一个人应付绰绰有余。只是李世默似乎一定要cao上这份心,在屋中看着阿澜姐忙进忙出收拾干粮、保暖的披风以及药品之类的。从成都出发北抵剑门关,暂且都在杜宇管辖的范围内。等出了剑南道,经山南西道入京畿,作为钦差的李世默自然要住官驿,带上李若昭,就不太方便了。 因此,在他们事先的商定中,出剑门关之后,两人一前一后沿官道向长安前行。李世默带着关河住官驿,李若昭带着风吟雪澜住客栈。 他现在cao心的就是出剑门关之后他不能时常顾及的路程,还有哪些准备不妥当的地方。 杜宇顺着李若昭的目光亦看见了在屋中忙前忙后的影子,蓦地想起这几个月与他们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该见到的,没见到的,想也想得出来。 千回百转,杜宇轻描淡写还是提醒了她一句。 “前路多艰,还望两位殿下多多保重。” “这你放心,” 两人聊天,你来我往,有一句没一句的,没什么重点,也没什么目的。若昭顺嘴接道。 “自保不难,更何况答应过你要照顾好嘉禾,不会随便让自己出事的。” 不仅仅是这个意思。 杜宇心道。 我是说,你们俩,的前路。 短短五个月,他能感觉到宣王和长公主之间那些默契中微妙流淌的情谊。真情可贵,除却万不得已的利用,纵使是乱了伦常,他亦不愿对此情有所偏见。可这份感情是否能开花结果,甚至仅仅是翻到水面上,前路未知。 他对感情这事一向看得很坦诚且自由。正如当初和霍小妹,一开始他就知道她是剑门关守将霍然安插的探子。不就是塞个人嘛,本来也懒得说破,却没想朝夕相处,杜宇隐约察觉到霍小妹似乎对自己那些不可言说的心意。更意外的是,兜兜转转一大圈,他没算准自己会入了她的局。 霍小妹和寻常女子不同,出身将门,够泼辣,够爽利,相处起来也足够舒服,是他喜欢的样子。尤其对于背负没齿难忘仇恨的人,对于时时刻刻紧紧绷着一根弦的人,与她的每一次相处,无论是斗嘴,还是枕着她的膝头睡去,无异于一方可安栖的港湾。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既不想利用霍小妹的感情周旋多方之间,更不愿,也做不到随随便便放下她,便索性和霍然摊了牌,一次自我剖析陈明心意。故土情深,人生抱负,父仇母恨,还有放不下的人和情。没想到霍然其实一直对公孙枭颇有微词,这番开诚布公反倒让他入了自己的阵营。 这样的抉择和处理,虽然也称不上轻松,但肯定要远比宣王殿下和面前这个女人,熙宁长公主,来得容易。 这厢想着霍小妹,若昭倒是分外应景地提起她来。 “对了,有一事倒是忘了。本来想着能看到你与小妹的好事,不过朝廷那边催得急,需得赶忙回去。” 就年龄来说,若昭比杜宇小五岁,但她安坐轮椅上悠游淡然的气度,待人处事的妥帖,就算闲话家常,也是旁人不能及的,如排兵布阵般的面面周全。 “哪一日你们喜事办了,本宫和宣王殿下,无论多远,定然送上一份贺礼。” “那末将就代小妹,谢过殿下了。” 若昭浑身放松地倚在轮椅背上仰望天河。微风忽起,一时云破,浩渺的天际难得露出点点星子。 新月虽然迷蒙,但总有花好月圆人长久。 埋头挣扎得太苦,偶尔抬头,世间万物其实比想象中美好。她想。 这般悠闲地想着,她又忽地想起另一个问题,随口便问。 “你从军十一年了,对吧。”
“是啊,长公主有何事要问?” “你十五岁从军。我记得依我朝兵制,年满二十一方可服兵役。纵使安史之后此制并不绝对,但至少也需满十八。你当初十五岁,如何入得了军中?” 若昭本是闲来一问,没想到手边那个声音骤然消失,等到她侧目看时,杜宇早已哽咽许久。 “这件事,说来话长。当时小吏确实从中作梗,但我实在等不及……” 杜宇再顿,沉默得让人心凉。 “后来是杜鹃,用她的,处子之身换的。” 又是沉默。 沉默太久,杜宇小心翼翼地望向安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的人,侧容如冰雕。 直到夜风一阵阵地吹,吹彻高楼一夜玉笙寒,吹得若昭飒飒冷意的声音,杜宇都听得不太真切。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把你,剁了喂狗。” “我知道我有罪,此罪难消,我这辈子,都赎不了我对她的愧疚。” 是呵。 确实赎不了了。 若昭倚在轮椅背上,即使是一个旁观者,亲耳听到那个故事的时候,从心底蔓延而生的冷意还是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隆平九年杜鹃的纵身一跃,就已经了却她此生所有的希望和幻梦。 凄凄切切,凄凄惨惨戚戚。 活着的人苦尽甘来安享鲜花着锦。 一朝春尽,徒留斯人故去,杜鹃悲啼。 长夜难捱,杜宇此刻沾了湿意的声音比他曾经说过的每一个字都要情真意切。 “我也没有什么亲人了,嘉禾算一个。末将恳求两位殿下,在长安一定护好她。剑南道这边,还请殿下放心。有朝一日宣王殿下如有所需,剑锋所指,便是末将挥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