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触手怪的宇宙之旅在线阅读 - 第174章 灼热的聚光之城

第174章 灼热的聚光之城

    自从战争结束后的十年时间以来,在地球外太空的轨道上漂浮着的人造物已经翻了成百上千倍。

    应用量子加密的通讯卫星分布在距离地面200公里的低轨道到公里的同步轨道上,这些卫星的数量如今已经超过了十万。

    除了这些体型小于百米的小型人工造物之外,还有九座直径超过千米的天宫轮式空间站。

    它们漂浮在距离地面500公里到公里之间的轨道上,内部居住着总共一万多人。

    在水星表面的能源基地建成之后,戴森云第一阶段的计划就开始了,地球上也同步开始了聚光之城的建设。

    在地球和金星这种有厚重大气环境的星球上,建设太空电梯的成本比起可回收火箭的成本更高,材料和技术还要更复杂,算不上是一种实用的运送方案。

    而在月球和水星这种大气稀薄、重力较低的星球上,遍布星球表面的电磁加速轨道比起建造一根数万公里长的坚固线缆方便快捷得多,所需要的材料也要便宜得多。

    直到戴森云计划被启动后,连接同步轨道上的聚光之城与星球地表的太空电梯才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运输货物的功能只是这些太空电梯很小的一部分能力,它们最重要的结构是内部的超导电缆,用于向生存在地面上的人类传输聚光之城收集到的庞大能量。

    以地球规划中的120座聚光之城计算,这些距离地表公里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城市每年都能产出大约5000亿亿千瓦时的能量。

    如此庞大的能量足以将整个地球的大气层都轰飞,拥有了这种程度的能源支持,这颗直径一万两千公里的大石球也可以被人类任意揉搓了。

    2064年,6月中旬。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这座高山位于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位于赤道与南纬3°之间,被称为非洲屋脊,是理想的太空电梯建造地点。

    地球赤道是建造太空电梯的良好位置,但赤道一带大多都是海洋。

    大部分的太空电梯将会建造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的赤道一带,剩余的少量太空电梯则会在大洋中的岛屿上建造。

    在这片山脉的周围,如今已经建立起了高耸入云的巨大线缆,这些由碳纳米管和金属氢编织而成的黑色线缆共有三根,分布在赤道周围一百公里的区域内。

    密密麻麻的小型无人工程舰像是蜂群一样,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将它们向着更高的空中不断延伸。

    从太空中望去,已经可以看到这三根黑色线缆突破地球大气,进入到了五百公里高的太空中,其中一根更是已经来到了同步轨道上。

    沿着这这根黑色线缆继续上升,在同步轨道之上漂浮着三座巨大的黑色球形城市。

    连接着线缆的那座黑色城市表面像是海胆一样伸展出上百片巨大的黑翼,其中面对着太阳的那一面正在接受着来自上亿公里之外的聚焦光柱。

    那些接受着阳光的黑翼看上去是一层几十米厚的整体,近距离看去每一片黑翼都是由数以亿万计,厚度不到一毫米的纤薄太阳能板拼装而成。

    这道灼热的激光经过了数万层的太阳能板的层层吸收,80%的能量都被转化为电能,通过聚光之城连接着的超导电缆传输到地面之上。

    在这三根黑色线缆的下方,大约地壳之下千米深处,有着一组用同样的材料构成的超导电能传输网络,源源不断地向全球各处传输能量。

    这些来自太阳的能量80%在第一时间被转化为了电能,剩余的20%能量大部分被聚光之城背面的黑翼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输出到太空中。

    直径约一米的黑色线缆上有着一个环状升降器,与线缆相连的位置是一个个圆柱形的运输箱。

    聚光之城背面与线缆相连之处,一个由数个环状结构组成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阀门系统与太空电梯相连接,来自地球的物质不断地通过线缆从这里进入到城市内部。

    除了入口之外,这里同样有着数个出口,大量的物质在聚光之城内部被组装成为新的小型无人工程飞船。

    这些飞船体长只有两米左右,没有核聚变动力,制造相当简单,只能在行星和它的卫星周围工作。

    它们在外太空利用离子推进器移动,携带着原材料前往地球同步轨道的其他位置组装新的聚光之城。

    聚光之城内部,最外层的球形地面约有三万平方公里,64根黑色线缆耸立在球面上,贯穿了这座聚光之城的所有隔层,将它们连成一体。

    这些隔层地面并非是常规星球表面的硅酸盐,而是由碳纤维材料和金属物质组合制造而成的多层中空结构,内部有着大量的真空隔层。

    来自太阳的能量有80%会在这里被转化为电能,还有大部分会通过那些巨大的黑翼辐射向太空。

    但即使如此,剩余的部分热量仍旧让这座直径一百公里的球形城市变得极为炎热。

    聚光之城内部的每一层大约有一千米高,来自太阳的多余热量有大部分都被导向了这座球形城市的最中心,那里的温度将会达到500摄氏度。

    最外层的温度大约在50摄氏度上下,每深入一层温度就会上升5摄氏度,最接近核心的第30层温度将会达到200摄氏度。

    每一层之间都有着隔离阀门,从外层一路向内深入,直到最核心的第三十层。

    这里的面积只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是最外层的十分之一,核心天穹顶部的光线将这里照亮,在灼热的空气中穿过,产生了一些细微的扭曲。

    在这样一个灼热的世界里,却有着大量的生物存在,遍布地面的耐高温生物在这种高温环境里感到相当舒适。

    这些红黑色的生物铺满了这一层的地面,形成了一座座附着在圆球内壁上,像是熔岩巨树一样的生物型建筑。

    在这些熔岩巨树上面像是葡萄一样挂着一颗颗白色的巨蛋,其中孕育着的就是新生婴儿。

    由于缺少重力,这些白色的巨蛋被串在黏菌形成的巨树上,随着它们的运动而在半空中晃来晃去。

    第三十层是聚光之城的育儿园,这些使用了全新基因序列的新生儿在一出生之后就会成为觉醒者,rou体力量与思考速度将会远超原来的普通觉醒者。

    越过第三十层再向内部前进,是一层层的真空隔层,最后进入到了一个半径十五公里的巨大球形空间。

    在这座球形空间内部,存在着一个类似大脑形状的上千米大的红黑色巨型生物,伸展出一条条触须与球形内壁相连,与外界维持着沟通与能量交换。

    这就是聚光之城的核心,控制着这座太空城市运转的生物型超级计算机,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承载意识的智慧生命体。

    在这个巨型生物的不远处,光线交织扭曲,显现出一个渺小的人形影像。

    “盖亚,感觉如何?”

    巨型生物表面一个个像是神经突触一样的触手微微摇动,距离人影最近的血rou细胞略微扭曲后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近似人类的脸庞。

    “感觉很好。这台生物型超级计算机总质量大约在10亿吨左右,以一个普通觉醒者共生体子脑的计算能力为1计算,这个生物的计算能力是2000万亿。”

    一个质量10亿吨的超级大脑,全部由生存在超临界水中的活跃细胞构成,每秒计算次数达到10^35次。

    这种计算能力相当于过去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百亿亿倍,比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加起来还要强,比起地球上的那些量子超级计算机也不逊色。

    有着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其能量消耗也相当惊人,整座聚光之城生产的庞大能量有15%都被这颗生物大脑消耗掉。

    由光影组成的李恒微微点头,这就是他为何要让不同的星球上有不同的超级智能生命。

    智慧生物的信息产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与个体的大脑发达程度、整个文明的信息交流速度、以及由差异和多元化带来的思想活跃度都有关系。

    保持众多个体的差异化,维持文明前进的内部活力,这比起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更重要,毕竟他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只能从遍布星球的普通人类身上获得信息,星球级智能生命就是他获取更多信息的来源。

    一个由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组成的,遍布整颗星球的超级智能生命,生产信息的量级可不是那一百多亿大脑重量只有一千克的人类可比的。

    一座聚光之城的生物主脑就相当于万亿个顶级觉醒者,每年出产的信息是现在全人类的上千倍,一座聚光之城就能够将他在一年里推进到13级。

    聚光之城的主脑加上星球上的超级计算机,仅仅是一个遍布整座星球的星球级智能生命,提供给他的信息就能让他在一年内达到15级。

    等到50年后戴森云第一阶段的5000座聚光之城全部完成,地球、月球、火星、金星,还有木卫和土卫的各大卫星全部都有星球级智能生命之后,提供给他的信息将会把他推动到17级以上。

    “50年后我会比起现在强一百万倍,250年后整个戴森云体系全部完成之时,我会比现在强一百亿倍。”

    李恒的光影看着眼前巨大的生物主脑问道:

    “盖亚,你觉得那些跑出摇篮的人,能躲得过我吗?”

    巨大的人脸一阵扭动后回答道:

    “第一,你需要用大部分的身体在太阳系内漂浮着的千万座聚光之城里持续接收信息。聚光之城还在建设初期,内部生存的人类数量暂时不足以形成被你称为文明信息场的东西。”

    “第二,前往南门二的舰队在南门二完成基础建设后立刻大量转移,用小型飞船以更快的速度远离太阳系,同时太阳系内剩余的高级权限者也做出同样的选择。”

    “第三,你愿意放任他们向外大量转移,否则只要你暂时停止汲取信息,以你的速度他们逃不掉。”

    李恒闻言轻笑一声,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他不愿意看到那些人离去,又何必要在这十年里从木星取出百亿吨金属氢交给他们建造飞船。

    “回答正确。月球上的智能生命就由你来塑造吧,记得教导他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保护好生存在那里的智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