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在线阅读 - 第0164章锦鲤热

第0164章锦鲤热

    大鲤子甩籽之后,就可以对外销售了。

    水产公司的张胖子亲自来了一趟,希望卢昌华把鱼卖给他。

    当初,卢昌华控制大鲤子的销售,是因为种鱼不多,需要繁殖,还得供应鱼庄,鱼就不够了。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经过两年的发展,大鲤子的数量翻了好几番,自己也用不完。

    不卖也不现实。

    “好,张科长,你就来车拉吧。”

    卢家大鲤子出名之后,市场需求就很旺盛。

    可对外销售的不多,有些jian商就用普通鲤鱼来冒充。

    时间一长,有人去工商和有关部门告状。

    市长办公会上,水产公司的老大被好顿批!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必须尽快解决货源问题。”

    这个事最终就落到了张胖子脑袋上,谁让他是业务科长呢。

    他不得不亲自跑来找卢昌华求援。

    见卢昌华这么大方的答应,他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好,好,兄弟,好哥们!”

    为了平息市场上的乱像,张胖子一个电话,摇来四五十人,带来了二十多辆汽车。

    先在一百亩水面拉了几网。

    装走了十车。

    而后,就把重点放在三千亩的水面上了。

    那个铁皮船终于安装了柴油发动机,船尾自制了一个螺旋桨。

    这次下网,它可立了大功。

    一连捕捞了一个礼拜,拉走了百十车,四百吨大鲤子,用来暂缓市场的紧张。

    就在张胖子在水库忙乎的时候,卢昌华的锦鲤小鱼苗也可以上市了。

    由于锦鲤是人工饲养,所以密度可以高些。

    一百平方的水面,养个几十条不成问题。

    更何况,这些是几厘米长的小鱼苗?

    一条二十块的价格,让人咋舌。

    可一想到明年就能卖出大价钱,这些人依然争先恐后。

    很多人都是借钱买的鱼苗。

    卢昌华在水库值班室前立一块大牌子,白底红字写着,“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并且预测明年的价格可能没有现在高,让他们量力而行。

    可这些人都没钞票蒙了眼,谁还管明年怎么样啊?先把鱼苗抢到手再说!

    你说这不好那不好的,你咋还养呢?!

    人们的疯狂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

    也超出了韩建华和李振国的预想。

    买鱼苗的不仅有农场的人,还有许多外地人也闻风而动。

    就连那些倒腾锦鲤的鱼贩子都跑来买鱼苗。

    一时之间,锦鲤鱼苗被炒到八十元的价格。

    那些登记了买鱼苗的人最先买到了鱼苗,他们的价格最便宜,二十元一条。

    刚买到家没几天,这鱼苗的价格就一路飙升。

    像韩建华、李振国这样的人,是坚定养鱼之心的人,见到现在的价格,也心里发毛,更何况那些跟风养鱼的人呢?

    很多人见鱼苗严重不足,而且价格越来越高。

    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些养鱼户身上。

    有些人坚持不住鱼贩子的忽悠,直接加价把鱼苗卖了,又跑来买鱼苗。

    五十万尾锦鲤鱼苗根本不够卖的。

    卢昌华强行留下了五万尾,其他的被一抢而空。

    农行的人带着保卫收现金,直接驻扎在卢家。

    先交钱,然后去水库提鱼苗。

    半个月时间,卢昌华进账九百万。

    成年锦鲤也仅剩一万尾了。

    那些抢到了锦鲤鱼苗的一个个喜笑颜开,就坐等明年发大财了。

    没有抢到的,暗自直拍大腿。

    后悔自己手慢了,或者钱不凑手。

    也把那些不借自己钱的亲戚恨上了。

    你凭啥不借钱给我?耽误我挣钱?!

    锦鲤太热,也不是啥好事。

    卢昌华去找大哥,要他在新闻里讲一下,投资谨慎,量力而行之类的话。

    卢昌中很为难。

    他们在电视新闻里好不容易鼓动起来养锦鲤的热潮,现在泼凉水合适吗?!

    “大哥,你们虽然初衷是好的,为了农场的经济发展,可是盲目的经济热更可怕啊!我想这个你比我清楚。”

    “既然你知道我们的初衷,现在不是挺好吗?!你的锦鲤鱼苗都卖了,农场也有更多的人参与养殖,也给农场增加了税收,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我不是说发展锦鲤养殖不好,而是要有序发展,不能盲目,这需要农场的引导。”

    见大哥不以为然,卢昌华只能作罢,在这方面,大哥也不会听自己的。

    他又找了赵怀安,跟他说了一通。

    赵场长虽然明白卢昌华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可他更相信农场总局的决策。

    总局都出钱搞锦鲤研究和繁育了,这未来市场能差得了吗?!

    “小卢啊,我知道你担心过热,市场太乱,放心,你的那点鱼苗,分散到全国各地,也就没多少了。”

    其实,卢昌华也想过控制鱼苗,不卖那么多的。

    可是在那种群情激奋之下,他哪敢不卖?!

    他要是说出不卖鱼苗的话,恐怕当天晚上就有上百只农药瓶扔进鱼池里。

    既然你挡着大家发财,那就谁都别想好!

    这股热潮起来就别想下去。

    在家属区的北侧,又一支工程队进场了。

    也热火朝天的开工建设起来。

    卢昌华一打听,这是农场自己引进的一家公司。

    是北宁农管局的单位。

    看到了卢昌华锦鲤经济效益太大,也来养锦鲤了。

    见这种境况,卢昌华找了十个棒小伙,组成了巡逻队,专门巡视水库,重点是南边四十亩的水面和值班室这边的两个池子。

    他陆陆续续存进农行三千三百多万。

    这下,长水农场农行主任乐得嘴都合不拢。

    赵怀安也安下心来。

    农场的贷款有了着落。

    总局送来了存折。

    这里也有一千五百六十万。

    八八年就有半个小目标了,绝对是个人物!

    在家属区的西边,建起了一片小楼。

    总局也派来了专家,和东瀛专家一起,研究锦鲤的繁育技术。

    卢昌华卖了几百尾锦鲤鱼苗给他们,算是他们的研究标本。

    至于他们心心念念的金银鲤,卢昌华根本就不鸟他们。

    北宁的锦鲤热,犹如一股热风,吹遍了东北大地。

    这可比当年的君子兰热更热乎。

    在一个月内,先后在十几个大城市都成立了锦鲤的研究机构。

    这些研究机构有的是当地政府参与的,有的是企业行为,还有些是个人搞的。

    各地的新闻媒体上,经常可见到锦鲤的消息。

    这也让锦鲤这个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

    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锦鲤了。

    市面上的成年锦鲤越少,价格就越高。

    原本八九百的锦鲤,被炒到了一千以上。

    社会上的锦鲤热,让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沉洋的电话也打了过来。

    “小卢啊,你现在风光了。”

    “领导,这是什么话啊,我就是个养鱼的,风光啥?”

    “你不是说要来哈市看看吗?啥时候有空啊?市里的同志想跟你聊聊呢。”

    “领导啊,我现在真走不开,要不就年底吧。”

    “行啊,我知道你是个大忙人,就年底吧,来的时候给我电话。”

    这天,王瑶又来看他。

    两人一起去了韩建华家。

    这是原本就约好的事。

    韩建华的池子里有一百条鱼苗。

    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已经有手指大小了。

    韩mama正在喂鱼,见卢昌华领着个姑娘进来,就是一愣。

    “韩姨,这是我对象,跟我来看看鱼。”

    “哦,好好,哎呀,真是个好姑娘。”

    韩mama乐呵呵看着王瑶。

    “这是韩颖的mama,你叫姨。”

    “姨好。我叫王瑶,韩颖我也认识。”

    “哦,你们认识啊。”

    王瑶走过去帮着韩mama喂鱼,俩人聊起了家常。

    韩建华拿着铁锹,正在池子背后一锹一锹的培着土。

    “小卢来了。”

    “主任,我来看看鱼苗,咋样,没啥事吧?”

    “没事,长得挺好。”

    “这两天还有人来这参观吗?”

    “有,每天都能来几个。”

    “主任啊,投资需谨慎,养殖有风险啊,我就是担心他们太盲目。”

    “是啊,我也有这个担心,凡是来我这参观的,我都会说的。”

    韩建华看看他说道:“我这辈子见过很多人,像你这样让别人不要买自己东西的还是少见的。”

    韩建华笑呵呵的接过卢昌华递给他的香烟。

    “我只是想做事不亏心就行。大家伙想跟着我发财,我愿意,可要是赔了本,都跑来骂我就犯不上了。”

    “也是,你也不缺钱。”

    “我那点钱算个啥啊,比我有钱的多了。再说了,咱再有钱,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暴发户,土包子一个。”

    “呵呵,你有这认识就好,没被冲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