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政客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想不到

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想不到

    ..转眼就是六月底了。

    圣旨一直都还没有下来,苏天成想着和南京京营联系的事情,也暂时摆下来了。

    这段时间,他不清闲,想要做好大明基层的知县,远不是那么简单的,放权只是苏天成的单相思,短时间之内,根本做不到,大明上下的官吏,都习惯了听从主要领导的安排,绝对不会擅自做主。

    匡思明的府邸,已经清理一空,经过和渠清泽商议,匡思明的家人,最终回到了府邸,暂时居住,但不准离开府邸一步,否则格杀勿论,这也是因为大牢里面,条件太差,也容纳不下了。渠清泽清楚苏天成的承诺,和苏天成一起承担责任,让匡思明的家人,回到府邸暂时居住。

    其余的十六个盐商,陆续离开了大牢,每家都送来五十万两银子。

    渠清泽佩服的五体投地,想不到苏天成如此的厉害,简直是杀人不见血,让其余盐商乖乖的掏出来银子,这又是九百万两白银啊。

    江宁县的府库,已经是重兵把守,里三层外三层,两千五百多万两的白银,几乎相当于大明全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江宁县府库里面的银两,可以包下大明朝一年的开支,包括所有官吏的俸禄,军队的开支。

    可惜的是,这些银子,苏天成只有看着的份,一钱银子都不敢动。

    江宁县的士绅商贾,开始来拜访苏天成了。

    他们不会空着手上门的,都带来了财物,多的几千两银子,少的也有几百两银子,累积起来不少了。

    这些银子,也全部进入了县衙的府库。

    苏天成也很奇怪了,朱由检缺银子,已经缺的苦不堪言了,这么多的银子,难道他不眼红吗,要是允许自己用这些银子,短时间之内,可以完全改变诸多不利的局面。

    苏天成不知道,京城里面,已经吵得一团乱麻了。

    朱由检坐在养心殿,脸sè发青。

    兵部侍郎刘宇烈署理山东军务,身负剿灭孔有德的重任,不谨慎行事,大大咧咧,不知道保密,派推官到孔有德的军营协商,单方面认为,孔有德是惧怕朝廷军队的,是接受招抚的,想不到被孔有德欺骗,掌握了官兵的底细之后,发动突袭,官兵损失惨重。

    朱由检大怒,已经下定了决心,让刘宇烈下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职方员外郎华允诚上奏,弹劾吏部尚书闵洪学,徇私舞弊,任用私人,剑锋直指内阁次辅温体仁,谁都知道,闵洪学是温体仁的死党。

    吏部尚书职位关键,朱由检非常谨慎,下旨召见华允诚,专门询问奏折上面反映的事情,华允诚丝毫不畏惧,当面诉说了闵洪学贪墨、滥用职权的具体事例,而且指出,闵洪学得到了温体仁的支持,他们在朝中结党营私,凡不符合自身要求的官员,不愿意依附的官员,都是尽力排挤。

    朱由检密令锦衣卫调查,得到的情况,主要是闵洪学的问题,华允诚反应的情况,基本都是属实的,只不过暂时没有牵扯到温体仁。

    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的争斗,朱由检是清楚的,大臣之间的斗争,他是默许的,只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可是如果过分了,他还是要出手的。

    更为恼火的是,翰林院编修黄道周,以身体有病,开年的时候,上疏请求辞官归家,你回家就回家去,却在上疏中间,暗暗讽刺周延儒和温体仁,说两人只知道欺上媚下,毫无作为,弄得朝廷乌烟瘴气,要求皇上亲贤臣远小人,这岂不是公开说他朱由检瞎了眼睛,用人失察。

    朱由检一怒之下,罢免了黄道周,贬为平民,想不到最近这段时间,工部主事徐尔一又上疏了,为黄道周鸣冤。

    这等于是扇了朱由检的耳光。

    这些都还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

    江宁县的事情,引起了朱由检的高度关注。

    接到了锦衣卫上奏的密折,还有南京兵部尚书唐世济、应天府府尹王道直,以及应天府通判马家淦的奏折,朱由检是非常高兴的,苏天成做事情有勇有谋,抄了匡思明的家,得到了一千余万两的白银,有了这样的一笔巨款,他可以做好多的事情了。

    可另外的一封密折,令他彷徨了。

    这份密折是司礼监大太监曹化淳递上来的,里面有南京镇守太监王振的奏折,言江宁县知县苏天成居心叵测,有反骨,恐怕成为大明朝最大的乱臣贼子。

    他们举出来的事例,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扩充江宁县巡检司,增加到了三千余人,这些军士,经过调查,乃是熊廷弼以前的亲兵,这些亲兵,早已经离开军队了,归隐已经快要十年时间,不思报效朝廷,却聚集到苏天成的麾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是苏天成在江宁县城郊购买府邸,朝廷官员,到一地任职之后,是不允许私自购买府邸的,苏天成尚未上任,就购买了府邸,显然是别有用心,想着在南直隶扎根的,扩大自身的势力,说不定是准备谋反的。

    三是苏天成想着和南京京营联系,没有圣旨,文官是不能够联系军队的,苏天成当着王振的面,提出来和东京大营和西京大营的将军联系,这是大逆的举措。

    四是查抄匡思明的府邸,发现了大量的火器,苏天成居然想着,配备给江宁县巡检司,意图壮大自身的实力,这更加说明了,苏天成心怀叵测。

    看完了密奏,朱由检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不会轻易相信王振的密奏,但也不得不思考。

    如果这些事情是真的,那么,不要多少年,他就要头疼南直隶的事情了。

    排到苏天成身边的渠清泽,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为什么没有奏报。

    基于这样的情况,董昌已经离开京城,到南直隶去了,目的就是到江宁县,暗访一番之后,直接接触苏天成。

    后来,锦衣卫再次上奏密折,言苏天成再次收缴盐商九百万两白银,江宁县府库的存银,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万两之巨了。

    这里面,有渠清泽的奏折,专门强调了,苏天成没有动用一钱银子,一直都在等候皇上的旨意,而且,有诸多的士绅商贾拜访,送来了白银,也全部进入了府库。

    诸多的事情搅合在一起,令朱由检心烦意乱。

    朝廷大臣,他不知道该信任谁了。

    如今的重点,还要等候董昌的消息。

    看了看身边的王承恩,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公公,你是看好苏天成的,江宁县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啊。”

    “皇上,奴婢以为,苏天成有勇有谋,做出来如此的大事情,是在是可喜可贺,皇上可早ri下旨,令户部押解白银入京。”

    他看了看王承恩,对于这个时刻陪伴在身边的太监,他还是完全信任的,至少有一条,这么多年来,王承恩从来不结党营私,不利用自己的信任,结交大臣,这方面,曹化淳都比不上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公公,今后看人,还是仔细一些啊。”

    王承恩心里咯噔了一下,皇上为什么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这是非常严重的话了,难道说苏天成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吗。

    这段时间,他一直感觉到有些不对。

    他和曹化淳之间,是存在争斗的,两人互不服气,曹化淳身为司礼监大太监,一直都是想着取得皇上最大的信任,无奈前面有了魏忠贤的教训,皇上是非常注意的,曹化淳不可能如意,但曹化淳的势力,不容小觑。

    前两天,曹化淳上奏了密折。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曹化淳暂时署理东厂,平ri里,就有很多的密折上奏,可这一次有些不同了,皇上见到了锦衣卫和南直隶、应天府的奏折之后,本来是非常高兴的,但曹化淳上奏了,皇上的情绪,马上发生了改变。

    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刚刚皇上问到了苏天成的事情,很有可能,这份奏折,与苏天成有关。

    王承恩马上想到了南京镇守太监王振。

    王振是曹化淳的死党。

    王振身为南京镇守太监,江宁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兵部尚书唐世济、应天府府尹王道直、应天府通判马家淦,都有奏折上来了,偏偏王振没有上奏,这不正常。

    而且,以前南京户部就上过奏折,说苏天成流连秦淮河,有伤风化,王承恩很清楚,南京的户部尚书,与王振的关系,非同一般。

    想到了这些,王承恩马上谨慎了。

    在宫里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残酷斗争没有见过,说来说去,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如果自己的推测成立,王振一定是弹劾苏天成了,为了避免自己知道,奏折直接交给了曹化淳,曹化淳交给了皇上,这样就可以避过自己了。

    曹化淳是可以直接到养心殿的,可以单独见到皇上的。

    王承恩内心冒出来了一股凉气,曹化淳这么做,绝非是想着直接对付苏天成的,苏天成不过是江宁县知县,还不值得他动手。

    曹化淳的目标,是对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