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满朝jian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划分蛋糕,蔡卞与司马光的矛盾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划分蛋糕,蔡卞与司马光的矛盾

    王莽闻言沉默了片刻,拱手道:“是,陛下。”兵部是最不可能抢走举办会试这个差事的衙门,把会试知贡举的差事暂时转交给他们一次,没有任何风险。更何况还有司马光这个礼部左侍郎担任副知贡举?“王宗伯,这几天礼部的差事,你就多忙一忙吧。”王莽心中一动,他本以为李乾接下来就要说礼部另一个侍郎的人选了,但没想到他话音一转,说起了会试。“会试考官的事,其实朕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李乾笑着道:“朕说一说,大宗伯听听如何。”“是,陛下。”王莽心中一动,点头应下。其实人选是谁,他早已猜到,或者说满朝的大臣都也已经猜到了。右相秦桧。“朕觉得,魏征魏卿家比较适合担任此次主考官,大宗伯觉得如何?”“臣谨遵……魏大人?”王莽勐地抬起头,一脸错愕地望着李乾。“不错,就是他。”李乾点点头,表示你没听错。其实让魏征来担任主考官,是他早就想好了的事,秦桧只不过是他放出来的烟雾弹罢了。“可是……”王莽忍不住道:“可是会试主考官历来都由朝廷宰辅担任,魏大人他并非宰辅。”李乾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首先得把王莽说服才行。要说服这种认死理的人非常难,但李乾今天早有准备。他不仅有把握把王莽说服,而且还有可能让王莽愿意支持他,帮着李乾说服其他大臣。“大宗伯,魏卿家乃是从一品的御史大夫,与宰辅同品,为何就不能担任主考官了?”“与宰辅同品,但却并非宰辅。”王莽的逻辑很清晰,并没有被李乾简单的话就绕进去,而是坚定地道:“陛下,只有宰辅可以担任会试主考官,此乃朝廷惯例。”李乾的话被他堵回来,也不生气,而是笑着摆了摆手:“王宗伯,你先别着急。”“你一直崇尚古礼,那你就想想,古时的御史大夫是不是位同宰辅?”“臣……”王莽刚要说话,却突然愣在原地。李乾笑呵呵地望着他,也不着急催促。大乾刚立国的时候,确实执行过一段时间的三公制,而御史大夫负责检查百官,就是三公之一,地位尊贵。后来经过官制演化,渐渐成了现在的四不像三省六部,但那段历史却是不可忽视、不可磨灭的。果然,王莽迟疑了片刻后,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李乾见状笑了笑:“监察百官,多么重要的职务?”“朕和朝廷制定出来的诏令、政策都需要百官来执行,若无人监察,百官又会将朝廷的政令执行成什么样?御史台式微,如今的大乾就是答桉。”王莽沉默了,虽然他下意识觉得李乾的逻辑可能有些不对,而且皇帝陛下所说的古礼和他想要的也稍微有点区别……但不管如何,至少眼下的局面却在有力地支撑着皇帝陛下的话。李乾却不知道王莽心中的想法,或者说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两个人的念头、想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也没必要强行凑到相同,那样对双方都不好。李乾也不是真要恢复古礼,他现在要的只是和王莽有一个共同的大方向,这就够了。起身负手向前走了几步,感慨着道:“大宗伯,你坚持的古礼和朕的想法有许多想通之处,尤其是关于御史台的这部分。”“如今朕不只是让魏卿家就任会试主考官,更是想让御史台恢复到曾经的状态。”王莽沉默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沉声道:“圣明无过陛下,臣谨遵陛下之命。”他不是天真的小孩子,自然明白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王莽期待的是比大乾更久远的古礼,但以眼下朝中的局势,这怎么可能达到?只能一步一步来,先恢复到大乾初开国时,再图谋后续也未尝不可……李乾闻言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点了点头:“好。”从现在开始,李乾这才才算是初步建立起了他自己的、真正的政治小团伙。政治伙伴之间不能单纯以利益集合,那样的集团太脆弱了,太分散了。最好是除了利益之外,再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信仰、目标,如此一来就比其他的集团多了许多抗风险能力和凝聚力。就比如曾经活跃在大乾朝堂上的齐党、楚党、秦党……每个党派除了共同的利益之外,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约束……而且他们是一代接一代,每一次科举都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汇入党派,令党派保持强大的活力。这些党派很可怕,也很顽强,但在一代代大乾皇帝的努力下,终于渐渐将这些“诸侯国党”削弱,让这种结党形式渐渐澹出了大乾朝廷,到如今根本就不会再有人提这种事了。取代他们的则是一个个以权臣为中心的党派,这种党派可就比那些地域党、诸侯国党脆弱多了。就比如严嵩的严党、蔡京的蔡党、和珅的和党……这些人的威势可能超过了曾经的齐党、楚党,但在皇帝们的眼中看来,他们的危害却是有限的。只要诸侯国不灭,这些诸侯国党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永远趴在大乾身上吸血。但这些权臣党派却是以权臣为核心,只要这个大臣身故,他们早晚会烟消云散,最多也不过危害一代罢了。如今李乾将王莽拉进自己的麾下的行为和这些党派行为在本质上并无什么不同。只不过他这个皇帝的身份代表着正统,皇党可比什么大臣的党派好多了。“陛下,那副考官的人选要从中书省内选吗?”王莽望着李乾问道。李乾笑着点了点头:“就中书右侍郎万俟卨吧。”这次拿着秦桧做了一回烟雾弹,怎么也得给他点补偿,要不然秦桧恐怕就在朝廷里丢大人了,这对双方的关系并不好。而副考官虽然稍次于主考官,但也差不了太多,足以给他一个说法了。至于为什么不选王次翁而选了万俟卨,也是有理由的。李乾前世的历史中,王次翁一直都是秦桧的忠犬,但万俟卨虽然也是“秦桧的三个好朋友之一”,可他后来却和秦桧翻了脸,两者反目成仇。李乾不知道二者现在关系如何,但这种时候能分化一下秦桧的阵营,他还是很乐见其成的。“是,陛下。”王莽也没什么意见,默默认可了李乾的选择:“臣回礼部后,再同诸位大人商议一番。”说是商议,但礼部左侍郎司马光同王莽的关系非常不错,如果这两人都同意了,想必礼部还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反对。李乾笑着点了点头,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大宗伯,你对同考官的人选有何想法?”“有没有要推荐的人选?”、这次反倒是李乾来问王莽了:“若有什么觉得不错的、可胜任同考官之位的贤才,无需拘泥于官职,破格提拔也未尝不可。”王莽心中一动,但还是从袖子里抽出一张文书:“陛下,这是礼部初步商议出来,可作为同考官的人,请陛下过目。”“嗯。”李乾接过后翻了翻,对比了一下,在其中发现了许多自己熟悉的名字。“大宗伯用心了。”李乾大体看了一遍后,这才笑着抬头问向王莽:“只是同考官数量有限,这些人也不能尽数上任,大宗伯觉得谁最合适?”王莽犹豫了片刻,还是说出了几个人名:“此乃臣和司马侍郎都认为不错的官员。”李乾以朱笔将这几人的名字圈出来,又笑着道:“还有呢?”“同考官可是一共要选三十多人,你们礼部难道就选这几个?”王莽一愣,随即又果断的说出了几个人名,直到最后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合适的。“好。”李乾继续书写,一直又写了八九个左右,这才停下来。“这是朕认为还算可以的官员,礼部回去可以参考一下,至于其他的人选,你们回去自己商议便可,不必再来找朕过问了。”“是,陛下。”王莽应了声,拿着文书就要退下。“且慢,王宗伯。”李乾忽然又叫住了他,面带笑意地问道:“之前朕在朝会上说,要大宗伯考虑一下礼部右侍郎的人选,大宗伯想的如何了?”王莽一愣,似乎根本没想到李乾又提起了这个,不是说先忙几天吗?想了想之后,他还是保守地回道:“臣暂时还没什么想法,如今看来要么是从其他几部增补侍郎,要么就是直接从下面提拔。”“不知陛下是否有中意的人选?”由于李乾在朝会上的话,如今对这个侍郎之位的争夺还未完全爆发。只要有资格觊觎此位的人,现在都憋着一股劲,只等着考官们进了贡院,朝廷能腾出手来的时候,再全力争夺。这两个侍郎的位置可太诱惑人了,工部、刑部等不如礼部的侍郎肯定在盯着这个位置。就如苏凌阿,他是工部右侍郎,调任到礼部右侍郎虽然看上去是平级调动,但根据朝廷的惯例和文官们的潜规则,礼部是要比工部高一个档次的,所以这就算升官。此外,朝廷有这么多郡,每个郡守都是正四品的官职,他们也有资格升任正三品侍郎。从正四品的地方官到正三品的京官实权侍郎,此乃一步登天!相比很多人肯定在得到消息的第一刻起,就开始发挥自己的人脉,准备派人来京走动了。还有那些京官中的四品官,他们争的恐怕会更凶。当然,后两者大多不在乎是什么部的侍郎,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冲上正三品,就算成功。如果说礼部右侍郎的名额被工部右侍郎拿走,那空出来的工部右侍郎名额肯定又会成为这些人的目标……所以这次的侍郎争夺战会格外的凶悍,变数也异常多。争不到礼部、户部侍郎的四品官很可能会转身跑去支持工部、刑部的侍郎上位,以此来换取这个侍郎对自己接任他位置的支持。还有的则会虚晃一枪,化为间谍打入某个侍郎内部,为别人提供情报,甚至在关键时刻坑他一把,为他的竞争对手创造机会,这也是为了获取接任的支持……反正以往大乾的侍郎争夺已经表明,官员们绝对会把这个过程玩的五花八门,花样百出。如果这时候想内定人选的话,那就尽快放出风声,这是为了告诉其他那些官员,不要再来白费力气了,不如再去竞争另外一个机会。要是早不说,非要等到结果定下来时再传出内定消息,那就相当于把争夺这个职位的官员全都得罪了。之前的蔡京就是吃了这个亏。其实这招只要玩的好,根本不会出问题,但怎奈何李乾把内定的消息泄露了出去,这就成了蔡京翻车的理由。“不是朕有心仪的人选,而是朕觉得,蔡京蔡卿家可能会有心仪的人选。”蔡京?王莽再次被皇帝陛下的想法震惊了。这……这不是刚打生打死吗?怎么现在又替蔡京考虑起来了?面对他的眼神,李乾轻轻一笑:“大宗伯,相信你对蔡卞这个人应当不陌生吧?”“蔡卞?”王莽的声音一下子高了几度,随后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李乾好奇地望着他:“朕觉得你们可能认识,但看大宗伯这样子,似乎你还和他很熟悉?”“陛下……”王莽苦笑一声:“若是蔡卞来礼部当侍郎,礼部恐怕就要不安稳了。”李乾见他这样子也来了兴趣,他思索了片刻后,这才恍然大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莫非是司马侍郎同他不和?”王莽点了点头,面上闪过一抹无奈:“陛下应当知道蔡卞曾经担任过礼部侍郎,当时他就与司马侍郎是同僚。”李乾更加感兴趣:“莫非大宗伯对他们的事很清楚?不妨同朕说一说。”王莽却轻轻摇了摇头:“当时臣不在礼部就职,所以只是对他们的事略知一二。”“据说最开始蔡卞与司马侍郎的关系尚且不错,但因一个人,两人才分道扬镳。”提起这个人,王莽面上也浮现了几分不满:“此人就是先帝时的老臣王安石,他是蔡卞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