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在线阅读 - 20、为了粮食

20、为了粮食

    20、为了粮食

    围观的百姓们一听,这三种农作物的亩产,是稻米小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实在是高得离谱,纷纷讨论了起来。

    “一亩地能产六十石?”

    “老天爷,那咱们家十亩地,岂不是能产出六百石,我也可以做地主老爷了!哈哈!”

    “适合广东福建,可不一定适合咱们辽东呀!”

    “这要是磨成粉做成面,也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吃!”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种植才是!”

    朱善凡一听百姓们都很感兴趣,于是继续加把劲推广道:“番薯和土豆的种植,实在是容易得很,咱们只要把这些果子切成块状,然后放进土里,只要长出了嫩苗那就活了。这玉米咱们只要掰下玉米粒,干燥之后就可以种植了。而且,这三种农作物,实在是太好照料了,是出了名的好养活,既不怎么挑季节,也不怎么挑环境,更不容易生虫害,生产周期比稻米小麦都短得多,绝对是将来必不可少的重要粮食来源!”

    朱善凡对于大力推广这三种农作物还是很有信心的,在系统当中,就至少记载了几百种提升番薯、土豆和玉米种植产能的办法。有技术,有种子,还有如此肥沃的土地,朱善凡已经打定主意,绝不会让他的百姓再饿肚子。

    不过,虽然朱善凡说得很起劲,可是许多老百姓还是根本不相信。在他们看来,祖祖辈辈都在耕种五谷,只有五谷丰登才是农民的根本,至于什么乱七八糟的外来农作物,都是虚头巴脑的鬼东西,谁都没见过没听过更没尝试过。

    “百户不会是想让我们都种植这些玩意儿吧?”

    “啧啧,我只知道米面才是我们的主食,这个什么薯、什么玉,恐怕又是有钱人弄出来,专门欺骗咱们老百姓的,大家可不要被骗了!”

    “就是就是!好吃是好吃,可这也不能当粮食呀!”

    “是呀,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可家中有这些玩意儿,别说冬天,能不能熬过两三天,那都是成问题!”

    百姓们七嘴八舌,虽然都觉得这些玉米、番薯和土豆试起来也的确好吃,可经常吃也不是一个事,更何况真要让他们全面推广种植,而且还当成主食,大家就觉得不可思议,纷纷表示无法接受,十分抗拒。

    朱善凡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微微一笑,又继续劝说道:“乡亲父老们,如果我们能多种植这些亩产高的农作物,一亩地的亩产,要顶稻米小麦的十几亩甚至几十亩,等收成之后,咱们家家户户都是吃的,还怕过不了冬?还怕什么挨饿?现在,只要你们愿意种植,我无偿帮大家育种,教大家种植,你们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土地出来推广种植就行了。”

    百姓们听完之后,仍然是犹豫不决。毕竟他们习惯了种植小麦或者稻谷,忽然之间要他们种植这种毫无概念、从未见过的外来农作物,许多人还是不敢轻易尝试。

    如果一旦缩小稻米小麦的种植面积,这万一遇到饥荒的时候,就算是少半斗收成,那都会死人的。百姓们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问题,面对一个涉及全家老少身家性命的问题,那可是半点都不敢含糊。

    “不行不行!不能拿全家的性命开玩笑!”

    “对,百户大人的好意,咱们心领了!”

    “这事情,要丢性命的,事关生死,坚决不行!”

    百姓们连连摇头,朱善凡顿时傻眼了。在他看来,有着如此高产逆天的农作物,原本百姓们应该是积极主动去争取呀?怎么现在反而是只看热闹,却都无法勇敢站出来尝试?

    这也难怪当初的陈益老爷子,虽然冒着性命危险给大明带回了番薯薯种,但是在他回到广东家乡之后,番薯作为一种舶来品,也仅仅只是流行于广东、福建一带种植,短期之内还是无法一下就推广到全国。

    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米面,玉米、土豆和红薯虽产量高,但口感并不是很好。对于吃了上千年稻米和小麦的老百姓来说,接受新来的物种、尝试不同的口感,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米具有鲜香软糯的口感,小麦磨成面粉做成面条包点之后,口感要比大米好很多。对于习惯了米面的老百姓来说,玉米土豆红薯吃起来却不是特别好吃,特别是红薯偏酸的口感让许多百姓不是很喜欢,讲究的百姓即使饿一点,那也不想委屈自己的味蕾。

    直到清朝取代了明朝,因为从上到下大力推广红薯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在两百年间,大清人口剧增到了四亿人,直接实现了人口爆炸性增长。

    眼见如此尴尬的情况,张铁豪赶紧站出来,对朱善凡举手喊道:“凡头儿,我家八亩田,愿意拿出一半田地来种植这三种农作物!”

    有认识张铁豪的老百姓听了,纷纷上前劝阻:

    “铁豪,你疯了,八亩地不好好种植稻谷,你种这些玩意干嘛?到时候少了一半的口粮,你老张家十多口人,非饿死不成!”

    “张铁豪你这个不孝子,你老叔失踪了好几天,生死未卜,你居然就擅自决定不种稻米,你是想把你老张家都饿绝了嘛?”

    “你婶子要是知道了,非打断你的狗腿不成!”

    “······”

    面对这些熟人的指责,张铁豪一脸倔强地吼道:“我相信百户大人,他是我们团山堡的世袭堡主,他家十几代人都生活在团山堡,整个团山堡的老百姓,算起来谁不和他沾个亲带个故的?就凭这一点,他绝不会骗咱们?难不成他会想着活活饿死我们?如果他不在乎咱们,他又为何要冒死和鞑子舍命战斗?所以,我选择支持咱们百户大人!”

    朱善凡听完十分感动,心想张铁豪这小子,果然什么时候都如此忠心!上回和鞑子激战的时候,张铁豪就曾经为他挡过一刀。如今冒着老百姓们的唾骂声,也愿意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推广新农作物,实在是忠心耿耿的典范。

    朱善凡微微一笑,上前拍了拍张铁豪的肩膀,然后上前对百姓们笑道:“如果大家现在不愿意种植这些新农作物,这样,我以团山堡和百户所的名义,出钱出地让你们帮忙种植。堡所拿出一百亩官田出来,雇佣大家都来帮忙种植。等收成之后,所获收成,堡所占六成,你们占四成,这样总行了吧?”

    朱善凡其实一早就有了这项计划,由堡所出面,出地出钱进行推广。只是一开始,他更想的是能说服老百姓们主动种植,只有老百姓们真真切切认识到新农作物的高产好处,那才会一传十、十传百全面推广。

    “行!”

    “我看行!”

    “百户大人为民所想,大家都支持!”

    “反正咱们不亏!”

    百姓们一听,这个方案还不错,完全照顾了百姓的利益。只是就怕到时候官田没种粮食,这些新农作物又没收成,堡所的粮库可就要空空如也了,百户大人和士兵们可就要遭罪了。这万一鞑子一打来,百户大人和士兵们吃不饱饭,饿着肚子打仗,那可怎么办?

    不过,这已经不是他们老百姓所能去思考的事情了。只要老百姓们不吃亏,一切都好说话,谁去管百户大人还有那些士兵会不会饿肚子?

    朱善凡无奈苦笑,在团山堡,他觉得接下来,自己除了要强武备、高筑墙、广积粮之外,启发民智也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