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悟死生
蔡振,字子玉,是闽县(今天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一带)人。 年龄不到二十岁,跟随乡中的郑东卿先生学习《易》学,忽然领悟了死生的人生道理。 他家就住在鼓山下。 到了宋高宗绍兴17年,听说莆田的郑樵进山去向老僧问禅,蔡振就写了一封书信给郑樵,论证儒家和佛家的学问。 郑樵见他年龄小但是来言论却很高明,就怀疑他是抄写别人,亲自来问,更加奇怪,就找他老师郑东卿,问蔡振是否真才实学? 郑东卿说:“我也不知道啊!” 到了19年四月的时候,蔡振来拜见郑东卿,询问《尚书·禹贡》中的问题,后来生病就回家了,等到他病好了,却忽然大喊着妻子过来,也叫来了弟弟蔡抡,说自己将要死了。 随后让弟弟拿出代笔,写了一首占卜的诗,还说:“等到同舍的书生来吊唁,就拿出来给他们!” 后来才知道这首诗是这样的:“生也非赘,死兮何缺?与时俱行,别是一般风月。” 当时写完这首诗,蔡振就去世了。 【原文】蔡振,字子玉,闽县人。年甫冠,从乡先生郑东卿学《易》,忽悟死生之理。其家在鼓山下。绍兴十七年,闻莆田郑樵入山从老僧问禅,振作书抵樵,论儒释之学。樵见其年少而论高,疑假手于人,亲扣之,益奇怪,乃见东卿,问振所学。东卿曰:“不知也。”十九年四月,振来谒东卿,问《尚书·禹贡》,得疾归家,遂笃,叱出其妻,呼弟抡,告以死。令抡把笔,口占一诗,曰:“俟同舍生来吊,可出示之。”其语云:“生也非赘,死兮何缺?与时俱行,别是一般风月。”诗毕而逝。《夷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