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我能变成金属巨龙在线阅读 - 第072章 投名状

第072章 投名状

    占坑

    在金属学上,这里又引出了『磁性材料』这一概念。

    能对磁场作出某种方式反应的材料,便被称为磁性材料。

    根据任何物质在外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这一定律。

    于是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物质便可以分为五类: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亚铁磁性物质,反磁性物质。

    又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物质在磁场中应该表现出大体相似的特性,但在此告诉大家,物质在外磁场中的特性差别很大。

    这反映了分子电流假说的局限性。

    分子电流假说:

    为了解释永磁和磁化现象,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认为,任何物质的分子中都存在着环形电流,称为分子电流,而分子电流相当一个基元磁体。

    当物质在宏观上不存在磁性时,这些分子电流做的取向是无规则的,它们对外界所产生的磁效应互相抵消,故使整个物体不显磁性。

    在外磁场作用下,等效于基元磁体的各个分子电流,将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取向,而使物体显示磁性。

    ......

    实际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这种物质结构的差异性,才是物质磁性差异的原因。

    实际上大多数材料是抗磁性或顺磁性的,它们对外磁场反应较弱。

    1,顺磁性物质。

    顺磁性物质的主要特征是,不论外加磁场是否存在,原子内部会存在永久磁矩。但在无外加磁场时,由于顺磁物质的原子,在做无规则的热振动。

    宏观看来,顺磁性物质没有磁性。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磁矩又比较规则地取向,物质会显示极弱的磁性。磁化强度与外磁场方向一致,为正,而且严格地与外磁场H成正比。

    顺磁性物质的磁性除了与H有关外,还依赖于温度。

    其磁化率H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公式中,C称为居里常数,取决于顺磁物质的磁化强度和磁矩大小。

    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一般也很小,室温下H约为10^-5。

    一般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电子未填满壳层的原子或离子,如过渡元素、稀土元素、钢系元素,还有铝铂等金属,都属于顺磁物质。

    ......

    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称为弱磁性物质,把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称为强磁性物质,通常所说的磁性材料即指强磁性物质。

    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

    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磁的物质,叫做硬磁性材料。

    一般来讲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

    第2点,抗磁性物质。

    当磁化强度M为负时,固体表现为抗磁性。

    铋、铜、银、金等金属具有这种性质。

    在外磁场中,这类磁化了的介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会小于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M。

    抗磁性物质的原子的磁矩应为零,即不存在永久磁矩。

    当抗磁性物质放入外磁场中,外磁场会使电子轨道改变,感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矩,表现为抗磁性。

    所以抗磁性的来源,是原子中电子轨道状态的变化。

    抗磁性物质的抗磁性一般很微弱,磁化率H一般约为-10^-5,为负值。

    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是强磁性物质

    铁磁性材物质一般是铁,钴,镍元素及其合金,稀土元素及其合金,以及一些锰的化合物。

    第36点,铁磁性物质

    对诸如铁,钴,镍等物质,在室温下磁化率可达10^-3数量级,称这类物质的磁性为铁磁性。

    铁磁性物质即使在较弱的磁场内,也可得到极高的磁化强度,其磁化率为正值。

    但当外场增大时,由于磁化强度迅速达到饱和,其H会变小。

    铁磁性物质具有很强的磁性,主要起因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内部交换场。

    铁磁物质的交换能为正值,而且较大,使得相邻原子的磁矩平行取向相应于稳定状态,在物质内部会形成许多小区域——————磁畴。

    每个磁畴大约有1015个原子。

    这些原子的磁矩沿同一方向排列,假设晶体内部存在很强的称为“分子场”的内场。

    “分子场”足以使每个磁畴自动磁化达饱和状态。

    这种自生的磁化强度,便叫自发磁化强度。

    而由于它的存在,铁磁物质能在弱磁场下强列地磁化。因此自发磁化是铁磁物质的基本特征,也是铁磁物质和顺磁物质的区别所在。

    铁磁体的铁磁性只在某一温度以下才表现出来,超过这一温度,由于物质内部热sao动,而破坏电子自旋磁矩的平行取向,因而自发磁化强度变为0,铁磁性消失。

    这一温度称为居里点。

    在居里点以上,材料表现为强顺磁性,其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第4点,反铁磁性物质,反铁磁性是指由于电子自旋反向平行排列。

    在同一子晶格中有自发磁化强度,电子磁矩是同向排列的。

    在不同子晶格中,电子磁矩反向排列。

    两个子晶格中自发磁化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整个晶体。

    反铁磁性物质大都是非金属化合物,如一氧化锰。

    不论在什么温度下,都不能观察到反铁磁性物质的任何自发磁化现象,因此其宏观特性是顺磁性的,M与H处于同一方向,磁化率为正值。

    温度很高时,磁化率极小。

    温度降低,磁化率逐渐增大。

    在一定温度时,磁化率达最大值,这称为反铁磁性物质的奈尔温度。

    对奈尔点存在的解释是:在极低温度下,由于相邻原子的自旋完全反向,其磁矩几乎完全抵消,故磁化率几乎接近于0。

    当温度上升时,使自旋反向的作用减弱,磁化率增加。

    当温度升至奈尔点以上时,热sao动的影响较大,此时反铁磁体与顺磁体有相同的磁化行为。

    第5点,亚铁磁性物质

    亚铁磁性物质是指有两套子晶格的形成的磁性材料。

    亚铁磁性物质不同子晶格的磁矩方向,和反铁磁一样,但是不同子晶格的磁化强度不同,不能完全抵消掉。

    所以有剩余磁矩,称为亚铁磁。

    反铁磁性物质大都是合金,如TbFe钛铁合金。

    亚铁磁也有从亚铁磁变为顺磁性的临界温度,称为居里温度。

    总结,磁性材料按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前者主要有电工钢、镍基合金和稀土合金等,后者主要是铁氧体材料。

    按使用又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

    功能磁性材料主要有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材料,旋磁材料以及磁性薄膜材料等。

    国内算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物质磁性现象和应用磁性材料的国家。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天然磁性材料-磁铁矿的记载。

    11世纪更是发明了制造人工永磁材料的方法。

    1086年《梦溪笔谈》便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和使用。

    1099~1102年便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述,同时还发现了地磁偏角的现象。

    在近代,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金属磁性材料──硅钢片(Si-Fe合金)的研制。

    而永磁金属从19世纪的碳钢发展到后来的稀土永磁合金,性能提高二百多倍。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软磁金属材料从片状改为丝状再改为粉状,却仍满足不了频率扩展的要求。

    值到20世纪40年代,J.L.斯诺伊克发明了电阻率高、高频特性好的铁氧体软磁材料,接着又出现了价格低廉的永磁铁氧体。

    50年代初,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王安首先使用矩磁合金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但不久被矩磁铁氧体记忆磁芯取代。

    而后者在60~70年代,曾对计算机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50年代初,人们发现了铁氧体具有独特的微波特性,制成一系列微波铁氧体器件。

    压磁材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即已用于声纳技术,但是由于压电陶瓷的出现,使用有所减少。

    后来又出现了强压磁性的稀土合金。

    非晶态即无定形磁性材料,也是近代磁学研究的成果,在发明快速淬火技术后,1967年便解决了制作工艺,向实用化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