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仙真
撇开那赤鬼白鼠赶路不提。
单表蓟州管下九宫县境内有座二仙山,峰峦叠嶂,仙雾缥缈,端的是个人间仙境。
相传唐朝时此地曾经出过两位仙人,终日在半空中追云逐月,打斗不停,最后竟然大地开裂,岩石拱出,最后形成了这座巍峨的高山,因此得名。
不知何时起这二仙山上盖了一座道观,名曰“紫虚观”。九宫县境内方圆几百里的人家都崇信道教,都传这紫虚观极为灵验,于是家家户户,都上山来,来拜谒这紫虚观里供奉的三清,因此紫虚观香火极旺,也收了不少学道修真的道友信徒。
有看官问这“三清”是哪三清?这“三清”指的是开天辟地、历劫度人、传道授法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却说二仙山山下有一户寻常人家,只有一男,复姓公孙,单名一个胜字,每日侍奉老母,砍柴养家度日。
这公孙胜少年时便仰仙慕道,每日捆一束柴,扎得整整齐齐,放在紫虚观门口,风雨无阻。时间一长,道观的道童便识得他,报与师父罗真人。罗真人住在紫虚观的松鹤轩,便是这紫虚观的头号道长。
罗真人感其诚,每日教道童将柴资放在紫虚观门口,可公孙胜执意不取,待碰着他问他缘由时,他只道要跟罗真人修仙成道,度劫济世。那罗真人看他人小志大,一身清气,掐指一算,颇觉有缘,便收了他做俗家弟子,道号“一清”。于是公孙胜常又被称作“公孙一清”,他俗名倒不怎么为外人知晓了。
于是打柴之余,公孙胜常入观来,与众道友一起打坐入定,修道炼丹。道家的典籍也勤学不懈,二三年中,将那《道德经》、《南华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清净经》、《太平经》等背得滚瓜烂熟。只是年纪尚轻,境界未到,每日于外清修筋骨肌rou,攀援爬树,武枪弄棒;于内苦思参禅悟道,两仪四相,六爻八卦。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坚持日课,未曾懈怠。
不觉公孙胜已经成年,体魄轻健,内力悠长。只有一点,每每他央求罗真人传授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等玄妙本领时,师尊罗真人总是微微一笑,摇头道:“一清入云,不在此刻。他日成仙,万宗归真”。公孙胜听不懂师父的言语,亦不急不躁,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是一把柴刀,一心虔诚,在外翻山越岭,归观修道炼丹,回家孝敬老母。
这一日,公孙胜又像往常一般,行走在这巍峨的二仙山之中。柴已经扎了一大捆,他正下山之时,看见不远处悬崖峭壁的一块突出的岩石上长着一株玫瑰红的像蘑菇似的胞菌。公孙胜认得那是极为珍贵的“仙草芝”,十几年寻不见这么一株。据传若是服得一小片时,有驱邪镇痛、解毒延命之奇效,便是对于健全人,内力的修为也会大涨。可再看眼下这一株,目测足有三四斤重,实在是旷世难寻的奇珍异宝。
公孙胜心下想,今日有缘寻见这样的宝贝仙菌,孝敬师父老娘再好不过。于是抖擞精神,抓住一根树藤,小心攀爬,慢慢接近那少有的稀世药菌。
眼看那块岩石就在离自己不到一尺的地方,公孙胜稍微调整呼吸,躬身猫背,双臂爆发出一股强力,奋身一跃,扳住了那块突出的岩石。
他又使劲挣扎着撑起身体,这才得以看到那“仙草芝”的全貌,只见玫红似晚霞,晶莹如露珠,能长成这样壮观的一株,必定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山水之灵气。
他腾出右手,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揣入胸前的衣襟里,然后仍旧悬空寻那根树藤,想原路返回。
抓得稳当时,便放开岩石,一尺一尺地向下降去。
谁知这根树藤年老枯朽,经公孙胜这么一阵攀爬,早已吃不住力,只听“喀嚓”一声,齐齐断落。
公孙胜猛地向身下深渊坠落,心里大呼“吾命休矣”,只得不断默念三清的名号,祈祷仙真能够保佑自己,耳边听得那山涧的风声呼呼作响。
……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等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悬于深谷之上的乱藤之上,原来自己身后的那一捆柴正巧卡在了树藤之上。虽说是这树藤大大减轻了下坠之时的冲击力,可巨大的惯性仍让他失去了意识,导致自己的记忆断了片。
公孙胜附身向下看时,只见自己悬在深谷地面之上十几尺的位置,着实惊险。倘若再晚这么几秒的话,他恐怕已经以另一个方式“成仙”了。
而后又抬头望去,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将这人迹罕至的谷底遮了个密密实实。从叶尖继续向上望去,两边是陡峭的绝壁。这般与世隔绝的所在,别说是人,就是鸟兽,不费一番周折也决计到不了此处。
公孙胜右手入怀,摸摸仙草芝尚在,长舒一口气,心想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下得平地。
好一清,身形矫健,如猿似猕,他抽出柴刀看准树藤一侧奋力一砍,待自己荡向另一侧时,早稳稳抓住一棵结实的青藤,然后小心翼翼地向下滑去,最终平安到得谷底。
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
还未思考下面应该如何是好,公孙胜的肚子发出了长长的“咕”声。
自己自早上外出至今,尚未餐食果腹,如今腹内空空,着实饥饿。
环顾四周,尽是古木雾霭,草高及人,寒气糁糁,若寻得食物,不知又费多少辰光体力。
他又摸到了怀中的那一捧仙草芝,嗯,孝敬师父老母之前,自己活下来方为前提!
想到此处,他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看那仙草芝断层处如蜡似珀,晶莹剔透,闪烁异色。放入口时,味甘如蜜,后味似醴;轻轻咀嚼时,牙反弹舌生津,一股草菌的芬芳,沁人心脾;咽下喉咙时,清凉爽滑,肺腑酥透。
说来也怪,这宝贝灵芝只吃了这一小块,公孙胜立即觉得腹内热热腾腾,五脏六腑仿佛皆被熨烫过,说不出的舒服,而且有一种饱胀感,竟似吃了一顿饱饭一般。
公孙胜刚才的饥寒困顿立即烟消云散,又小心翼翼地收好剩下的仙草芝,开始漫步在这个不知多少世无人至此的绝境。
还好他有一把柴刀在手,又常年在二仙山攀援游走,倒也不怎么步履维艰。
在谷底转了大半日,前后左右并无出路,似乎此处是生生被周遭绝壁与外世隔绝而成。公孙胜不禁开始害怕着忙起来。
他抬头看看巨树叶间,似乎日光已经黯淡,黑夜已经降临。自己身上未带火石。白天尚好,到了夜晚野兽出没,自己的危险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
正在焦急之时,月色初升,四周虽然黑暗,倒也隐约看得清路。他睁大眼睛辨别方位时,突然发现岩壁的不甚高处有一处红色的小点,一闪一灭,似乎经久不熄。
那个地方他白天也曾观察过,因为日光耀眼,当时并未发现。
他心存疑惑,脚下朝那个方向慢慢地移动过去。
单表蓟州管下九宫县境内有座二仙山,峰峦叠嶂,仙雾缥缈,端的是个人间仙境。
相传唐朝时此地曾经出过两位仙人,终日在半空中追云逐月,打斗不停,最后竟然大地开裂,岩石拱出,最后形成了这座巍峨的高山,因此得名。
不知何时起这二仙山上盖了一座道观,名曰“紫虚观”。九宫县境内方圆几百里的人家都崇信道教,都传这紫虚观极为灵验,于是家家户户,都上山来,来拜谒这紫虚观里供奉的三清,因此紫虚观香火极旺,也收了不少学道修真的道友信徒。
有看官问这“三清”是哪三清?这“三清”指的是开天辟地、历劫度人、传道授法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却说二仙山山下有一户寻常人家,只有一男,复姓公孙,单名一个胜字,每日侍奉老母,砍柴养家度日。
这公孙胜少年时便仰仙慕道,每日捆一束柴,扎得整整齐齐,放在紫虚观门口,风雨无阻。时间一长,道观的道童便识得他,报与师父罗真人。罗真人住在紫虚观的松鹤轩,便是这紫虚观的头号道长。
罗真人感其诚,每日教道童将柴资放在紫虚观门口,可公孙胜执意不取,待碰着他问他缘由时,他只道要跟罗真人修仙成道,度劫济世。那罗真人看他人小志大,一身清气,掐指一算,颇觉有缘,便收了他做俗家弟子,道号“一清”。于是公孙胜常又被称作“公孙一清”,他俗名倒不怎么为外人知晓了。
于是打柴之余,公孙胜常入观来,与众道友一起打坐入定,修道炼丹。道家的典籍也勤学不懈,二三年中,将那《道德经》、《南华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清净经》、《太平经》等背得滚瓜烂熟。只是年纪尚轻,境界未到,每日于外清修筋骨肌rou,攀援爬树,武枪弄棒;于内苦思参禅悟道,两仪四相,六爻八卦。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坚持日课,未曾懈怠。
不觉公孙胜已经成年,体魄轻健,内力悠长。只有一点,每每他央求罗真人传授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等玄妙本领时,师尊罗真人总是微微一笑,摇头道:“一清入云,不在此刻。他日成仙,万宗归真”。公孙胜听不懂师父的言语,亦不急不躁,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是一把柴刀,一心虔诚,在外翻山越岭,归观修道炼丹,回家孝敬老母。
这一日,公孙胜又像往常一般,行走在这巍峨的二仙山之中。柴已经扎了一大捆,他正下山之时,看见不远处悬崖峭壁的一块突出的岩石上长着一株玫瑰红的像蘑菇似的胞菌。公孙胜认得那是极为珍贵的“仙草芝”,十几年寻不见这么一株。据传若是服得一小片时,有驱邪镇痛、解毒延命之奇效,便是对于健全人,内力的修为也会大涨。可再看眼下这一株,目测足有三四斤重,实在是旷世难寻的奇珍异宝。
公孙胜心下想,今日有缘寻见这样的宝贝仙菌,孝敬师父老娘再好不过。于是抖擞精神,抓住一根树藤,小心攀爬,慢慢接近那少有的稀世药菌。
眼看那块岩石就在离自己不到一尺的地方,公孙胜稍微调整呼吸,躬身猫背,双臂爆发出一股强力,奋身一跃,扳住了那块突出的岩石。
他又使劲挣扎着撑起身体,这才得以看到那“仙草芝”的全貌,只见玫红似晚霞,晶莹如露珠,能长成这样壮观的一株,必定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山水之灵气。
他腾出右手,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揣入胸前的衣襟里,然后仍旧悬空寻那根树藤,想原路返回。
抓得稳当时,便放开岩石,一尺一尺地向下降去。
谁知这根树藤年老枯朽,经公孙胜这么一阵攀爬,早已吃不住力,只听“喀嚓”一声,齐齐断落。
公孙胜猛地向身下深渊坠落,心里大呼“吾命休矣”,只得不断默念三清的名号,祈祷仙真能够保佑自己,耳边听得那山涧的风声呼呼作响。
……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等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悬于深谷之上的乱藤之上,原来自己身后的那一捆柴正巧卡在了树藤之上。虽说是这树藤大大减轻了下坠之时的冲击力,可巨大的惯性仍让他失去了意识,导致自己的记忆断了片。
公孙胜附身向下看时,只见自己悬在深谷地面之上十几尺的位置,着实惊险。倘若再晚这么几秒的话,他恐怕已经以另一个方式“成仙”了。
而后又抬头望去,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将这人迹罕至的谷底遮了个密密实实。从叶尖继续向上望去,两边是陡峭的绝壁。这般与世隔绝的所在,别说是人,就是鸟兽,不费一番周折也决计到不了此处。
公孙胜右手入怀,摸摸仙草芝尚在,长舒一口气,心想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下得平地。
好一清,身形矫健,如猿似猕,他抽出柴刀看准树藤一侧奋力一砍,待自己荡向另一侧时,早稳稳抓住一棵结实的青藤,然后小心翼翼地向下滑去,最终平安到得谷底。
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
还未思考下面应该如何是好,公孙胜的肚子发出了长长的“咕”声。
自己自早上外出至今,尚未餐食果腹,如今腹内空空,着实饥饿。
环顾四周,尽是古木雾霭,草高及人,寒气糁糁,若寻得食物,不知又费多少辰光体力。
他又摸到了怀中的那一捧仙草芝,嗯,孝敬师父老母之前,自己活下来方为前提!
想到此处,他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看那仙草芝断层处如蜡似珀,晶莹剔透,闪烁异色。放入口时,味甘如蜜,后味似醴;轻轻咀嚼时,牙反弹舌生津,一股草菌的芬芳,沁人心脾;咽下喉咙时,清凉爽滑,肺腑酥透。
说来也怪,这宝贝灵芝只吃了这一小块,公孙胜立即觉得腹内热热腾腾,五脏六腑仿佛皆被熨烫过,说不出的舒服,而且有一种饱胀感,竟似吃了一顿饱饭一般。
公孙胜刚才的饥寒困顿立即烟消云散,又小心翼翼地收好剩下的仙草芝,开始漫步在这个不知多少世无人至此的绝境。
还好他有一把柴刀在手,又常年在二仙山攀援游走,倒也不怎么步履维艰。
在谷底转了大半日,前后左右并无出路,似乎此处是生生被周遭绝壁与外世隔绝而成。公孙胜不禁开始害怕着忙起来。
他抬头看看巨树叶间,似乎日光已经黯淡,黑夜已经降临。自己身上未带火石。白天尚好,到了夜晚野兽出没,自己的危险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
正在焦急之时,月色初升,四周虽然黑暗,倒也隐约看得清路。他睁大眼睛辨别方位时,突然发现岩壁的不甚高处有一处红色的小点,一闪一灭,似乎经久不熄。
那个地方他白天也曾观察过,因为日光耀眼,当时并未发现。
他心存疑惑,脚下朝那个方向慢慢地移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