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明末,从草原崛起在线阅读 - 第215章 打破传统的关键在于夫人

第215章 打破传统的关键在于夫人

    第215章打破传统的关键在于夫人

    林锐宣布完赏赐后,就直接离开了打造战车的作坊,准备去隔壁看看农具制作的怎么样了。

    而相比起只有百十人的战车作坊,隔壁负责打造农具的木匠铁匠就足足有上千人,不过技术就要差远了。

    此刻开阔的空地上,上千人忙的是热火朝天,那生铁浇筑的犁头,都快堆成了一座小山,若非这次将建奴搬空了,对于如今正在大搞建设屯田的华国来说,铁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事儿。

    林锐来到后,竟一眼就看见了卢夫人正亲自指挥着一群工匠,将一架架打造好的犁,往马车上装,由于新犁太大,一辆马车竟然只能装下两架。

    “参见大王。”卢夫人也没想到林锐会来,吓了一跳,赶紧参拜道,周围的工匠和车夫们也纷纷直接跪下。

    “都平身,继续干活吧,以后这种情况不用行跪拜礼。”

    林锐见越来越多的人停下活计,想要过来行礼,赶紧摆摆手,大声的说道。

    如今礼部才刚刚制定出一套标准的礼仪,还没来得及推广,所以普通人对于拜见大王都是直接跪下。

    待到众人又各自去忙活了,林锐这才冲着卢夫人问道:“夫人,这种事怎么还要你亲自来?”

    “回大王,据各生产队反馈回来的消息,这新犁耕地的效果不错,但数量太少,所以臣妾便来工坊看看师傅们打造的进度。”

    卢夫人赶紧解释道。

    其实是眼看秋季来临,各生产队都希望尽快分到新犁将地都刨一遍,结果两个屯田卫和各生产队为了分犁的事儿,闹得很不愉快,卢夫人这才过来看看能不能加快打造进度。

    “哦,新犁都已经分下去了吗?”

    林锐没想匠人们这么快就将新犁弄出来了,还进行了批量化生产,立即就上前查看起来。

    发现这新打造的犁,就像是两排曲辕犁错落的排列在一起一样,前面并排四个犁头,后面三个,足足有七个犁头。

    林锐估摸了一下,翻地的宽度,起码得有一米,相当于七个人,用七架犁,来同时耕种。

    “竟然已经试过了,那cao作这样一架犁需要几个人?又需要几匹马来拉?”

    “回大王,少则三匹马,多则四匹马,至于人手,只需三人即可,两人在后扶犁,一人在前牵马,四马三人一犁,一日可耕地至少十五亩,而以往一犁一人一牛,一日最多也就耕地两亩,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有余。”

    卢夫人显然一直在关注这件事,同样也知道林锐对于农事不太懂,所以解释的非常详细。

    “能提高一倍的效率,已经十分难得了,走,咱们一起去看看实地的耕地效果如何。”

    林锐听后也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便迫不及待的就想去生产大队实地看看。

    随即两人就离开了作坊,上了一辆马车,在骑马亲卫和护卫的簇拥下,朝着西南面的河岸而去。

    “五原那边的各部落已经解决了,正在迁徙,剩下十三个卫的人手和管理者,可挑选好了?”

    两人在车厢内对立而坐,林锐便又开始询问起来,毕竟如今每日消耗的粮食,那简直就如流水一般。

    “半月前就已经选好了,只是没有大王的命令,那些人仍在烧砖筑城,只要大王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启程前往五原。”

    没了旁人,卢夫人说话也没了刚才的拘束,显然对林锐的性格已经摸得一清二楚,知道他更喜欢自己说话随意一些。

    “嗯,这就好,五日后就出发吧,到时候我会派一队骑兵沿途护送。”

    林锐点点头,想想后,便确定了日子,随即又问道:“现在已经快七月底了,此去五原起码又得花个七八日,能不能赶在明年春季将粮食种下?”

    “虽然时间有些紧,但应该能来得及。”

    卢夫人想想回答道,她打算到时候一同前去,毕竟这边的两个卫已经走上正轨,而五原那边什么都没有,离这边又远,还足足有十三个卫,不亲自去看着,她实在不放心。

    “这就好,你也不用太过劳累,要注意身体,不要事事都亲力亲为,不是还有左右侍郎吗?有些事情让她们去做就行了,你得统筹全局知道吗?”

    林锐见她颇为憔悴,也是没忍住提醒道,显然担心她为了自己画下的王妃大饼,最后活活累死,这样损失就大了。

    “臣妾知道的,大王不必担心,只要等到明年各卫将城堡筑好,将粮食种下,都走上正轨,臣妾就不需要在四处跑了。”卢夫人小声的说道。

    “嗯,真的确定让给婉儿?”

    林锐见她如今一心都扑到了屯田的事儿上,自己这阵子几乎都没怎么cao心过,也不免起了爱才之心,想想后,一把将她从对面拉到了怀里再次问道。

    卢夫人差点惊呼出声,但又赶紧捂住嘴,身子僵硬的靠在林锐怀里,既没挣扎,也没回答,过了许久才轻嗯了一声。

    “好吧!”

    林锐见此,也没有勉强,这才松开了她。

    其实他更想选大的,毕竟林婉儿年纪太小了,对他今后的帮助并不大,可有可无。

    而卢夫人却不一样,不但能力强,经验也丰富,和他前世的年纪也差不多,样貌身材也都不差,今后绝对能和张秀颖一样,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毕竟他孤家寡人一个,既没有族亲兄弟,也没同乡好友,这对于打天下是极为不利的。

    唯一能真正靠得住的也就是自己的女人,蒙古女人又不靠谱,所以也只能选择多收一些有能力的汉人女子。

    但他需要的是能死心塌地,对他不离不弃的女人来做帮手,而非一厢情愿的强迫。

    卢夫人这才松了口气,坐回原位,整理了一下有些歪了的官帽,脸上虽然平静,可心却是已经快跳到了嗓子眼儿。

    好在这时已经抵达了最近的一个生产大队,马车也缓缓停了下来。

    林锐透过窗帘,就发现了四周旷野都有被焚烧过的痕迹,河岸不远处还有一座小城堡,依稀可以看见不少人正在堡墙上忙活,城堡的前面则是几架新型的犁头正在翻地,每架犁头后面都有一队人在弯腰捡着什么。

    “大王,这是归化左卫,甲字生产大队,沿河往西依次是剩下的九个生产大队,目前左卫十个生产大队的城堡,都只筑好了堡墙,不过冬季之前,应该都能将城堡彻底修完,至于卫城的修建就只能等到明年农闲时节了,南岸右卫的情况也差不多。”

    卢夫人并没有因为刚才的事儿而影响到情绪,一下马车就又恢复了过来,开始给林锐介绍道。

    林锐却是大步流星的朝田里走去,卢夫人只得赶紧跟上,继续说道:“大王,按照新犁的效率,若是每个生产小组都能配两架,其实再多一倍,耕种四十万亩都可以,土地也充足…”

    “贪多嚼不烂,先将这二十万亩弄好再说吧!”

    林锐摆摆手,打算等明年看看情况,再考虑是否增加每个生产队的耕种面积。

    卢夫人其实也是地主婆的毛病换了,见这么多的荒地空着太可惜了,见林锐这么说了,便也没再多言。

    林锐来到田间,正在劳作的几十人也停了下来,显然由于犁头太少,大部分人都在筑城,只有一少部分人在开荒耕地,难怪卢夫人会这般着急。

    每架犁头确实都是四匹马再拉,前面两匹,后面两匹,一名妇女在前面牵马,两名男子则是一左一右的扶着犁,待犁头将土翻起来后,跟在后面的三四名妇女就会将土敲碎,然后将土里的草根碎石都捡起来。

    林锐看了一会儿,发现翻地的速度和他前世看见过的差不多,只是掉头的时候有些麻烦,好在每一块地都长达一里,一趟下来就得半刻钟左右,所以这种犁也就适合平原。

    这时一行人也从城堡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显然都是城堡里的管理人员。

    “臣妾拜见大王!”

    “末将拜见大王!”

    “嗯,不必多礼。”

    看着身前一大一小两名模样清秀的少妇,和一名五大三粗,满脸煞气的武将,对于这样的组合,林锐心里是既无奈,又苦笑。

    其实他也知道在古代皇权不下乡,乡村的权力一般都掌握在士绅手中,即便将来他一统天下,想要改变这种模式,恐怕也不太可能。

    皇权不下乡,士绅乃国之根本,可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几千年来,最合适,最先进的一种统治模式。

    因为就古代的通信交通监督条件,皇权下乡,只会更加糟糕,百姓只会更苦,恐怕王朝都撑不过百年。

    看看同时期世界各地的农奴制度,无数农奴非人一般的日子,就能看出中国古代这种士大夫耕读传家模式之先进。

    首先儒家的忠君思想,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让地方上的士绅都成为了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和绝对拥护者,使得皇帝可以有效的统治庞大的疆域。

    再就是士大夫为了科举当官,终究还是要在乎名声和声望,大多数的士绅明面上还是都非常爱惜羽毛的,只要朝廷不折腾,自然灾害不太严重,普通百姓的日子勉强也过得去。

    毕竟士绅和佃农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地主士绅不可能将佃农往死里逼,也不可能将乡里搞的如人间地狱一般,因为人都死光了,谁还给他们种田交租,还如何从中挑选出模样上佳的女娃来调教培养成丫鬟伺候?

    所以毫无疑问,这种乡绅统治地方,耕读传家,科举入仕的模式绝对是最先进的。

    但这只是相对于找不到更先进模式的古人而言。

    可对于林锐这个拥有现代眼光和见识的人来看,这种乡绅模式,绝对是落后的,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想要彻底改变这种模式,就必须得有大量识字,且有经验的文人,来代替乡绅管理天下百姓。

    否则哪怕他强行将土地分给天下的百姓,没有人管理教化,或者是随便派些不识字的大老粗去管理,结果恐怕只会比这种乡绅制度更混乱。

    对这时代百姓的愚昧和无知,林锐是深有体会,最后恐怕就会变成邪教盛起,骗子横行,无数的百姓会被野心家怂恿诓骗造反祸乱。

    而想要依靠这时代的读书人去打破这套模式,按照他的想法去改革,去管理乡村,恐怕他们最先做的就是怂恿百姓造反。

    因为这完全就是让他们自己革自己的命,就像自己挖自己的rou一般,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至于什么将刀架在脖子上,你能将刀架在所有读书人的脖子上吗?拿刀的人难道就不想做大地主,收租耕读传家?

    所以想要彻底打破这套模式,用林锐自己的全新模式来替代,就必须要重新培养一大批和他理念相同的读书人。

    但这需要时间,起码也得十几二十年,而且还不能让这时代的读书人来培养,否则给谁培养的人才还不一定,这种授业解惑传道的事儿,压根儿就防不住。

    而这种用无依无靠的大户夫人来做农场主,让老兵来辅助的模式,就是林锐想要摸索的一种新模式,也是用来打破这时代乡绅模式的尝试。

    因为首先这些夫人可不会管什么儒家不儒家的,林锐让她们教什么,她们就会教什么,其次这些夫人不会像这时代的读书人那般抵制土地改革。

    再就是,这些夫人识文段字,有见识,也有经验和能力来管理百姓,起码能识破一些常识性的骗术和邪教。

    最关键的是,这些夫人在管理百姓的同时,也可以教授孩童文化知识,十几年后就能教出一批替代她们的读书人出来,然后开启全民教育。

    至于大锅饭的弊端,短期内还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两三年后可以再搞大包干。

    所以在尝试了用卢夫人和那三百丫鬟小姐后,林锐这才不惜用女真小崽子们,也要将被劫掠来的夫人小姐们全部交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