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农门多喜在线阅读 - 第118章 碰到个熟人

第118章 碰到个熟人

    朱少群现在正干什么呢,他在看戏,看自导自演,别人入了角色的戏。乐文小说

    刚离开喜家庄时,朱少群只是在村镇游荡。

    很久没有这么放松了,他就像前世去旅游一样,而且是自助游,这里看看,那里走走,既没有导游催着赶路,也不需要出钱买门票。他在空间里,没人看得见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要呆多久都随自己的意。

    做为吃货,每换一个地方,他最先做的事,就是看看有没有可吃的东西。

    在野外寻找自己认识的做菜材料,到饭店里看有什么菜式菜,跑到人家后厨,堂而皇之地看人家怎么做菜,甚至跟进别人家里,听人家谈论做菜的方法。

    如果碰到有钱人家,除了“偷听偷看”人家的独家做菜法,还会进书房“偷书”。

    当然,他也只是把书弄进空间,看后再还回去。

    书看地多了,他发现,所有的书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油印书,书店里有卖,同样的书,很多家里都有,就像喜多多家的大部分书。

    另一种是手写本,基本属于藏书,很难找到一样的,哪怕是字迹不同内容相同。

    朱少群突然很好奇,不知喜四根搬到镇上的那些书,是油印本,还是手写本。

    他很想去喜四根家看看,后来还是忍住了。

    好容易那家伙以为小花猪没了,对自己放下了戒心,自己别再一个不留神,让他起疑心。

    毕竟,偷看人家的书。得先将书用意念弄进空间,书是要离开书房一段时间的,要是喜四根刚好那时要看,自己岂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抽。

    朱少群看的最多的,还是史书和律法书,游记他也没有放过。

    从书上他了解到,自己所处的大晋。是大大小小所有国里。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

    周边四个稍小的国。

    西临大馨,东临大鲁。这两国跟大晋的物产相像,又各有侧重。

    大馨盛产布帛兵器,大晋以粮食为主,大鲁水产丰富。

    这三国风土人情也大体相同。尤数大晋文化底蕴深厚,规矩礼节也最多。

    北临大沁。以游牧为主,民风彪悍。

    南临大祥,盛产木材,人性jian滑。

    书上称。大沁与大祥,都属蛮夷之地。

    由其他四个大国若要去往大祥,须得过一条江面很宽的大江。名为沃曲江。

    另外还有十几个更小的国,基本都依附于这五个大国。

    看来看去。朱少群觉得,这些大大小小的国,跟****时的某个朝代还真有点像。

    时间就在闲荡悠加顺便偷师中度过,遵守给喜多多的承诺,朱少群没有出本县地界。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怕被所谓的得道高僧,嗅到自己这个异世魂魄,朱少群也没有去逛寺庙,可偏偏有个和尚,却引起了他的兴趣。

    逛游到凡镇地界的时候,朱少群听说,镇上有一家饭店的羊rou汤做的最好,他便径自往那家店子去。,谁知当他到了那里,那家店子却已经拆了,原址上正在扩建新店。

    指挥建新店的总工头,竟是一个和尚。

    受前世电影电视的影响,在朱少群的意识里,和尚就是吃斋念佛,劝恶行善,度化亡灵,降魔伏妖,忽悠人的一群神棍,他从没想过,和尚还会参与到这种苦事中来。

    以他前世做过一段时间工地小头目的经历,他觉得,做建筑的事就是苦事。

    本着看热闹的心态,他在一边旁观,看着看着,他的对那和尚也渐起钦佩之意,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师,一个建造方面的大师,只是不知他为何会出家。

    说是扩建店面,可实际扩建后的店面也不算大,只是将原来的两间房子拆了,地盘稍微往后推,房子比原来多了一间而已。

    三间普普通通的房子,那和尚却建的很认真,任何一个细节都很注意。

    听人讲,凡镇周围人家建房子,都会请这位合木大师主持,凡是合木大师经手主持建造的房子,外表看起与别家没有不同,时间长了,便看出区别来了。

    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样式,合木大师建造的房屋,不仅经久不坏,就是遭遇虫害地动,也是不怕的。

    众人都讲,这合木大师乃是得道高僧,他建造的房屋是得到了佛祖保佑,万年不坏。

    外行看热闹,学过建造专业的朱少群却看得出门道。

    这合木大师建造的房子,看似与别的房屋相同,实际在结构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就因这细微的差别,他建的房子才会比别人家的结实。

    合木大师跟凡夫俗子一样,也是要工钱的,却不是要真金白银,而是要笔墨纸砚,最普通的笔墨纸砚就行,每建一座房子,他都会用大量的纸。

    朱少群估计,他用掉的这些纸,大概都用来画图了,房子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可不就得需要大量的纸墨。

    闲来无事,朱少群去看了村民口中所提起,合木大师建造的房屋,结果令他震惊。

    每一间房,根据朝向不同,所在地理位置不同,风向不同,土质不同等各种条件,房屋结构或材料稍有不同。

    就朱少群看过的房屋,没有一间是相同的,多多少少都有差别。

    怪不得合木大师需要这么多纸墨,全用在琢磨细节上了。

    自己上班那几年简直是白活了,朱少群有一种要拜合木大师为师的冲动。

    可惜,这是不现实的,目前他所能做的,依然是“偷师”,每天跟着合木大师,除了合木大师返回寺庙,他不得不于寺庙外止步,其他时间,他对合木大师简直就是“形影不离”。

    在“形影不离”的路上,朱少群看到了一个熟人,一个惯常吃斋念佛,定时给本县各寺庙布施香油钱的人,李店主的妻子,邱文姬。

    这合木大师是外来的游方和尚,来到凡镇后,自己在远郊的凡山上建了一座小小寺庙,连名字也没有,庙里就他一个和尚,充其量,小寺庙也就只是他的栖身之所而已。

    随着合木大师因建造房屋而出名,知道他的人,渐渐开始叫他的小寺庙为凡山寺,意为凡山上的寺庙,也有人开始前往凡山寺进香,小小的凡山寺开始有了人气。

    邱文姬给各寺庙捐坐垫,原本是不包括这凡山寺的,因为她根本就不晓得还有这么一号寺庙,是小妾窦乔提醒她,说是本县除那五家寺庙外,还有一个凡山寺。

    窦乔就是凡镇人。

    这么小的寺庙,邱文姬根本看不到眼里:“一个人的寺庙,冷冷清清,有何可取之处。”

    窦乔忙道:“夫人,话不是如此讲的,凡山寺虽小,那合木大师可是得道高僧,凡是去过凡山寺祈福之人,必家宅安宁,夫妇和顺,子女兴旺,且房屋经久不坏。”

    邱文姬讥笑:“哈,一个个小小寺庙,若真如你说的这么好,你自己何不去拜上一拜。”

    窦乔叹气道:“夫人,凡山寺只保夫妇和顺,贱妾哪有这福分。”

    她只是一个妾,在正妻面前,跟仆妇无二,与自己的男人,更不能称之为夫妇。

    窦乔这句话令邱文姬心里很爽,邱文姬冷哼一声,暂时放过她。

    其实,凡山寺虽渐聚人气,而合木大师一般是不容许外人进寺庙参拜进香的,也不接受捐助香油钱,但凡有时间,他都想要静下心来研究房屋构造,不想被人打扰。

    窦乔给邱文姬提此建议,只是想趁借伺候邱文姬进香的名义,回趟凡镇,自她被李店主纳为妾室,还未曾离开过喜福镇,更再未见过爹娘。

    李店主也劝邱文姬:“你既一心向佛,又何故要分寺庙大小,寺庙虽小,也是佛祖施福之地,何苦吝啬这一两个坐垫。”

    丈夫都如此讲了,邱文姬也不好再说什么:“也罢,老爷已如此讲,我若不去,岂不显示我对佛祖不诚心?”

    不过她没有随了窦乔的愿,窦乔大力对她献殷勤,她还是没有带窦乔一起。

    另外五家寺庙的坐垫,都是她先给寺庙内说好数目,而后由花芒种送去寺庙,她不用亲自劳动。

    而这凡山寺因是头一遭捐东西,若是她不亲自前往,便不能显示她的诚心,那么,一直以来在丈夫跟前积累的潜心向佛,乐善好施的形象,立时会大打折扣。

    所以,邱文姬本着满身的不情愿,带着贴身的婆子和丫环,前往凡山寺。

    被小花蛇吓到,回到家又被李店主一通训斥,李琼枝这些日子一直闷闷不乐,娘亲要外出,李琼枝也想跟着娘亲外出散散心。

    邱文姬劝导:“凡镇离的远,路不好走,娘这一去,一两天是回不来的,如今娘亲只有你一个女儿,若是窦氏趁娘亲外出,怀了身孕,生个男孩,我即便是正妻,也得让着她,你且在家看着,莫要让那窦氏趁机勾了你爹爹去。”

    她这话将李琼枝镇住,李琼枝应承留在家里,想着用什么办法,让爹爹不被窦氏勾引,爹爹从此讨厌了窦氏最好。

    只是邱文姬去的不巧,她到凡山寺的时候,合木大师正在凡镇建房,庙门上挂了一把锁。

    “哼,还说什么得道高僧,大白天的庙门紧锁,谁知这和尚在内干些什么勾当。”邱文姬冷哼一声,将带来的两个坐垫,随手放置在庙门外,领着仆妇下山。(未完待续。

    ps:这是试发章,很久没有写书了,后台cao作生疏了,有订阅的也不用着急,等写了新章,我会把新内容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