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无限逆袭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杨岚(下)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杨岚(下)

    “是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是一种轻视,他们看不上一部非主流的文艺片剧本,看不上你的创作,他们抱着电影会失败的想法来开价。[〈〈这对我来说,有些不可接受,我不接受这种轻视,所以我就说,我自己来拍,我就不信了,国内的文艺片,有好剧本,就拍不出好电影。”

    “这话说的非常好,并不是商业片的剧本才有资格拍电影,那你自己有想过,我是说,什么时候拍摄你的下一部文艺片?”杨岚问。

    万:“或许就在下一部!因为其实我并不在意商业片带给我的所有人荣誉和成就。”

    “你竟然抱着这样的想法?商业片不论怎么说,不论怎么为人···诟病,现在依旧作为主流,你怎么会不在意商业片带给你的成绩?”

    “现在拍商业电影。其实更多是因为商业片的市场大盘很大,钱赚得多,投资也大。而且商业片的行与影响力也比其他类型的电影要大,对电影的上映有很大的便利。就像是我现在拍了一部电影,如果是商业片,主流电影界这边可能会关注,但如果不是,就根本不关注你。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拍摄商业片才能证明自己。”

    “你不想证明自己?”

    “证明什么呢?”陈歌笑的很随意,“我现在已经不需要证明我自己,至少二十年内,我不认为我需要继续拍摄商业片才证明自己。”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对电影的看法是,艺术价值上,其他类型的电影往往比商业片更高”

    陈歌点头:“可以这么理解,现在电影界的状况时,票房就是对电影人的肯定,所以导演对市场广大的商业片趋之若鹜。”

    “那说说你拍摄的情况。也给更多想拍摄其他类型电影的导演参考参考。”

    “我这部电影是我自己找人投资,然后自己拍,对文艺片和导演技巧的理解还不深,说点浅显的感受,文艺片,要出票房很难,要出成绩却很简单,我说这句话的原因,可以自行参考。”

    “哦,哈哈,的成绩确实所有人都看到了。说了这么多文艺片的感受。可以现你还是以电影的质量为重。那么对于现在,很多影迷观众,还有很多媒体对你的争议,你自己怎么看?还是保持刚才我年过的那一段话的态度吗?”

    陈歌欠了欠身子,说:“我这段时间只顾着拍电影,没有太关注这个争议,都是有时候经纪人和我说一声,你现在的形象在很多人眼睛里有点太狂妄自大。然后想说的话有很多,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放在三年前,我可能很难过,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我,现在反而想开了。我只说四个字,树大招风。”

    “你还有话没说完?说说呗,今天来了很多观众,肯定都想听你说说心里话。大伙,是不是啊?”

    “是。”观众齐声回答。

    陈歌笑了笑,最终还是开口说:“我是一个想法很复杂的人,不仅仅局限在拍电影上,很多东西都会去尝试一下。而现在媒体会把你圈住,给你安排一个身份,他们说陈歌是新一代导演、演员包括编剧的扛旗手,我从未承认过,他们说你是商业电影导演,我会拍商业片但不代表我就不喜欢拍文艺片,他们说你陈歌要跟冯刚等几名前辈争,我从未想过。我不算一个纯粹的导演,我也喜欢名利,但是我更倾向于创作自由,趁着还年轻,去闯去做。”

    “你现在才23岁,媒体对你的要求太多了。”

    “你做出了成绩,别人才会对你有要求。我很感激大家肯定我。电影的创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你不能三心二意。现在大家说陈歌拍电影太过于粗制滥造,每次都太快了,我只能说,每个导演都有自己拍摄电影的模式,我拍电影并不快,因为在拍电影之前,我可能已经用了很久的时间去构想,拍摄时间为两个月,构想的时间却有两年。我是一个非常想得开的人,有些人理解你,有些人不能理解你,不管你做出十分还是五分的成绩都是这样,所以我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

    “所以你在******里说,‘我不会按照别人为我设计的剧本走路’,因为你一切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对。”

    说完,电视的画面切换。做了一段概括的叙事。

    “从一路走来的万小虎,并没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迷失在成功之中,依然鉴定的按照自己的剧本走下去……而他最近把搬上银幕,完成手中的又一块梦想的拼图。”

    “下周的节目,我们将继续走进陈歌的的世界,看看他是如何看待一部电影的创作和形成,并领略是怎样的一部大片。”

    画面切到陈歌,陈歌笑着说:“关祖其实和我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有些时候,经历虽然不同,却会产生同样的性格。”

    “对于未来和现在,他有怎样的感悟与期待?”

    画面再度切到陈歌:“有一阵子我什么事情都想做,然后有个人问我,她说你这么拼命累不累,你不累我都累了……”

    字幕在屏幕的下方滚动。

    镜头在演播大厅上空旋转拉升,陈歌和****似乎在和观众互动,笑得很大声。

    “对于现场观众让人忍俊不禁的问题,陈歌又是怎么样回答?”

    “下周六尽情关注,,分享他和他对电影的想法。”

    ……

    的播出,让对陈歌这个新一代级导演未曾停止的争议,稍稍告一段落。让很多被媒体肆意报道的内容转向了合理轨道,也让不平静的影迷们,渐渐理解了陈歌。这不是一位自我膨胀的导演,他是一个真正随性的人。

    而接受了采访之后,陈歌连一口气都没喘,就前往了香江。

    陈歌回到香江第二天,报导:“香江报讯在全国电影剧本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中,一部名为的电影,其编剧一栏注明的是陈歌。记者随后从知情人处获悉,除了担任编剧,也是陈歌第二次执导文艺片,该片计划不日便可开机。

    据圈内人透露,影片由陈歌独立投资,故事梗概为:在最东边一起长大的几个年轻人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前路。横跨大6的自驾旅途上,那些传奇经历与际遇让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归宿。据知情人透露,极有可能是文艺片,定位是公路类型片,而这部影片里的故事,陈歌已经、想了长达四、五年之久。

    与不同,则创作了一个新的故事。据知情人透露,“这次依旧和往常一样完全是由陈歌一个人来写剧本,没有编剧团队。”此外,虽然影片定位于一部文艺类型的公路片,但知情人表示,“这部影片片将会在全国多个地方取景,不日后开机。”

    ······

    ······

    “抬高一点,把镜头抬高一点!”

    海边悬崖上空,一架红色的模型直升机盘旋,不时的围绕着悬崖上空俯冲而过,机头的一台航拍摄像机正在将悬崖的风景收进镜头之中。而陈歌就坐在不远处山顶的一处石台上,伸头出去,不时的对cao纵模型直升机的摄影师吩咐什么。

    航拍对于大6这边的电影拍摄来说,还是个高难度的手段,从cao作模型机到精贵的设备器材,都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士进行,才能拍到完美的画面。为了把航拍拍好,陈歌这次请的是国外,也就是著名影城好莱坞的特效团队。

    力争拍出最美丽的画面,最震撼的场面。

    “嗡嗡嗡嗡嗡嗡……”

    模型机别看不大,却是上百万的造价,在天上飞,分分钟都是钱。机上装载的拍摄设备,更是每小时数千美元的计价费用,还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加起来航拍一个小时六七万人民币就滚出去了!

    当然,对陈歌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把风景拍好,要把技术学到手。

    作为一名志向远大的导演,只要能提高自己的导演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航拍持续了三天时间,从海边到岛上,全方位的拍摄外景,仅是4oo尺的胶片就用去了二十多卷。航拍结束,接着又是一大挑战,这座小岛的荒凉场景复原完成,三千多人的群众演员也都调集过来。

    群众演员大多是附近镇上的住户,4o元一天,换上衣服,站在那里站一会就行了。

    这一段是影片开场,主角浩汉站在台上大喊:“今天我上了台,就不怕自己下不了台!”台下是对他演讲毫不关心转身就走的群众。

    剧组选定的是这座无名小岛的一一处村落,在这条街拍摄需要拿到诸包括公安、交通、风貌办在内的十几个相关部门的许可。

    筹拍期间,陈歌交代下去的时候,史志敏摇着头说:“不可能。”

    设计的部门太多,关系太复杂,没办法拿到拍摄许可。

    最终还是多方寻找关系,花了两个月时间,和大把的金钱,并且请了一位领导亲自出面,才将所有手续跑了下来。跑下来之后。根据相关规定,不能有任何影响当地秩序的事情。

    又花了不少钱,搭建了一个舞台,把场面营造出来。然后摄影机摇臂,轨道机车,各种器材都一一布置妥当。

    陈歌为了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拍摄风格,同一个场景以十六种不同的拍摄方式尝试拍摄,然后交给后期制作部门选出最自然的一种。

    陈歌拿着大喇叭不时喊话:“a组a组,把你们的人带走,不要围着摇臂!”

    “b组,b组的组长是哪个,把你们的路线重新安排一下,走的乱七八糟!”

    “g组的人呢,到你们了!”

    “摄影组,把8米的摇臂推走,换上12米的摇臂!”

    吵吵闹闹,拍拍停停了十几次,才安排好线路,从晚八点开拍,到了晚上十一点半,才拍完了这组镜头。第二天,再次补拍了几组大摇臂的俯瞰镜头,才算结束。

    当晚在小饭店里,陈歌和副导演吕良,几名主要的演员喝着小酒,感慨:“两天的戏,花了这么多钱!啧啧,我第一次拍电影感觉心疼钱!”

    “一分钱一分货。”

    陈歌点头,有点卖弄的说教:“其实这部电影的格局还是小了点,骨架也细了一点。你要拍这种主旋律,起码要把架子立起来,现在剧情立不住架子,就只能在细节上下功夫。我为什么要航拍,为什么要安排各种不同的拍摄方式和角度,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强化这部戏的格局。”

    见几位主演,包括吕良这个副导演都听的认真,陈歌继续好为人师的卖弄:“本身来说,文艺片就是很细微的镜头,它走的是内心戏,没有商业片那些激烈的场面。但是内心戏有一点好,它可以升华电影的立意,你再加上一些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电影的品味拉上去了。这个电影的架子它就有了。”

    “我之前拍电影合作的几位副导演包括主演,现在基本上都走上导演的岗位了。我就经常跟他们说,电影是讲故事,导演的水平就是讲故事的水平。故事太直白就要切碎了讲,故事太琐碎就要跳着讲,故事太硬了你得把镜头软化,故事太软了你要用场面撑架子。同一个故事,好的导演可以拍出经典,差的导演只能排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喝喝酒聊聊天,外景戏全部结束。

    时间5月16号,剧组所有人进驻摄影棚。

    开始后期的拍摄,至于什么时候取景,陈歌早有打算。

    ……

    在第二周又播放了,从到,简单的宣传了一下,随后就是聊人生理想,聊日常,聊电影聊同行。

    陈歌现在是越来越有性格了,说话也越来越随意,不再顾及那么多。对中国电影也越来越敢说自己的想法,对别的导演,不再是一味吹捧,该批评的时候也不会嘴软。

    譬如在谈到香江电影的代表人物吴宇,陈歌就笑着说吴宇近几年越来越浮躁了。

    “我还是很崇拜吴宇的,他的身上江湖味很重,我觉得他应该属于专精的导演,能让演员挥出十二分的表现,但是放在战争片、科幻片,就有些牵强了……当然,吴导的新作我很期待,希望他能打破束缚,再创佳绩!”

    又谈到何满,陈歌说:“何满这位导演,和我有过合作,何满导演学贯东西,他是唯一一个能把东方哲学用西方形式表现出来的导演。看他的电影,你看的不是那些空虚的场面,而是他融合东西文化的冲突与沉思。。”

    节目最后,陈歌和杨岚聊到了怎么才能使国内电影崛起。

    陈歌思索了很长时间才说:“随着科技的展,电影现在已经成为一门艺术,也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可有点却让我大惑不解,为什么在电脑特技,三维空间的技术高展的情况下,我们的国内的质量为何却每况愈下。”

    “国产电影的中流砥柱就属香江电影,至于内地电影就根本没有评论的价值了。说到香江电影,对电影稍微有点了解的都知道,香江电影的黄金时期就是在上世纪9o年代。那时候的香江电影无论在艺术还是在消遣上都给了我们以极大的满足。

    但是从2ooo年往后,包括我自己的电影,我也不认为能够和九十年代的前辈们比肩,可能就是因为国内导演越来越缺少文艺情怀。

    一百多年的世界电影史告诉我们,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始终是相互依存,共同展的。电影工业是一个大投入、重装备、高科技、智能密集型的产业,所以高额利润始终是支撑这个产业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商业电影将永远是市场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没有背后默默无闻的大量小众电影提供活水的源头,仅仅靠两三个人站在前台,国内电影难以可持续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要第六代导演摆脱文艺情结,走向市场,是没有说服力的,国内拍文艺片的人太少,存量太低,我更希望我们电影人能够坚守住这个阵地。

    低成本艺术片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反而是支撑商业大片的底基。好莱坞能有如今的规模,正是因为背后有大量艺术电影作为基础,为好莱坞商业片输送人才、提供灵感、题材以及美学风格。乔治·卢卡斯、伍迪·艾伦都是拍文艺片出身,再被好莱坞招安。反观国内,能托起商业大片的底基又在哪里?归根结底,艺片的人太少,存量太低

    在西方文化仍然强势的背景下,通过获得西方认可的方式,来获得世界的认可,是目前东方电影摆脱不了的宿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放弃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表达和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国内电影的展,说到底,不只是电影本身的问题,更与社会机制、文化平台、全球化潮流息息相关,需要我们不囿于一时一奖一片,目光放远,心态放平,不放弃希望。”

    而对自己的定位,陈歌也在字幕滚动中勾勒了一番:“我拍电影是兴趣和理想,导演和演员就是我选择的职业,可能我还有一些兼职。我不想别人称呼我为大师,或者说你是商业大导演。就像称呼做工程的为某某工一样,称呼我一声陈导,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我不敢说我拍的电影都会好看,也不敢说我拍的电影都是诚意之作,拍的差了大家批评我,不要买票去看,都可以,督促我以后拍得更好。拍得好了,赏脸进电影院看一看,对不对。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很喜欢这样的距离。”

    伴随着两期的,对陈歌的争议彻底熄灭了,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感觉陈歌在刻意的剥离自己明星的成分,刻意疏远与隐蔽自己。‘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喜欢他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外界逐渐冷淡下来,的拍摄却如火如荼。

    的故事开始于虚构的中国最东边的小岛“东极岛”,智力低下的青年胡生讲述了关于他的两个哥们儿——马浩汉和江河的故事。浩汉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到故乡,却现全岛面临着拆迁问题,而他最好的朋友,岛上唯一的老师江河也将被调到更为偏远的地区。于是浩汉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开车送江河去三千多公里外的学校报到。兄弟三人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旅程,途中他们见了当临时演员的童年玩伴周沫,误入歧途的苏米,还有浩汉心仪多年从未见面的笔友刘莺莺,以及不羁的摩托车手阿吕。看似平常的旅程却暗藏伏笔,浩汉和江河最终走到了终点,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陈歌前世很喜欢这部,不是因为他的故事的美妙,只是单纯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种感觉,说真的,前世这部影片的导演技巧以及很多镜头上的处理方式陈歌都看不上眼,但是陈歌依旧想把它拍出来。

    开始陈歌很奇怪,看过这么多电影,这还是第一次整个电影院的人一起坐到字幕结束,恍惚间觉得是在追剧,因为觉得剧情还没说完,放完这一集后面应该还有一集似的。

    总体来说电影比陈歌想象中的好,可以给四星,公路片的好处是,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点插入任何一个和你之前的人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奇怪故事和拥有奇怪故事的人,而不用负担他之前和之后的人生,如同萍聚,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这也是喜欢“在路上”这种状态的人所向往的一种新鲜与自由。

    但是陈歌前世的导演在这部片子里对那些配角的出现并没有全部处理成“萍水相遇”,他加了两个“久别重逢”。这样整部片子就同时有了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当梦想信任之类的东西破灭的时候就会格外惨烈。

    第一个“久别重逢”是浩汉去探望几年没见的青梅竹马的女孩周沫。认为背井离乡就是出人头地的周沫微笑地说着有好几部戏等着,而实际上出来几年了还只是个龙套替身。小地方出来无依无靠没有背景的姑娘,能有多少机会呢?她对浩汉是有感情的,但是浩汉的追求,她的追求,甚至无法问浩汉是不是喜欢她,他们都是不会在一起的,一开始周沫就很明了,所以她没有挽留只是婉转的表示混得不好就来找她,那个回头浩汉不会知道,但是陈歌却记住了一双这样望到人心底的纯澈如水的眸子。

    第二个“久别重逢”是感情上的久别重逢,浩汉通过通信19年的”笔友“刘莺莺“久别重逢”了与自己”死别“近2o年的父亲,这个父亲的形象不再是自己十岁之前认识的那个父亲了,这个父亲的形象也不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个父亲了。这个新认识的父亲瞬间让他心中最崇敬的人和心中最类似梦中情人的人都变了样子,变成了最荒诞可笑的样子。

    再说“萍水相遇”,苏米和阿吕,一个让人心动的姑娘,一个让人佩服的独行者,却居然全是骗子,而且都是在浩汉与江河付出足够的信任和帮助后,才显现。看的时候稍微有点意外,按照浩汉的社会经历,又不是初来乍到了,防人之心不应该这么少啊,莫非还是因为本性太纯良?也许是因为不够强大,或者是因为小心眼,我觉得对待在路上碰到的不明身份的人始终应该留一丝提防的。不过话说回了,无论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提防,我们的感情和信任还是会遇到被骗的可能,造成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伤害。

    苏米的最后表现又让人对陌生人的信任度问题有了反转的可能,老师爱苏米吗?说不清,应该是夹杂着怜惜好奇的一种好感吧。三叔的话差点让人认同觉得骗子都是些没有本事的人。

    回忆在这里戛然而止。

    陈歌想,他拍出来的会是什么样呢?

    总之会比前世精彩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