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乞活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三章.垄断,竞争

第三百九十三章.垄断,竞争

    年年交租子,交的都是实物粮食,可崇祯九年,几乎一大半两淮大地,交上去的都是银子了,毕竟小命要紧,没有几个里长粮长敢守着死规矩,地主也没规定非得交粮食吗!

    每年的粮食几乎都是徽商去收,这一年,江淮的粮食却几乎全都被晋商卷走了,等到扬州的徽商们醒过神来时候,偌大的两淮,就剩下些谷壳给他们了,这些粮食也不是按照往年顺着长江向下,进入长江中下游星罗棋布的市镇,而是逆流到了安庆,在这儿转马车,沿着乞活军在大别山中修的干线直奔河~南新县,从那儿进入了北方市场。

    这里头有几样起了关键因素,首先就是宋青书这总兵,河~南沿线为了防贼,是不允许粮食进入的,可宋青书是官军,就属于看着的,他这一监守自盗,加上晋商们的发力,足足有四五百万担的粮食进入了北方市场。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票号!

    徽商收粮食故意拖延,压低粮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确也需要时间筹措资金,毕竟扬州商人有钱,钱却是在生意里滚着,抽出来需要时间,一兜子人民币尚且死沉死沉的,更别说贵金属的银子了。

    可晋商票号里却有钱,因为宋青书咬死了贷款必须要抵押,票号库里的银子可积存了不少没贷出去,银行可不止靠放贷赚钱,他们也做投资的,这比银子正好投资在了两淮粮食市场,一来一起,收获的利润至少不下二三百万,甚至可能更多。

    这些往年都是徽商的菜,晋商仅仅能闻个味,今年,轮到徽商渣都没捡到了。

    不过银子不是那么好赚的,蛋糕又被宋青书吃掉一块,扬州的大商们可真叫发了疯,弹劾宋青书囤积居奇的奏折几乎摆满了半个内阁,然而有弹劾的,就有挺宋青书的,北方的御史亦是仿佛纸不要钱一般拼命的上书,去弹劾南方那帮家伙,而且这一次,朝中一个很有力的大佬帮宋青书说话了。

    兵部尚书杨嗣昌!

    虽然对宋青书打着他名号招摇撞骗,还把他手稿给偷了恨得牙根直痒痒,可政治就是这么一回事,北方有粮,明年杨嗣昌要展开的军事计划无疑如虎添翼,而且二十万两屯垦银,二十万担各色屯垦粮,九月份也随着漕运的大船运往京师,这些钱粮将成为主要的军粮,所以杨嗣昌不少地方还得倚仗着宋青书。

    而且得到宋青书囤积居奇的消息,崇祯皇帝更是一笑置之,贪财,好色,胸无大志,还得罪了南方士林,这样人不好控制,还什么样的人好控制,让人放心?

    崇祯九年这粮食事件影响还不止于此,这一年,运到江南的粮食减少了,江南的粮价顿时上升了一大截,的确江南百姓跟着倒霉了,同样跟着倒霉的,还有不少江南的大世家。

    城镇化发展,不少地方做不到自给自足,粮食必须要购买,说来好笑,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他们把新大陆的财富全花在奢侈品上,转移到了英法等国家,给他们完成了资本积累,西,葡是花钱大手大脚没成事,大明反倒是因为太抠了,没完成资产积累,一直到后世,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都和国外大相径庭,中国人好存钱,外国人连明天的钱都恨不得花了。

    分享了新大陆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银子却是被世家大族埋起来了,囤积在银窖中,并没有到市面上流通,所以美洲输入的银两一减少,原本发展庞大的江南丝织业立马就萎靡了,银子有,国内却没有足够的内需来满足,一旦出口不利,自然就饿死了。

    很悲惨,这些外国人巴巴运进来的银两,历史上又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悲惨的条约中被外国人拿回去了,尤其是甲午战争的赔款,居然极大刺激了日本的发展,老祖先埋起来的银子反倒养了这个喂不饱的仇敌。

    不过从这次江南粮食事件开始,这部分存银开始被宋青书一点点掏出来了,毕竟地方上世家人口绝对不少,为了买粮食,只能把银子纷纷掏出来。

    而且这次事件的教训,给一贯懒散,靠着官商特权缺乏经营意识的徽商们也是敲响了一记警钟,他们同样把埋起来的银子挖了出来,开始投入到市场中,至少九月份粮食惨败,崇祯九年十一月份,徽商的第一家票号也开业了。

    “哼哼,泰日天票号,他怎么就不叫王老吉呢?”

    楼上,拿着手下抄写来的情报,宋青书是颇为懒洋洋的嘀咕着,听的旁边的大掌柜的渠伯涛却是老橘子脸一抽搐,悲催的说道。

    “东家,您老还有心思开心呢!人家生意已经抢到咱们头上来了!这头扬州泰日天总号一开,那头洛阳,开封,甚至太原,西安的分号也跟着铺开了,而且人家没咱们这么多说道,只要名望够,就可以给贷款,这一个月,北方放款的生意又冷淡了不少,张家,王家,曹家那些大股东都等着您给拿主意呢!”

    “拿主意?拿什么主意?”

    “洛阳等地是咱们一亩三分地啊!您老一声令下,大家伙一起上折子,怎么也能把他们赶出去!”

    “然后让他们故技重施,把咱们在江南的票号也赶出去?”

    宋青书一反问,顿时问的渠伯涛哑口无言,两大商帮实力上说实话是差不多,北方是晋商的大本营,南方又何尝不是徽商的大本营,要是真这么靠着官府势力拼下去,双方血拼银子,到头来谁都赚不到钱,平白拿银子养了贪官。

    “那,那总不能看着那帮子徽州佬抢生意吧!”好一会,渠伯涛方才悲催的叫嚷道,听的宋青书却是正色起来。

    “你回去传信给咱们的股东,咱们晋商如何起家的,靠的就是艰苦拼搏,有着这种进取精神,如果在商业上,咱们连那群在扬州养猪的盐商都打不败,晋商衰落也将会指日可待!这次不能靠着朝廷了,我们要靠自己!完善管理,创新思路,来打败南佬们!做人,就是不能太安逸了!”

    这话说的渠伯涛再一次目瞪口呆,好一会,这个山西老西儿忽然却仿佛精神焕发一般,对着宋青书做了个揖。

    “大掌柜,受教!”

    看着渠伯涛转头就要走,宋青书赶忙笑着叫住他:“别忙,应对措施也不是没有,我也想了,派人去扬州徽商会馆谈判,如果那些盐商们愿意开放无锡,宁波,苏州,杭州等地,就算他们把票号开到代县,咱们也绝不使手段,与他们公平竞争,而且银子在手里也不愁画,贷款贷不出去,咱们可以投资,金融很容易变成泡沫,只有制造业,才是永恒的!如今苏州一带的丝绸业正是凋零的时候,我打算投资进去!”

    “告诉那些股们,只要大家还需要穿衣服,咱们就不会失业!”

    对企业来说,有一个奋斗目标,就比什么都重要,宋青书连下一步的路线都规划好了,渠伯涛顿时更是精神一阵。

    “东家放心,小的立刻去办!”

    打发走了渠伯涛,看着桌子上的账单,宋青书心情更加愉悦起来,先期发回来的粮食款项,他这一趟就赚了二十万两银子,陆续回来的估计总共能有八十万两,而且今年英霍山区因为协调农业,统筹耕种,也是获得了丰收,上缴给朝廷二十万担粮食,他囤积在天堂寨,花鸟寨,英山,潜山的各类粮食也足有一百万担,养活这一地军民没有丝毫问题不说,还能有不少结余。

    乞活军是终于达到了温饱状态,开始奔小康了,不由得宋青书不开心。

    暖饱欲思yin,很霸道总裁的把今天孙传庭,还有北方疤脸给发过来的事情批阅了下,看看天色还早,宋青书禁不住起了心思,前一阵子崇祯皇帝要他好色,他计划出去打野战,车震还没震呢,今个正好有时间,也该去安抚安抚他家三个******了。

    想着,宋青书溜达的就从玉树楼那集团总部办公室下来,叫上施琅准备马车,打算回紫金山,可偏偏,事情好像缠住他一般,没等上车,贴着两张大字报的加多宝票号应天总号里面,有传来了吵闹声。

    “尼玛这叫什么事儿啊!”

    身为董事长,碰上了自然不可能甩手吧,无奈之下,宋青书又下了车,溜达着过去,一进去,正好看到大掌柜的在骂小伙计。

    “员工不是骂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这怎么了?”

    前世当过一点时间业务员,没少被业务经理骂,有时候还熊他的红包,糊弄他请客,对于上下级欺凌,宋青书倒是挺厌烦的,上去就不高兴的呵斥过去,还真叫大鱼吃小鱼,刚刚还威风凛凛的票号掌柜的立马也变了一张苦瓜脸。

    “东家,小的没用,帐上出了一笔坏账。”

    旋即,他又是余怒未消的指着那个倒霉的小伙计:“都是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没考察明白,那个贷了咱们票号银子的混账卷着银子跑了,他留下个破船场根本不值几个银子,到头来那些船工匠居然还想管咱票号要薪水!”

    船场?

    这个名词倒是让宋青书冷不丁心头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