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黄河灌渠与华北平原
黄河灌渠曾经有段时间,水利专家在讨论有没有必要的问题。》》 对于北方的缺水,大多数环境专家们认为这是人类破坏了环境的结果。 因为黄河的泥沙淤积,原来的一些河流,比如泌河,它以前可能只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但是现在单独成为了一条河流。山东境内的尚河同样是这样。 历史学家和环境学家们都认为历史上这一地区即便是没有黄河,也不缺水。 殷墟的发掘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在它的地层腐殖质中发现的植物群落是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大体上,随着人类的农垦活动,环境是在迅速退化的过程当中,中间出现了几次反复,但都是和战争以及全球性的环境变化有关。但是物种的减少,日益干燥的趋势是没有变化的。 特别是遗址的封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和气候信息。 这让很多专家都重视起来。 殷墟的发掘非常缓慢。但是小屯村东北的宫殿区已经有了雏形,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基址分布在北部,靠近洹河,多东西向,年代最早;后来城市扩建出线了乙组分布在遗址中部,门多向南,年代晚于甲组,不过面积最大。丙组分布在遗址南部稍偏西,门多向南,还有一些向东或向西,年代最晚。 这些建筑基址平面多为长方形,也有近正方形。还有凸字形凹字形等。修建时,有的先挖基槽后填土夯筑;也有的仅把原来的文化层堆积挖掉,再回填净土夯筑。大多数用石柱础。有的在石础上还垫有铜础。在基址下或门侧处,经常用人“奠基”。而一些葬兽坑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考古系的学生们正在和生物所一起研究这些骸骨。 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成的南北长一公里,东西长六百多米,宽10-20米,深5-10米的巨型防御濠沟,其东北两端与洹河的河曲相通。这应该是类似城墙的防御工事。 研究所建在壕沟外的河曲上。这道壕沟填充物被切开了一些横切面。上面的沉积层被仔细地划分。并进行了分类和研究。 地质所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 “现在可以确定环境是呈现退化。物种是处于减少的趋势。” 研究所里,专门研究黄土与气候的杨宗建有些灰心地说:“即便是我们再努力,恐怕也恢复不了以前的生态。因为很多物种已经消失了。” “地质钻探的结果。华北平原气候的巨变,也正是人类活动的三四千年最为激烈。主要是衰退的间隔期太短。我们最深的地方打到了一千三百多米深的黄土,情况非常复杂,就是一本解读古气候以及事件的天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分析。但是近三千年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结果与环境所差不多。”李四光肯定道。 “我们的文明,埋藏在这黄土下面,所谓沧海桑田就是说的这个。”王国维的眼睛片越来越厚了。“以前我们只关心甲骨和古文字,但是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太浅薄了。” “各有所长。”张春笑道:“人们以前因为科技和认识不够,加上民族,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了把获取食物的方法集中在单一产业上。但是现在不是如此。我们对天然资源的利用也进步了很多。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让环境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但是至少能够保持不退化,而是进化。不管多缓慢。总归是进化就好。”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根据发掘出的地基,柱石根基,视图还原商代的建筑模式。当然,还要参考一些残片,不过两个人都认为资料还不够。这些建筑都是采用黄土木料等建筑材料,夯筑高大厚实的台基,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房屋和院落结构繁复互相连属;有多重院落组合,左右对称。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后世的房屋建筑风格。 但是现有遗址发掘的面积还太小,相关器物还不多。梁思成建议最好先建一个临时设施把这些都保护起来。待发掘完成后在进行复原。现在都是一些临时的小型工棚。对于保护文物是不够的。 这实际上支持了他弟弟梁思永的观点。梁思永认为虽然建了考古研究所,专门用于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但是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一些文物虽然经过了处理,但是还是不能阻止氧化和腐朽。最关键的是,文物最好能够在原地保存,这能够从摆放位置,格局看出很多问题。 虽然由于环境动植物和地质的研究已经让发掘进度放缓。梁思永还是认为太快。特别是罗振玉对一些明明能够很快发掘出甲骨或者青铜器的地方迟迟不动弹而感到十分着急,不断催促,王国维和罗振玉两亲家时常会吵几句,给大家的眼里很大。 环境所和动植物所地质所也认为应该适当放缓发掘速度,他们需要挑选一个地方建设一个专门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古环境的实验室。 所以安阳的发掘工作再次放缓。 殷墟的研究也为农业布局以及农业科技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华北平原现在被一条条宽大的绿色交通系统分割。这里有利于使用小型的农业机械,这里的集体农庄更加大,集约化程度更加高,只是产业布局的难度也更加难一些。这里已经没有了原始生态,而完全是人造农业生态。 除了道路,河流和水渠,一些池塘和小型湖泊也规定要有一定规模林业和牧业。农民的耕牛必须有地方放牧和喂养。 这些绿色的林带除了水土涵养问题,最大的就是防风。同时也出产坚果和水果,这些树林里栖息很多鸟类和动物。
河流里的水不再是暴涨暴跌,雨水被留在了大地上。 它们让华北平原上空的蒸腾量增加,蒸腾出的水分会变成雨水落下来,进入下一次循环。总比变成洪水奔腾入海的好。 多样化的农业,多样化的林业和牧业,带动了加工业,接纳了相当一部分人口。这也减轻了人均耕地的压力。 而林区和牧区之所以能够容纳老百姓的能力加强,实际上也是加工业的发展促成的。农林牧业在华北平原的地位以及收入达到了平衡。只是因为风俗习惯问题,还是以农业为主。但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 山东一带的土壤退化已经停止,开始缓慢进化,新划入的河北并没有**成省,而是合并到了山西省。山西省的农业破坏太大,但是也初步遏制了退化。 当然,新问题也是有的,黄河灌渠以前的河道植被恢复工作进展缓慢。黄河水已经变得很清澈,所以它开始剥蚀黄河的河道。灌渠的河道下降很快,原本想利用这个老河道进行灌溉,但是第一年开的口子,第二年就不能用了。因为河床标高下去了。植被可以阻止这一过程,但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能达到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提议废掉黄河灌渠。反正它现在没有什么作用。 阎锡山和孙传芳都不同意,他们在这条老河道上花了太多心思,认为就算北方的缺水得到遏制,水对于环境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张春就说泵房可以停止抽水,让河床上的植被有恢复的机会。黄河洪水期,灌区的分洪作用是要维持的,不然下游江淮省的压力太大。现在黄河的洪峰流量是减少了,但是洪水期的时间却延长了很多。灌渠分洪也有利于把淡水资源留在大地上。这确实会很大地改善生态和气候。 只要给河床上植物的恢复时间,林业和水利管理人员在移植和培育努把力,加快植物繁衍进度。植物的丰度达到了一定程度。河床的剥蚀就会被遏制。 张春支持环境所否掉了用混凝土修建灌渠底部的方案。因为就是在陕西,随着大量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引进,一些灌溉渠已经停止了对黄土的剥蚀。同时这些植物还能起到对水的净化作用,正是这些植物使黄河水现在达到了饮用水平。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水留在大路上,而不是流向海洋中。(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