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情况紧急
骆小宁是自请命要求参加解救人质的行动。 接到案情通报后,厅长陈如昌第一时间赶到曹越,亲自坐镇指挥,综合调度各方面的警力。吴永明作为现场指挥,负责行动的具体制定。 在综合分析里面的情况后,陈如昌决定,展开解救行动,控制下面的楼层,为拆弹专家拆除炸弹争取时间和空间。 不过吴永明是强烈反对贸然发动攻击的。 他认为,里面的情况没完全弄清楚就贸然发动攻击,我方参战人员很可能遭遇伤亡,因为这批犯罪分子训练有素,不是普通的歹徒。增援的特警战斗力不是很强,配合攻击的警察战斗力也是一般。而且贸然攻击,很可能激怒歹徒,让他们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但陈如昌否决了吴永明的提议,很强势地做出了决定,通过强攻控制下面几个楼层,再让拆弹专家拆除炸弹。作为省厅厅长的陈如昌做出了决定,并不接受吴永明的意见,其他人也不敢反对,于是行动马上就展开。 作为最先一批赶到现场的警员,又是分管重案的分局副局长,骆小宁率先请战,并得到了批准。 骆小宁其实各方面都不错,无论是擒拿格斗,还是射击,她都是分局里面出类拔萃者。身为领导,就要以身作则,冲在战斗的最前线,这是骆小宁的行事准则,因此她强烈请命。 最终陈如昌批准了骆小宁的请求,让她率一部警察配合特警冲进大楼,占领下面几层房子,为折弹专家争取时间和空间。同时,他让谈判专家和歹徒展开谈判,尽量拖延时间。 但行动的结果却非常让人失望,这伙歹徒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参加行动的特警和警察,连三楼都没冲上去,就遭遇了损失。 歹徒在三楼和二楼往上的楼梯上都埋伏了兵力,躲到阴暗处的歹徒,以密集的射击还击进攻的警察,最终参加行动的警察和特警没取得任何进展,他们付出了一重伤一轻伤的代价后被困在二楼。 歹徒应该在各楼层都布置了狙击手,两名受伤的警察,看情况是被狙击手射中。 幸亏他们身上穿有防弹背心,头上戴着钢盔,不然受伤更加严重。 骆小宁和两名警察两名特警,在歹徒的火力压制下,被迫退守二楼大厅,利用柱子作掩护,躲避三楼的狙击手,并封锁主楼梯,阻断歹徒逃跑的通道。 另外一队警察,被迫躲到了走廊尽头,另外一条楼梯附近,没办法增援。 因为歹徒中的狙击手威胁,他们可以说进退不得,连受伤的人都没办法送下去。 这情况是拍板决定展开行动的陈如昌没料到的,但却在吴永明的意料之中。 陈如昌以为,歹徒全部或者大部退守十二楼,下面的楼层即使有歹徒留守,也没几个人,派出精锐的警力参加行动,应该能取得战果。 对大楼威胁最大的就是下面几层楼的炸弹,如果能将下面几层楼的炸弹拆除,那歹徒即使引爆上面楼层的炸弹,对大楼的破坏力也会小一点。 但现实的残酷让他受了打击,也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吴永明经历的案件比陈如昌多,类似的案子他主持指挥过好几次,他很清楚这次作案的不是普通歹徒。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百货大楼,挟持了人质,并安装炸弹,这会是普通的歹徒吗? 这也是吴永明强烈反对贸然发动进攻的主要原因。 在没将对手侦探清楚,把大楼内情况弄明白的情况下仓促发动攻击,很可能会损失惨重,并且把歹徒激怒。最终的结果和吴永明所料差不多,警方付出了比较大的损失,也成功地把歹徒激怒。 在遭到警方的攻击后,歹徒处置了一名人质,作为对警方的警告。 陈如昌只得无奈地下达了暂时停止攻击的命令,向上级请求增援。 聂丹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 聂丹抵达现场的时候,陈如昌亲自布置的第一次行动已经宣告失败。聂丹严厉批评了陈如昌的莽撞后,立即召集现场的公安、武警、反恐的高层领导讨论解决办法。
市长王冠中、副市长吴承思、区长宁守业也全都来了,他们一道参加现场紧急会议。因为第一次行动失败,陈如昌也失去了底气,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思。 聂丹也很果断地将陈如昌的总指挥权限取消,让吴永明负责整个现场的调度和指挥。 听聂丹当众宣布这个决定,陈如昌面如死灰,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仓促间发动攻击,其实就是不想把事情弄大。 对于各级领导来说,安保问题是重中之重。事情弄大了,那他肯定要受到处责,所以他急于想把案件解决,将影响力降到最低。却没想到,结果竟然会那么惨不忍睹。 听了聂丹的宣布后,吴永明并没有任何的喜悦,而是感觉到了肩上的担子很沉重。他马上令大楼主管方,将大楼的设计图纸拿出来,彻底熟悉现场情况。 据歹徒通报的消息,炸弹是威力巨大的液体炸弹,安装炸弹的人手法极其娴熟,手段先进,不愧为“专业”级的歹徒,而且他们安放炸弹的地方都是大楼承重的地方,要是这几个地方发生爆炸,那所带来的后果不不堪设想的。 要想化解危机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防暴拆弹专家上楼拆除炸弹,同时安排警力,抓紧时间对全大楼进行控制搜查,决不能遗漏任何一颗炸弹。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将大楼控制权夺回的前提下。 怎么才能将大楼控制权夺回,吴永明心里也没底。 恰好这时候曹越打来电话,主动请求参加行动。 从多个方面考虑,吴永明觉得如果曹越和他身边的那位战友能参战,那问题就方便解决多了。 因此,在没有向聂丹请求的情况下,他就答应了曹越的请求,让他们到现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