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学堂开课
江离仿佛才从梦中醒来,“啊”了一声,慌慌的松开手,“meimei新年好。”声音里也带着股慌张。 “小妹、表弟你们醒了?”蔡欣兰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见两孩子已爬了起来,“诶,等等,先穿衣,别着凉了。”指使彩霞彩瑞服侍,自己走到另一头,摇着还没醒的潮哥儿,“起来啰,潮哥儿,今儿可是新年第一天,可不许睡懒觉,今儿睡了懒觉,一年都得当懒汉啰。” “懒汉,懒汉,不穿衣不吃饭。”柳沁唱着歌儿,做着鬼脸的样子逗乐了众人,只有潮哥儿不服气,揉着眼翘着屁股从被中一下子翻身坐起,叫道:“小叔是懒汉,小叔是懒汉。” 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呵呵的笑声在柳府里飘荡,这喜悦的情绪也是能传染的,不多时,柳府到处都是喧闹声、欢笑声、恭贺声。小书房里坐了一夜的柳老爷父子,似乎也被这欢乐感染,松开了紧皱的眉头,掩去了眼底的哀伤,也暂时放下了往年旧事,振作了精神,柳老爷迈步而出,他的步子重又变得坚定稳重。 新春佳节,不光柳府欢声笑语,整个芜城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玩龙灯的、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划彩莲船的,倒处鞭炮声声,恭祝祝福不断。到了元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这一盛况又达到了一个高潮,街上一眼望不到边的各式灯笼,映得芜城仿如白日,所有人家基本都全家出动,扶老携幼,上街看花灯,赏夜景,再在摊边吃上一碗guntang的元宵,仿佛只有这样,这年才算过得圆满。 不过柳沁并没亲身体验这种热闹,元宵节的晚上柳老爷要代表府衙宴请芜城那些德高望重的名宿耆老,以表官民同乐之意,柳大爷自然要陪着,几个小娃没人带,老夫人担心街上不安全,没让他们上街。 江离见柳沁鼓着嘴不高兴的样子,俯在她耳边小声说道:“meimei,等哥哥长大了,带你去,你想去哪儿哥哥都带你去。” 柳沁的眼睛亮了起来,“说话要算话噢。” “嗯。”两孩子拉了钩,许了愿,一百年不会变。 正月十六,日子终于步上了正轨,柳沁他们也迎来了第二任老师,周夫子。 这一次仍是柳老爷带着三个孩子去见夫子,进了轩庐,周夫子已等在那儿,身着青布长衫的周夫子,看起来比上次精神多了,他一手拿书,一手背在身后,边踱步边轻声吟哦,身材颀长,瘦而不弱,面白无须,脸上没有了伤迹,更显清秀。 见柳老爷来到,周夫子亦整了整衣冠,才迎出来,行了礼将柳老爷请进去,自有小厮奉茶,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方正式进入正题。 柳沁三人跪于地上按拜师之礼,磕了头敬了茶,在周夫子始终温和平静的目光中结束了仪式。 也许是“先生先死”对他们的冲击太大,“先生”已成了府中禁忌,所以三个孩子象约好了似的,异口同声的称夫子为“老师”。 柳老爷自知原由,也不点破,只笑眯眯抚须笑道:“你们三人既拜了师,就当好好跟着老师学习,沁儿,你可不许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若再顽皮不听话,就让老师打你手板。” “知道了,爹爹。” 见柳沁答得爽快,柳老爷很满意,转头与周夫子寒暄了两句就出府上衙门去了。 周夫子并没有马上讲课,而是让三人自己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如认得多少字,读了几本书,哪些是老师讲授过的,哪些是自己读的等等,问得很详细,问完还逐个考校了一下,考校的内容不光是背书,每人还要写篇大字。 到最后,三人的情况清楚了,周夫子作了个总结,“嗯,你们三人的情况为师基本了解了,柳沁与文海都已学完了《论语》,基础也差不多,就一起学,江离学得快,为师会单独为你讲课,从明日起,为师准备这样安排,先讲一柱香的《古诗三百首》,江离可以听,也可以看书习字,休息半柱香后,为江离讲一柱半香的《史记》,你们两人就习为师布置的功课,再休息半柱香后,为师又回头接着讲《古诗三百首》,江离做功课,不知这样安排,你们觉得是否可行?” 行,太行了,柳沁猛点头,没想到这周夫子真是个好老师啊,懂得因材施教,也懂得劳逸结合,真是个人材,嗯,没白救。 周夫子见三人都点头同意,仍然温和的问道:“你们若有想法也可提出,只要说得有理,为师会考虑的。”
柳沁见周夫子一点架子都没有,与张先生完全不同,不觉胆子也大了,忍不住伸手指着外间里的长兴、东乡和翠羽,“老师,能不能让他们也来听老师讲课呀,他们等在一边也没事做,还不如跟我们一起学认字呢。” 在汉国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有能力读书习字的,进学的多数是官家子弟,为将来的官场进仕铺路,那些经商致富的人家,走仕途的并不多,汉国虽然也是遵从“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但是从商的地位没有前世那么低,也没有从商是贱业这样的说法,商家子弟亦可入仕,但正因这样的环境,反而没有多少富商之子走这条路,原因自然是这条路太辛苦,那些富有之家子弟自小金窝银窝长大,又不需要靠当官来提高地位,又何必去挤这条独木桥呢。 所以富有之家虽也设家学,不过多是学习经商理财之道。到了平常百姓,刚够温饱,谁有那个闲钱送孩子学些也不知有没有用的东西呢,还不如学份手艺来得实在,除非如同周夫子这样的耕读之家,不管有多困难多贫穷,也会让孩子去念书。 东乡和翠羽都是周边村子里穷家的儿女,连饭都吃不饱,不然也不至于卖儿卖女,念书对他们来说自然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只有长兴曾是江离的书僮,从小陪在江离身边,听得多了倒也学到一些。 周夫子听得柳沁这样说,不由一愣,甚至连江离也不解的望着她。要知道在汉国阶级观念还是很强的,家仆下人自是比普通百姓都要低一等,若在积善之家还能得个温饱,混得好的才能有些体面,若在规矩重又严苛的家族,少不得还要经常被打被骂,甚至打死就如同杀死家里的一头牲畜,花些银钱就能了事。 这东乡他们都是卖进府的,柳府有他们的卖身契,想打想杀想转卖都由主家说了算,柳府主家虽都是良善之辈,但要说到让这些奴仆与主家一起读书认字,却谁都没想过,柳沁之提议可说是开了先河,也着实让周夫子惊讶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