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祭拜
书迷正在阅读:校园之全能保镖、腹黑邪王:魔妃请入瓮、萌鬼当妻:神尊,约吗、文武道尊、混世拳王、冥王狂妃:嚣张大小姐、特种狙击手、刀塔不二、重生之女军医、养龙攻略
得到陶商如此高的评价,阿木和娄高有些受宠若惊,连道不敢,一路上被羌人们簇拥着,来到多拉隆东门外的一片开阔之地,这里已经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祭祀台。
今天正好是羌族死人后准备大葬的日子,陶商无巧不巧正好赶上了时间,主持祭祀的释比是个极其年长的老者,三尺来长的白须变成辫子,白发垂地。
听说是陶商亲来,那释比颤颤巍巍地来到陶商面前,浑浊的眼睛隐藏在白眉之下,围着陶商转了三圈,念着古怪晦涩的咒语。
随后释比对天而拜,所有的羌人都趴伏在地上,与之相和,随后又从祭台上取下来一个被磨得光亮,却又看上去十分古老的黄铜匕首。
这个匕首十分小巧,只有拇指大小,上面的花纹几乎要被磨平,但刀柄上一个小巧虎头却栩栩如生,私欲奔腾而出。
当释比把匕首递给陶商的时候,所有的羌人悚然动人,大声诵起了长长的羌语,陶商听不懂,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犹豫着要不要接。
滇吾轻手轻脚地来到陶商面前,低声说道:“刚才释比送给你我们羌人最高的祝福,那是只有拯救族人的英雄才能得到的咒语,这个匕首便是羌族最高的虎头令,拿着他,可以指挥任何一个羌人部落!”
“这么贵重?”陶商眉头一皱,摇头道:“如此重要的信物,还是留给释比吧,你告诉他,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份大礼,我却不敢接受!”
滇吾为难道:“这是释比的意思,也就是白虎大神的意思,我……”
陶商冲着释比笑了一下,躬身示意让滇吾代为解释。
释比看向滇吾,滇吾无奈之下,只好向释比说了陶商刚才的话,两人在一旁连说了好几句,那释比才微微点头,收回了虎头令!
向陶商躬身行礼之后,又递给他一个铜镜,上面同样有个虎头,不过比匕首上的狰狞形象比起来,显得温和多了,像一只慵懒的猫,懒洋洋地侧卧着。
看到陶商疑问的眼神,滇吾解释道:“这也是我们羌族最高的信物,带着他,每个见到你的羌人都会把你当最贵宾,以最高的礼仪接待,这个你就收了吧!”
这个倒还可以接受,陶商点头,双手接过铜镜,郑重地收回怀中,释比颔首微笑,羌人们又爆发出一阵欢呼,传出老远。
接下来的祭拜陶商全程参加,尤其当他亲自上香,向着多拉隆城跪拜的时候,所有的羌人悚然动人,完全没想到一个汉人官兵,竟然会跪拜他们死去的同伴。
自古以来,羌族和匈奴等一样,都被当朝视为异族,低贱野蛮,不服教化,大多都是武力征服,屠杀迁徙。
像陶商这样能与他们并肩作战,甚至还能事后来探望的可谓闻所未闻,而祭拜亡灵场景,更是震惊了所有人,包括那位释比,激动地双手连颤,法杖都掉在了地上。
即便他们将陶商视为光复抱罕的大恩人,甚至不惜献上虎头令,也从未想过陶商能与他们一起祭拜,乃至下跪!
从来到这个世界,这是陶商第二次跪拜,第一次是拜卢植为师,师恩如山,而卢植也是先贤,陶商觉得并没有什么,这一次,却是因为对死去羌人的愧疚。
不管这个时代文明如何,朝代的变化并不影响他自己的人知,在他眼中,羌人和汉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他的同族,毕竟他来自数十个民族大团结的和平国度。
只是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一跪,对羌人造成的震撼有多大,而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让士人震惊,朝堂哗然!
羌人的祭拜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数千亡魂,全部被埋葬在多拉隆城中,这里将是他们羌人共有的墓园。
这一次战斗,让羌族彻底元气大伤,最强大的湟中部落被打得七零八落,其他部落又被北宫伯玉打压,全都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又经历了数场大战,青壮者死去十之七八!
如今虽然重新回到抱罕家乡,但要想发展壮大,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族人凋零,加上湟中部落的人刚走,官兵又在四处为恶,人人不得安宁,所以大家才都聚集到这里,集中兵力,防止官兵前来sao扰。
羌人急需发展,董卓却又纵兵胡作非为,简直是走了豺狼,迎来恶虎,可不能再让抱罕承受战火了,陶商告诉滇吾,回到抱罕之后,他马上劝董卓撤出抱罕,返回汉阳。
虽然不忍离别,但滇吾深知官兵在抱罕境内造成的不利影响,再三感谢陶商,将他送到三十里之外,才依依惜别。
羌人远远地排成长队为陶商送别,虽然赶不上十里相送,但这等场面,还是让陶商心潮澎湃,不管是羌族还是汉人,只要你真正为他们付出过,都会感恩戴德。
百姓如此,民心也是如此!
晴空之下,似乎还能隐约听到羌人呼喊着他的名字,虽然他们不会说汉语,但还是学会了“陶商英雄”四个字,不断振臂呼喊着。
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多拉隆,陶商心中充满了感慨,打马赶回抱罕,在这里又消耗了大半月的时间,前后又是一月有余,的确是该回去复命了。
数十年后,羌人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元气,为纪念陶商的恩情,合力塑造了一座雕像,立在多拉隆东城之外,三丈来高的雕像栩栩如生,面东持枪而立。
所有的羌人口口相传,陶商是他们的守护神,没有陶商,他们或许早已被灭族,而每一个成年的羌人男子,都要到这里接受洗礼仪式。
韩遂成功守住榆中,但也损耗了不少兵力,加上和他联手的羌兵被消灭,应该没有余力再东进,张温即便进攻不力,守住汉阳应该还不成问题。
在陶商决定南下之前,留守天水的正是孙坚,如果有他在,扼守咽喉要地,韩遂也不敢轻易出兵。
今天正好是羌族死人后准备大葬的日子,陶商无巧不巧正好赶上了时间,主持祭祀的释比是个极其年长的老者,三尺来长的白须变成辫子,白发垂地。
听说是陶商亲来,那释比颤颤巍巍地来到陶商面前,浑浊的眼睛隐藏在白眉之下,围着陶商转了三圈,念着古怪晦涩的咒语。
随后释比对天而拜,所有的羌人都趴伏在地上,与之相和,随后又从祭台上取下来一个被磨得光亮,却又看上去十分古老的黄铜匕首。
这个匕首十分小巧,只有拇指大小,上面的花纹几乎要被磨平,但刀柄上一个小巧虎头却栩栩如生,私欲奔腾而出。
当释比把匕首递给陶商的时候,所有的羌人悚然动人,大声诵起了长长的羌语,陶商听不懂,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犹豫着要不要接。
滇吾轻手轻脚地来到陶商面前,低声说道:“刚才释比送给你我们羌人最高的祝福,那是只有拯救族人的英雄才能得到的咒语,这个匕首便是羌族最高的虎头令,拿着他,可以指挥任何一个羌人部落!”
“这么贵重?”陶商眉头一皱,摇头道:“如此重要的信物,还是留给释比吧,你告诉他,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份大礼,我却不敢接受!”
滇吾为难道:“这是释比的意思,也就是白虎大神的意思,我……”
陶商冲着释比笑了一下,躬身示意让滇吾代为解释。
释比看向滇吾,滇吾无奈之下,只好向释比说了陶商刚才的话,两人在一旁连说了好几句,那释比才微微点头,收回了虎头令!
向陶商躬身行礼之后,又递给他一个铜镜,上面同样有个虎头,不过比匕首上的狰狞形象比起来,显得温和多了,像一只慵懒的猫,懒洋洋地侧卧着。
看到陶商疑问的眼神,滇吾解释道:“这也是我们羌族最高的信物,带着他,每个见到你的羌人都会把你当最贵宾,以最高的礼仪接待,这个你就收了吧!”
这个倒还可以接受,陶商点头,双手接过铜镜,郑重地收回怀中,释比颔首微笑,羌人们又爆发出一阵欢呼,传出老远。
接下来的祭拜陶商全程参加,尤其当他亲自上香,向着多拉隆城跪拜的时候,所有的羌人悚然动人,完全没想到一个汉人官兵,竟然会跪拜他们死去的同伴。
自古以来,羌族和匈奴等一样,都被当朝视为异族,低贱野蛮,不服教化,大多都是武力征服,屠杀迁徙。
像陶商这样能与他们并肩作战,甚至还能事后来探望的可谓闻所未闻,而祭拜亡灵场景,更是震惊了所有人,包括那位释比,激动地双手连颤,法杖都掉在了地上。
即便他们将陶商视为光复抱罕的大恩人,甚至不惜献上虎头令,也从未想过陶商能与他们一起祭拜,乃至下跪!
从来到这个世界,这是陶商第二次跪拜,第一次是拜卢植为师,师恩如山,而卢植也是先贤,陶商觉得并没有什么,这一次,却是因为对死去羌人的愧疚。
不管这个时代文明如何,朝代的变化并不影响他自己的人知,在他眼中,羌人和汉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他的同族,毕竟他来自数十个民族大团结的和平国度。
只是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一跪,对羌人造成的震撼有多大,而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让士人震惊,朝堂哗然!
羌人的祭拜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数千亡魂,全部被埋葬在多拉隆城中,这里将是他们羌人共有的墓园。
这一次战斗,让羌族彻底元气大伤,最强大的湟中部落被打得七零八落,其他部落又被北宫伯玉打压,全都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又经历了数场大战,青壮者死去十之七八!
如今虽然重新回到抱罕家乡,但要想发展壮大,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族人凋零,加上湟中部落的人刚走,官兵又在四处为恶,人人不得安宁,所以大家才都聚集到这里,集中兵力,防止官兵前来sao扰。
羌人急需发展,董卓却又纵兵胡作非为,简直是走了豺狼,迎来恶虎,可不能再让抱罕承受战火了,陶商告诉滇吾,回到抱罕之后,他马上劝董卓撤出抱罕,返回汉阳。
虽然不忍离别,但滇吾深知官兵在抱罕境内造成的不利影响,再三感谢陶商,将他送到三十里之外,才依依惜别。
羌人远远地排成长队为陶商送别,虽然赶不上十里相送,但这等场面,还是让陶商心潮澎湃,不管是羌族还是汉人,只要你真正为他们付出过,都会感恩戴德。
百姓如此,民心也是如此!
晴空之下,似乎还能隐约听到羌人呼喊着他的名字,虽然他们不会说汉语,但还是学会了“陶商英雄”四个字,不断振臂呼喊着。
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多拉隆,陶商心中充满了感慨,打马赶回抱罕,在这里又消耗了大半月的时间,前后又是一月有余,的确是该回去复命了。
数十年后,羌人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元气,为纪念陶商的恩情,合力塑造了一座雕像,立在多拉隆东城之外,三丈来高的雕像栩栩如生,面东持枪而立。
所有的羌人口口相传,陶商是他们的守护神,没有陶商,他们或许早已被灭族,而每一个成年的羌人男子,都要到这里接受洗礼仪式。
韩遂成功守住榆中,但也损耗了不少兵力,加上和他联手的羌兵被消灭,应该没有余力再东进,张温即便进攻不力,守住汉阳应该还不成问题。
在陶商决定南下之前,留守天水的正是孙坚,如果有他在,扼守咽喉要地,韩遂也不敢轻易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