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大禹治水演义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率领众人疏通了鸿沟,将中原大地上积存了洪水通过鸿沟,导入淮河,再通过淮河导入东海。不但彻底地消除了中原大地上的水患,同时也开辟出来一条由中原通向东南沿海的水上通道。至此中原治水宣告全面告捷。万众欢腾,庆祝这盼望已久的胜利。

    大禹和四员天将,四员凡将,五个小起与众士兵,众民夫一同欢呼跳跃互相祝贺。

    晚餐上,长辛和竖亥特别为庆功会准备了白米饭和炖猪rou。人们吃得一个个嘴角流油,拍着肚皮打饱嗝。第二天早饭后,大禹发放两岸征调来的一万多民夫回家与家人团聚,去过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去了。

    接着,首先命令玄弓、黄戈二将带领五百士兵,班师先回帝都临汾,在帝都等候自己回都。

    再派长辛、竖亥二位长腿巨人,丈量天下的土地。东西方向,从东海之滨起,一直丈量到昆仑山下。南北方向自北海边上起,一直丈量到南海之滨。为划九州做准备,丈量完毕之后,回到帝都待命。

    剩下自己这一路,则带领四员天将和五个小兄弟并应龙一同前往长江,去治长江的巫山和巴蜀。待治完之后,也回到帝都。汇齐了各路人马一同向帝舜复命。

    玄弓、黄戈、长辛、竖亥四将齐声应道:“遵命”。合自分头上路。

    应龙说道:“夏伯还是带小兄弟们骑到我的背上,让我带着你们飞吧,咱们快去快回,说不定治水成功之后,朝堂上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夏伯去做呢。”

    大禹说道:“应龙说的对,我们就乘应龙前去。”说完话,应龙已经落在了大禹的眼前。大禹首先跨上了应龙,几个小兄弟们随后也一个跟着一个,都骑上了应龙。

    应龙说道:“各位都坐稳了,我要起飞了。”

    话音未落,应龙便呼啸一声腾空而起,飞上了青天。四员天将也跳到了空中,腾云跟在应龙的身后。

    从空中往下看,中原大地上积存的洪水早已经退尽,百姓们已经开始耕种。漫山遍野一片绿色,山川锦绣,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禹和五个小兄弟们看着这十多年奔波治水,得来的硕果,无比欣慰,心中充满了自豪。小兄弟们一边观看,一边指手划脚地议论着,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有说不完的话。

    大禹说道:“小兄弟们把你们这些年来跟随我治水的感想都说一说好吗?”

    伯益说道:“这十三年来,我们跟随大哥治水,跋山涉水,栉风沐雨,今天挖河泥,明天凿山岩,历尽了千辛万苦,流尽了汗水,终于换来了今天的回报。我的山海经也快要写完了。我很自豪,也很有成就感,这十三来,我没有虚度。”

    神农仔说道:“这十三年,我也没有虚度,自打跟随大禹哥哥治水以来,风里走,雨里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过苦没有白吃,累没有白挨,今天我们胜利了,我也从一个山野精灵,变成了一个华夏神医,我也很自豪。”

    勾股也说道:“我的知识就是为治水而学的的,在治水中,我的勾股定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哪里该挖,挖多少,哪里该凿,凿多少,都是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来的。在治水中,我的规和矩,准绳都派上了用场,他们在治水中都立了功。在跟随大禹哥哥治水的十三年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也很自豪。”

    九章说道:“我带着我的大算盘,跟随大禹哥哥治水,凡是遇到需要计算的地方,全靠了它,计算用工量,计算工期,计算粮草,计算里程。我在治水中立了功,我的大算盘也立了功,我也很自豪,我也很有成就感。”

    小愚也说道:“虽然我跟随大禹哥哥治水的时间不太长,但是我也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多新知识,长了本领,我也很高兴。

    大家说着,说着,望前方一看,只见远处出现了一座城邑。

    伯益的眼睛一亮,指着城邑说道:“大禹哥哥快看,我们来到你的封地夏邑了。”

    大禹和众小兄弟的眼光也一齐随着伯益手指的方向看去,喔!好大的一座夏邑啊。背靠青山,面临秀水,气象宏大。城邑中的民居鳞次栉比,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繁华。田野里阡陌纵横,遍地长着庄稼。真是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一块福地。夏邑已经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夏国了。

    想起几年前夏地刚封给大禹的时候,这里还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今天的夏邑与那时候比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当年大禹慧眼识人,任用伯夷做相国,没有用错。伯夷果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夏国发展到今天,伯夷功不可没。

    应龙听伯益说夏邑到了,也感到很眼熟。上次送涂娇和启儿回夏邑,就是自己送回来的。于是慢慢按下云头,越飞越低,便于大家观看。

    小兄弟们都瞪大了眼睛寻找大禹的家住在哪里。只有伯益、神农仔和应龙三个来到过大禹的家。连大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新家在哪里。所以也在睁大了眼睛四处寻找。

    忽然伯益与神农仔的眼前一亮,几乎不约而同地指着座落在夏邑北部的一座靠河临街的大宅子说道:“大禹哥哥快看,那座大宅子就是你的新家。

    应龙也认出了大禹的新家,于是不待吩咐便徐徐降落下来,在宅子的大门外落到了地上。大禹问道:“应龙,为什么落了下来?“

    应龙应道:“夏伯难得路过家门,回家去看一看你的新家和妻子、儿子吧。”

    大禹说道:“眼下治水要紧,等治水成功之后,再回家相聚也不迟。”

    伯益说道:“大禹哥哥进门去看一看,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况且自从涂娇jiejie带着启儿,回到夏邑居住之后,你还没能回家看上一眼呢,今天是路过,又不是绕道,不妨进门去看一眼。”

    就在这时,只听从屋子里传来了启儿的读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出月落,四季有常。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育百姓,万邦归王。”

    听罢,大禹说道:“听到了启儿的读书声,我就放心了。好了,咱们该走了,还要抓紧赶路,治水要紧。”说罢跨上了应龙。众小兄弟知道大禹的脾气,知道再说也无用,于是都不再说话,跟着大禹跨到了龙背上。应龙呼的一声,腾空而起,又飞上了青天。

    原来,大禹当年见到了伯夷,慧眼识人,任命伯夷为夏地的相国之后。伯夷不辜负大禹的重托,殚精竭虑,力精图治。为夏地谋发展,为夏国百姓谋福祉。把夏国治理得百业具兴,欣欣向荣,使百姓们安居乐业。别处的百姓慕名前来投奔夏国的越来越多。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别处的经验和技术,这样一来更促进了夏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夏国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

    伯夷考虑到大禹治水凯旋,回到封地之后,总要有一处府邸居住。于是在规划夏邑的时候,就予留了一块靠山临水,面街的风水福地,给大禹建起了夏伯府。

    夏伯府建得很大,既宽敞,又明亮。有明堂,有后宅,有书房,有挎院。

    宅院建成之后,首先迎来了涂娇和启儿母子。涂娇看了宅院很满意,对伯夷的细致周到的安排也深满意。

    涂娇母子安顿停当之后,涂娇便与伯夷谈起了要给启儿延请老师的事来。伯夷拉着启儿的手,上下端祥,见启儿长得广额方面,剑眉星目,虎鼻狮口,英姿勃勃,天生惠质,眉宇间透出了聪明与智慧。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显出了一丝王者之气,大有乃父大禹的风采。

    伯夷赞道:“真是青山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公子今后的前程决不亚于其父夏伯呢。”

    又转过头来问涂娇道:“请问夫人,公子可曾启蒙否?”

    涂娇答道:“只是跟着我学了几句童谣,还未正式请过老师。”

    伯益拉住启儿的手问道:“公子,能给我背上一首童谣听听吗?”

    启儿答道:“好吧”。然后便一眼一板地背了起来:“嚖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伯夷听了夸奖道:“公子果然不同凡响。”

    接着又说道:“公子年纪太小,还是应该先从启蒙教育抓起,循序渐进。夫人你看这样行不行,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之前,由我先教给公子一些启蒙的知识。公子一边学着,我一边积极地寻找物色合适的老师。这样既不会耽误公子的学业,也容空找一个好老师,夫人看如何?”

    涂娇知道大禹很器重伯夷,知道大禹看人是不会看错的。今天亲眼见伯夷老成厚重,颇有长者之风。深信启儿跟随伯夷学习一定错不了。于是说道:“有相国来给启儿做启蒙老师,求之不得,现在就叫启儿行拜师礼吧。”

    伯夷拉着启儿的手问道:“公子,你可愿意跟我一起读书吗?”

    启儿点点头,说道:“我愿意。”伯夷说道:“好,我就收下你这个学生了。”

    于是涂娇请伯夷座下,记启儿向上拜了三拜,行了拜师礼。从此之后启儿便开始跟随伯夷读书了。